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制备野黄芩素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程雨婕 刘云华 +3 位作者 黄志芳 陈燕 刘玉红 易进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目的应用黄芩茎叶葡萄糖醛酸水解酶(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tems and leaves glucuronic hydrolase,sbsl GUS)酶解灯盏花中野黄芩苷制备野黄芩素,经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野黄芩素提取物。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灯盏花提取工艺参数;以... 目的应用黄芩茎叶葡萄糖醛酸水解酶(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tems and leaves glucuronic hydrolase,sbsl GUS)酶解灯盏花中野黄芩苷制备野黄芩素,经分离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野黄芩素提取物。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灯盏花提取工艺参数;以野黄芩苷酶解转化率为指标,对酶用量、酶解pH值、温度、时间、抗氧化剂等进行考察,优选野黄芩素制备工艺参数;采用乙醇提取、活性炭脱色和分步结晶精制纯化粗提物。结果灯盏花提取工艺为灯盏花切段,加10倍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 h。野黄芩素制备工艺为sbsl GUS提取液和灯盏花水煎液加入量(以生药计)比为1∶10,加0.5%偏重亚硫酸钠,酶解pH值约6.0,温度约45℃,时间20 h,得到含量大于60%的野黄芩素粗提物。经分步结晶对粗提物进行纯化,用80%乙醇回流提取,活性炭脱色,浓缩、析晶,得到含量大于85%的野黄芩素提取物。结论该工艺应用sbsl GUS酶解技术制备野黄芩素,生产简便可行,为野黄芩素的生产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野黄芩苷 野黄芩素 黄芩茎叶葡萄糖醛酸水 转化 工艺研究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青海牛羊肉和内脏组分中尿酸和嘌呤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静莹 薄海波 +1 位作者 吉生军 杨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5,共6页
建立青海牛羊肉和内脏组分中尿酸和4种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和腺嘌呤)的2种分析方法,一种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上述5种组分,并折算出尿酸总含量;另一种是采用生物酶解... 建立青海牛羊肉和内脏组分中尿酸和4种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和腺嘌呤)的2种分析方法,一种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同时测定上述5种组分,并折算出尿酸总含量;另一种是采用生物酶解法将嘌呤全部转化后,采用HPLC法快速测定其降解产物尿酸。2种方法均采用Agilent Zor 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浓度为7×10^(-3) mol/L的KH_2PO_4-H_3PO_4(pH=3.83)溶液作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表明:同时测定法中,被测物质在上述条件下分离良好,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8 4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2.2%~119.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78%~10.43%;转化后尿酸快速测定法中,被测物质在1~7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将2种分析方法得出的总尿酸含量进行比较,经配对t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773>0.05)。2种方法均可用于牛羊肉和内脏组分中嘌呤类物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尿酸 嘌呤 转化
下载PDF
异硫氰酸烯丙酯酶解转化工艺的优化
3
作者 丁瑞霞 靳方舟 +2 位作者 丁轲 韩涛 陈湘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7336-7342,共7页
目的 优化酶解黑芥子苷转化成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的水解条件.方法 在已知AITC的测定条件下,以AITC转化率为考察指标,对温度、pH、Zn^2+离子添加量、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添加... 目的 优化酶解黑芥子苷转化成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的水解条件.方法 在已知AITC的测定条件下,以AITC转化率为考察指标,对温度、pH、Zn^2+离子添加量、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添加量及酶来源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及设计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最优转化工艺条件.结果 黑芥子苷对AITC最优转化条件为:黑芥子酶来源为樱桃萝卜种子、pH为7.00、Zn^2+的添加量为1.00 mmol/L、转化温度为40℃、螯合EDTA添加量为0.30 mmol/L.最优转化条件下AITC的转化率为70.32%.结论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简单且能真实的提高AITC的转化率,对酶解法制备AITC提供数据依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芥子 转化 烯丙基异硫氰酸酯 正交试验
下载PDF
NaOH协同辐照预处理提高稻草纤维素酶解转化率 被引量:11
4
作者 齐慧 武小芬 +2 位作者 陈亮 邓明 王克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0-1198,共9页
为降低预处理成本,提升稻草纤维素的酶解效果,采用NaOH协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稻草,研究其对稻草中纤维素酶解转化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分析协同预处理对稻草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协同预处理条... 为降低预处理成本,提升稻草纤维素的酶解效果,采用NaOH协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稻草,研究其对稻草中纤维素酶解转化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分析协同预处理对稻草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协同预处理条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aOH协同辐照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稻草纤维素酶解转化率,优化后的预处理条件为400 kGy辐照剂量的稻草结合2%NaOH溶液,固液比1∶15,50℃条件下处理4 h,按照10 FPU·g^(-1)加入纤维素酶溶液,于50℃、130 r·min^(-1)条件下气浴恒温振荡,酶解24 h后,其稻草纤维素转化率达到78.54%±1.20%。本研究结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能源化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OH协同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 稻草纤维素 转化
下载PDF
玉米芯氨水预处理及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仁亮 刘锐 +2 位作者 苏荣欣 齐崴 何志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43,66,共5页
为有效提高木质纤维素酶解转化率,文中以玉米芯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中温下采用氨水浸泡工艺处理原料,考察了预处理条件对木质素脱除率和纤维素、半纤维素酶解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适预处理条件:氨水质量分数为15%、固液质量体积比为... 为有效提高木质纤维素酶解转化率,文中以玉米芯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中温下采用氨水浸泡工艺处理原料,考察了预处理条件对木质素脱除率和纤维素、半纤维素酶解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适预处理条件:氨水质量分数为15%、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6 g/mL、反应温度为60℃和预处理时间为12 h。该条件下纤维素、半纤维素回收率和木质素脱除率分别为94.5%,86.7%和48.1%;在每g葡聚糖加入30 FPU纤维素酶和60 CBUβ-葡萄糖苷酶条件下,酶解24 h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分别可达83.0%和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预处理 氨水 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