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高洁 陈长顺 +2 位作者 龚晓红 韩庆英 马淑花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3期135-137,共3页
为探讨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北京市大兴县、顺义区抽取健康新生儿 193名 ,随机分为 3组 :Ⅰ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 ,Ⅱ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5 μg -5 μg -5 μg ,Ⅲ组... 为探讨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北京市大兴县、顺义区抽取健康新生儿 193名 ,随机分为 3组 :Ⅰ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 ,Ⅱ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5 μg -5 μg -5 μg ,Ⅲ组接种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10 μg -10 μg -10 μg ,3组均按 0、1、6月程序接种。结果 :全程免疫后 1年 ,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85 5 1%、86 44%、10 0 .0 0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5 0 5 0mIU/ml、5 2 34mIU/ml、14 3 19mIU/ml;全程免疫后 2年 ,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 79 6 6 %、70 2 1%、95 5 6 % ,GMT分别为 2 5 98mIU/ml、30 48mIU/ml、6 9 5 8mIU/ml。表明 :对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与 5 μg -5 μg -5 μg接种 ,其抗 -HBs阳转率及GMT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但免疫后第 2年 ,采用 5 μg -5 μg -5 μg免疫组的抗体下降速度较 10 μg -5 μg -5 μg组为快 ;两个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组与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比较抗 -HBs阳性率和GMT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酵母疫苗 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疫苗长期免疫效果评价及免疫持久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立萍 龚晓红 +7 位作者 王锋 张爽 崔富强 王富珍 尹文娇 张勇 梁晓峰 毕胜利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我国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的长期保护效果,为乙肝防控和乙肝疫苗HepB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用横断面调查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监测点收集1987--1996年出生(13~22岁)、全程接种乙肝血... 目的评价我国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的长期保护效果,为乙肝防控和乙肝疫苗HepB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用横断面调查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监测点收集1987--1996年出生(13~22岁)、全程接种乙肝血源疫苗的人群,以及1997—2008年出生(1~12岁)、全程接种乙肝重组酵母疫苗人群的血清样本和资料;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HBV感染指标,结合本底资料和乙肝疫苗免疫史进行分析。结果在河北正定、广西隆安、上海黄浦、青海同德和湖南湘潭5个监测点共收集1~12岁重组酵母疫苗免疫人群样本8133例,13~22岁血源疫苗免疫人群样本4848例,5个监测点的HBsAg平均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本底值,疫苗总体保护效果分别为86.04%~96.14%;河北正定、青海同德和湖南湘潭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广西隆安和上海黄浦的结果显示19~22岁人群HBsAg阳性率偏高;Anti-HBs阳性率随免疫年龄增长而下降,重组疫苗免疫人群从1~2岁组的86.84%下降至11~12岁组的46.40%,17~18岁组的Anti.HBs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而19~22岁组出现升高;几何平均浓度(GMC)〈10mIU/ml(Anti.HBs阴性)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100~999.99mlU/ml和≥1000mlU/ml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血源疫苗免疫后13—22年、重组酵母疫苗免疫后1~12年的总体保护效果良好;不必开展加强免疫,建议加强监测18岁以上人群的Anti-HBs水平,对GMC〈10mlU/ml者开展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 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新生儿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三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汉雄 张惠敏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对新生儿的免疫持久性、安全性及其提高接种阳性率方法。方法  在我院所辖9个社区常规做乙肝疫苗计免接种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300名,均按0、1、6个月程序,每次5ug/0.5ml接种国产 重组酵母乙...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对新生儿的免疫持久性、安全性及其提高接种阳性率方法。方法  在我院所辖9个社区常规做乙肝疫苗计免接种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300名,均按0、1、6个月程序,每次5ug/0.5ml接种国产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追踪,于首针免疫后12个月(T12)、24个月(T24)、36个月(T36)各采血1次,用RIA法检测 HBsAg和抗-HBs。结果 免疫后12、24和36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5.67%(227/300)、60.33%(178/295)、71. 88%(207/288),呈现“V”型反转;经比较检验:T12组、T36组分别与T24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显示为有极显著意义;免疫3d后 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持续时间于2岁 后开始呈明显下降,我们于T30加免后抗HBs阳转率有所升高,建议于3岁时行乙肝疫苗再加免效果更佳。接种5ug-5ug- 5ug3支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与10ug-10ug-10ug3支血源性乙肝疫苗普种的免疫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重组酵母疫苗 血源性乙肝疫苗 免疫持久性
下载PDF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评价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光波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7期3001-3002,共2页
目的研究评价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分析新生儿中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方法将我市的2589例5-13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2589例婴儿均在出生后7-12月内进行接种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并采集其静脉血液进行分离,分离出血清... 目的研究评价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分析新生儿中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方法将我市的2589例5-13月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2589例婴儿均在出生后7-12月内进行接种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并采集其静脉血液进行分离,分离出血清,将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的分析方法(CMIA)来检验抗-HBs的平均浓度(GMC)。结果在这2589例婴儿中一共出现183例低应答者、无免疫应答者,对低应答着采用注射5μg的啤酒酵母乙肝疫苗(113例)、对于无免疫应答者采用注射10μg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70例)进行再次接种1-3次(视情况而定),综合评比再免效果。在进行综合评比后可以明显看出,在进行初次注射乙肝疫苗后,正常应答者为142例(77.60%),高应答者为28例(15.30%),低应答者10例(5.46%),无应答者3例(1.64%)。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其父母的HB-sAg阴性者免疫应答率明显高于在县级以下医院出生的婴儿及其父母HBsAg阳性者(P【0.05)。啤酒酵母疫苗与汉逊酵母疫苗在1、3次再免疫的抗体阳转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啤酒酵母疫苗的平均浓度(GMC)明显低于汉逊酵母的GMC(P【0.05)[1]。结论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婴儿及父母的HBsAg阴性者的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较高,汉逊酵母疫苗的再免疫效果优于啤酒酵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疫苗 汉逊酵母疫苗 低、无应答者 免疫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3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汉雄 张惠敏 《职业与健康》 CAS 2005年第5期714-716,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对新生儿的免疫持久性、安全性及其提高接种阳性率方法。方法 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所辖9个社区常规做乙肝疫苗计免接种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3 0 0名,均按0、1、6个月程序,每次5 μg/5m...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对新生儿的免疫持久性、安全性及其提高接种阳性率方法。方法 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所辖9个社区常规做乙肝疫苗计免接种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3 0 0名,均按0、1、6个月程序,每次5 μg/5ml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追踪,于首针免疫后12 (T 12 )、2 4(T 2 4)、3 6个月(T 3 6)各采血1次,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免疫后12、2 4和3 6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5 . 67%(2 2 7/3 0 0 )、60 . 3 3 % (178/2 95 )、71. 88% (2 0 7/2 88) ,呈现“V”型反转;经比较检验:T 12组、T 3 6组分别与T 2 4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显示有非常显著意义;免疫3d后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新生儿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持续时间于2岁后开始呈明显下降,于T 3 0加免后抗-HBs阳转率有所升高,建议于3岁时行乙肝疫苗再加免效果更佳。接种5 μg -5 μg -5 μg 3支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与10 μg -10 μg -10 μg 3支血源性乙肝疫苗普种的免疫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重组酵母疫苗 血源性乙肝疫苗 免疫持久性
下载PDF
大剂量乙肝疫苗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钱梅艳 李玉玲 +4 位作者 李清芬 王胜利 张春红 崔金娥 景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1期1107-110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肝重组基因酵母疫苗 苦参素
下载PDF
国产重组乙肝酵母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玉莲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6期2590-2591,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乙肝酵母疫苗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免疫前抗体阴性的健康成年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种原倍疫苗、稀释疫苗,并于接种后每年采集静脉血,用乙肝五项法测定抗体。结果:原倍疫苗组和稀释疫苗组免疫后1~5年,平均抗体阳性...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乙肝酵母疫苗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免疫前抗体阴性的健康成年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种原倍疫苗、稀释疫苗,并于接种后每年采集静脉血,用乙肝五项法测定抗体。结果:原倍疫苗组和稀释疫苗组免疫后1~5年,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07%、88.35%、94.06%、97.49%和98.69%;免疫后1年与5年抗体阳性率及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原倍疫苗组和稀释疫苗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GMC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结论:国产重组乙肝酵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及免疫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重组乙肝酵母疫苗 免疫持久性 抗体阳性率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
下载PDF
完整的重组酵母疫苗能激活DC并诱导保护性细胞免疫
8
作者 卢海蓉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2年第4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重组酵母疫苗 DC 保护性细胞免疫
下载PDF
口服重组酵母(ApoB100肽段)对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诱导作用
9
作者 麻丽霞 张婷婷 +2 位作者 张优优 周罡 张智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8,44,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针对低密度脂蛋白成分ApoB100的新型重组酵母疫苗,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防治提供一种思路。【方法】利用PCR得到包含编码ApoB100的3 136-3 155位氨基酸残基的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JMB88-HA-... 【目的】开发一种针对低密度脂蛋白成分ApoB100的新型重组酵母疫苗,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防治提供一种思路。【方法】利用PCR得到包含编码ApoB100的3 136-3 155位氨基酸残基的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JMB88-HA-OVA-MCS上,构建JMB88-HA-OVA-hApoB载体,用硫酸铜诱导表达后获得HA-OVA-hApoB融合蛋白。采用口服的方法对昆明小白鼠免疫成功表达HA-OVA-hApoB蛋白的酵母细胞12周,每周1次,每次1×108个酵母细胞,免疫结束后4周采血,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是否产生特异性抗体。【结果】PCR扩增获得了859bp的人ApoB100基因。成功构建了JMB88-HA-OVA-hApoB载体。口服免疫12周后,HA-OVA-hApoB免疫组小鼠的血清中含有特异性ApoB100抗体。【结论】灌服表达人ApoB100肽段融合蛋白的重组酿酒酵母能诱导小鼠的免疫反应,使其产生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白鼠 载脂蛋白B 重组酵母疫苗 口服免疫
下载PDF
贺州市1—6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10
作者 黄文胜 林乔艳 +1 位作者 谢世林 韦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22期3007-3008,共2页
目的评价1~6岁儿童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HepB)的免疫效果。方法贺州市五县区,每个县区调查约150名儿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结果HBsAg、HBsAb阳性率分别为0.51%、77.76%。男... 目的评价1~6岁儿童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HepB)的免疫效果。方法贺州市五县区,每个县区调查约150名儿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结果HBsAg、HBsAb阳性率分别为0.51%、77.76%。男性HBsAg阳性率为0.50%,HBsAb阳性率为79.55%;女性HBsAg阳性率为0.53%,HBsAb阳性率为75.85%;不同性别之间的HBsAg、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77,v=6,P〈0.01);1岁组HBsAb阳性率95.62%,6岁组HBsAb阳性率6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基础免疫儿童的HBsAb阳性率75.77%,经过加强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95.2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贺州市儿童接种Heps免疫效果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b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在完成基础免疫的情况下进行加强免疫能使乙型肝炎疫苗的保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 免疫效果 加强免疫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酵母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砚玲 王洪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0-780,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酵母疫苗 免疫
下载PDF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时景璞 李征远 +9 位作者 郑力国 徐占民 王桂花 王昕 张群弟 杨志齐 孙宏章 郭乃全 梁争论 吴晓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体温正常...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 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体温正常的 2 2~ 5 8岁的教师 ,随机抽取 12 4名 ,按 0、1、6个月程序 ,每剂 5 μg/0 .5ml接种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结果 免疫后 3、7、12个月时 ,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35 .0 %、83.3%、6 7.2 % (P <0 .0 1)。抗 HBs平均滴度分别为 12 .6 3mIU/ml、40 2 .0 4mIU/ml、70 .2 8mIU/ml(P <0 .0 1) ;抗 HBs阳转率及其滴度均在 7个月时达到高峰 ,以后又急剧下降。免疫后 3、7、12个月时 ,女性抗 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男性。但仅抗 HBs滴度在免疫后 3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小于 35岁组的抗体阳转率高于 35岁以上组 ,但仅在免疫后 12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而该两个年龄组间的抗 HBs滴度差异无显著性 ;免疫 3d后局部和全身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其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抗体阳转率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乙型肝炎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和加强免疫策略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梁争论 李河民 庄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14,共2页
我国“八五”、“九五”科技攻关期间,曾对不同种类国产和进口重组乙肝疫苗进行了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的比较,证明重组乙肝疫苗特别是乙肝酵母重组疫苗具有较高的母婴阻断保护效果。在此基础上,又在“十五”期间,通过建立敏感、特异... 我国“八五”、“九五”科技攻关期间,曾对不同种类国产和进口重组乙肝疫苗进行了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的比较,证明重组乙肝疫苗特别是乙肝酵母重组疫苗具有较高的母婴阻断保护效果。在此基础上,又在“十五”期间,通过建立敏感、特异的病毒变异株检测技术,规范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影响我国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免疫效果 免疫策略 乙型肝炎 重组乙肝疫苗 乙肝酵母重组疫苗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检测方法 病毒变异株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14
作者 冯子健 封秀红 +7 位作者 叶莹 张玉华 聂占濮 王春香 董春民 郭韶红 王文庆 迮文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16,共2页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YDV)对成人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 ,为制定成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 199名 18~ 5 5岁健康人群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 接种对象未发现中、重的局部和全身副反...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YDV)对成人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 ,为制定成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 199名 18~ 5 5岁健康人群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 接种对象未发现中、重的局部和全身副反应。全程免疫后 1个月 ,接种 5 μg、10 μg疫苗组的表面抗体 (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89 2 5 %,98 5 %;anti-HBs平均几何滴度 (GMT)分别为 18 88mIU/ml,5 4 4 7mIU/ml,GMT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成人免疫安全性好 ,成人接种 10 μgYDV疫苗能产生很高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乙肝表面抗体 成年人
下载PDF
成人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时景璞 王昕 +7 位作者 王桂花 徐占民 杨志奇 郑力国 李征远 郭乃全 吴晓音 梁争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 (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随机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乙肝表面抗体 (抗 HBs)及乙肝核心抗体 (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且体温... 目的 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 (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随机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乙肝表面抗体 (抗 HBs)及乙肝核心抗体 (抗 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且体温正常的 2 2~ 5 8岁的教师 12 4名 ,按 0、1、6个月程序 ,每次 5 μg/ 0 5ml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结果 免疫后 3、7、12和 2 4个月时 ,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35 0 %、83 3%、6 5 5 %和 32 7% ,抗 HBs平均滴度分别为 12 6、4 0 2 0、70 3和 2 0 3mIU/ml;抗 HBs阳转率及其滴度均在 7个月时达到高峰 ,以后又急剧下降 ;免疫后各月女性抗 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男性 ;<35岁组的抗体阳转率高于≥ 35岁组 ,但 12个月时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免疫 3d后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其抗 HBs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接种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2552名2~14岁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付晓玲 张全奖 韦海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2,共2页
我国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HBV在人群中的携带率为10%-15%。儿童HBsAg阳性、HBeAg阳性者达70%,故儿童HBsAg阳性者多数有传染性,可造成托幼机构的水平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并最终控... 我国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HBV在人群中的携带率为10%-15%。儿童HBsAg阳性、HBeAg阳性者达70%,故儿童HBsAg阳性者多数有传染性,可造成托幼机构的水平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并最终控制乙肝的惟一有效手段。笔者对贵州省人民医院收集的2552名2—14岁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east—derived hepatitis B vaccines,YDV)后的免疫效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疫苗免疫效果 乙型肝炎 儿童 接种 HBSAG阳性者 慢性HBV感染 贵州省人民医院
原文传递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5年的抗-HBs持久性观察 被引量:21
17
作者 翟如方 常少英 +3 位作者 武滨 齐秀香 赵福民 安建会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4期198-199,共2页
为了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 ,有效控制乙肝提供依据。对1995年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免疫后 5年的乙肝表面抗体 (抗 -HBs)和几何平均滴度 (GMT)水平追踪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抗 -HBs阳性... 为了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 ,有效控制乙肝提供依据。对1995年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免疫后 5年的乙肝表面抗体 (抗 -HBs)和几何平均滴度 (GMT)水平追踪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抗 -HBs阳性率和达保护水平率及GMT随儿童年龄的增长逐年下降 ,但抗 -HBs阳性率免疫后 5年仍保持在 81 19% ;抗 -HBs达保护水平率下降速率较快 ,免疫后 5年下降为 61 3 9%。根据本资料结果 ,从疫苗的免疫学保护水平考虑 ,免疫后 5年有必要考虑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免疫持久性 YDV
原文传递
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及阻断母婴传播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惠峰 郭志宏 +11 位作者 张友金 陈其龙 王振海 朱顺元 王法弟 刘新华 乐志宏 王世意 黄宝定 汪雪亮 潘平涛 周小民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前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已取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为了解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现场应用的免疫效果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而进行了观察研究。应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重组乙肝疫苗 ,采用 0、1、6和 0、1、... 目前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已取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为了解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现场应用的免疫效果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而进行了观察研究。应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重组乙肝疫苗 ,采用 0、1、6和 0、1、2二种程序 ,剂量均为 1针 5 μg ,全程 3针 ,对 166例HBsAg和HBeAg单、双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和 491例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接种。结果全部观察对象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0、1、6和 0、1、2程序两组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全程免疫后 6个月 ,抗 -HBs阳转率为 92 79%和 91 0 4% ;HBsAg和HBeAg单、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抗 -HBs阳转率为 82 97%和 81 94% ;0、1、6和 0、1、2程序两组的阻断保护率分别为 81 0 8%和 81 48%。此结果表明 ,国产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保护作用 ,但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传播阻断率
原文传递
国产乙型肝炎酵母重组疫苗接种小学生的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梁争论 李成明 +7 位作者 王佑春 吴小音 钟熙 李河民 张延学 邢少军 王淑风 黄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30-531,共2页
采取0、1和2月免疫程序,对480名6~12岁健康小学生接种3批国产乙肝酵母重组疫苗和1批对照Merck乙肝酵母重组疫苗。接种的小学生中未发生严重副反应者。完成2针免疫后,两种疫苗的抗体阳转率均在92%以上;3针免疫... 采取0、1和2月免疫程序,对480名6~12岁健康小学生接种3批国产乙肝酵母重组疫苗和1批对照Merck乙肝酵母重组疫苗。接种的小学生中未发生严重副反应者。完成2针免疫后,两种疫苗的抗体阳转率均在92%以上;3针免疫后各组抗体阳转率均达到98%;但3组国产酵母疫苗的抗体滴度均显著低于Merck疫苗。首免后1年时各组抗体GMT缓慢下降。结果表明,国产酵母重组疫苗安全性好,采取0、1和2月免疫程序,可诱导较早及较高的抗体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酵母重组疫苗 疫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成人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昕 王英文 孙树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成人 抗体 几何平均滴度 疫苗接种 YD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