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隐喻:道德研究的隐喻视角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宏翰 许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117,共7页
人们往往用隐喻谈论复杂和抽象问题,对于道德,也可以从隐喻角度进行研究。道德隐喻的主要研究范式有语义分析范式、IAT范式、Stroop范式、语义启动范式和情境改变范式;道德隐喻的研究主题有道德隐喻的理论解释、道德隐喻表征的维度以及... 人们往往用隐喻谈论复杂和抽象问题,对于道德,也可以从隐喻角度进行研究。道德隐喻的主要研究范式有语义分析范式、IAT范式、Stroop范式、语义启动范式和情境改变范式;道德隐喻的研究主题有道德隐喻的理论解释、道德隐喻表征的维度以及隐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今后,道德隐喻的研究方向是扩展道德隐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开展道德隐喻的中国化研究和挖掘道德隐喻研究的德育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隐喻 道德隐喻 具身认知 意象图式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隐喻表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岩 伍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8-313,共6页
道德隐喻已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兴起,道德隐喻的具身研究逐渐展开。目前,具身道德隐喻的维度主要包括空间、温度、洁净、颜色、明暗、触觉、味觉、嗅觉等。具身道德隐喻的相关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隐... 道德隐喻已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兴起,道德隐喻的具身研究逐渐展开。目前,具身道德隐喻的维度主要包括空间、温度、洁净、颜色、明暗、触觉、味觉、嗅觉等。具身道德隐喻的相关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和架构理论。今后的具身道德隐喻应更多的探讨跨文化的差异性,丰富道德隐喻具身维度的内容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要引入道德隐喻的影响机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道德 道德隐喻 隐喻表征
下载PDF
道德情绪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莹 张灿 王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24-1231,共8页
道德隐喻的加工,实质上是从始源域的身体感知觉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表征抽象道德概念的过程。新近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揭示道德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进而探讨情绪因素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道德隐喻映射机制是在具体道德情境中身体... 道德隐喻的加工,实质上是从始源域的身体感知觉经验映射到目标域,表征抽象道德概念的过程。新近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揭示道德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进而探讨情绪因素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道德隐喻映射机制是在具体道德情境中身体感知经验与情绪体验、认知加工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应拓展道德隐喻映射的维度和方向,在社会交互环境中丰富和完善研究范式,提高生态效度和跨文化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隐喻 道德情绪 具身认知 认知神经机制
下载PDF
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映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鲁忠义 郭少鹏 蒋泽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8,共9页
通过四个实验探讨了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映射关系。实验1采用Stroop范式,考察大与道德词汇、小与不道德词汇是否存在共同的心理表征。结果证明匹配条件下被试的判断任务会被易化,道德概念与大小空间概念之间存在隐喻联结... 通过四个实验探讨了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映射关系。实验1采用Stroop范式,考察大与道德词汇、小与不道德词汇是否存在共同的心理表征。结果证明匹配条件下被试的判断任务会被易化,道德概念与大小空间概念之间存在隐喻联结。实验2仍然采用实验1的范式,但对被试的反应时间进行限制,要求被试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词汇进行分类判断。实验结果与实验1一致,不仅支持了实验1的结论,还进一步说明了这种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实验3采用启动范式,探讨道德的大小空间隐喻是否存在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实验结果表明存在道德大小隐喻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实验4仍采用启动范式,探讨道德的大小空间隐喻是否存在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启动被试的大小知觉,考察其是否会对被试的道德认知产生干扰。结果交互作用不显著,即被试的道德认知并不受大小知觉的影响,不存在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研究表明,道德概念的大小空间隐喻存在心理现实性,这种隐喻联结是自动化的,并且只存在从大小知觉这一始源域向道德概念这一目标域的单向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空间隐喻 道德隐喻 心理现实性 映射
下载PDF
纾解道德认识之困的道德隐喻及其教育实现
5
作者 赵亚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
近代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祛魅化,追求确定性知识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道德知识被窄化为必须遵守的道德法则,无法通达人的内心。破解这一困境,需要澄明道德认识的特殊性,阐明道德知识何以发生。从现象学视域看,道德认识发生就... 近代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祛魅化,追求确定性知识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道德知识被窄化为必须遵守的道德法则,无法通达人的内心。破解这一困境,需要澄明道德认识的特殊性,阐明道德知识何以发生。从现象学视域看,道德认识发生就是道德经验的发生,道德认识是直观的,它源于人的感性经验,包含着想象力的生发和权变思维。道德隐喻思维作为人的基本认知方式之一,具有非确定性、具象化以及“情”“知”一体的特性,能够激发人的道德想象力,解除抽象知识之蔽,进而通达人的意义世界。以道德隐喻疏解道德认识之困,需要重视儿童的具身体验,从感性直观走向本质直观,进行诗性的道德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识 道德隐喻 道德教育
下载PDF
《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道德隐喻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茂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7-143,共7页
王尔德在其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创作思想,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 王尔德在其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创作思想,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然而道连仍然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王尔德用艺术的手法把体现道连道德中恶的方面转移到画像中去,画像的道德隐喻并没有真正改变道连在现实中的道德特征,回到现实中的道连也仍然无法摆脱道德的影响和道德的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连·葛雷的画像》 唯美主义 道德隐喻
下载PDF
童话中的道德隐喻与儿童道德教育——以“彩虹鱼”故事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杜传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童话因其普遍存在的道德立场和隐喻叙事可以作为儿童道德教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当代儿童道德叙事对童话中的道德隐喻缺乏深入省察,这可能比低效或无效的道德教育更有害。以"彩虹鱼"故事为例,它作为"分享"主题的童话... 童话因其普遍存在的道德立场和隐喻叙事可以作为儿童道德教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当代儿童道德叙事对童话中的道德隐喻缺乏深入省察,这可能比低效或无效的道德教育更有害。以"彩虹鱼"故事为例,它作为"分享"主题的童话影响深远,但本故事所隐含的群体与个人之道德关系表明这是一种"伪分享"。在分享的名义之下隐藏着自私、掠夺与平庸,显示出群体道德的可疑与危险。"彩虹鱼"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相通的东西,具有打动人心的文学品质,这是一个好故事,但不是一个关于分享的好故事。错误地解读这一故事不但无益于真正的分享品质的培养,还会破坏儿童的同情心与正义感。借助童话故事对儿童进行德性教化应有审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道德隐喻 儿童道德教育 彩虹鱼
下载PDF
神性隐退 人性闪现纸上龙吟:中国文学中的龙事
8
作者 蒋波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
魏晋时,光怪陆离的志怪小说渐近成熟,龙的形象随之走下神坛。在《楚辞》中作为原始图腾的信仰残存被洗去,在《易经》中作为君子刚健品格的道德隐喻被颠覆,民间文学的演进中,龙的宏大叙事被消解。文学家们努力迎合蓬勃兴起的市民阶层审... 魏晋时,光怪陆离的志怪小说渐近成熟,龙的形象随之走下神坛。在《楚辞》中作为原始图腾的信仰残存被洗去,在《易经》中作为君子刚健品格的道德隐喻被颠覆,民间文学的演进中,龙的宏大叙事被消解。文学家们努力迎合蓬勃兴起的市民阶层审美趣味,在唐宋传奇和笔记、明清戏曲和小说中,龙性逐渐让位于人性,龙的形象呈现出人格化、世俗化的风貌。人间烟火红尘远胜天上云宫雾窟,他们既位居神尊,却又贪婪暴力,既可呼风唤雨,偏又儿女情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传奇 市民阶层 志怪小说 《楚辞》 宏大叙事 明清戏曲 原始图腾 道德隐喻
原文传递
道德隐喻的表征维度及其心理机制——基于概念隐喻的道德信仰建构与解读 被引量:3
9
作者 魏雷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5,共6页
我们在思考和表达道德何以信仰时,会发现概念隐喻被广泛地使用,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经验引发了道德隐喻。道德信仰与人们关于利益、幸福和责任的基本经验有关,由义利关系、德福关系和群己关系的隐喻而触发的一系列因果关系的概念化... 我们在思考和表达道德何以信仰时,会发现概念隐喻被广泛地使用,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经验引发了道德隐喻。道德信仰与人们关于利益、幸福和责任的基本经验有关,由义利关系、德福关系和群己关系的隐喻而触发的一系列因果关系的概念化,为我们全景式、链条化地展示了道德信仰是如何由概念隐喻的复杂系统建构而成的。道德隐喻的建构与解读,主要是基于意象图式、具身感知和认知语境三个维度,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进行概念隐喻的,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道德信仰的理解、认同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隐喻 概念隐喻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下载PDF
句子启动范式下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匹配抑制还是匹配易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宁 陈换娟 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7,共7页
本研究在四个实验中通过应用句子启动范式来考察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匹配抑制与匹配易化。实验1中,被试先阅读一个含有垂直空间信息的句子,然后立即对随后出现的一个词进行道德词或者不道德词的分类判断。实验2和实验3分别要求被试关注... 本研究在四个实验中通过应用句子启动范式来考察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匹配抑制与匹配易化。实验1中,被试先阅读一个含有垂直空间信息的句子,然后立即对随后出现的一个词进行道德词或者不道德词的分类判断。实验2和实验3分别要求被试关注句子中空间信息的终止位置或起始位置。实验4设置了延迟反应,要求被试在句子消失4秒后再进行词汇分类判断。结果显示,前三个实验都出现了明显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非绑定性的匹配抑制,即"下-道德"或者"上-不道德",而在实验4中出现了隐喻的非绑定性的匹配易化,即"下-不道德"。这一结果证实空间信息句子的加工确实能够激活道德隐喻。但是由于句子加工时间较长,如果空间信息与道德概念占用相同的资源,就会导致道德空间隐喻的匹配抑制。如果有足够时间加工句子中的空间信息,就能够启动随后的道德概念加工,出现匹配易化。可见,资源的竞争与激活是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出现匹配抑制和匹配易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隐喻 句子启动范式 匹配抑制 匹配易化
原文传递
英汉道德隐喻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肮脏(dirt)/干净(cleanliness)”的隐喻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一丽 张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4,共7页
本文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英汉语料库中道德概念在净/脏层面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英汉道德隐喻投射范围高度吻合;二者的构成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分别对应为"dirty+Noun"/"污+名词"... 本文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英汉语料库中道德概念在净/脏层面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英汉道德隐喻投射范围高度吻合;二者的构成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分别对应为"dirty+Noun"/"污+名词"与"clean+Noun"/"清+名词"。此外,汉语中还存在大量"黑+名词"的表达。本研究针对此现象,深入分析了其内在认知理据,并从情绪这一新视角出发,探究了隐喻、认知和情绪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隐喻 肮脏/干净 意象图式 情绪效价
下载PDF
颜色文化差异影响道德的黑白隐喻表征及行为选择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积家 龙潞娇 +1 位作者 王婷 和秀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81,共12页
通过3个实验考察颜色文化差异对道德概念黑白隐喻表征及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颜色文化差异影响黑白与道德的隐喻联结:白族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现为“白好黑坏”,彝族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现为“黑好白坏”。有不同黑白文化的民族... 通过3个实验考察颜色文化差异对道德概念黑白隐喻表征及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颜色文化差异影响黑白与道德的隐喻联结:白族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现为“白好黑坏”,彝族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现为“黑好白坏”。有不同黑白文化的民族的黑白概念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文化 黑白 道德隐喻 彝族 白族
下载PDF
王尔德作品的死亡叙事与道德隐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茂生 郑少敏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7-221,共5页
死亡作为生命无法逃避的必然归宿,是哲学家们苦思冥想的"斯芬克斯"之谜,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试图表达的永恒主题。本文主要对王尔德的作品特别是童话、小说、戏剧中频频出现的死亡类型,如献身性死亡、新生性死亡和偶然性死亡... 死亡作为生命无法逃避的必然归宿,是哲学家们苦思冥想的"斯芬克斯"之谜,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试图表达的永恒主题。本文主要对王尔德的作品特别是童话、小说、戏剧中频频出现的死亡类型,如献身性死亡、新生性死亡和偶然性死亡,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美学、宗教和现实的角度阐释死亡的丰富内涵,以此探索王尔德独特的死亡叙事方式。同时,死亡的独特叙事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作品丰富的道德内涵,因而具有鲜明的隐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尔德 死亡叙事 道德隐喻
原文传递
风景、道德与叙事——《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风景意象解读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丹丹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78-81,共4页
风景是一种独特的叙事语言,风景的道德隐喻与小说情节发展密切关联。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风景在美学的意义上隐喻了人物的道德境地和道德选择,由此铺垫和预演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风景作为叙事策略的使用,展现了奥斯汀精致的... 风景是一种独特的叙事语言,风景的道德隐喻与小说情节发展密切关联。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风景在美学的意义上隐喻了人物的道德境地和道德选择,由此铺垫和预演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风景作为叙事策略的使用,展现了奥斯汀精致的叙事技巧和高超的小说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道德隐喻 情节预演 叙事
下载PDF
道德概念的空间隐喻认知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玉娟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人类对道德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建立在空间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始源域中的上下、左右和前后等空间关系投射到道德目的域上,形成语言中大量的道德空间隐喻。英汉语言中存在上下、厚薄、左右空间表达的道德概念,且语言表征基本一致。道德空... 人类对道德这一抽象概念的认知建立在空间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始源域中的上下、左右和前后等空间关系投射到道德目的域上,形成语言中大量的道德空间隐喻。英汉语言中存在上下、厚薄、左右空间表达的道德概念,且语言表征基本一致。道德空间隐喻的形成源于人类的具身体验,同时根植于深层社会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隐喻 空间隐喻 具身体验认知 社会文化因素
下载PDF
论有温度的学校教育——基于道德细节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云婷 王红 《中小学德育》 2019年第7期23-27,共5页
道德的学校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温度是一个“隐喻”概念,要求根据教育场域中人的教育需求进行适时适度的变化,其载体是学校生活中的道德细节。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要合理利用道德细节这一温度调节器,坚持人本性和真实性、爱和平等... 道德的学校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温度是一个“隐喻”概念,要求根据教育场域中人的教育需求进行适时适度的变化,其载体是学校生活中的道德细节。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要合理利用道德细节这一温度调节器,坚持人本性和真实性、爱和平等性、道德性和反思性等原则,善于发现并准确判断细节的冷热程度,巧于选择并创造细节调节温度,师生共同在道德的学校教育中体验细节的温度并自觉将有适宜温度的细节传递给更多人,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道德隐喻 温度 道德细节
下载PDF
金庸小说中的山洞意象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言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金庸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意象。对于金庸小说,山洞首先具有一种叙事意义,并通过小说主人公侠客的生命和武功两个重要方面得以具体呈现。山洞的第二重意义是对小说读者的娱乐意义,它是构成审美快感的常用叙事元素。在深层次上,山洞其... 金庸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山洞意象。对于金庸小说,山洞首先具有一种叙事意义,并通过小说主人公侠客的生命和武功两个重要方面得以具体呈现。山洞的第二重意义是对小说读者的娱乐意义,它是构成审美快感的常用叙事元素。在深层次上,山洞其实是一种道德隐喻,借助小说中作为正义化身的侠客传达出善有善报的道德训诫。在更深层次上,山洞作为道家文化的典型象征符号,是为了解决儒家道德精神对侠客身心的双重伤害而广泛存在于小说文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小说 山洞 道德隐喻 道家文化 象征符号
下载PDF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贝娄对当代社会与人生的道德追问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钧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102,共6页
索尔·贝娄惯于在他的小说里展示人的生存困境和人在这种困境下的选择。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这部小说中,贝娄通过人物刻画对当代社会的伦理环境与人生的意义进行了一次严厉的道德追问,深刻阐释了他反对道德虚无主义的立场。尽管... 索尔·贝娄惯于在他的小说里展示人的生存困境和人在这种困境下的选择。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这部小说中,贝娄通过人物刻画对当代社会的伦理环境与人生的意义进行了一次严厉的道德追问,深刻阐释了他反对道德虚无主义的立场。尽管这部小说在形式技术层面存在某些缺陷,书中三个意味深长的道德隐喻——一幅让人毛骨悚然的名画、一枝似是而非的假花和主人公的自我流放北极,清晰地展示出了深刻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娄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道德隐喻 人物塑造 伦理价值
下载PDF
道德、艺术与商业——论中国电影中的留白之美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伟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留白是中国绘画中的概念,在诗词、音乐、建筑、戏曲等艺术门类中也有相应的美学影响。中国艺术中的留白强调创作上的删繁就简,鉴赏过程中的"填空"与思接千载。传统艺术中的留白思维与现代视听思维有着某种相似性,能为中国电... 留白是中国绘画中的概念,在诗词、音乐、建筑、戏曲等艺术门类中也有相应的美学影响。中国艺术中的留白强调创作上的删繁就简,鉴赏过程中的"填空"与思接千载。传统艺术中的留白思维与现代视听思维有着某种相似性,能为中国电影创作与理论建构提供某种支撑。本文无意穷尽电影中留白的具体手法,而关注的是光影中留白呈现的主题差别,指出中国电影中的留白表达既可作为一种道德性的隐喻,也能是一种艺术自我表达的方式,还可成为一种商业性探索的策略。中国电影中的留白之美说明了传统美学当代创新转化的可能性,对其深入研究能进一步拓展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理论范式和理论话语,夯实中国电影学派研究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白 中国电影 道德隐喻 艺术表现 商业探索
原文传递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莎剧道德隐喻研究
20
作者 谢世坚 饶力曼 《外国语言文学》 2019年第4期339-351,共13页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道德隐喻。首先,本文构建概念隐喻的范畴结构,为分析语言层的道德隐喻表达结构提供导向,也为分析概念层的道德概念隐喻机制提供框架;其次,本文基于道德隐喻的定义及道德隐喻表达的判别方法,剖...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道德隐喻。首先,本文构建概念隐喻的范畴结构,为分析语言层的道德隐喻表达结构提供导向,也为分析概念层的道德概念隐喻机制提供框架;其次,本文基于道德隐喻的定义及道德隐喻表达的判别方法,剖析了莎剧道德隐喻的语义结构和语义范畴;最后,本文探讨莎剧的道德隐喻机制。本文研究发现,莎剧的道德隐喻倾向于明示隐喻的本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语义范畴,且隐喻各组成部分的语义范畴对应关系也十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隐喻 莎剧 概念隐喻 范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