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不同材质输液容器对15种药物的吸着性实验 被引量:36
1
作者 徐小薇 杜小莉 +2 位作者 李大魁 樊登峰 张伟琪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考察含有 0 9%氯化钠和 5 %葡萄糖的 3种材质输液容器对 15种药物的吸着性。方法 将一定量的 15种药品分别加入含有 10 0mL或 2 5 0mL 0 9%氯化钠和 (或 ) 5 %葡萄糖的M312非PVC输液袋、玻璃输液瓶和PVC输液袋中 ,于混匀后的... 目的 考察含有 0 9%氯化钠和 5 %葡萄糖的 3种材质输液容器对 15种药物的吸着性。方法 将一定量的 15种药品分别加入含有 10 0mL或 2 5 0mL 0 9%氯化钠和 (或 ) 5 %葡萄糖的M312非PVC输液袋、玻璃输液瓶和PVC输液袋中 ,于混匀后的0 ,1,3,2 4及 4 8h取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  4 8h相对 0h的药物含量百分数 :①在PVC输液袋中 ,胰岛素、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和地西泮在 13 2 8%~ 6 8 83%之间 ;②在玻璃输液瓶中 ,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在 70 72 %~76 2 2 %之间 ,香丹注射液中的原儿茶醛下降百分数小于 12 % ;除水溶液中不稳定药物外 ,其他药物下降百分数小于 7% ;③在M312输液袋中 ,除水溶液中不稳定药物外 ,其他药物下降百分数小于 8%。结论 PVC输液袋及玻璃输液瓶对一些药物有吸着 ,临床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避免选用该材质 ;若不能避免选用 ,应考虑适当增加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容器 药物 吸着性实验 玻璃输液 PVC输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静脉输液的变革及对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宝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4-315,共2页
静脉输液是一种不经任何生物屏障,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独特给药方式.临床已证实了输液热源反应的存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或异物、纤毛等输注后产生肉芽肿,栓塞或脉管炎等.为保证临床病人使用上安全、有效的输液,药学工作者做了大... 静脉输液是一种不经任何生物屏障,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独特给药方式.临床已证实了输液热源反应的存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或异物、纤毛等输注后产生肉芽肿,栓塞或脉管炎等.为保证临床病人使用上安全、有效的输液,药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包装材料和工艺过程,提高输液质量.近20年来,在我国输液剂的生产、使用、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说是一场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发展 护理 输液容器 变革 输液方式
下载PDF
输液容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陶景芬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968-969,共2页
介绍输液容器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国内推广软塑输液容器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比较的主要差距,提出国内发展软塑输液容器的对策。
关键词 输液容器 软塑容器 对策
下载PDF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外盖材料增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永昌 官习鹏 +2 位作者 刘永焯 诸泉 蒋文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1,共5页
采用聚乙烯(PE)、弹性体及其他助剂增韧改性聚丙烯(PP),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塑料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考察了弹性体、PE对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力学性能及外盖拉环开启力的影... 采用聚乙烯(PE)、弹性体及其他助剂增韧改性聚丙烯(PP),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塑料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考察了弹性体、PE对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力学性能及外盖拉环开启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最显著,当弹性体用量从15份(质量份,下同)增加到30份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高达35kJ/m2,拉伸强度减小,外盖拉环开启力减小,最小达64N;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当弹性体的用量小于25份时,弹性体在体系中分散均匀;综合考虑,满足外盖拉环开启力小、拉伸强度大和冲击强度大的最佳配方为PP 65份,PE 20份,弹性体25份,抗氧剂及其他助剂共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输液容器 组合盖 外盖 增韧 拉环开启力
下载PDF
输液容器在临床使用中的演变与发展
5
作者 周伟 季洪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3期71-72,共2页
静脉输注给药是一种药物不经任何生物屏障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独特给药方式。自从有了静脉输液以来,输液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最普遍的治疗方式之一。它几乎横跨临床所有科室。随着医疗方法的全面推广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 静脉输注给药是一种药物不经任何生物屏障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独特给药方式。自从有了静脉输液以来,输液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最普遍的治疗方式之一。它几乎横跨临床所有科室。随着医疗方法的全面推广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改善输液质量,保证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有效显得越来越重要。输液容器也经历了玻璃输液瓶、塑料输液瓶、输液软袋的革新。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多年在输液中心工作的临床经验,现就输液容器的演变与发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容器 临床使用 演变 血液循环系统 自我保健意识 给药方式 输液治疗 玻璃输液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四种常用抗氧剂的含量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瑜 王丹丹 金立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3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建立塑料输液容器中四种常用抗氧剂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60∶30∶10),柱温30 ℃,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四种抗氧剂在0~0.2 mg·mL-... 目的:建立塑料输液容器中四种常用抗氧剂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60∶30∶10),柱温30 ℃,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四种抗氧剂在0~0.2 mg·mL-1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抗氧剂1010回收率为97.2%(RSD=3.7%),抗氧剂1330回收率为95.4%(RSD=3.6%),抗氧剂1076回收率为94.8%(RSD=3.8%),抗氧剂168回收率为95.2%(RSD=4.4%).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四种常用抗氧剂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塑料输液容器 抗氧剂
下载PDF
4种药品包装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晓春 王莉芳 徐长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2期48-49,共2页
目的考察聚丙烯输液袋、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拉环式)、三层共挤输液用膜(Ⅰ)、袋及五层共挤输液用膜(Ⅰ)、袋4种药品包装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药包材生物学评价标准中的细菌内毒素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皮... 目的考察聚丙烯输液袋、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拉环式)、三层共挤输液用膜(Ⅰ)、袋及五层共挤输液用膜(Ⅰ)、袋4种药品包装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药包材生物学评价标准中的细菌内毒素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皮内刺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分别对12个厂家的4个药包材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4种药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 4种药品包装材料作为药包材用于临床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输液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拉环式) 三层共挤输液用膜(Ⅰ)、袋 五层共挤输液用膜(Ⅰ)、袋 药包材 生物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塑料类输液容器中多种金属元素与离子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武静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79,共7页
出于快速、准确和经济角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法)测定塑料类输液容器中金属元素和金属离子含量。按照《国家药包材标准》(2015版)的方法得到待测液后,利用ICP⁃OES测定金属元素和金属离子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 出于快速、准确和经济角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法)测定塑料类输液容器中金属元素和金属离子含量。按照《国家药包材标准》(2015版)的方法得到待测液后,利用ICP⁃OES测定金属元素和金属离子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通过与《国家药包材标准》规定的原子吸收法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的检测方案。结果表明,ICP⁃OES法中,铅、镉、铜、铝、钡、锡、铬的谱线选择分别为220.353、214.438、324.754、167.079、445.403、189.989、283.563 nm;检出限分别为2.09、0.05、0.67、0.60、0.32、0.88、0.90 ng/mL;精密度(20 ng/mL)分别为2.53%、0.12%、0.96%、0.42%、0.33%、1.22%、1.55%;金属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71%~113.95%,金属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2.30%~129.36%;ICP⁃OES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塑料类输液容器中金属元素和金属离子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吸收法 金属元素 金属离子 塑料类输液容器
下载PDF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溶出物供试液制备方法研究
9
作者 林芳 徐燕慧 +2 位作者 李翔 郑景峰 赵霞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4期416-422,共7页
目的:建立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溶出物供试液制备方法,为该产品药包材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比较按照表面积法和质量法2种方法制备的供试液溶出物试验结果的区别,对2种供试液试验结果进行配对对比分析。结果:表面积法和质量... 目的:建立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溶出物供试液制备方法,为该产品药包材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比较按照表面积法和质量法2种方法制备的供试液溶出物试验结果的区别,对2种供试液试验结果进行配对对比分析。结果:表面积法和质量法2种方法的取样量、浸提接触面存在差异,但溶出物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溶出物试验项下的pH、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项目使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2种方法制得的供试液试验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Cohen′s d值分别为0.153、0.218、0.296,差异幅度较小。结论:在两种方法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对于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及其他不规则产品建议按照质量法制备供试液,即按质量/体积浸出比为0.2 g·mL^(-1),使结果更具有可再现性。该研究可为塑料容器用聚丙烯接口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接口 溶出物 供试液制备 塑料输液容器 药包材标准
下载PDF
干式灰化-ICP-MS方法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的金属元素
10
作者 刘磅 刘园园 +3 位作者 黄海萍 颜敏 罗洁 张珏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建立干式灰化-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铜(Cu)、镉(Cd)、铬(Cr)、铅(Pb)、钡(Ba)、铝(Al)、钛(Ti)、镁(Mg)、镍(Ni)、钼(Mo)、钴(Co)、钒(V)12种元素含量的方法。经干式灰化法处理样品制备供试液,采用电感耦合... 建立干式灰化-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铜(Cu)、镉(Cd)、铬(Cr)、铅(Pb)、钡(Ba)、铝(Al)、钛(Ti)、镁(Mg)、镍(Ni)、钼(Mo)、钴(Co)、钒(V)12种元素含量的方法。经干式灰化法处理样品制备供试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的12种金属元素。结果显示,12种金属元素在0.001μg/m L~0.100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 2μg/g~0.084 0μg/g,精密度RSD为0.5%~3.4%,平均回收率为87.5%~110.2%,重复性RSD为3.1%~10.0%。本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重复性较好,可用于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12种金属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输液容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 金属元素 干式灰化
下载PDF
DSC法鉴别高风险塑料输液产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丹丹 陈超 +1 位作者 陈瑜 俞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建立高风险塑料输液产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鉴别方法。方法初始温度40℃,以20℃·min^(-1)加热到200℃,再以20℃·min^(-1)降温到40℃,然后以10℃·min^(-1)加热到200℃,记录DSC图谱。结果聚丙烯输液瓶、塑料输液容器... 目的建立高风险塑料输液产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鉴别方法。方法初始温度40℃,以20℃·min^(-1)加热到200℃,再以20℃·min^(-1)降温到40℃,然后以10℃·min^(-1)加热到200℃,记录DSC图谱。结果聚丙烯输液瓶、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拉环式,内盖)、三层共挤输液用膜(袋)和五层共挤输液用膜(袋)均显示其特征DSC图谱。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对高风险塑料输液产品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塑料输液产品 聚丙烯输液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拉环式) 三层共挤输液用膜(袋) 五层共挤输液用膜(袋)
原文传递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颖玲 《化学工程师》 CAS 2012年第12期29-32,共4页
通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5层共挤输液用膜(I)、袋中金属元素镉的含量,依据JJFl059-1999、CNAS-GL06,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各种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和量化,测定结果表示为(:7.590... 通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5层共挤输液用膜(I)、袋中金属元素镉的含量,依据JJFl059-1999、CNAS-GL06,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各种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和量化,测定结果表示为(:7.590±0.544)ng.g-1,k=2。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适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镉及其他金属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炉原子吸收法 塑料输液容器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落屑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永华 任大勇 +2 位作者 齐麟 赵军练 刘真真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对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在穿刺时产生落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改进组合盖以减少穿刺落屑。方法通过研究组合盖的结构与材质对组合盖针刺落屑的影响确定最佳组合盖组成。结果适量增加组合盖内盖配方中的弹性体、增加垫片... 目的对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在穿刺时产生落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改进组合盖以减少穿刺落屑。方法通过研究组合盖的结构与材质对组合盖针刺落屑的影响确定最佳组合盖组成。结果适量增加组合盖内盖配方中的弹性体、增加垫片的含胶量以及减小穿刺孔的厚度都可以显著提高组合盖的抗针刺落屑性能。结论本文通过针对影响组合盖穿刺落屑的因素进行分析,可改善组合盖抗穿刺落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输液容器 组合盖 针刺落屑
下载PDF
静脉输液容器隐裂致输液反应6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文娟 凌九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886-1887,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 输液容器破损 并发症
下载PDF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垫片穿刺内陷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健 赵军练 +1 位作者 蔡颖 石玮 《机电信息》 2018年第35期48-53,共6页
从人为检测操作差异、仪器自动穿刺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穿刺器及垫片所含胶量与硅油量不同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垫片穿刺内陷的各个因素,以减少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垫片穿刺内陷的数量。实验表明:... 从人为检测操作差异、仪器自动穿刺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穿刺器及垫片所含胶量与硅油量不同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垫片穿刺内陷的各个因素,以减少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垫片穿刺内陷的数量。实验表明:人为操作差异对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垫片穿刺内陷的检测有显著影响;随着垫片硅油量、含胶量的增加,影响垫片的硬度、穿刺速度等,使得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垫片穿刺内陷的检测结果稍有变化;不同厂家的穿刺器对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垫片穿刺内陷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 垫片穿刺内陷 检测结果
下载PDF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穿刺落屑的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学武 石玮 +1 位作者 刘真真 崔健 《机电信息》 2018年第11期53-57,共5页
从人为检测操作差异、专用测试仪器检测、穿刺器、垫片含胶量与含硅油量等方面,分别分析了影响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穿刺落屑的因素,确定最佳的组合盖生产组合方式与检测方法,以减少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穿刺落屑的数量,减... 从人为检测操作差异、专用测试仪器检测、穿刺器、垫片含胶量与含硅油量等方面,分别分析了影响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穿刺落屑的因素,确定最佳的组合盖生产组合方式与检测方法,以减少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穿刺落屑的数量,减少医疗事故,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 垫片 穿刺落屑 含胶量 含硅油量
下载PDF
采用ICP-MS法测定塑料输液容器金属离子的溶出量
17
作者 艾俊涛 刘园园 +3 位作者 刘磅 罗洁 黄海萍 颜敏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建立能准确、快捷且重复性好的同时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的铜(Cu)、铁(Fe)、镉(Cd)、铬(Cr)、铅(Pb)、锡(Sn)、钡(Ba)、铝(Al)、锑(Sb)、钛(Ti)、镁(Mg)、镍(Ni)、锌(Zn)、钼(Mo)、钴(Co)、钒(V)共1... 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建立能准确、快捷且重复性好的同时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的铜(Cu)、铁(Fe)、镉(Cd)、铬(Cr)、铅(Pb)、锡(Sn)、钡(Ba)、铝(Al)、锑(Sb)、钛(Ti)、镁(Mg)、镍(Ni)、锌(Zn)、钼(Mo)、钴(Co)、钒(V)共16种金属离子的溶出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处理后加水200mL,121℃加热30min,取浸提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选择锂(~6Li)、钪(~(45)Sc)、锗(~(74)Ge)、钇(~(89)Y)、铟(~(115)In)和铽(~(159)Tb)作为内标,同时测定16种离子的浓度。结果:16种金属离子在1~1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1.0000),精密度(RSD)CV值均小于2.3%,加样回收率(n=6)为80.12%~105.15%。结论: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省时、高效,节约了测定时间,可用于同时测定塑料输液容器中16种金属离子溶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金属离子 塑料输液容器
下载PDF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粒料中钛残留含量及迁移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瑜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7期866-868,共3页
目的 建立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粒料中钛残留含量及输液袋中钛迁移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钛含量。结果 钛在0∽200 ng.mL 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 目的 建立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粒料中钛残留含量及输液袋中钛迁移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钛含量。结果 钛在0∽200 ng.mL 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钛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7.22%(RSD=3.91%)。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对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粒料中钛残留含量及钛向输液中迁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粒料 迁移
原文传递
医用塑料及其在静脉输液容器上的应用
19
作者 段景宽 《塑料加工》 2001年第2期35-38,共4页
本文讲述了塑料在医学上的应用概况以及一次性塑料静肪输液容器应用及发展状况。
关键词 医用塑料 静脉输液容器 一次性医疗器具 应用 发展状况
下载PDF
塑料输液容器用组合盖内侧消毒前后的细菌检测研究
20
作者 安永华 任大勇 邢艳芳 《药学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430-432,共3页
目的考察聚丙烯塑料输液容器用拉环盖和扳折盖开启后内表面是否无菌。方法取聚丙烯塑料输液容器用拉环盖和扳折盖产品各200瓶,分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瓶。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全部打开,实验组直接用集菌仪取样,对照组经常规消... 目的考察聚丙烯塑料输液容器用拉环盖和扳折盖开启后内表面是否无菌。方法取聚丙烯塑料输液容器用拉环盖和扳折盖产品各200瓶,分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瓶。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全部打开,实验组直接用集菌仪取样,对照组经常规消毒后再用集菌仪取样,将样品放入相同的恒温培养环境中培养10 d,观察两组样品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聚丙烯输液容器用拉环盖和扳折盖两组产品的采集样品经培养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聚丙烯塑料输液容器用拉环盖和扳折盖开启后内侧即时处于无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输液容器 组合盖 无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