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科学探究的酸碱概念教学设计
被引量:
3
1
作者
沙琦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69,共4页
以九年级“生活中的酸和碱”教学为例,将科学探究活动贯穿于科学概念教学过程始终,设计了“生活初体验、感知酸碱物质”“品尝与触摸、找准认知起点”“指示剂测定、建立初步认识”“pH 试纸测定、变定性为定量”“应用传感器、拓宽认...
以九年级“生活中的酸和碱”教学为例,将科学探究活动贯穿于科学概念教学过程始终,设计了“生活初体验、感知酸碱物质”“品尝与触摸、找准认知起点”“指示剂测定、建立初步认识”“pH 试纸测定、变定性为定量”“应用传感器、拓宽认知渠道”“自制指示剂、应用升华认知”六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更加自主而积极地建构科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酸碱
概念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突破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咏梅
马永峰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1-72,共2页
本文介绍在几个重要化学概念教学中化难为易、化“僵”为“活”的突破路径。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概念
教学
酸碱
概念
原子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一道高考题谈酸度AG概念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益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高考
化学试题
酸度
AG
酸碱
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化学中的三个概念
4
作者
牛瑞珍
《中国远程教育》
1983年第2期25-27,共3页
一、酸与碱在有机化学中很多反应是酸碱反应,我们也经常用酸碱概念来说明和解释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分析反应历程,选择试剂和催化剂等,因此对酸碱概念需牢固掌握并能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对酸碱的定义在发展中已有多种,这里只谈在...
一、酸与碱在有机化学中很多反应是酸碱反应,我们也经常用酸碱概念来说明和解释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分析反应历程,选择试剂和催化剂等,因此对酸碱概念需牢固掌握并能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对酸碱的定义在发展中已有多种,这里只谈在有机化学中应用最多的两种酸碱概念。1.布朗斯特和劳莱的质子论.按这个理论,酸是能放出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碱是能接受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酸碱反应是质子的转移或接受过程。例如,氨和乙酸的中和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CH<sub>3</sub>COOH+:NH<sub>3</sub>(?)CH<sub>3</sub>COO<sup>-</sup>+NH<sub>4</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
概念
共价键
有机化学
路易斯酸
质子论
2-丁烯
路易斯碱
亲核试剂
亲电试剂
碳正离子
原文传递
为初中化学教师开设《无机化学选论》课的探讨
5
作者
王和金
《化学教育》
CAS
1997年第10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师
化学选
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继续教育
教学方法
学员
教学实践
初中学生
酸碱
概念
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物辩证法是教学的根本方法——兼议《分析化学》之教学
6
作者
马建华
《三明学院学报》
1998年第S3期58-59,共2页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固然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乃是更高目标.何谓学习能力?简言之,即认识、思维的能力.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就是认识、思维的方法,并且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唯一科学的方法.恩格斯在《自然辩...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固然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乃是更高目标.何谓学习能力?简言之,即认识、思维的能力.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就是认识、思维的方法,并且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唯一科学的方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详细地说明了自然科学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指出并分析了自然科学的许多基本规律所具有的辩证本质.事实上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而获得正确的结论.因此,自觉地指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于学习,应作为教学的根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
《分析化学》
学习能力
滴定分析
教学
酸碱
概念
自然辩证法
络合滴定
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科学探究的酸碱概念教学设计
被引量:
3
1
作者
沙琦波
机构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69,共4页
基金
浙江省教科规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策略的实践研究”(2018SC081)
2019年浙江省教研课题“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G2019067)研究成果
文摘
以九年级“生活中的酸和碱”教学为例,将科学探究活动贯穿于科学概念教学过程始终,设计了“生活初体验、感知酸碱物质”“品尝与触摸、找准认知起点”“指示剂测定、建立初步认识”“pH 试纸测定、变定性为定量”“应用传感器、拓宽认知渠道”“自制指示剂、应用升华认知”六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更加自主而积极地建构科学概念。
关键词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酸碱
概念
教学设计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突破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咏梅
马永峰
机构
潍坊实验学校
临朐第五中学
出处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1-72,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在几个重要化学概念教学中化难为易、化“僵”为“活”的突破路径。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概念
教学
酸碱
概念
原子实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一道高考题谈酸度AG概念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益
机构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高考
化学试题
酸度
AG
酸碱
概念
分类号
G634.8 [文化科学—教育学]
O646.14 [理学—物理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化学中的三个概念
4
作者
牛瑞珍
机构
中央电大化学教研组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1983年第2期25-27,共3页
文摘
一、酸与碱在有机化学中很多反应是酸碱反应,我们也经常用酸碱概念来说明和解释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分析反应历程,选择试剂和催化剂等,因此对酸碱概念需牢固掌握并能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对酸碱的定义在发展中已有多种,这里只谈在有机化学中应用最多的两种酸碱概念。1.布朗斯特和劳莱的质子论.按这个理论,酸是能放出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碱是能接受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酸碱反应是质子的转移或接受过程。例如,氨和乙酸的中和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CH<sub>3</sub>COOH+:NH<sub>3</sub>(?)CH<sub>3</sub>COO<sup>-</sup>+NH<sub>4</sub>。
关键词
酸碱
概念
共价键
有机化学
路易斯酸
质子论
2-丁烯
路易斯碱
亲核试剂
亲电试剂
碳正离子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G728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为初中化学教师开设《无机化学选论》课的探讨
5
作者
王和金
机构
江苏常州教育学院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1997年第10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师
化学选
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继续教育
教学方法
学员
教学实践
初中学生
酸碱
概念
金属氧化物
分类号
G6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物辩证法是教学的根本方法——兼议《分析化学》之教学
6
作者
马建华
机构
三明轻纺工业学校
出处
《三明学院学报》
1998年第S3期58-59,共2页
文摘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固然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乃是更高目标.何谓学习能力?简言之,即认识、思维的能力.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就是认识、思维的方法,并且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唯一科学的方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详细地说明了自然科学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辩证法,指出并分析了自然科学的许多基本规律所具有的辩证本质.事实上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而获得正确的结论.因此,自觉地指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于学习,应作为教学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
唯物辩证
《分析化学》
学习能力
滴定分析
教学
酸碱
概念
自然辩证法
络合滴定
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O65-4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科学探究的酸碱概念教学设计
沙琦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突破
赵咏梅
马永峰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一道高考题谈酸度AG概念
陈益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机化学中的三个概念
牛瑞珍
《中国远程教育》
1983
0
原文传递
5
为初中化学教师开设《无机化学选论》课的探讨
王和金
《化学教育》
CAS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唯物辩证法是教学的根本方法——兼议《分析化学》之教学
马建华
《三明学院学报》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