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瓦锡的酸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翔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5,共6页
拉瓦锡的酸理论一般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酸理论,是化学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瓦锡对氧化做过四个等级的划分,酸属于第二、三、四氧化度。以往的研究中对第四氧化度概念产生的过程和背景较为忽视。本文回顾了拉瓦锡的酸理论,... 拉瓦锡的酸理论一般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酸理论,是化学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瓦锡对氧化做过四个等级的划分,酸属于第二、三、四氧化度。以往的研究中对第四氧化度概念产生的过程和背景较为忽视。本文回顾了拉瓦锡的酸理论,并重点考察了1785-1787年拉瓦锡和贝托莱的研究工作,对第四氧化度概念产生的过程和背景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拉瓦锡的酸理论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有着很多的错误与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氧化学说与燃素学说的理论预设与推理规则是基本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瓦锡 理论 第四氧化度 贝托莱 氯气
下载PDF
现代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智成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2,共4页
简要介绍现代酸碱理论的建立及其基本概念。现代酸碱理论包括了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Lewis酸碱理论、HSAB理论和超酸理论。举例介绍了与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有机催化等领域相关的现代酸碱理论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现代理论 有机化学 理论 碱反应 有机合成
下载PDF
生津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AQP5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张艺凡 孙明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生津汤对气阴两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17等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pSS女性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生津汤对气阴两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17等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pSS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生津汤,西药组予硫酸羟氯喹片,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SchirmerⅠ试验值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AQP5、IL-17、IL-10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IgG、CRP、IL-17表达降低,SchirmerⅠ试验值、IL-10、AQP5表达升高(P<0.05),除CRP外,中药组其余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基于酸甘化阴理论的生津汤能改善pSS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生津汤能调节AQP5及IL-17、IL-10等炎症因子表达,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水通道蛋白5 炎症因子 中医症状积分 甘化阴理论 生津汤
下载PDF
介孔MgAl_2O_4涂层整体式氢气燃烧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存满 张靖 +1 位作者 宫振华 马建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5-391,共7页
以广义酸-碱对理论为依据,报道了一种仅利用纯无机碱和盐为原料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制备介孔MgAl2O4涂层的方法,并通过原位酸碱反应对涂层进行CexZr1-xO2修饰和Pt的负载,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整体式氢气燃烧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 以广义酸-碱对理论为依据,报道了一种仅利用纯无机碱和盐为原料在蜂窝陶瓷载体上制备介孔MgAl2O4涂层的方法,并通过原位酸碱反应对涂层进行CexZr1-xO2修饰和Pt的负载,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整体式氢气燃烧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N2吸/脱附分析仪表征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不仅具有均匀的微晶结构,而且具有高的比表面积(>250m2·g-1)和大的孔容(0.32cm3·g-1).氢气催化燃烧反应结果显示,制备的整体式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以在室温下快速起燃,并且氢气的初始转化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催化燃烧 整体式催化剂 -碱理论 MGAL2O4 铈锆固溶体
原文传递
铁酸钙及其复合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国柱 杨锦涛 +1 位作者 闫龙飞 胡长庆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7-500,共4页
介绍了铁酸钙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概述了铁酸钙及其复合体系在研究方法、结构研究及热力学研究等方面的现状。提出该体系中存在阳离子置换反应;Fe_2O_3,SiO_2,Al_2O_3,CaO构成了一个四面体,它们处于四个顶点,富Mg复合铁酸钙体系的结构... 介绍了铁酸钙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概述了铁酸钙及其复合体系在研究方法、结构研究及热力学研究等方面的现状。提出该体系中存在阳离子置换反应;Fe_2O_3,SiO_2,Al_2O_3,CaO构成了一个四面体,它们处于四个顶点,富Mg复合铁酸钙体系的结构是三斜闪石结构,同时被证明是由交替的四面体层和八面体层组成;指出了复合铁酸钙生成过程中涉及到的产物、温度、反应次序及生成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铁 理论体系 结构 热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