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赋为“漆园义疏”说
被引量:
2
1
作者
许结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0,共9页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赋乃漆园之义疏”一语,罕有解说,倘结合晋人注《庄》与辞赋创作,其中适性自然的人生观及逍遥义,正可视为其说的阐释。对比“柱下旨归”之于玄言诗,“漆园义疏”之于晋人赋,其体道词语、问答方式与铺陈描写...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赋乃漆园之义疏”一语,罕有解说,倘结合晋人注《庄》与辞赋创作,其中适性自然的人生观及逍遥义,正可视为其说的阐释。对比“柱下旨归”之于玄言诗,“漆园义疏”之于晋人赋,其体道词语、问答方式与铺陈描写,尤为相类,赋家以物态、景候、情志喻理,呈现出晋赋用《庄》的主要特征。而由晋代到唐代,赋家用《庄》例证极多,但前者乱世忧患的“逍遥”义与后者借用其“逍遥”词的创作迥异,则形成了《庄》学盛于赋史而衰于赋义的历史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赋
庄学
适性自然
逍遥
义
《文心雕龙》
原文传递
郭象《逍遥游注》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联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27-38,共12页
《逍遥游》是郭象删定的《庄子》首篇。在注解该篇时,为弥合其与庄子思想的差异,郭象不仅以"寄言出意"判定该篇的文本特征和性质,而且以之为诠释策略,这一策略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思想内容来看,他所持的万物各异且...
《逍遥游》是郭象删定的《庄子》首篇。在注解该篇时,为弥合其与庄子思想的差异,郭象不仅以"寄言出意"判定该篇的文本特征和性质,而且以之为诠释策略,这一策略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思想内容来看,他所持的万物各异且圣凡二元的人性论,内在地支撑着以"有待逍遥"和"无待逍遥"为主要内容的双主体的"逍遥义"。在此基础上,郭象又将其"逍遥义"推延到差序不齐的政治领域中,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兼具生命哲学和政治哲学双重意涵的思想范畴。追根溯源,郭象的《逍遥游注》综合吸收了《淮南子》等诸多过往的思想资源,而在后世,无论批评还是赞赏郭注,关于《逍遥游》之蕴义的诠释和论争之所以成为庄学领域最具吸引力的话题,端赖郭象"逍遥义"的引发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郭象
《
逍遥
游注》
逍遥
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境界形态与实然形态的双重涵摄——论郭象逍遥义的两个层次
被引量:
1
3
作者
暴庆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5,共5页
郭象之逍遥义包含圣人之“无待”逍遥与众生之“有待”逍遥两个层次:前者从“心”上言逍遥,属主观的境界形态,是对庄子逍遥义的承接;后者从“性”上言逍遥,属客观的实然形态,是对庄子逍遥义的拓展。对郭象逍遥义两个层次的分析,直接关...
郭象之逍遥义包含圣人之“无待”逍遥与众生之“有待”逍遥两个层次:前者从“心”上言逍遥,属主观的境界形态,是对庄子逍遥义的承接;后者从“性”上言逍遥,属客观的实然形态,是对庄子逍遥义的拓展。对郭象逍遥义两个层次的分析,直接关系到对其性质的判定。学界以“适性逍遥”指称郭象之逍遥义,遗落了其义中的圣人逍遥一层,对此的澄清,有助于对郭象逍遥义的深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
义
无待
逍遥
有待
逍遥
境界形态
实然形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子论自我与自由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景林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年第2期58-67,共10页
在庄子哲学中,自我与自由,是密切相关的两个观念。言自由,涉及对"我"或"自我"的理解问题。真实的个体性和"自我",只有在人的实存与超越性普遍原则之两端互成的内在关联性中才能达成,并得到合理的理解。古...
在庄子哲学中,自我与自由,是密切相关的两个观念。言自由,涉及对"我"或"自我"的理解问题。真实的个体性和"自我",只有在人的实存与超越性普遍原则之两端互成的内在关联性中才能达成,并得到合理的理解。古语"自由"连言,其义为"由乎自己"。自由,乃言人的行为,要自作决定,不受制于外物。庄子称"知道"曰"见独","独"既标识个体内在性之极致,同时,又是一个超越于个体实存的充分的"通"性和敞开性。人的个体的自然差异,须经由这"通"性之自觉的创造性转化和内在奠基,才能实现其作为"独在"意义上的人格自我之独立性,由是而能自作主宰,因任自然而不受制于外物,而成就其"无待"的自由。庄子的自我与自由论,在现代社会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自我
义
逍遥
义
吾丧我
见独
有待
无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支遁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交融中的学术史意义
5
作者
张源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相互交涉和激扬的思想背景中,在与名士公卿交游清谈的学术环境下,具有名僧与名士双重特征的支遁在般若学上立即色义,在庄学上创逍遥义,在魏晋学术发展史进程中表现出过渡性的特征并成为关键性的一环。支遁即色义的理...
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相互交涉和激扬的思想背景中,在与名士公卿交游清谈的学术环境下,具有名僧与名士双重特征的支遁在般若学上立即色义,在庄学上创逍遥义,在魏晋学术发展史进程中表现出过渡性的特征并成为关键性的一环。支遁即色义的理论水平介于僧肇不真空论和道安本无义之间,在玄学的影响下部分的掌握了般若学的原理;其逍遥义则是在般若学的影响下对庄学的理解,既不同于原来意义上庄子逍遥游,又不同于向、郭"援道入儒"所创建的具有儒学底色的庄子注中的逍遥义。支遁二重性的精神人格和知识结构使其成为在学术界引领时代潮流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遁
玄学
般若学
即色
义
逍遥
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支道林与方以智对《庄子》“逍遥义”的不同诠释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卿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39-43,共5页
支道林逍遥义用"至足"代替"自足",用"至人之心"阐发"适性逍遥",是以"即色义"解读庄子《逍遥游》的成果。方以智取消了"有""无"的对峙,将"即体即用"...
支道林逍遥义用"至足"代替"自足",用"至人之心"阐发"适性逍遥",是以"即色义"解读庄子《逍遥游》的成果。方以智取消了"有""无"的对峙,将"即体即用"的思维方式贯彻其中,诠释了不执着于"有待"与"无待"的逍遥义。两者逍遥义的差异,体现了佛教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从般若系"真空观"到如来藏系"妙有观"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地炮庄》
逍遥
义
般若学
即体即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方以智以《易》释逍遥析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叶蓓卿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49-53,共5页
明末方以智继承宋代王雱等以易解庄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其师觉浪道盛以儒解庄的思路,贯通《庄》《易》,以"公因反因"说为理论基础,以"乾"卦为参准,以"象数取证"的方法释读庄子逍遥义。方以智将"有待&q...
明末方以智继承宋代王雱等以易解庄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其师觉浪道盛以儒解庄的思路,贯通《庄》《易》,以"公因反因"说为理论基础,以"乾"卦为参准,以"象数取证"的方法释读庄子逍遥义。方以智将"有待"视作反因,将"无待"视作公因,从"一在二中,用二即一"的角度对两者加以融通,从而有效突破了前人释读庄子逍遥义时局限在"有待"、"无待"问题上的对立争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逍遥
义
以易解庄
象数取证
用二即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支遁清谈——以《世说新语》为中心
8
作者
张二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支遁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近五十次,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支遁清谈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支遁在清谈中谈著结合,先后立逍遥义与即色义,又融合为《即色游玄论》,实质是以佛解庄。王羲之、王坦之、殷浩等名士各擅道、儒、玄,与支遁...
支遁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近五十次,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支遁清谈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支遁在清谈中谈著结合,先后立逍遥义与即色义,又融合为《即色游玄论》,实质是以佛解庄。王羲之、王坦之、殷浩等名士各擅道、儒、玄,与支遁有长期论战。支遁清谈的目标是会三归一,促使学理佛教走入士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遁
清谈
逍遥
义
即色
义
以佛解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樗下的彷徨——庄子“逍遥义”散论
9
作者
朱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7-25,共9页
《逍遥游》中只出现一次"逍遥",说的是樗下的彷徨者。尽管逍遥之义并不向天分之外展开,而人之于人事中的位置实际也蕴涵于"逍遥义"中。寻求"逍遥义",或许正需要带着《逍遥游》中瞽、聋者的视听去造访─...
《逍遥游》中只出现一次"逍遥",说的是樗下的彷徨者。尽管逍遥之义并不向天分之外展开,而人之于人事中的位置实际也蕴涵于"逍遥义"中。寻求"逍遥义",或许正需要带着《逍遥游》中瞽、聋者的视听去造访──看不见的看见,听不见的听见。浩荡两千年,庄子的"逍遥义"遍入各家思想,但各家似乎都无法独善自得。在理解庄子"逍遥义"时,不应简单将"有为"归入"儒"而将"无为"归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游
逍遥
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向、郭《逍遥义》与支遁《逍遥论》
10
作者
沈邦兵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0期14-15,共2页
本文探讨了向秀、郭象《逍遥义》与支遁《逍遥论》的思想理论和影响,指出后者正是两晋时期佛玄交融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
《
逍遥
义
》
《
逍遥
论》
佛玄交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有待与无待之间——庄子逍遥义考辨
11
作者
王梦轩
《各界》
2017年第21期95-96,共2页
当我们读到郭庆藩所撰的《庄子集释》时,细心之人会遇到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由《逍遥游》的一个段落引起的,原文如下: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义
考辨
无待
《
逍遥
游》
原文传递
在有待与无待之间——庄子逍遥义考辨
12
作者
王梦轩
《华夏文化》
2017年第3期12-13,共2页
当我们读到郭庆藩所撰的《庄子集释》时,细心之人会遇到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由《逍遥游》的一个段落引起的,原文如下: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
当我们读到郭庆藩所撰的《庄子集释》时,细心之人会遇到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由《逍遥游》的一个段落引起的,原文如下: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义
考辨
无待
《
逍遥
游》
荣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立与虚构”——郭象“独化”说的逻辑分析
13
作者
朱小略
王向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郭象的"逍遥义"建立在其"适性自分"这一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因而同时面临辩证法与实践论的诘难。由于以"适性自分"为理论依据的"逍遥义"的论证违背了形式逻辑的...
郭象的"逍遥义"建立在其"适性自分"这一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因而同时面临辩证法与实践论的诘难。由于以"适性自分"为理论依据的"逍遥义"的论证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规律,使得这种责难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将其理论依据修正后,郭象的"逍遥义"便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逍遥
义
”
适性自分
逻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居易诗歌中的大鹏典故
14
作者
庄秀婷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7-41,共5页
白居易对《庄子》的受容,是以实用为原则。以大鹏典故为例,白居易对"大鹏"的认知和情感态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换而悄然改变。前期,"大鹏"是他政治抱负的象征,热烈追求的目标。被贬江州后,逐渐看清政治现实,开始理智...
白居易对《庄子》的受容,是以实用为原则。以大鹏典故为例,白居易对"大鹏"的认知和情感态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换而悄然改变。前期,"大鹏"是他政治抱负的象征,热烈追求的目标。被贬江州后,逐渐看清政治现实,开始理智对待自己的理想。退居洛阳时期,推崇知止知足的生活态度,满足于"蜩鸠""斥鷃"的逍遥生活,"大鹏"不再是他企慕的对象。白居易对"逍遥义"的改造性接受,也是受其人生态度影响的。白诗对大鹏典故的运用也表现出与前代诗歌不一样的特质,在大鹏典故接受史上占据着一定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诗歌
大鹏典故
逍遥
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对逍遥义的阐释看支道林对向郭独化论的超越
15
作者
解婷婷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
逍遥义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对逍遥义的探讨风行不衰,向秀、郭象的独化义理尤为出众,而支道林,作为一名释者,引佛学入玄学,针对向郭理论提出"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新义。他对向郭逍遥论的超越,和他的"即...
逍遥义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对逍遥义的探讨风行不衰,向秀、郭象的独化义理尤为出众,而支道林,作为一名释者,引佛学入玄学,针对向郭理论提出"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新义。他对向郭逍遥论的超越,和他的"即色是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道林
逍遥
义
即色
义
独化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晋玄佛合流背景下支道林的哲学思想
16
作者
姚军波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支道林是东晋时期玄佛合流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拥有着名士和名僧的双重身份。作为名士,他在庄学领域独到地阐发了逍遥义;作为名僧,他在般若学领域创立了即色义。无论是逍遥义还是即色义,都带有郭象玄学的明显痕迹,同时又呈现了超越郭象玄...
支道林是东晋时期玄佛合流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拥有着名士和名僧的双重身份。作为名士,他在庄学领域独到地阐发了逍遥义;作为名僧,他在般若学领域创立了即色义。无论是逍遥义还是即色义,都带有郭象玄学的明显痕迹,同时又呈现了超越郭象玄学的一面。玄佛合流是中国佛学摆脱玄学而最终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必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道林
逍遥
义
即色
义
玄佛合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述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
17
作者
谢国利
吴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年第4期59-61,共3页
<逍遥游>是<庄子>中最为后世称誉的奇文,其首段文字刻画了大鹏怒飞高举的伟岸形象,同时也描摹出小鸟自甘拘囿的自得之状.庄子本欲以此说明惟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物我同一、逍遥...
<逍遥游>是<庄子>中最为后世称誉的奇文,其首段文字刻画了大鹏怒飞高举的伟岸形象,同时也描摹出小鸟自甘拘囿的自得之状.庄子本欲以此说明惟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物我同一、逍遥世外的理想境界,然而后人却根据各自的理解,对庄子这一逍遥游思想作了不同的诠释.本文拟对其演变轨迹作大致勾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义
历史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赋为“漆园义疏”说
被引量:
2
1
作者
许结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赋艺术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赋乃漆园之义疏”一语,罕有解说,倘结合晋人注《庄》与辞赋创作,其中适性自然的人生观及逍遥义,正可视为其说的阐释。对比“柱下旨归”之于玄言诗,“漆园义疏”之于晋人赋,其体道词语、问答方式与铺陈描写,尤为相类,赋家以物态、景候、情志喻理,呈现出晋赋用《庄》的主要特征。而由晋代到唐代,赋家用《庄》例证极多,但前者乱世忧患的“逍遥”义与后者借用其“逍遥”词的创作迥异,则形成了《庄》学盛于赋史而衰于赋义的历史走向。
关键词
晋赋
庄学
适性自然
逍遥
义
《文心雕龙》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郭象《逍遥游注》疏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联合
机构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27-38,共12页
文摘
《逍遥游》是郭象删定的《庄子》首篇。在注解该篇时,为弥合其与庄子思想的差异,郭象不仅以"寄言出意"判定该篇的文本特征和性质,而且以之为诠释策略,这一策略对后世学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思想内容来看,他所持的万物各异且圣凡二元的人性论,内在地支撑着以"有待逍遥"和"无待逍遥"为主要内容的双主体的"逍遥义"。在此基础上,郭象又将其"逍遥义"推延到差序不齐的政治领域中,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兼具生命哲学和政治哲学双重意涵的思想范畴。追根溯源,郭象的《逍遥游注》综合吸收了《淮南子》等诸多过往的思想资源,而在后世,无论批评还是赞赏郭注,关于《逍遥游》之蕴义的诠释和论争之所以成为庄学领域最具吸引力的话题,端赖郭象"逍遥义"的引发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庄子
郭象
《
逍遥
游注》
逍遥
义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境界形态与实然形态的双重涵摄——论郭象逍遥义的两个层次
被引量:
1
3
作者
暴庆刚
机构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5,共5页
文摘
郭象之逍遥义包含圣人之“无待”逍遥与众生之“有待”逍遥两个层次:前者从“心”上言逍遥,属主观的境界形态,是对庄子逍遥义的承接;后者从“性”上言逍遥,属客观的实然形态,是对庄子逍遥义的拓展。对郭象逍遥义两个层次的分析,直接关系到对其性质的判定。学界以“适性逍遥”指称郭象之逍遥义,遗落了其义中的圣人逍遥一层,对此的澄清,有助于对郭象逍遥义的深化理解。
关键词
逍遥
义
无待
逍遥
有待
逍遥
境界形态
实然形态
分类号
B235.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论自我与自由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景林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年第2期58-6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14ZDB0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庄子哲学中,自我与自由,是密切相关的两个观念。言自由,涉及对"我"或"自我"的理解问题。真实的个体性和"自我",只有在人的实存与超越性普遍原则之两端互成的内在关联性中才能达成,并得到合理的理解。古语"自由"连言,其义为"由乎自己"。自由,乃言人的行为,要自作决定,不受制于外物。庄子称"知道"曰"见独","独"既标识个体内在性之极致,同时,又是一个超越于个体实存的充分的"通"性和敞开性。人的个体的自然差异,须经由这"通"性之自觉的创造性转化和内在奠基,才能实现其作为"独在"意义上的人格自我之独立性,由是而能自作主宰,因任自然而不受制于外物,而成就其"无待"的自由。庄子的自我与自由论,在现代社会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庄子
自我
义
逍遥
义
吾丧我
见独
有待
无待
Keywords
Zhuangzi
the meaning of self
the meaning of Xiaoyao
'I have lost myself'
'get into the unique'
'you dai(dependence on external gains)'
'wu dai(non-restraint)'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支遁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交融中的学术史意义
5
作者
张源旺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南通大学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文摘
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相互交涉和激扬的思想背景中,在与名士公卿交游清谈的学术环境下,具有名僧与名士双重特征的支遁在般若学上立即色义,在庄学上创逍遥义,在魏晋学术发展史进程中表现出过渡性的特征并成为关键性的一环。支遁即色义的理论水平介于僧肇不真空论和道安本无义之间,在玄学的影响下部分的掌握了般若学的原理;其逍遥义则是在般若学的影响下对庄学的理解,既不同于原来意义上庄子逍遥游,又不同于向、郭"援道入儒"所创建的具有儒学底色的庄子注中的逍遥义。支遁二重性的精神人格和知识结构使其成为在学术界引领时代潮流的旗帜。
关键词
支遁
玄学
般若学
即色
义
逍遥
义
Keywords
Zhi Dun
Prajna
Neo-Taoism
Jiseyi
Xiaoyaoyi
分类号
B235.9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支道林与方以智对《庄子》“逍遥义”的不同诠释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卿
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39-43,共5页
文摘
支道林逍遥义用"至足"代替"自足",用"至人之心"阐发"适性逍遥",是以"即色义"解读庄子《逍遥游》的成果。方以智取消了"有""无"的对峙,将"即体即用"的思维方式贯彻其中,诠释了不执着于"有待"与"无待"的逍遥义。两者逍遥义的差异,体现了佛教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从般若系"真空观"到如来藏系"妙有观"的转变。
关键词
《药地炮庄》
逍遥
义
般若学
即体即用
分类号
B248.9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以智以《易》释逍遥析论
被引量:
1
7
作者
叶蓓卿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49-53,共5页
文摘
明末方以智继承宋代王雱等以易解庄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其师觉浪道盛以儒解庄的思路,贯通《庄》《易》,以"公因反因"说为理论基础,以"乾"卦为参准,以"象数取证"的方法释读庄子逍遥义。方以智将"有待"视作反因,将"无待"视作公因,从"一在二中,用二即一"的角度对两者加以融通,从而有效突破了前人释读庄子逍遥义时局限在"有待"、"无待"问题上的对立争执。
关键词
方以智
逍遥
义
以易解庄
象数取证
用二即一
分类号
B248.9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支遁清谈——以《世说新语》为中心
8
作者
张二平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文摘
支遁在《世说新语》中出现近五十次,是东晋名僧与名士交游的典型。支遁清谈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支遁在清谈中谈著结合,先后立逍遥义与即色义,又融合为《即色游玄论》,实质是以佛解庄。王羲之、王坦之、殷浩等名士各擅道、儒、玄,与支遁有长期论战。支遁清谈的目标是会三归一,促使学理佛教走入士族社会。
关键词
支遁
清谈
逍遥
义
即色
义
以佛解庄
Keywords
Zhidun
debate
Spiritual free soaring
Jise theory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 with Buddhism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樗下的彷徨——庄子“逍遥义”散论
9
作者
朱赢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7-25,共9页
文摘
《逍遥游》中只出现一次"逍遥",说的是樗下的彷徨者。尽管逍遥之义并不向天分之外展开,而人之于人事中的位置实际也蕴涵于"逍遥义"中。寻求"逍遥义",或许正需要带着《逍遥游》中瞽、聋者的视听去造访──看不见的看见,听不见的听见。浩荡两千年,庄子的"逍遥义"遍入各家思想,但各家似乎都无法独善自得。在理解庄子"逍遥义"时,不应简单将"有为"归入"儒"而将"无为"归入"道"。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游
逍遥
义
Keywords
Zhuangzi
Enjoyment in Untroubled Ease
meaning of untroubled ease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向、郭《逍遥义》与支遁《逍遥论》
10
作者
沈邦兵
机构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0期14-15,共2页
文摘
本文探讨了向秀、郭象《逍遥义》与支遁《逍遥论》的思想理论和影响,指出后者正是两晋时期佛玄交融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
《
逍遥
义
》
《
逍遥
论》
佛玄交融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有待与无待之间——庄子逍遥义考辨
11
作者
王梦轩
出处
《各界》
2017年第21期95-96,共2页
文摘
当我们读到郭庆藩所撰的《庄子集释》时,细心之人会遇到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由《逍遥游》的一个段落引起的,原文如下: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义
考辨
无待
《
逍遥
游》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在有待与无待之间——庄子逍遥义考辨
12
作者
王梦轩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夏文化》
2017年第3期12-13,共2页
文摘
当我们读到郭庆藩所撰的《庄子集释》时,细心之人会遇到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是由《逍遥游》的一个段落引起的,原文如下: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义
考辨
无待
《
逍遥
游》
荣辱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立与虚构”——郭象“独化”说的逻辑分析
13
作者
朱小略
王向清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文摘
郭象的"逍遥义"建立在其"适性自分"这一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因而同时面临辩证法与实践论的诘难。由于以"适性自分"为理论依据的"逍遥义"的论证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规律,使得这种责难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将其理论依据修正后,郭象的"逍遥义"便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逍遥
义
”
适性自分
逻辑
Keywords
"happy justice"
fitting the nature
logic
分类号
B235.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居易诗歌中的大鹏典故
14
作者
庄秀婷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7-41,共5页
文摘
白居易对《庄子》的受容,是以实用为原则。以大鹏典故为例,白居易对"大鹏"的认知和情感态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换而悄然改变。前期,"大鹏"是他政治抱负的象征,热烈追求的目标。被贬江州后,逐渐看清政治现实,开始理智对待自己的理想。退居洛阳时期,推崇知止知足的生活态度,满足于"蜩鸠""斥鷃"的逍遥生活,"大鹏"不再是他企慕的对象。白居易对"逍遥义"的改造性接受,也是受其人生态度影响的。白诗对大鹏典故的运用也表现出与前代诗歌不一样的特质,在大鹏典故接受史上占据着一定位置。
关键词
白居易诗歌
大鹏典故
逍遥
义
Keywords
Bai Juyi' s poetry
roc allusions
meaning of untroubled eas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对逍遥义的阐释看支道林对向郭独化论的超越
15
作者
解婷婷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
文摘
逍遥义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对逍遥义的探讨风行不衰,向秀、郭象的独化义理尤为出众,而支道林,作为一名释者,引佛学入玄学,针对向郭理论提出"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逍遥新义。他对向郭逍遥论的超越,和他的"即色是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
支道林
逍遥
义
即色
义
独化论
Keywords
Zhi Daolin
peripateticism
emptiness of matter
solo-growth theory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晋玄佛合流背景下支道林的哲学思想
16
作者
姚军波
机构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文摘
支道林是东晋时期玄佛合流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拥有着名士和名僧的双重身份。作为名士,他在庄学领域独到地阐发了逍遥义;作为名僧,他在般若学领域创立了即色义。无论是逍遥义还是即色义,都带有郭象玄学的明显痕迹,同时又呈现了超越郭象玄学的一面。玄佛合流是中国佛学摆脱玄学而最终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必经阶段。
关键词
支道林
逍遥
义
即色
义
玄佛合流
Keywords
ZHI Daolin
the standpoint of freedom
the emptiness of matter
malgamation of buddhism and metaphysic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述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
17
作者
谢国利
吴小玲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年第4期59-61,共3页
文摘
<逍遥游>是<庄子>中最为后世称誉的奇文,其首段文字刻画了大鹏怒飞高举的伟岸形象,同时也描摹出小鸟自甘拘囿的自得之状.庄子本欲以此说明惟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物我同一、逍遥世外的理想境界,然而后人却根据各自的理解,对庄子这一逍遥游思想作了不同的诠释.本文拟对其演变轨迹作大致勾勒.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义
历史演变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I206.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赋为“漆园义疏”说
许结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2
郭象《逍遥游注》疏义
邓联合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境界形态与实然形态的双重涵摄——论郭象逍遥义的两个层次
暴庆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庄子论自我与自由
李景林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支遁在魏晋玄学与般若学交融中的学术史意义
张源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支道林与方以智对《庄子》“逍遥义”的不同诠释
吴卿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方以智以《易》释逍遥析论
叶蓓卿
《江淮论坛》
CSSCI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支遁清谈——以《世说新语》为中心
张二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樗下的彷徨——庄子“逍遥义”散论
朱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析向、郭《逍遥义》与支遁《逍遥论》
沈邦兵
《文教资料》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在有待与无待之间——庄子逍遥义考辨
王梦轩
《各界》
2017
0
原文传递
12
在有待与无待之间——庄子逍遥义考辨
王梦轩
《华夏文化》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孤立与虚构”——郭象“独化”说的逻辑分析
朱小略
王向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白居易诗歌中的大鹏典故
庄秀婷
《武夷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从对逍遥义的阐释看支道林对向郭独化论的超越
解婷婷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东晋玄佛合流背景下支道林的哲学思想
姚军波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略述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
谢国利
吴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