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诱导的T_H1/T_H2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茹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TH1/TH2 运动诱导 TH1/TH2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多形核白细胞 免疫系统 细胞介导
下载PDF
电刺激大壁虎(Gekko gecko)中脑诱导转向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文波 戴振东 +3 位作者 郭策 谭华 蔡雷 孙久荣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9-986,共8页
为探索大壁虎运动行为脑功能基础和人工诱导的可能性,用不锈钢微电极对头部固定状态下浅麻醉的大壁虎(Gekko gecko,n=20)中脑脑区施以生理范围内的电刺激.发现中脑被盖区域在电刺激下可诱导出大壁虎脊柱侧弯和四肢动(外伸、内收、抬腿... 为探索大壁虎运动行为脑功能基础和人工诱导的可能性,用不锈钢微电极对头部固定状态下浅麻醉的大壁虎(Gekko gecko,n=20)中脑脑区施以生理范围内的电刺激.发现中脑被盖区域在电刺激下可诱导出大壁虎脊柱侧弯和四肢动(外伸、内收、抬腿迈步等动作)等一系列多肌群参与的复杂运动行为;根据急性实验结果,通过在中脑被盖特定脑区植入金属微电极对术后恢复一周的清醒状态下的大壁虎(n=20)脑区施加电刺激信号,可成功地诱导出左、右转向的运动行为.该结果发现大壁虎中脑与运动行为密切相关,而且通过刺激脑内相关的核团可能实现对大壁虎部分运动行为的人工诱导.这为大壁虎运动的人工制导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壁虎(Gekko gecko) 电刺激 中脑 中脑被盖 运动诱导
下载PDF
抗阻运动诱导骨骼肌生理性肥大的信号传导通路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永军 陈彩珍 卢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0,188,共6页
肌组织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体积和质量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骨骼肌肥大(skeletalmusclehypertrophy)是指由力量训练引起的骨骼肌纤维增粗,横断面积增加,以及随之发生骨骼肌功能改善的现象。研究发现肌肉质... 肌组织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体积和质量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骨骼肌肥大(skeletalmusclehypertrophy)是指由力量训练引起的骨骼肌纤维增粗,横断面积增加,以及随之发生骨骼肌功能改善的现象。研究发现肌肉质量的维持是由体内蛋白质合成(proteinsynthesis)与蛋白质降解(proteindegradation)的代谢平衡决定的,这两个过程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通过细胞内复杂而又精确的信号传导网络协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纤维 信号传导通路 肌肥大 运动诱导 生理性 抗阻 肌肉质量 蛋白质降解
下载PDF
动物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文波 戴振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0年第2期1-7,49,共8页
动物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动物运动制导是当今神经、信息和机器人等科学交叉研究的一个热点。结合制导大壁虎(gekko gecko)运动的工作,介绍了有关制导动物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动物机器人 大壁虎 运动诱导 运动控制 微电极
下载PDF
运动时骨骼肌糖、脂肪氧化的交互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曾芳桂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6-81,共6页
运动时骨骼肌两种重要能源底物,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氧化供能时存在交互关系,且与G-FA循环理论以外的机制有关。运动中增加脂肪的可用性可降低骨骼肌PDH活性,减少肌糖原分解,可能是通过增加线粒体NADH可用性,进而缓解运动诱导的游离ADP,... 运动时骨骼肌两种重要能源底物,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氧化供能时存在交互关系,且与G-FA循环理论以外的机制有关。运动中增加脂肪的可用性可降低骨骼肌PDH活性,减少肌糖原分解,可能是通过增加线粒体NADH可用性,进而缓解运动诱导的游离ADP,AMP和Pi累积增加;增加外源性CHO可用性能减少骨骼肌脂肪氧化,可能是通过血浆胰岛素水平增加和FFA可用性下降,也可能是通过减少脂肪转运进入肌肉和/或降低线粒体速率等机制;运动强度增加机体更依赖于CHO供能,可能通过肌肉内、外机制下调脂肪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健康促进:骨骼肌 糖氧化 脂肪氧化 交互作用 运动诱导 体育运动 运动强度 VO2 MAX
下载PDF
PGC-1α在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韩雨梅 张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4-497,共4页
骨骼肌组织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耐力运动与训练可以诱导提高骨骼肌细胞的呼吸能力以及抗疲劳能力,这种适应性改变包括线粒体蛋白质和自身组分(各种代谢酶以及线粒体DNA)的增加,其结果导致骨骼肌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的增加,这种现象被称... 骨骼肌组织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耐力运动与训练可以诱导提高骨骼肌细胞的呼吸能力以及抗疲劳能力,这种适应性改变包括线粒体蛋白质和自身组分(各种代谢酶以及线粒体DNA)的增加,其结果导致骨骼肌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的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线粒体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线粒体 生物合成 PGC-1Α 调控作用 运动诱导 线粒体蛋白质 骨骼肌组织 抗疲劳能力
下载PDF
抗阻训练通过激活雄性和雌性小鼠的雄激素受体抑制肌肉疼痛
7
作者 刘婧媛(译) 郑拥军(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1-484,共4页
基于抗阻训练的运动通常用于治疗慢性疼痛。有氧运动的镇痛机制经常被报道,而关于抗阻训练机制知之甚少。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小鼠抗阻训练模型,并假设抗阻训练可以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来防止肌肉疼痛的发展。活动诱导的肌肉痛觉过敏通过2... 基于抗阻训练的运动通常用于治疗慢性疼痛。有氧运动的镇痛机制经常被报道,而关于抗阻训练机制知之甚少。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小鼠抗阻训练模型,并假设抗阻训练可以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来防止肌肉疼痛的发展。活动诱导的肌肉痛觉过敏通过2次注射pH 5.0的刺激物引起肌肉收缩疲劳产生。通过让小鼠负重爬梯,每周3次,来进行抗阻训练。在诱导疼痛模型之前进行8周的抗阻训练,阻止两性小鼠肌肉痛觉过敏的进展。在诱导疼痛模型后开始的抗阻训练仅逆转了雄性小鼠的肌肉痛觉过敏,一次抗阻训练会急剧增加雄性小鼠的睾酮。在为期8周的训练计划中,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200 mg)的给药阻断了在两性小鼠中运动对肌肉疼痛的保护作用。然而,对抗阻训练的小鼠单次给予氟他胺(1、3、10 mg/kg)对已有的运动诱导的肌肉疼痛保护没有影响。因此,抗阻训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增加乳酸和睾酮以及力量。8周的抗阻训练通过激活肌肉疼痛动物模型中的雄激素受体来防止痛觉过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肌肉疼痛 镇痛机制 运动诱导 雄激素受体 刺激物 痛觉过敏 氟他胺
下载PDF
呼吸链温和解偶联:运动中骨骼肌线粒体抗氧化分子调控的早期事件 被引量:5
8
作者 姜宁 张桂忠 +5 位作者 马国栋 曹东宁 薄海 文立 张勇 刘树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运动诱导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的过程中,线粒体内解偶联蛋白(UCPs)介导的温和解偶联(milduncoupling)和抗氧化酶这两种抗氧化体系可能的分工与协同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SD大鼠3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实验模型,分别... 目的:研究急性运动诱导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的过程中,线粒体内解偶联蛋白(UCPs)介导的温和解偶联(milduncoupling)和抗氧化酶这两种抗氧化体系可能的分工与协同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以SD大鼠3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为实验模型,分别选取安静态、运动45min、90min、120min和150min为实验观察点(timecourse),测定骨骼肌线粒体ROS生成和脂质过氧化水平(MDA)、线粒体Mn-SOD酶活性、Mn-SOD和解偶联蛋白3(UCP-3)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运动过程中ROS生成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运动120min达到峰值,其中运动45min、90min、120min和150min时均较安静时呈显著性升高(分别为P<0.05、P<0.001、P<0.001和P<0.01),150min时下降并具有显著性(P<0.001)。线粒体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无显著性。运动过程中Mn-SOD酶活性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而UC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UCP-3mRNA在运动至90min、120min、150min时较安静时均呈显著性升高(分别为P<0.001、P<0.01和P<0.01),其蛋白表达水平相对滞后一个时间段,运动120min、150min时较安静时显著升高(均为P<0.001)。结论:长时间运动过程中,以UCP-3的先行诱导表达对骨骼肌线粒体氧化还原状态进行调节,相对于Mn-SOD的抗氧化作用,UCP-3的诱导表达是运动中抗氧化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线粒体 ROS 急性运动 UCP-3 解偶联 MN-SOD 抗氧化 骨骼肌线粒体 解偶联蛋白 抗氧化体系 运动诱导 分子调控 早期 蛋白表达水平 脂质过氧化水平 呼吸链
下载PDF
过度训练诱导的细胞因子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秋灵 陈连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5,共3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免疫功能 过度训练 抗炎性细胞因子 应对 白介素-1Α 前列腺素E2 剧烈运动 急性期反应 IL-1Α 肌肉酸痛 组织损伤 协同效应 炎症过程 运动诱导 IL-4 运动 应答
下载PDF
鸽子慢性电刺激用电极转接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雷 王浩 +2 位作者 王文波 石爱菊 戴振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0-285,共6页
慢性电极植入以及无线刺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自由活动状态下的脑区功能研究。实现刺激器与脑内植入电极过渡连接的转接装置需固定在颅骨之上。鸟类特殊的骨质构造不利于转接装置的长期固定。以鸽子(Columba livia)为例设计制作了一... 慢性电极植入以及无线刺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自由活动状态下的脑区功能研究。实现刺激器与脑内植入电极过渡连接的转接装置需固定在颅骨之上。鸟类特殊的骨质构造不利于转接装置的长期固定。以鸽子(Columba livia)为例设计制作了一种用于慢性运动诱导实验的9通道电极转接装置,长12.8 mm、宽9.5 mm、高5.5 mm,重0.42 g;根据鸽子颅骨特点在固定过程中对颅骨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增加固定时与牙科水泥的接触面积,并选取特定位点拧入螺钉进行固定,有效延长了转接装置的固定时间。经实验验证能够在鸽子头部稳定固定6个月以上,满足鸽子长期运动诱导研究的需求,未对动物正常活动产生影响。该装置及其固定方法亦可为其他小型动物的脑区功能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子 电刺激 电极转接装置 无线刺激器 运动诱导
原文传递
营养对运动诱导的自由基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常翠青 靳沙沙 吕祎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0-584,共5页
运动有益于健康,但剧烈运动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机体通过适应性调整,如增强抗氧化物酶活性,才能增强机体抗自由基防御体系功能,从而保护机体,免遭过量自由基的攻击,保障身体健康,提高运动能力.在促进恢复和适应性调整... 运动有益于健康,但剧烈运动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机体通过适应性调整,如增强抗氧化物酶活性,才能增强机体抗自由基防御体系功能,从而保护机体,免遭过量自由基的攻击,保障身体健康,提高运动能力.在促进恢复和适应性调整中,合理营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营养在防治剧烈运动中自由基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损伤 合理营养 运动诱导 防治 自由基防御体系 适应性调整 氧化应激反应 剧烈运动
下载PDF
运动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及其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永才 黄涛 石永秀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1-967,960,共8页
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分散的单个细胞,特征性表现为细胞皱缩、细胞质浓集、核染色质固缩、核裂解,终末期形成凋亡小体[1]。而淋巴细胞也能发生凋亡,人体血液和组织的淋巴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免疫应激发生后,淋巴细胞活化,... 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分散的单个细胞,特征性表现为细胞皱缩、细胞质浓集、核染色质固缩、核裂解,终末期形成凋亡小体[1]。而淋巴细胞也能发生凋亡,人体血液和组织的淋巴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免疫应激发生后,淋巴细胞活化,产生免疫因子和抗体,杀灭抗原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凋亡 发生机制 运动诱导 淋巴细胞活化 免疫因子 单个细胞 核染色质 凋亡小体
下载PDF
加速弹丸诱导的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继辉 许厚谦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7,34,共5页
采用基于自动插点的Delaunay方法和局部网格重新生成方法所构造的含动边界自适应非结构二维网格和有限体积法 ,对冲压加速弹丸运动诱导的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 。
关键词 加速运动弹丸 流场波结构 数值模拟 非定常流场 运动诱导
下载PDF
运动诱导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细胞内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良鸣 杨则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328,322,共7页
运动时 ,钙离子 (由PKC介导 )的前馈调节和细胞内代谢变化的反馈调节 (由AMPK介导 )是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细胞内机制 ,一氧化氮、糖原和缺氧可能也参与其中。在恢复期 ,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似乎与胰岛素信号增强无关 ,而依赖于糖原水平。... 运动时 ,钙离子 (由PKC介导 )的前馈调节和细胞内代谢变化的反馈调节 (由AMPK介导 )是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细胞内机制 ,一氧化氮、糖原和缺氧可能也参与其中。在恢复期 ,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似乎与胰岛素信号增强无关 ,而依赖于糖原水平。肌糖原含量是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重要调节因素 ,它既能影响胰岛素信号瀑布 ,也能影响收缩介导的或AICAR诱导的AMPK活化 ,还影响糖原合成酶的亚细胞定位和活性。骨骼肌葡萄糖代谢的运动适应与MAPK信号瀑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导 骨骼肌 葡萄糖摄取 细胞内机制 钙离子 PKC介导 胰岛素
下载PDF
运动诱导心肌肥厚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瑞革 赵利华 王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3-664,共2页
目的 :分析长期运动致左心室重量增加者的 QT离散度 ( QTd)。方法 :2 6例长期运动个体和 2 6例运动较少的正常人 ,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室结构参数 ,记录同步 1 2导联心电图测量QT离散度。结果 :长期运动者与运动少者左心室重量 ( LVM... 目的 :分析长期运动致左心室重量增加者的 QT离散度 ( QTd)。方法 :2 6例长期运动个体和 2 6例运动较少的正常人 ,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室结构参数 ,记录同步 1 2导联心电图测量QT离散度。结果 :长期运动者与运动少者左心室重量 ( LV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两组矫正的 QT间期离散度 ( QTc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LVM与 QTd和 QTcd呈负相关。结论 :运动诱导的心肌肥厚 QTd不增加 ,反映了长期运动者心肌去极化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导 心肌肥厚 QT离散度
下载PDF
p53参与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媛 丁树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75-780,共6页
自1979年P53被发现以来,在对其研究的前20年中,p53一直被认为是细胞内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之一,其主要通过调控细胞对不同应激信号做出应答时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程序,最终实现抑制肿瘤的目的。
关键词 骨骼肌线粒体 P53 分子机制 生物发生 运动诱导 肿瘤抑制因子 细胞内 凋亡程序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运动诱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然 丁虎 +2 位作者 文立 刘树森 张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可产生大量的ATP以满足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线粒体已不再被认为是静止的细胞器,而是在细胞中时刻运动,不断地发生着融合和分裂。各种不同的生理刺激都会激发线粒体的合成和分解,线粒体的大小、数...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可产生大量的ATP以满足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线粒体已不再被认为是静止的细胞器,而是在细胞中时刻运动,不断地发生着融合和分裂。各种不同的生理刺激都会激发线粒体的合成和分解,线粒体的大小、数目和体积也因此具有了高度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运动诱导 线粒体 一氧化氮 细胞能量代谢 正常生理功能 生理刺激 ATP
下载PDF
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运动诱导后的缓激肽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梅 于敏 +3 位作者 车世钦 金可心 马丽 王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背景:运动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涉及众多的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单纯对一个因子的研究很难明确侧支循环生成的信号通路和传导途径,许多促血管生长因子都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相关,而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运动... 背景:运动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涉及众多的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单纯对一个因子的研究很难明确侧支循环生成的信号通路和传导途径,许多促血管生长因子都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相关,而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运动诱导对心肌梗死大鼠缓激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运动组。对照组只开胸,缝扎点穿线,不进行冠状动脉结扎;其余2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运动组在成功造模后给予跑台运动,30 min/d,运动4周。实验终点时取血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缓激肽水平,采用左心房注射微球法取大鼠心肌组织测定相对血流量。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束时运动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01),心肌梗死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相对血流量实验结束时心肌梗死组、运动组均显著高于同组实验开始前(P<0.05,P<0.001),实验结束时运动组心肌相对血流量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1)。各组大鼠血清缓激肽含量与心肌相对血流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运动可以刺激缓激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使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说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运动诱导的血管新生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心肌梗死 运动诱导 缓激肽 ELISA 激肽释放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举重运动与主动脉夹层形成:两者关联的更多证据
19
作者 Hatzaras I. Tranquilli M. +2 位作者 Coady M. J.A. Elefteriades 罗亮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7期29-30,共2页
背景/目的:2003年,作者曾报道少量患者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似乎与高强度举重运动有关。如果能识别更多的病例,举重运动诱导主动脉夹层形成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证实。本文中报道更大量病例的主动脉夹层形成与强体力活动有关。方法:... 背景/目的:2003年,作者曾报道少量患者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似乎与高强度举重运动有关。如果能识别更多的病例,举重运动诱导主动脉夹层形成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证实。本文中报道更大量病例的主动脉夹层形成与强体力活动有关。方法:收集更多强体力活动时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的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所采集的病例来自于对大型大学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以及周边国家关注的报道。确定引发症状的不同活动类型、患者年龄与性别、夹层形成位置(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主动脉大小、治疗以及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形成 举重运动 证据 体力活动 运动诱导 周边国家 患者年龄 降主动脉
下载PDF
导管架装驳运输的半确定性分析
20
作者 李润培 陆启翅 刘应中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1,共11页
本文采用半确定性法进行了导管架装驳运输分析。在计算驳船运动时,考虑到驳船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吃水与宽度之比都很小,三维影响严重,故本文采用了纵横切片的思想,配以经验性的三维修正。在校核导管架的强度时,忽略了驳船结构的弹性影响... 本文采用半确定性法进行了导管架装驳运输分析。在计算驳船运动时,考虑到驳船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吃水与宽度之比都很小,三维影响严重,故本文采用了纵横切片的思想,配以经验性的三维修正。在校核导管架的强度时,忽略了驳船结构的弹性影响,根据驳船运动诱导的惯性力,以及风力、重力等求出导管架各构件的应力,然后按AlSC规范及API规范进行校核。本方法已编制成计算程序,并对渤海油田系船导管架进行了装驳运输实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结构 运输分析 运动诱导 计算程序 横切片 渤海油田 三维计算 确定性分析 扰动力 惯性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