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岭南文化的近代精神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胜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3-67,共5页
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历史进程,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由此开始了从传统向近代形态的曲折艰难的转型。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嬗变在地域上首先从沿海口岸开始的特点相适应,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亦首先来自最先受到西潮浸润... 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历史进程,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由此开始了从传统向近代形态的曲折艰难的转型。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嬗变在地域上首先从沿海口岸开始的特点相适应,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亦首先来自最先受到西潮浸润的沿海地区,新文化的因素在无情的挑战和悲壮的回应中悄然滋长、茁壮。实际上,若干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启动了近代文化演变的开端进程。岭南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孕育了推动中国文化向近代形态转变的岭南近代文化精神。 本文着重从精英文化的层面,探讨近代岭南文化中引导了历史潮流的近代精神,也就是岭南近代文化精英所开创的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精神。 一、从“得风气之先”到“开风气之先” 岭南文化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贡献,当首推其“开风气”之功。这种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岭南文化精英巨大努力的文化成就,首先应归因于岭南地区“得风气之先”的历史机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文化 岭南文化 近代精神
全文增补中
谭嗣同与近代精神视域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重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谭嗣同及其“仁学”的内涵,在近代精神史的背景上才能得到更恰切的把握;而近代精神发展至谭嗣同也才获得了其基本的形态。谭嗣同仁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建构了一个独立而自觉的近代精神视域雏形。他的以心救心之术,首次以近代的方式提出... 谭嗣同及其“仁学”的内涵,在近代精神史的背景上才能得到更恰切的把握;而近代精神发展至谭嗣同也才获得了其基本的形态。谭嗣同仁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建构了一个独立而自觉的近代精神视域雏形。他的以心救心之术,首次以近代的方式提出了精神的课题并试图作出自己的解答。这一精神视域上承康有为,下启章太炎,进而为现代精神视域的建构作好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仁学 近代精神 康有为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西欧人文主义思潮再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井梅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对西方两千多年来的精神文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扬弃和吸纳,是欧洲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结构性转折,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解放。它打破摧毁神的权威性、一统性,唤醒催化人的自我性、主... 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对西方两千多年来的精神文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扬弃和吸纳,是欧洲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结构性转折,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解放。它打破摧毁神的权威性、一统性,唤醒催化人的自我性、主观性,从而重新界定了人、神、自然的关系,确立全新的伦理道德、信仰理念,成为西方近代精神文化和思潮的策源地。然而,时代转变过渡的特征以及错综复杂的冲突,使得这一思潮又呈现出创新与守旧并存的双重性、主动与被动交织的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近代精神 双重性 矛盾性
下载PDF
以数列为核心的近代形式美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法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1,共5页
数列是近代形式美的核心,它与几何比例有一种互换关系,并在互换中把几何美的更深内容呈现出来,数列体现在人体美上、宇宙和谐上、艺术门类里。数列不但在数的展开上体现了近代的无限追求,还以对数螺旋显示了形式美的新形式。数列让黄金... 数列是近代形式美的核心,它与几何比例有一种互换关系,并在互换中把几何美的更深内容呈现出来,数列体现在人体美上、宇宙和谐上、艺术门类里。数列不但在数的展开上体现了近代的无限追求,还以对数螺旋显示了形式美的新形式。数列让黄金比例呈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而透出了万物之美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氏数列 黄金比例 近代精神 对数螺旋 万物之美
原文传递
西方近代精神本体论批判
5
作者 谢维营 《新华文摘》 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
一、精神本体论概说 精神本体论是把人的精神作为世界本体的哲学理论,它把人类精神看成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是一切哲学中最重要、最高级的研究对象,因而是真正的世界本原。西方近代精神本体论是在高扬“人学本体论”的基础上兴盛... 一、精神本体论概说 精神本体论是把人的精神作为世界本体的哲学理论,它把人类精神看成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是一切哲学中最重要、最高级的研究对象,因而是真正的世界本原。西方近代精神本体论是在高扬“人学本体论”的基础上兴盛起来的。“神学本体论”把冥冥之中的神灵、神意、神迹作为世界本原的话。精神本体论则把人类精神看成是哲学唯一的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本体论 近代精神 西方 批判 哲学理论 世界本原 人类精神 神学本体论
原文传递
近代精神与孔斯坦的宪政自由主义
6
作者 常士訚 《孝感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9-64,共6页
孔斯坦是 19世纪初期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 ,他把商业自由作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对拿破仑的军事独裁统治 ,同时他也反对雅格宾专政 ,认为无论军事独裁还是革命恐怖都是和近代精神相对立的 ,注定要失败的。孔斯坦... 孔斯坦是 19世纪初期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 ,他把商业自由作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对拿破仑的军事独裁统治 ,同时他也反对雅格宾专政 ,认为无论军事独裁还是革命恐怖都是和近代精神相对立的 ,注定要失败的。孔斯坦首次区分了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 ,揭示了它们的各自局限性 ,主张将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结合起来。他分析了近代人民主权学说 ,提出了政治思想的关注点应从权力归属转到权力范围上来的观点。在政治体制上 ,他主张宪政主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精神 孔斯坦 宪政自由主义 商业精神 法国 商业自由 政治自由 个人自由
下载PDF
城市作为文艺复兴的源流——读刘旭光《欧洲近代精神的起源》
7
作者 朱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8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人文主义与近代美感的源头,我们至今仍然生活在这个美学时代之中。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恰如列奥纳多·布鲁尼的经典著作《佛罗伦萨城市颂》中所写:有其父必有其子。伟大的城市与高贵的... 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人文主义与近代美感的源头,我们至今仍然生活在这个美学时代之中。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恰如列奥纳多·布鲁尼的经典著作《佛罗伦萨城市颂》中所写:有其父必有其子。伟大的城市与高贵的子民的关系亦是父子关系,佛罗伦萨的儿女比起任何他国的人民都更具天赋、荣耀、审慎和伟大,佛罗伦萨城市比起任何地方都更显繁华、美丽、整洁和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运动 近代精神 城市 佛罗伦萨 起源 欧洲 刘旭 源流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之一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国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4-98,共5页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历史特征(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人类的任何文化创造性行为,在根本意义上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历史特征(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人类的任何文化创造性行为,在根本意义上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撑,人文精神是文化价值的最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当代大学生 现状与问题 德育工作 现代人文精神 价值取向 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 传统人文精神 近代人文精神
下载PDF
科学精神研究综述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澜波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研究综述 现代反科学思潮 科学主义 近代科学精神 科学活动 文化精神 自然辩证法研究 伪科学 认识论
下载PDF
人文精神的文化主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良海 《东岳论丛》 CSSCI 1997年第5期62-65,共4页
人文精神的文化主题刘良海有关人文精神的论争是近年来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场最初由文学界引发的讨论很快成为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瞩目的焦点,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准确地把握人文精神文化主题的基本特征,是全面考察人文精神尤其是中... 人文精神的文化主题刘良海有关人文精神的论争是近年来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场最初由文学界引发的讨论很快成为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瞩目的焦点,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准确地把握人文精神文化主题的基本特征,是全面考察人文精神尤其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关键,是人文精神研讨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文化主题 中国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 现代人文精神 传统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意义和价值 近代人文精神
下载PDF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失落成因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维武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4期17-19,共3页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失落成因探析李维武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建,已成为中国人文学者的热门话题。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失落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原因:一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文化土壤,二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承担者──中国知识分子,三是...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失落成因探析李维武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建,已成为中国人文学者的热门话题。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失落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原因:一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文化土壤,二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承担者──中国知识分子,三是中国人文精神的自身特质。这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中国人文精神 精神失落 成因探析 文化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代人文精神 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试论中国近代文学精神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延礼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30,共7页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社会,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不仅它本身正在发展与转化,而且在西方文化撞击与中西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已开始由古典向现代转型,与此相适应,中国近代文学精神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社会,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不仅它本身正在发展与转化,而且在西方文化撞击与中西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已开始由古典向现代转型,与此相适应,中国近代文学精神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从如下五方面对此进行阐释:一、启蒙精神与文学启蒙;二、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三、自由、民主精神的张扬;四、西学东渐与文学的变革;五、革新精神与大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精神 文学启蒙 西学东渐 革新精神
下载PDF
王充:近代科学精神的超前觉醒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亚宗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0-66,共7页
王充《论衡》一书是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对于《论衡》的研究,可以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种视角,即令是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也仍有见仁见智之议。在吕振羽看来,王充的思想表达了东汉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在哲学上可... 王充《论衡》一书是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对于《论衡》的研究,可以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种视角,即令是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也仍有见仁见智之议。在吕振羽看来,王充的思想表达了东汉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在哲学上可称为唯物主义;冯友兰则认为,“王充《论衡》一书,即就道家自然主义之观点,以批评当时一般人之迷信。《论衡》一书,对于当时迷信之空气,有摧陷廓清之功。”日本户川芳郎教授曾专门探讨王充的历史观;国内一些科学史家则注目于《论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 近代科学精神 《论衡》 科学描述 描述方式 德谟克利特 天人感应 客观性 经验实证 文化形式
下载PDF
梁启超对日本近代志士精神的探究与消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吉田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9,共11页
本来梁启超眼中的幕末志士是抱有"任侠尚气"的改革志士形象,可是当他亲赴日本,面对"日本魂"时,被迫重新探讨幕末志士和尚武行为。本文主要讨论梁启超是如何解剖和消化近代志士的精神的。梁启超的写作思路和当时的... 本来梁启超眼中的幕末志士是抱有"任侠尚气"的改革志士形象,可是当他亲赴日本,面对"日本魂"时,被迫重新探讨幕末志士和尚武行为。本文主要讨论梁启超是如何解剖和消化近代志士的精神的。梁启超的写作思路和当时的日本思潮相联系。他为"新民"读者展现了作为改革者所需要的志士精神,不仅谈及游侠和遗民的存在价值,而且还提到至诚、烟土披里纯及慎独,使得它们互相连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日本"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日本魂 《中国之武士道》 近代志士精神
下载PDF
中世纪宗教文化与近代科学精神 被引量:4
15
作者 祝青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32-35,共4页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中世纪之后并迅猛发展,是科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对此.从科学产生和进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观点出发进行探讨.可以看到,阿奎那经院哲学体系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理性基础;基督教思想与古希腊思想的融合是近代数理...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中世纪之后并迅猛发展,是科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对此.从科学产生和进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观点出发进行探讨.可以看到,阿奎那经院哲学体系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理性基础;基督教思想与古希腊思想的融合是近代数理主义思潮产生的渊源;唯名论的变迁不仅为近代实验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宗教文化 近代科学精神
下载PDF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发展——以战时首都重庆的抗战及其精神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彦旭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26-127,共2页
中国近代的人文精神,自鸦片战争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近现代的发展形成中又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的彻底胜利;是一次伟大的民族复兴。它使在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 中国近代的人文精神,自鸦片战争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近现代的发展形成中又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的彻底胜利;是一次伟大的民族复兴。它使在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近代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人文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升华,铸成了中国近代人文精神中独特而重要的一段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首都 重庆抗战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 发展和升华
下载PDF
想象与写实:近代中国戏曲中的外国故事及表演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英德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4,共10页
从1902年到1916年,日本与中国的报刊先后刊发了一批以外国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这些戏曲作品讴歌西方的革命者和革命运动,描述外国被侵略国家反抗侵略、争取独立的运动,昌明女学并鼓吹女权,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所想象的外国形象,藉以... 从1902年到1916年,日本与中国的报刊先后刊发了一批以外国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这些戏曲作品讴歌西方的革命者和革命运动,描述外国被侵略国家反抗侵略、争取独立的运动,昌明女学并鼓吹女权,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所想象的外国形象,藉以振奋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有的剧作家在戏曲作品中详细地说明了戏曲舞台表演艺术,要求突破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艺术规范,表现出明显的写实性特征。近代以外国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对异国文化的想象和写实化的舞台表演倾向,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近代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戏曲 外国故事 民族精神 写实性 近代文化精神
原文传递
洋务运动时期的产业发展与近代工匠精神内涵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雪蓉 李家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5-102,共8页
无论从历史发展的维度还是从匠人个体的维度,工匠精神都体现出工匠对技术和基本职业道德、技巧、信念的层递追求。随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产业格局的形成,工匠和工匠精神开始了近代转型。一方面,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 无论从历史发展的维度还是从匠人个体的维度,工匠精神都体现出工匠对技术和基本职业道德、技巧、信念的层递追求。随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产业格局的形成,工匠和工匠精神开始了近代转型。一方面,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近代工匠又将产业的发展与爱国自强的使命联系在一起。近代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自强、精益求精、求是求实、开放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产业发展 近代工匠精神
下载PDF
西方近代科学精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19
作者 宋喆 李琳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1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一"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才用试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①这是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在其名著<科学史>原绪中对西方科学的演变历程所作的概... 一"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才用试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①这是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在其名著<科学史>原绪中对西方科学的演变历程所作的概略性的描述.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在西方自古有之,然而到了近代才得以独立和发展.随着近代科学的独立和发展和对自然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近代科学精神也逐步成熟和传播开来.西方近代科学精神就其本质而言是和中世纪宗教神学完全对立的,它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批判精神;试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教育 近代科学精神 幼儿教育 癸卯学制 求实精神 西方科学技术 科学的发展 负面影响 女子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近代自然科学 留学教育 留学生教育 哲学理性
下载PDF
近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西周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近代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等等。与社会经济、政治剧烈变革同步,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民族精神也发生了由旧向新、由古向今的转换,由传统步入近代。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民族精神也表现出了自己... 近代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等等。与社会经济、政治剧烈变革同步,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民族精神也发生了由旧向新、由古向今的转换,由传统步入近代。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民族精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多样性与复杂性;变革性与爱国性;科学性与民主性;丰富性与零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民族精神 爱国精神 民主精神 科学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