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年南京连续5天浓雾的物理结构特征 被引量:124
1
作者 李子华 黄建平 +1 位作者 周毓荃 朱诗武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1996年12月27~31日,南京地区连续出现了浓雾天气。利用ADAS系统对大气边界层的探测资料,揭示了雾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了雾的宏观发展物理过程;利用三用滴谱仪取样资料,分析了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讨论了影... 1996年12月27~31日,南京地区连续出现了浓雾天气。利用ADAS系统对大气边界层的探测资料,揭示了雾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了雾的宏观发展物理过程;利用三用滴谱仪取样资料,分析了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讨论了影响微结构的主要因子及与宏观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微结构 物理过程
下载PDF
辐射雾发展的爆发性特征 被引量:77
2
作者 李子华 黄建平 +1 位作者 孙博阳 彭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3-631,共9页
根据1996 年12 月27 日沪宁高速公路上雾的观测资料分析, 揭示了辐射雾的双层结构和爆发性发展的特征, 分析了辐射雾发展的物理过程, 讨论了影响辐射雾生消过程的逆温结构和湍流混合问题。
关键词 辐射 逆温 湍流混合 爆发生 双层结构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冬季辐射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1
3
作者 黄玉生 许文荣 +2 位作者 李子华 樊玲 黄文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我国有名的热带多雾地区。雾中能见度低,影响了交通运输,它具有有害的一面;但它对生产高质量的茶叶十分有利,雾和逆温所形成的山腰暖带,又能使橡胶树种植范围向山地扩大,因而雾对西双版纳农林业生产又具有有...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我国有名的热带多雾地区。雾中能见度低,影响了交通运输,它具有有害的一面;但它对生产高质量的茶叶十分有利,雾和逆温所形成的山腰暖带,又能使橡胶树种植范围向山地扩大,因而雾对西双版纳农林业生产又具有有益的一面。 1986年12月26日至1987年2月18日期间,我们对西双版纳地区的景洪、勐养和勐海等地辐射雾进行了28天的观测,用三用滴谱仪对雾滴谱取样,用GZW-1型低空探空仪进行边界屋温度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冬季 辐射 时控分布 温度层结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樊琦 王安宇 +2 位作者 范绍佳 吴兑 梁嘉静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研制的第 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夏季出现的一次辐射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的结果在辐射雾出现的时间以及辐射雾的高度方面都与实况十分相近...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研制的第 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夏季出现的一次辐射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的结果在辐射雾出现的时间以及辐射雾的高度方面都与实况十分相近。我们对辐射雾的形成机制也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试验 ,结果表明 ,地面的长波辐射冷却促使辐射雾形成 ,而短波辐射的加热是辐射雾消散的主要原因。另外 ,增加模式的垂直分辨率以及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下垫面类型都可以使模式模拟的辐射雾的结果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地区 辐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1996年岁末沪宁线持续五天大雾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48
5
作者 葛良玉 江燕如 +2 位作者 梁汉明 朱诗武 林恩祖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1-188,共8页
1996年12月27-31日江苏境内发生了持续五天的大雾。本文普查了天气图,分析了产生雾的天气形势特征,并进行了一些物理量的计算,制作了时空分布和垂直剖面图,重点分析了它的形成和长时间维持的原因,对冬季辐射雾的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辐射 逆温 大气形势 生消机制
下载PDF
首都机场大雾的分类特征和统计分析 被引量:49
6
作者 李秀连 陈克军 +2 位作者 王科 梁爱民 申红喜 《气象科技》 2008年第6期717-723,共7页
普查了1999~2006年首都机场逐时的风、温、压、湿和能见度资料以及首都机场自动观测系统(AWOS)的连续自动记录资料.对出现的大雾过程进行分类,并分别统计分析了各类大雾出现的时序特征、背景场特征以及出现前和消失时的气压、风场... 普查了1999~2006年首都机场逐时的风、温、压、湿和能见度资料以及首都机场自动观测系统(AWOS)的连续自动记录资料.对出现的大雾过程进行分类,并分别统计分析了各类大雾出现的时序特征、背景场特征以及出现前和消失时的气压、风场等物理量特征。分析发现首都机场的大雾过程以辐射雾为主,出现前湿度递增,风向以东南风和东北偏东风较多;平流雾以东南和偏东方向平流为主,出现前湿度突增,能见度急速降低,81.8%的平流雾达到了重雾的标准,重雾的出现率高,对飞行危害最大。锋面雾多为本站处于冷锋前部,伴随平流或辐射过程的持续性大雾.出现时间早于辐射雾,多集中在傍晚到夜间,持续时间长,锋面过境后大雾才能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平流 锋面 变化特征
下载PDF
辐射雾的大气边界层特征 被引量:41
7
作者 黄建平 朱诗武 朱彬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58-265,共8页
利用ADAS对一次连续5天辐射雾进行探测,获得了辐射雾生消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风场等要素的垂直分布。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详尽分析,讨论了辐射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逆温层对雾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而... 利用ADAS对一次连续5天辐射雾进行探测,获得了辐射雾生消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风场等要素的垂直分布。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详尽分析,讨论了辐射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逆温层对雾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雾又对大气边界层中的温、湿、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逆温层 大气边界层
下载PDF
一次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2
8
作者 张恒德 饶晓琴 乔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5-1265,共11页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月30日~2月10日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形成过程的特点、性质及环流背景;诊断分析了该雾过程中的水汽、动力等条件;同时还对比分析了该过程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月30日~2月10日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形成过程的特点、性质及环流背景;诊断分析了该雾过程中的水汽、动力等条件;同时还对比分析了该过程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该过程雾的性质主要为辐射雾,每天05:00~08:00最严重,整个过程分为3个时段,较严重的几天分别为1月31日和2月1,5,10日。该雾过程发生在中高纬处于纬向型环流背景下,西风气流平直,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华东地区基本上处于地面高压内的均压场中,气压梯度力小,近地面风速小,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风及湿度等各物理量分布均利于此次雾的发生,即:地面风速维持在1~3 m.s-1、低层辐散、负涡度及垂直上升运动弱是形成雾的动力条件;低层相对湿度大、温度露点差小,对流层中层相对较干;低层逆温层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构成了稳定性条件。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过程相比,此次雾过程以辐射雾为主,近地面风更小,相对湿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辐射 高空纬向环流 地面均压场 中层干低层湿
下载PDF
辐射雾生消的数值研究(Ⅰ)——数值模式 被引量:32
9
作者 尹球 许绍祖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1-360,共10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描述辐射雾生消过程的数值模式,预报量包括风速、温度、比湿、雾含水量及雾滴浓度等。 采用了新的雾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法及湍流交换系数公式,构造了考虑水汽、水滴对红外辐射吸收和发射及水滴对短红外辐射散射的辐射参... 本文建立了一个描述辐射雾生消过程的数值模式,预报量包括风速、温度、比湿、雾含水量及雾滴浓度等。 采用了新的雾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法及湍流交换系数公式,构造了考虑水汽、水滴对红外辐射吸收和发射及水滴对短红外辐射散射的辐射参数化计算方案。 对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雾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模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生消过程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10
作者 石红艳 王洪芳 +1 位作者 齐琳琳 白洁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5年第4期404-408,共5页
为了解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辐射雾的模拟能力及对辐射雾生消有明显影响的物理过程,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12月11、12日的1次辐射雾生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针对明显影响辐射雾生消的微物理过程和辐射传输过程,以及模式水平分辨率精度... 为了解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辐射雾的模拟能力及对辐射雾生消有明显影响的物理过程,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12月11、12日的1次辐射雾生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针对明显影响辐射雾生消的微物理过程和辐射传输过程,以及模式水平分辨率精度进行了3组敏感性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选取中尺度数值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可以有效地模拟出辐射雾的生消及分布,模拟雾的生成时间、高度和雾区范围与实况较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数值模拟 对比模拟试验 液态水含量
下载PDF
辐射雾生消的数值研究(Ⅱ)──生消机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尹球 许绍祖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0-67,共8页
首先分析了雾过程中影响温度、含水量及雾滴浓度的各种因子的变化,包括长短波辐射、湍流、凝结蒸发、重力沉降及碰并等过程。在此基础上,描绘出辐射雾生消变化的物理图象,即机制。最后,就不同风场、云层覆盖及土壤参数等对雾过程的... 首先分析了雾过程中影响温度、含水量及雾滴浓度的各种因子的变化,包括长短波辐射、湍流、凝结蒸发、重力沉降及碰并等过程。在此基础上,描绘出辐射雾生消变化的物理图象,即机制。最后,就不同风场、云层覆盖及土壤参数等对雾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现在工作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数值研究 生消机制 过程
下载PDF
郑州机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雾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邵振平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年第1期75-82,共8页
能见度是影响飞机能否正常起降的重要气象条件。通过对能见度的变化特征研究,可以得出能见度在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出现的时间段和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低能见度现象主要是由大雾引起的,分析雾的成因对了解和解释低能见度现象及... 能见度是影响飞机能否正常起降的重要气象条件。通过对能见度的变化特征研究,可以得出能见度在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出现的时间段和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低能见度现象主要是由大雾引起的,分析雾的成因对了解和解释低能见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大意义。根据郑州机场实际情况,采用13小时人工观测的数据格式,利用郑州机场1998-2002年的观测资料对郑州机场的能见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现象97%是由雾引起的,其中辐射雾和平流雾引起的低能见度现象占76%,是造成低能见度现象的主要的雾的类型。在影响郑州机场能见度的四种类型的雾中,辐射雾和平流雾发生的频率高,平流雾影响持续时间长,融雪雾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大。逆温层和低层丰富的水汽是辐射雾和平流雾形成的条件,在今后对雾的预测中,应首先考虑这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机场 低能见度 日变化 季节变化 辐射 平流 融雪
下载PDF
二维平流辐射雾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3
作者 孙旭东 徐华英 +1 位作者 李桂忱 黄美元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9-109,共11页
本文采用二维非定常数值模式,模拟了大气边界层内辐射雾、平流辐射雾和在海陆交界处的平流辐射雾的形成、演变规律。研究了雾发展过程中湍流-辐射作用及风场、水汽平流和海陆风环流对雾发展影响的特点。模拟计算结果得出湍流-辐射作用... 本文采用二维非定常数值模式,模拟了大气边界层内辐射雾、平流辐射雾和在海陆交界处的平流辐射雾的形成、演变规律。研究了雾发展过程中湍流-辐射作用及风场、水汽平流和海陆风环流对雾发展影响的特点。模拟计算结果得出湍流-辐射作用是雾发展变化的主要物理因子。大气边界层风场及风场环流和水汽的平流输送对在不同地点,时刻雾的发展和强度变化也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 辐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城市化对西双版纳辐射雾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黄玉仁 沈鹰 +1 位作者 黄玉生 谭应中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利用景洪气象站和大勐龙气象站的资料 ,对西双版纳辐射雾减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96 0— 1984年 ,地形地质条件相近的景洪站与大勐龙站的年雾日数、年均气温、年均湿度、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最低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一致 ,可... 利用景洪气象站和大勐龙气象站的资料 ,对西双版纳辐射雾减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96 0— 1984年 ,地形地质条件相近的景洪站与大勐龙站的年雾日数、年均气温、年均湿度、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最低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一致 ,可认为两站的自然气候变化是一致的。而 1985年以后 ,两站年雾日数和年平均湿度的变化出现较大差异。通过对人文条件的对比发现 ,景洪市的城市化进程远远大于大勐龙站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西双版纳 辐射 年均气温 年均湿度 日数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沪宁地区辐射雾的微物理结构及其演变 被引量:28
15
作者 黄建平 梅清银 +1 位作者 靳永才 李子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共6页
1996年12月27~31日沪宁地区连续5天出现了浓雾天气。利用三用滴谱仪和ADAS对辐射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温、压、湿、风等要素的垂直分布进行了探测。通过对这些观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辐射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及其演变... 1996年12月27~31日沪宁地区连续5天出现了浓雾天气。利用三用滴谱仪和ADAS对辐射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温、压、湿、风等要素的垂直分布进行了探测。通过对这些观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辐射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雾的微物理结构与大气污染程度紧密相关,逆温层的长时间存在可以影响雾的微物理结构。此外,还观测到含水量、谱宽等存在周期为20~30分钟的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宁地区 滴谱 空气污染 微物理结构 辐射
下载PDF
沪宁高速公路一次大雾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严明良 缪启龙 +2 位作者 袁成松 包云轩 万小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8-436,共9页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10月26日发生在沪宁高速公路区域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采用沪宁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监测站的实时资料对模拟效果进行了验证,发现WRF模式...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10月26日发生在沪宁高速公路区域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采用沪宁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监测站的实时资料对模拟效果进行了验证,发现WRF模式较成功地模拟了此次大雾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大雾是一次典型的辐射雾,其形成主要原因之一是成雾之前的降水过程给近地层大气带来了充足的水汽,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雾区内近地层基本上为弱的水汽辐合区;(2)弱的负涡度场有利于气流下沉,在垂直方向上可以确保湿空气不外流;(3)地面辐射冷却和低空冷平流是此次大雾形成、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因素,地面辐射冷却在热力条件中起主导作用,冷平流作用远小于地面辐射冷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宁高速公路 辐射 WRF模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冷雾的边界层温湿层结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宋润田 孙俊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5,50,共4页
以1981~1996 年58 次冷雾(成雾时T≤0℃)为样本,利用高空和部分低空探测资料,对其边界层的温湿度层结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所得结果不论对人工消除过冷雾的研究还是对提高预报水准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 边办层 逆温强度 辐射 平流 温湿层结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截留雾水和土壤水的关系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文杰 李鹏菊 +2 位作者 李红梅 张一平 段文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5,共7页
利用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观测样地收集的林冠截留滴落雾水、雨水、浅层土壤水和地下水水样,对其氢、氧稳定性同位素比率δD和δ^18O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林冠截留雾水对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干季(11... 利用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观测样地收集的林冠截留滴落雾水、雨水、浅层土壤水和地下水水样,对其氢、氧稳定性同位素比率δD和δ^18O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林冠截留雾水对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干季(11-翌年4月份),热带雨林林冠截留雾水的稳定性同位素比率、过量氘(d-excess)值明显高于雨水的相应值,表明雾水水汽中包含了区域森林植被蒸发、蒸腾的再循环水汽。林下地表浅层土壤水的稳定性同位素比率介于雾水和雨水的同位索比率之间,表明浅层土壤水来源于雾水和雨水的补给,但是干季浅层土壤水包含更多的雾水。在降雨稀少的干季,浅层土壤水主要来自雾水的补给,表明了林冠滴落的雾水是林下幼树和耐阴树种生长和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干季和雨季(5-10月份)地下水的稳定性同位素比率与雨水的均没有显著差别,表明雾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没有贡献,其水分补给仅仅来自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水截留 地下水 土壤水 稳定性同位素 热带季节雨林
下载PDF
我国西双版纳雾资源及其评价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文杰 李红梅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给出了西双版纳雾的类型特征、时空分布,描述了山区辐射雾和逆温暖带形成的机制、规律,及对某些气候要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山区雾及逆温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关键词 辐射 逆温层 资源 开发利用 西双版纳 云南
下载PDF
贵州辐射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象要素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谢清霞 唐延婧 +2 位作者 庞庆兵 夏晓玲 廖波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2期119-125,共7页
选取2008—2012年贵州省3646站次的辐射雾天气过程,根据08时能见度大小将其划分为4级雾、3级雾、2级雾和1级雾四个等级,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辐射雾多发生区选取出修文、三穗和凤冈3个分布在贵州省高速干道上... 选取2008—2012年贵州省3646站次的辐射雾天气过程,根据08时能见度大小将其划分为4级雾、3级雾、2级雾和1级雾四个等级,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辐射雾多发生区选取出修文、三穗和凤冈3个分布在贵州省高速干道上的站点,利用相应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逐时实测气象要素资料,分析其不同等级的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各等级辐射雾在10月—次年1月发生较多;空间分布呈"东多西少"格局,4级雾主要分布中心为修文和岑巩,其余等级辐射雾主要分布中心为三穗、凤冈、平塘、正安、松桃和锦屏;修文站的4级雾偏多与其平均相对湿度明显偏高、风速小于3 m/s和风向主要为偏东风相关性较高;三穗站和凤冈站的平均相对湿度与当日08时和前一日20时的气温差相对利于雾的生成,但其风速较小,垂直混合较弱,故其主要为较低等级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时空变化 气象要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