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EMENS PCS7的聚丙烯CSTR控制策略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帅 石励 慕德俊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8年第8期1104-1106,1135,共4页
针对聚丙烯连续搅拌反应过程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采用了串级控制、前馈控制、比值控制、抗积分饱和控制以及安全联锁等多种控制方法;利用西门子PCS7控制系统和多功能过程控制实验平台对系统中的各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聚丙烯连续搅拌反应过程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采用了串级控制、前馈控制、比值控制、抗积分饱和控制以及安全联锁等多种控制方法;利用西门子PCS7控制系统和多功能过程控制实验平台对系统中的各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各控制策略皆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 SIEMENSPCS7 串级控制 前馈控制 抗积分饱和 比值控制
下载PDF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清 马广富 弥曼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0-1072,1077,共4页
给出一种采用遗传算法同时进行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权值和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球杆系统和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泛化能力强、控制效果良好的特点。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控制器 球杆系统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
下载PDF
基于AGA的ADRC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丁 刘晓丽 杨延西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09-1911,1916,共4页
提出了自适应遗传算法(AGA)选取与优化自抗扰控制器(ADRC)参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其过多参数难以调节的问题。采用一阶ADRC对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进行控制,并用简化的一阶ADRC控制平面两连杆机械手水平方向的正弦运动,仿真结果验... 提出了自适应遗传算法(AGA)选取与优化自抗扰控制器(ADRC)参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其过多参数难以调节的问题。采用一阶ADRC对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进行控制,并用简化的一阶ADRC控制平面两连杆机械手水平方向的正弦运动,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器 自适应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连续搅拌反应 两连杆机械手
下载PDF
青霉素对乳酸-丙酮-溴酸钾-硫酸锰-硫酸开放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锦章 曲婕 +3 位作者 魏晓霞 郭淼 任杰 杨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5-739,共5页
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利用分析物脉冲微扰技术(APP)研究了青霉素对锰离子催化Belousov-Zhabotinsky(B-Z)开放化学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霉素浓度在2.97×10-7~5.50×10-5mol/L范围内,周期和振幅的变化率与所加入青... 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利用分析物脉冲微扰技术(APP)研究了青霉素对锰离子催化Belousov-Zhabotinsky(B-Z)开放化学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霉素浓度在2.97×10-7~5.50×10-5mol/L范围内,周期和振幅的变化率与所加入青霉素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和0.9985;检出限为5.9×10-8mol/L。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每小时可进样15次。对可能的反应机理也进行了讨论。锰属于生命元素,在体内参与生物酶的合成与转化,研究青霉素对锰催化振荡反应体系的扰动对于理解生命运动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振荡 青霉素 脉冲微扰技术 连续搅拌反应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多模型的非线性自适应PID控制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玉平 翟廉飞 柴天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71-1676,共6页
针对一类未知的单输入单输出离散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多模型的非线性自适应PID控制方法。该方法由线性自适应PID控制器、神经网络非线性自适应PID控制器以及切换机构组成。采用线性自适应PID控制器可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 针对一类未知的单输入单输出离散非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多模型的非线性自适应PID控制方法。该方法由线性自适应PID控制器、神经网络非线性自适应PID控制器以及切换机构组成。采用线性自适应PID控制器可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采用神经网络非线性自适应PID控制器可改善系统性能;通过引入合理的切换机制,能够在保证闭环系统稳定的同时,提高系统性能。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闭环系统所有信号有界,如果适当地选择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系统的跟踪误差将收敛于任意给定的紧集。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连续搅拌反应釜,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由于该方法基于增量式数字PID控制器,在工业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自适应控制 多模型 神经网络 连续搅拌反应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PID的连续搅拌反应釜控制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范政 赵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54-2759,共6页
连续搅拌反应釜(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普遍存在高度的非线性、不稳定性和参数不确定性。线性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PID)控制算法难以满足CSTR系统的控制要求。为了提高CSTR系统... 连续搅拌反应釜(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普遍存在高度的非线性、不稳定性和参数不确定性。线性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PID)控制算法难以满足CSTR系统的控制要求。为了提高CSTR系统的控制品质,采用非线性函数对线性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进行非线性构造,得到非线性PID(nonlinear PID, NPID)控制算法,并将NPID算法运用于CSTR系统的出料温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N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更好,CSTR的出料温度和出料浓度响应曲线更加平滑,过渡过程时间更短,系统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更强。可见,所提算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 非线性PID 线性PID
下载PDF
基于ESN网络的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辨识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晓华 李军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针对以往递归神经网络(RNN)训练算法难,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的强非线性等问题,将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方法应用于模型不确定的CSTR系统辨识中.ESN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良好的短期记忆能力,且只需要训练网络输出... 针对以往递归神经网络(RNN)训练算法难,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的强非线性等问题,将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方法应用于模型不确定的CSTR系统辨识中.ESN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良好的短期记忆能力,且只需要训练网络输出权值,简化了网络训练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带动量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BP-MLP(back propagation multilayer perceptron)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糊神经网络(FNN)、GAP-RBF神经网络、MGAP-RBF神经网络相比,ESN能给出相当好的性能,表现出较高的辨识精度,ESN比带动量的BP、BP-MLP、LS-SVM神经网络的逼近精度提高了4个数量级,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 神经网络 回声状态网络 系统辨识
原文传递
联姻遗传算法在CSTR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林峰 杨启文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7-460,464,共5页
将基于联姻遗传算法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引入连续搅拌反应釜这一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通过运用新型的联姻遗传算法对控制系统的 PID参数进行在线调整 ,使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良好控制性能。
关键词 联姻遗传算法 模型参考 自适应控制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 化学反应
下载PDF
一类典型工业过程的 RBF 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旭东 邵惠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根据一类典型工业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控制方案.该方法基于RBF(RadialBasisFunction)神经网络辨识过程模型,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设计内模控制.利用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进行仿真设计,... 根据一类典型工业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控制方案.该方法基于RBF(RadialBasisFunction)神经网络辨识过程模型,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设计内模控制.利用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系统进行仿真设计,结果表明方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连续搅拌反应 辨识 内模控制
下载PDF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邢杰 萧德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07-17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全局最优位置粒子寻优策略而提高粒子群优化计算效率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流程工业典型设备的状态跟踪预报等有计算时间限制的优化问题,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不改变原有粒子群粒子寻优策略的前提下,将粒子群整... 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全局最优位置粒子寻优策略而提高粒子群优化计算效率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流程工业典型设备的状态跟踪预报等有计算时间限制的优化问题,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不改变原有粒子群粒子寻优策略的前提下,将粒子群整体已搜寻到的全局最优位置看作一个特殊的粒子,令该粒子执行梯度下降寻优的寻优策略。在粒子群的寻优迭代计算中增加全局最优位置粒子单独的梯度下降寻优过程,从而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特性与梯度下降算法的邻域寻优特性相结合,以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整体寻优效率,进而缩短寻优计算的时间。针对流程工业典型设备的实际应用表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减少寻优迭代次数,进而缩短优化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拟退火 神经网络 连续搅拌反应
下载PDF
基于模糊规则分类的分布式RBF网络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常玉清 王福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3,150,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模糊规则分类的分布式RBF网络来建立软测量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不但使样本数据的分类更加合理 ,而且在确定输入数据相对于各子网的隶属度时 ,计算量大大降低 ,从而提高了网络的估计速度。
关键词 模糊规划分类 分面式RBF网络 连续搅拌反应 工业过程 仿真 软测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PS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反应釜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波 潘海鹏 邓志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204-2207,共4页
针对单一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在反应釜故障诊断中泛化能力不足的缺点,设计了基于粒子群(PSO)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利用PSO算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等特点及其智能背景,对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连接权重进行优化,并用经PSO算法优化的... 针对单一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在反应釜故障诊断中泛化能力不足的缺点,设计了基于粒子群(PSO)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利用PSO算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等特点及其智能背景,对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连接权重进行优化,并用经PSO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对反应釜故障进行仿真诊断。仿真诊断结果表明,PSO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较RBF诊断模型精度高、收敛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故障诊断 连续搅拌反应
下载PDF
基于微粒群优化的鲁棒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志成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EI CAS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中存在的一类模型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鲁棒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通过将鲁棒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问题转化成一个m ax-m in优化问题,利用微粒群优化(PSO)的协作算法对之进行求解,能获得某种鲁棒性能指标最优的PID...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中存在的一类模型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鲁棒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通过将鲁棒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问题转化成一个m ax-m in优化问题,利用微粒群优化(PSO)的协作算法对之进行求解,能获得某种鲁棒性能指标最优的PID控制器。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与其它典型鲁棒PID控制器设计方法相比,本方法得到的PID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当过程操作范围发生大的变化时,利用本方法设计的鲁棒PID控制器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群优化 PID控制器 连续搅拌反应
下载PDF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松 李东海 +1 位作者 薛亚丽 陈金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8-404,共7页
基于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模型设计了具有高增益观测器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ONRC),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与非线性鲁棒控制器(NRC)和滑模控制方法(SMC)的仿真结果比较表明,ONR... 基于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模型设计了具有高增益观测器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ONRC),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与非线性鲁棒控制器(NRC)和滑模控制方法(SMC)的仿真结果比较表明,ONRC对系统不确定性和干扰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通过Monte-Carlo试验检验显示,ONRC在模型参数摄动时具有更好的性能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鲁棒控制 连续搅拌反应 高增益观测器
下载PDF
基于模糊分类的模糊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江善和 李强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3期266-269,276,共5页
基于改进的T S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AFNN),给出了网络的连接结构和学习算法。基于竞争学习算法的模糊分类器确定系统的模糊空间和模糊规则数,并得出每个样本对每条规则的适用程度。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线辨识AFNN的后... 基于改进的T S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AFNN),给出了网络的连接结构和学习算法。基于竞争学习算法的模糊分类器确定系统的模糊空间和模糊规则数,并得出每个样本对每条规则的适用程度。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在线辨识AFNN的后件参数。AFNN结构简洁,逼近能力强,能够显著提高辨识精度,并且在线辨识的模糊模型简单有效。将该AFNN用于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辨识和化工过程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的建模中,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该网络能够实现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建模,而且建模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可当作复杂系统建模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识方法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卡尔曼滤波算法 连续搅拌反应 复杂非线性系统 应用 竞争学习算法 复杂系统建模 在线辨识 T-S模型 模糊分类器 连接结构 模糊规则 模糊空间 逼近能力 辨识精度 模糊模型 化工过程 模糊辨识
下载PDF
基于西门子PCS7的搅拌反应釜连续反应控制系统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立新 万小华 顾幸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6-501,共6页
针对搅拌反应釜连续反应过程,采用多功能过程和实验系统(MPCE)中的连续搅拌反应过程(CSTR)进行控制系统设计。进料流量采用比值控制,液位采用串级控制,升温过程采用预测模糊控制,恒温阶段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并设计了压力安全联锁控制... 针对搅拌反应釜连续反应过程,采用多功能过程和实验系统(MPCE)中的连续搅拌反应过程(CSTR)进行控制系统设计。进料流量采用比值控制,液位采用串级控制,升温过程采用预测模糊控制,恒温阶段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并设计了压力安全联锁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PCS7产品进行工程实现,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中各种控制策略操作简单,控制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 预测模糊控制 模糊免疫PID控制
下载PDF
连续搅拌反应釜离散模型辨识与滑模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官星辰 刘航 +1 位作者 马鲁宁 赵东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0-447,共8页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的复杂化工过程,采用多输入多输出最小二乘辨识法,应用大量输入输出数据,得到易于控制器设计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并根据得到的模型,设计了一种离散非线性滑模控制器,证明了...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的复杂化工过程,采用多输入多输出最小二乘辨识法,应用大量输入输出数据,得到易于控制器设计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并根据得到的模型,设计了一种离散非线性滑模控制器,证明了其稳定性。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仿真验证,与常规的PID控制方法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 系统辨识 离散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模型与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预测控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书斌 单胜男 罗雄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6-187,共12页
引言模型预测控制属于一种基于模型的多变量的控制算法,发展至今已在化工过程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状态反馈预测控制[6-8]是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的一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
关键词 预测控制 非线性 T-S模糊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连续搅拌反应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连续搅拌反应系统(CSTR)低温下处理“糖蜜-电镀”废水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静怡 李永峰 +1 位作者 孙彩玉 秦必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6-791,共6页
为提高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低温条件下的效率,实现实验装置放大化.本实验将连续搅拌反应系统(CSTR)与双极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相结合,连续流处理糖蜜废水,并间接回收金属单质,处理模拟电镀废水,考察系统的产电性能和废水处理效果... 为提高传统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低温条件下的效率,实现实验装置放大化.本实验将连续搅拌反应系统(CSTR)与双极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相结合,连续流处理糖蜜废水,并间接回收金属单质,处理模拟电镀废水,考察系统的产电性能和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系统稳定运行后,最高电压及功率密度分别可达到340 m V和58.65 m W·m-2.20 d后,系统COD去除率明显增加,最高COD去除率可达到81%.实验运行10 d后,银离子开始析出,最高去除率可达到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连续搅拌反应系统(CSTR) 糖蜜废水 电镀废水
下载PDF
球形Ni(OH)2生长过程中的Ostwald熟化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美勋 沈湘黔 危亚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利用控制结晶方法在连续搅拌反应器中制备了球形氢氧化镍,通过电子显微技术表征了球形氢氧化镍的内外结构并讨论了其生长过程机理和Ostwald熟化的作用。Ostwald熟化存在于球形氢氧化镍的生长过程中并在其微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利用控制结晶方法在连续搅拌反应器中制备了球形氢氧化镍,通过电子显微技术表征了球形氢氧化镍的内外结构并讨论了其生长过程机理和Ostwald熟化的作用。Ostwald熟化存在于球形氢氧化镍的生长过程中并在其微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生长过程中,氢氧化镍沉淀从松散聚集的纳米级不规则胶状体转变为由放射状排列的片状微晶组成的微米级紧密聚集球粒。反应器内部可分为成核区、生长区与熟化区等功能区。Ostwald熟化使氢氧化镍粒子团聚密实,形态转变为光滑球形,并使微晶重结晶长大。这一认识深化球形工业结晶研究,并对反应器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氢氧化镍 反应结晶 Ostwald熟化 连续搅拌反应 生长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