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宪制起源的关键词展开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人博 《法治社会》 2022年第5期19-26,共8页
中国的宪制发端于近代,以1840年为关键时点。这种宪制话语由人民、民主、民权、共和、国体等一系列概念组成,探究这些概念本身的发端与演进,对研究中国宪制及其相关制度实践而言尤具价值。这些关键词的引进及其发展并不是单向地接受彼... 中国的宪制发端于近代,以1840年为关键时点。这种宪制话语由人民、民主、民权、共和、国体等一系列概念组成,探究这些概念本身的发端与演进,对研究中国宪制及其相关制度实践而言尤具价值。这些关键词的引进及其发展并不是单向地接受彼时更为先进的西方及日本概念,而是概念语词在中国本土“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颇具西方性的语词被中国知识者转用在本土语境之中,也被赋予了充满历史印迹的任务。辗转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中国宪制语境中的诸关键词,也就随着特定的译法流露出不同的神韵,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宪制的特定意涵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制 宪法 概念史 近代中国转型
下载PDF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留美高潮的兴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忠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0-183,共4页
20世纪初留美高潮的兴起的直接导因是美国退还庚款,但也应该看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主因。在留美高潮的到来之前,民间和官方已通过各种途径重开派遣留美学生之路,这为留美高潮的到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庚款留学开始后,晚清政府所组... 20世纪初留美高潮的兴起的直接导因是美国退还庚款,但也应该看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主因。在留美高潮的到来之前,民间和官方已通过各种途径重开派遣留美学生之路,这为留美高潮的到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庚款留学开始后,晚清政府所组织的三次留美学生选拔考试,亦反映出近代中国转型的基本情形。就总体而论,留美高潮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密切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美学生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留美高潮 留学史
下载PDF
纸面上的统一:传统中国状纸的近代变革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昕杰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6,192,共15页
状纸是传统中国时期重要的诉讼文书,但在清末之前,都没有关于状纸的全国性统一规则。清末颁行了通行全国的统一状纸规则,规定当事人起诉需提交统一状纸格式的诉状,成为近代司法制度规范化的重要表现。经过民国时期的几次状纸规则改革,... 状纸是传统中国时期重要的诉讼文书,但在清末之前,都没有关于状纸的全国性统一规则。清末颁行了通行全国的统一状纸规则,规定当事人起诉需提交统一状纸格式的诉状,成为近代司法制度规范化的重要表现。经过民国时期的几次状纸规则改革,状纸的种类和形式渐趋稳定,状纸的印制和发售已经与国家司法权的统一和地方财政收入紧密关联,最终形成了中央计划管理、地方参与分利的状纸制度。状纸制度的变革是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扩张的集中体现之一,中央与地方合谋增加收入也加快了该制度的形成。作为近代中国司法统一的重要内容,状纸的形式统一巩固了司法的制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状格式 诉讼状纸 司法统一 司法收入 近代中国法律转型
原文传递
知识史视角下的近代中国佛学转型——以“科学”观念为中心
4
作者 易中亚 《哲学评论》 2019年第2期60-75,共16页
在"科学"观念下,近代中国佛学的知识意义得以彰显,并在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知识性质上发生了转变,呈现出新的面貌。在以佛学回应科学的同时,近代中国佛学逐渐走向公共空间,实现了知识领域的变迁;在以科学洗礼佛学之后,近代... 在"科学"观念下,近代中国佛学的知识意义得以彰显,并在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知识性质上发生了转变,呈现出新的面貌。在以佛学回应科学的同时,近代中国佛学逐渐走向公共空间,实现了知识领域的变迁;在以科学洗礼佛学之后,近代中国佛学完成了学术化、学科化建构,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变。随着近代中国佛学的学术化、学科化,佛学知识的性质引起了教内外的争论,教内人士坚持信仰的先验性,教外人士则与之相反,由此形成了教界与学界佛学的分殊。而"科学"观念对近代中国佛学产生影响的过程也证明了,一种新观念要真正融入中国文化系统,不仅需要通过思想层面的融通来实现,更需要通过知识与制度层面的融通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佛学转型 知识史 “科学”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