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举制下进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
被引量:
20
1
作者
吴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99-103,98,共6页
科举制下进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吴建华科举制度是自隋至清的中国社会遴选人才的主要途径,素来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长达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蕴育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即进士群体,作为科举功名金字塔的顶部建构...
科举制下进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吴建华科举制度是自隋至清的中国社会遴选人才的主要途径,素来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长达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蕴育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即进士群体,作为科举功名金字塔的顶部建构,享受到国家和政府的特权,社会的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科举
制度
社会流动性
士群体
进士
科举
文化重心
文献通考
进土
数量结构
隋至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90-97,共8页
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功能吴建华在初步考察了科举制下进士这个社会群体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状况之后,我们拥有了进一步探讨进士群体的社会功能的客观指标和定量基础①。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余年的科举制时代,进士群体作为科举功名...
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功能吴建华在初步考察了科举制下进士这个社会群体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状况之后,我们拥有了进一步探讨进士群体的社会功能的客观指标和定量基础①。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余年的科举制时代,进士群体作为科举功名和知识的最高层次,以其整体约12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群体
社会功能
科举
制
进士
科举
政治功能
社会结构
《四库全书》
进士
出身
庶吉士
社会流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进士科举制度改革对律赋的影响
3
作者
赵润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宋代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四位皇帝对进士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从而深刻影响了宋代律赋。仁宗于天圣五年(1027)下诏提高了策论的地位,而律赋地位却开始下降。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在进士科举考试时候罢了律体诗赋包括律赋,而代之以...
宋代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四位皇帝对进士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从而深刻影响了宋代律赋。仁宗于天圣五年(1027)下诏提高了策论的地位,而律赋地位却开始下降。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在进士科举考试时候罢了律体诗赋包括律赋,而代之以经义、策问等体例的议论性文章。徽宗于政和元年(1111)禁止士人写作律体诗赋,如有违反,“委御史台弹劾。”因此律赋成为了徽宗褊急性格的牺牲品。高宗考虑到党派平衡,权力制衡,于建炎二年(1128)采取律体诗赋、经义并取的策略。经过改革以后宋代律赋的地位相较唐代律赋的地位有很大下降,而且数量和质量相较唐代都有很大下降。由此可见宋代皇帝对进士科举制度改革对律赋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皇帝
进士
科举
律赋
负面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萍
《教育与考试》
2012年第2期41-45,共5页
科举制度的核心要义是考试选官,近现代西方国家吸收了科举制度中的考试任职因素建立起文官制度。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主要以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又继承了科举制度的某些因子建立起来。由于民国中期以后的文官制度体现出一种专制与...
科举制度的核心要义是考试选官,近现代西方国家吸收了科举制度中的考试任职因素建立起文官制度。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主要以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又继承了科举制度的某些因子建立起来。由于民国中期以后的文官制度体现出一种专制与民主的混合物特征,因而其制度运作的效果显示为:民国文官制度期望以考试实现两官分途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通过考试选官维护社会稳定则达到了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西方文官制度
民国文官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子广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29-34,共6页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及其行卷之风密切相关。经由进士科举及行卷而形成了以进士为主体的古文作者队伍 ;以庶族寒士为核心的进士集团又奠定了古文运动兴起与发展的社会思想基础。韩愈等古文家策略地利用进士科举和行卷之风倡言复古为...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及其行卷之风密切相关。经由进士科举及行卷而形成了以进士为主体的古文作者队伍 ;以庶族寒士为核心的进士集团又奠定了古文运动兴起与发展的社会思想基础。韩愈等古文家策略地利用进士科举和行卷之风倡言复古为文 ,为古文运动开局与奠基 ,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运动
进士
科举
行卷
韩门弟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讳辩》的创作缘由与后世接受
6
作者
谢能欣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第6期23-26,共4页
一、《讳辩》因何而作韩愈赏识李贺的才华,举荐其参加进士科举,然而却陷入了“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这一泥潭般的境地。此典论一出,不但李贺考取进士步履维艰,连举荐他的韩愈也招来了不遵...
一、《讳辩》因何而作韩愈赏识李贺的才华,举荐其参加进士科举,然而却陷入了“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这一泥潭般的境地。此典论一出,不但李贺考取进士步履维艰,连举荐他的韩愈也招来了不遵礼法的口舌是非,正如皇甫所言“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创作缘由
李贺
韩愈
举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海鹏
姜黎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8-59,共2页
韩愈、柳宗元在中唐时期倡导的古文运动,为中国散文史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的兴起,与进士科举密不可分,进士集团或阶层构成了古文运动勃兴的坚实基础。韩愈策略地利用科举行卷来倡导古文,改革弊政,是符合当时历史趋势和文化实际的。古...
韩愈、柳宗元在中唐时期倡导的古文运动,为中国散文史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的兴起,与进士科举密不可分,进士集团或阶层构成了古文运动勃兴的坚实基础。韩愈策略地利用科举行卷来倡导古文,改革弊政,是符合当时历史趋势和文化实际的。古文运动虽在晚唐五代时走向衰落,但并未绝响,它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古文运动
进士
科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唐代进士科的流弊及其消极影响
被引量:
1
8
作者
顾乃武
刘嫦茹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0-91,共2页
唐代进士科虽在制度上体现着孔门四科的选举思想,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对举人德行考察流于虚设、以诗赋为进士及第的关键、重文章声韻描摹而忽其栽道作用及文化考察的片面性等较为严重的流弊,并由此产生唐代选举失才、进士文化素质...
唐代进士科虽在制度上体现着孔门四科的选举思想,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对举人德行考察流于虚设、以诗赋为进士及第的关键、重文章声韻描摹而忽其栽道作用及文化考察的片面性等较为严重的流弊,并由此产生唐代选举失才、进士文化素质的畸形发展、儒学教育及价值观念危机等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进士
科举
流弊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晚唐的牛李党争
被引量:
1
9
作者
邹琪
金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牛李党争是晚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传统认为,党争的焦点是对进士科的态度,牛党重进士科,李党重门第,李党是反动的,牛党是进步的,因此,关于两党的评价是偏牛非李。笔者认为,传统观点有失偏颇,本文...
牛李党争是晚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传统认为,党争的焦点是对进士科的态度,牛党重进士科,李党重门第,李党是反动的,牛党是进步的,因此,关于两党的评价是偏牛非李。笔者认为,传统观点有失偏颇,本文就牛李党争的焦点,两党的社会基础以及评价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晚期
牛僧孺
李德裕
牛李党争
政治集团
进士
科举
社会基础
历史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
10
作者
张宏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3-75,共3页
记得不久前一位知名学者说过,谁要是再问他谈文化,他就和谁拼命。的确,由于前几年社会是沸沸扬扬的文化大流行,“文化’二字已被炒得真真假假,令人大倒胃口,以致于在公众中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这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尽管...
记得不久前一位知名学者说过,谁要是再问他谈文化,他就和谁拼命。的确,由于前几年社会是沸沸扬扬的文化大流行,“文化’二字已被炒得真真假假,令人大倒胃口,以致于在公众中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这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尽管有一些学者声称依据某某文化系统建构了怎样宏大的理论体系,或者提供了怎样的令人一新耳目的方法论,但读者们却迟迟盼望不到有关的创作实绩。现在,拜读了林继中先生的这部《文化建构文学史纲》,我们感到,这一缺陷已在开始弥补了。 《文化建构文学史纲》的立意是阐述文化建构中的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构
文学史研究
史纲
杜诗
进士
科举
逆反心理
系统建构
中国文化
目的方法
主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苏与北宋进士科举改革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李希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三苏父子生活的年代,恰逢北宋进士科举改革之时。作为士人以至官僚的三苏,不同程度地适应和参与了这场科举改革。改革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展示了苏氏对科举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态度与主张,也因此影响到三苏及其诗文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
苏洵
苏轼
苏辙
三苏
进士
科举
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举制下进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
被引量:
20
1
作者
吴建华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99-103,98,共6页
文摘
科举制下进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吴建华科举制度是自隋至清的中国社会遴选人才的主要途径,素来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长达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蕴育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即进士群体,作为科举功名金字塔的顶部建构,享受到国家和政府的特权,社会的尊...
关键词
社会结构
科举
制度
社会流动性
士群体
进士
科举
文化重心
文献通考
进土
数量结构
隋至清
分类号
D6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吴建华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90-97,共8页
文摘
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功能吴建华在初步考察了科举制下进士这个社会群体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状况之后,我们拥有了进一步探讨进士群体的社会功能的客观指标和定量基础①。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余年的科举制时代,进士群体作为科举功名和知识的最高层次,以其整体约12万...
关键词
士群体
社会功能
科举
制
进士
科举
政治功能
社会结构
《四库全书》
进士
出身
庶吉士
社会流动
分类号
D691.4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进士科举制度改革对律赋的影响
3
作者
赵润金
机构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宋代宗姓文学研究”资助(编号:XSP22YBC406)。
文摘
宋代仁宗、神宗、徽宗、高宗四位皇帝对进士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从而深刻影响了宋代律赋。仁宗于天圣五年(1027)下诏提高了策论的地位,而律赋地位却开始下降。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在进士科举考试时候罢了律体诗赋包括律赋,而代之以经义、策问等体例的议论性文章。徽宗于政和元年(1111)禁止士人写作律体诗赋,如有违反,“委御史台弹劾。”因此律赋成为了徽宗褊急性格的牺牲品。高宗考虑到党派平衡,权力制衡,于建炎二年(1128)采取律体诗赋、经义并取的策略。经过改革以后宋代律赋的地位相较唐代律赋的地位有很大下降,而且数量和质量相较唐代都有很大下降。由此可见宋代皇帝对进士科举制度改革对律赋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
关键词
宋代皇帝
进士
科举
律赋
负面影响
Keywords
Emperor of the Song Dynasty
Jinshi imperial examination
LüFu
negative influenc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
3
4
作者
徐萍
机构
汕头大学公共管理系
出处
《教育与考试》
2012年第2期41-45,共5页
基金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编号:51100119)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科举制度的核心要义是考试选官,近现代西方国家吸收了科举制度中的考试任职因素建立起文官制度。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主要以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又继承了科举制度的某些因子建立起来。由于民国中期以后的文官制度体现出一种专制与民主的混合物特征,因而其制度运作的效果显示为:民国文官制度期望以考试实现两官分途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通过考试选官维护社会稳定则达到了目的。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西方文官制度
民国文官制度
Keywords
imperial examination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western countries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分类号
D693.63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子广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29-34,共6页
文摘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及其行卷之风密切相关。经由进士科举及行卷而形成了以进士为主体的古文作者队伍 ;以庶族寒士为核心的进士集团又奠定了古文运动兴起与发展的社会思想基础。韩愈等古文家策略地利用进士科举和行卷之风倡言复古为文 ,为古文运动开局与奠基 ,成效显著。
关键词
古文运动
进士
科举
行卷
韩门弟子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讳辩》的创作缘由与后世接受
6
作者
谢能欣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出处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第6期23-26,共4页
文摘
一、《讳辩》因何而作韩愈赏识李贺的才华,举荐其参加进士科举,然而却陷入了“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这一泥潭般的境地。此典论一出,不但李贺考取进士步履维艰,连举荐他的韩愈也招来了不遵礼法的口舌是非,正如皇甫所言“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关键词
进士
科举
创作缘由
李贺
韩愈
举荐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海鹏
姜黎梅
机构
赤峰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8-59,共2页
文摘
韩愈、柳宗元在中唐时期倡导的古文运动,为中国散文史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的兴起,与进士科举密不可分,进士集团或阶层构成了古文运动勃兴的坚实基础。韩愈策略地利用科举行卷来倡导古文,改革弊政,是符合当时历史趋势和文化实际的。古文运动虽在晚唐五代时走向衰落,但并未绝响,它对后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唐代
古文运动
进士
科举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唐代进士科的流弊及其消极影响
被引量:
1
8
作者
顾乃武
刘嫦茹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0-91,共2页
文摘
唐代进士科虽在制度上体现着孔门四科的选举思想,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对举人德行考察流于虚设、以诗赋为进士及第的关键、重文章声韻描摹而忽其栽道作用及文化考察的片面性等较为严重的流弊,并由此产生唐代选举失才、进士文化素质的畸形发展、儒学教育及价值观念危机等消极影响。
关键词
唐代
进士
科举
流弊
影响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晚唐的牛李党争
被引量:
1
9
作者
邹琪
金华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14-117,共4页
文摘
牛李党争是晚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传统认为,党争的焦点是对进士科的态度,牛党重进士科,李党重门第,李党是反动的,牛党是进步的,因此,关于两党的评价是偏牛非李。笔者认为,传统观点有失偏颇,本文就牛李党争的焦点,两党的社会基础以及评价作一探讨。
关键词
唐朝晚期
牛僧孺
李德裕
牛李党争
政治集团
进士
科举
社会基础
历史评价
Keywords
Niu group
Li group
Strife of groups
Evaluation
分类号
D691.4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
10
作者
张宏生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3-75,共3页
文摘
记得不久前一位知名学者说过,谁要是再问他谈文化,他就和谁拼命。的确,由于前几年社会是沸沸扬扬的文化大流行,“文化’二字已被炒得真真假假,令人大倒胃口,以致于在公众中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这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尽管有一些学者声称依据某某文化系统建构了怎样宏大的理论体系,或者提供了怎样的令人一新耳目的方法论,但读者们却迟迟盼望不到有关的创作实绩。现在,拜读了林继中先生的这部《文化建构文学史纲》,我们感到,这一缺陷已在开始弥补了。 《文化建构文学史纲》的立意是阐述文化建构中的文学史。
关键词
文化建构
文学史研究
史纲
杜诗
进士
科举
逆反心理
系统建构
中国文化
目的方法
主文化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苏与北宋进士科举改革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李希运
机构
临沂师专科研处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文摘
三苏父子生活的年代,恰逢北宋进士科举改革之时。作为士人以至官僚的三苏,不同程度地适应和参与了这场科举改革。改革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展示了苏氏对科举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态度与主张,也因此影响到三苏及其诗文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
苏洵
苏轼
苏辙
三苏
进士
科举
改革
分类号
K244.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举制下进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
吴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举制下进士的社会功能
吴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宋代进士科举制度改革对律赋的影响
赵润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徐萍
《教育与考试》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
李子广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讳辩》的创作缘由与后世接受
谢能欣
《文学艺术周刊》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唐代古文运动与进士科举
张海鹏
姜黎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唐代进士科的流弊及其消极影响
顾乃武
刘嫦茹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晚唐的牛李党争
邹琪
金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读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
张宏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三苏与北宋进士科举改革
李希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