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4
1
作者 孔凡磊 陈阜 +1 位作者 张海林 黄光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0-155,共6页
针对华北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冬小麦夏玉米玉两熟区连续5a免耕田,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轮耕处理(即免耕一免耕,免耕一翻耕和免耕一旋耕),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华北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冬小麦夏玉米玉两熟区连续5a免耕田,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轮耕处理(即免耕一免耕,免耕一翻耕和免耕一旋耕),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翻耕、旋耕)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旋耕显著降低0~10cm土壤体积质量,翻耕则降低0~20cm体积质量;随时间变化各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差异逐渐降低。翻耕、旋耕均显著增加了0~10cm土壤总孔隙,同时翻耕显著增加了10~20cm土壤总孔隙;翻耕、旋耕显著提高了5~10cm毛管孔隙。0~10cm土壤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10~20、20~30cm土层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且10~20cm翻耕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饱和导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翻耕、旋耕有效穗数与免耕相比分别提高了24.1%、22.3%;冬小麦的实际产量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分别比免耕增产11.8%、16.9%。总之,长期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物理性状 导水率 轮耕 产量
下载PDF
轮耕与施肥对渭北旱作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0
2
作者 王丽 李军 +1 位作者 李娟 柏炜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9-768,共10页
2007-2012年在陕西合阳连作玉米田进行保护性轮耕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NT-ST)、深松/翻耕(ST-CT)和翻耕/免耕(CT-NT)3种隔年交替轮耕处理和连续免耕(NT-NT)、连续深松(ST—ST)、连续翻耕(CT—CT)3种连耕... 2007-2012年在陕西合阳连作玉米田进行保护性轮耕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深松(NT-ST)、深松/翻耕(ST-CT)和翻耕/免耕(CT-NT)3种隔年交替轮耕处理和连续免耕(NT-NT)、连续深松(ST—ST)、连续翻耕(CT—CT)3种连耕处理及平衡施肥、低肥和常规施肥3种施肥处理,分析了0~40em土壤团聚体分布、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及0~60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土壤团聚体总含量减小,稳定性降低,有机碳损失增大;连续免耕和轮耕增大了土壤团聚体MWD和GMD,减小分形维数,增加了粒径大于0.25mm团聚体(R0.2,)和SOC含量.在相同施肥处理下,团聚体Rn25表现为NT—NT〉NT—ST〉NT—CT〉ST—ST〉CT—ST〉CT—CT;在相同耕作方式下,平衡施肥和低肥处理下土壤团聚体比常规施肥更稳定。通过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进行数学拟合,干筛法和湿筛法所测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分别为2.247—2.681和2.897—2.976.0~30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表现为连续免耕和轮耕显著低于连续翻耕(CT—CT),随土层加深分形维数增大,在40cm处趋于稳定.施肥对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土层加深有机碳含量呈递减趋势,平衡施肥处理下有机碳积累量较常规施肥增加了6.9%.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增加,O.25~2mm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对有机碳积累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确定系数R^2为0.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轮耕 施肥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原文传递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孙国峰 陈阜 +2 位作者 肖小平 伍芬琳 张海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针对南方稻田连续免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初步研究。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年免耕稻田,设置免耕、旋耕和翻耕3种耕作处理(即免耕-免耕,免耕-旋耕和免耕-翻耕),早稻和晚稻采取同-耕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免... 针对南方稻田连续免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初步研究。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年免耕稻田,设置免耕、旋耕和翻耕3种耕作处理(即免耕-免耕,免耕-旋耕和免耕-翻耕),早稻和晚稻采取同-耕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翻耕、旋耕)可以降低耕作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贮量,尤为翻耕显著,早、晚稻均表现为这-趋势;晚稻收获时,表层0~5cm的毛管孔隙度表现为免耕-翻耕、免耕-旋耕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免耕,而下层差异不显著;早、晚稻晒田时,表层0~5cm原状土饱和导水率均表现为免耕~翻耕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免耕和免耕-旋耕,而5~10cm无显著性差异;早、晚稻的实际产量均表现为免耕-旋耕〉免耕-翻耕〉免耕-免耕,起主要作用的构成因素是有效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稻田 土壤物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轮耕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耕层构造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2
4
作者 聂良鹏 郭利伟 +3 位作者 牛海燕 魏杰 李增嘉 宁堂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8-478,共11页
为了解不同轮耕模式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耕层构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2009年小麦季开始至2012年玉米生长季结束连续3个种植周期设置小麦季免耕、深松或翻耕+玉米季免耕或深松的6种耕作模式组合,研究其对农田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 为了解不同轮耕模式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耕层构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2009年小麦季开始至2012年玉米生长季结束连续3个种植周期设置小麦季免耕、深松或翻耕+玉米季免耕或深松的6种耕作模式组合,研究其对农田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作物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和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玉米季深松大幅度提高0~40 cm土壤的周年总孔隙度,小麦季深松或翻耕改善了土壤孔隙状况。小麦季耕作和玉米季耕作的交互效应是各层次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而玉米季耕作的独立效应是土壤各层次非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小麦季深松和翻耕促进小麦生育后期对土壤水分的吸收,深松较翻耕和免耕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升高。玉米季深松比免耕提高了玉米在灌浆阶段对水分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对后茬小麦有积极作用。从全年产量与品质看,6种耕作模式组合中,全年两季深松效果最佳,其次是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这两种轮耕模式均适合在华北平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小麦-玉米两熟制 耕层构造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轮耕模式对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2
5
作者 程科 李军 毛红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800-3808,共9页
【目的】研究免耕、深松和翻耕两两组合而成的3种不同轮耕模式对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土壤物理结构与稳定性影响。【方法】于2007—2012年在陕西渭北旱塬麦田开展夏闲期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3种隔年交替的轮耕试验,测定土壤容重... 【目的】研究免耕、深松和翻耕两两组合而成的3种不同轮耕模式对黄土高原旱作麦田土壤物理结构与稳定性影响。【方法】于2007—2012年在陕西渭北旱塬麦田开展夏闲期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3种隔年交替的轮耕试验,测定土壤容重,并应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土壤团聚体不同粒级含量、大小和分形维数。【结果】与耕作试验前相比,5年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处理在收获期0—60 cm土层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差异均不显著。3种轮耕处理的耕层团聚体性状变化差异显著,0—10 cm土层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及稳定率表现为免耕/深松>深松/翻耕>翻耕/免耕;0—3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大小表现为免耕/深松>深松/翻耕>翻耕/免耕。3种轮耕处理的团聚体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D),干筛法下10—30 cm土层表现出差异,湿筛法下0—10 cm土层表现出差异,免耕/深松处理分形维数低于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处理。【结论】3种轮耕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免耕/深松保护性轮耕模式能提高耕层团聚体含量与稳定性,改善旱地土壤结构;而深松/翻耕与翻耕/免耕的轮耕模式由于隔年翻耕对土壤的强烈扰动,对土壤结构改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保护性耕作 旱作麦田 土壤容重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及水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孙国峰 张海林 +3 位作者 徐尚起 崔思远 汤文光 陈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71,共6页
该文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耕层变浅、下层土壤紧实等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a免耕稻田,2006年4月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07年4月将翻耕、旋耕稻田一半免耕,剩下一半继续翻耕、旋耕。... 该文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耕层变浅、下层土壤紧实等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a免耕稻田,2006年4月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07年4月将翻耕、旋耕稻田一半免耕,剩下一半继续翻耕、旋耕。每年早稻和晚稻采用同一耕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免耕表层0~5cm土壤体积质量呈降低趋势,而下层10~20cm呈增加趋势。翻耕、旋耕相对于长期免耕能够有效降低下层土壤体积质量,同时,提高下层毛管孔隙度。翻耕、旋耕后免耕下层土壤体积质量呈增加趋势,而毛管孔隙度呈降低趋势。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能够有效增加耕层(0~20cm)土壤水贮量,特别是在土壤含水率偏低时尤为显著,2007年翻耕、旋耕较长期免耕分别高了12.9%和20.7%,而翻耕、旋耕后免耕呈降低趋势。研究还显示,各轮耕耕层土壤质量含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总之,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措施通过改变耕层土壤结构,进而提高稻田土壤水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孔 土壤水 水贮量 免耕 轮耕 体积质量
下载PDF
轮耕对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娟 李军 +1 位作者 尚金霞 贾志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7-873,共7页
为了揭示不同轮耕处理对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08—2010年在陕西合阳设置了免耕深松免耕(NT/ST/NT)、深松翻耕深松(ST/CT/ST)、翻耕免耕翻耕(CT/NT/CT)、免耕免耕免耕(NT/NT/NT)、深松深松深松(ST/ST/ST... 为了揭示不同轮耕处理对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08—2010年在陕西合阳设置了免耕深松免耕(NT/ST/NT)、深松翻耕深松(ST/CT/ST)、翻耕免耕翻耕(CT/NT/CT)、免耕免耕免耕(NT/NT/NT)、深松深松深松(ST/ST/ST)和翻耕翻耕翻耕(CT/CT/CT)6种轮耕模式,测定和分析了各轮耕处理下土壤容重、土壤养分与玉米产量差异。结果表明:(1)各轮耕处理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增加了田间持水量,且以NT/ST/NT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CT/CT/CT相比,NT/ST/NT处理0~20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1.43%和9.79%,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11.05%和9.87%。(2)NT/ST/NT处理对耕层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10.36 g.kg 1),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比试验开始前和对照CT/CT/CT分别提高10.65%和4.31%;各耕作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影响较大,而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较大,保护性轮耕处理对土壤培肥效应显著(P<0.05)高于传统翻耕处理。(3)NT/ST/NT、ST/CT/ST、CT/NT/CT、NT/NT/NT和ST/ST/ST处理产量比对照CT/CT/CT处理分别增产22.42%、16.33%、3.77%、9.91%和14.18%(P<0.05),以NT/ST/NT处理春玉米增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春玉米 轮耕 理化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高洪军 彭畅 +3 位作者 张秀芝 李强 贾立辉 朱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通过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土壤团聚体含量、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CK)比较,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250μm)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 通过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土壤团聚体含量、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CK)比较,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250μm)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P<0.05)。秸秆轮耕还田(SRT)比秸秆覆盖还田(SCR)能更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形成,但2个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轮耕还田与秸秆不还田相比较能显著增加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同时,秸秆轮耕还田比秸秆覆盖还田更有利于提高>2 000μm粒径和<53μ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250~2 000μ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库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旋耕/深翻的轮耕还田模式促进了耕层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和土壤结构稳定,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碳库和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为东北黑钙土区较适宜的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轮耕 黑钙土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不同轮耕方式对渭北旱塬麦玉轮作田土壤物理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宁宁 李军 +1 位作者 吕薇 王淑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02-1111,共10页
为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渭北旱作冬小麦?春玉米一年1熟轮作田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07-2014年在陕西省合阳县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田连续7年实施了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测定和分析了免耕/深松、深松/翻耕、翻耕/免耕、连续免耕、连... 为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渭北旱作冬小麦?春玉米一年1熟轮作田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07-2014年在陕西省合阳县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田连续7年实施了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测定和分析了免耕/深松、深松/翻耕、翻耕/免耕、连续免耕、连续深松和连续翻耕6种轮耕模式下麦田0-60 cm土层物理性状、0-200 cm土层土壤湿度和小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轮耕模式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差异显著,其中以免耕/深松效果最显著;0-60 cm土层免耕/深松轮耕处理平均田间持水量较连续翻耕处理提高12.9%;2)轮耕对土壤团聚体特性影响明显,免耕/深松〉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最高,结构体破碎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最低,水稳性均重直径(WMWD)最高,水稳性和力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D)均最低;3)小麦生育期间免耕/深松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和小麦产量较连续翻耕分别增加17.7 mm和9.5%。综合可知,轮耕有利于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改善,免耕/深松更有利于耕层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和土壤结构稳定,利于土壤蓄水保墒和作物增产,为渭北旱塬区麦玉轮作田较适宜的轮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轮耕 冬小麦-春玉米轮作 土壤容重 土壤团聚体 分形维数 土壤水分 产量
下载PDF
轮耕对麦田土壤容重和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蒋向 贺德先 +2 位作者 任洪志 刘清瑞 胡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1-715,共5页
为给小麦生产中的合理轮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轮耕麦田土壤容重及小麦根系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连续旋耕3年相比,旋耕2年后深耕处理降低了15~25cm土层土壤容重,对表层土壤容重影响相对较小,增加了不同层次土壤根... 为给小麦生产中的合理轮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轮耕麦田土壤容重及小麦根系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连续旋耕3年相比,旋耕2年后深耕处理降低了15~25cm土层土壤容重,对表层土壤容重影响相对较小,增加了不同层次土壤根量、生育中后期15~20cm土壤单株次生根数和根系活力。说明在黄淮平原当前普遍采用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和作物秸秆通过旋耕还田的耕作方式下,采取旋耕2年后深耕对于改善麦田土壤条件、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轮耕 土壤容重 根系发育
下载PDF
轮耕对渭北旱塬麦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吕薇 李军 +2 位作者 岳志芳 陈宁宁 王淑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186-3200,共15页
【目的】研究由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秸秆还田翻耕组成的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渭北旱塬连作麦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2007—2014年在陕西合阳实施夏闲期免耕/深松轮耕(NT/ST)、深松/翻耕轮耕(ST/CT)、翻耕/免耕轮耕(CT/NT)... 【目的】研究由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秸秆还田翻耕组成的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渭北旱塬连作麦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2007—2014年在陕西合阳实施夏闲期免耕/深松轮耕(NT/ST)、深松/翻耕轮耕(ST/CT)、翻耕/免耕轮耕(CT/NT)、连续免耕(NT/NT)和连续翻耕(CT/CT)5种不同耕作模式定位试验,测定并分析2011—2014年小麦收获后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规律及产量差异。【结果】与连续翻耕相比,连续免耕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积累,而免耕、深松和翻耕组成的3种轮耕处理更有利于提高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其中随着耕作年限延长,连续免耕处理下土壤养分逐渐表现出"上层富集,下层贫化"的现象;而免耕/深松轮耕更有利于耕层及耕层以下土壤养分均匀分布。随着轮耕年限增加,各耕作处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总量均呈现出整体增加趋势,其中以免耕/深松处理增加趋势比较明显。与2007年相比,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3种轮耕处理的0—60 cm土层年平均有机质含量增加速率分别为4.53%、3.02%和2.26%,2014年土壤有机质总量分别增加了4.07、2.68和1.65 kg·m-3。轮耕7年后,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轮耕处理较连续翻耕处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5.3%、15.2%和10.2%,有机质总量分别增加31.57%、21.45%和13.94%,其中免耕/深松处理较连续免耕有机质含量增加9.20%,总量增加3.84%。在2011—2014年期间,与连续翻耕相比,连续免耕和3种轮耕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及总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2014年免耕/深松、深松/翻耕和翻耕/免耕轮耕处理较连续翻耕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7.3%、8.0%和6.4%,氮总量分别显著增加了0.21、0.13和0.09 kg·m-3,其中,免耕/深松处理较连续免耕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轮耕 连作麦田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下载PDF
耕作措施对长期免耕双季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孙国峰 陈阜 +3 位作者 李琳 伍芬琳 肖小平 张海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49,共5页
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择湖南省双季稻区连续7年免耕稻田,进行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建立合理的轮耕周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20cm平... 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择湖南省双季稻区连续7年免耕稻田,进行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建立合理的轮耕周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20cm平均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旋耕〉连续免耕〉翻耕。与连续免耕相比,旋耕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比连续免耕提高了5.08%),翻耕则会促进土壤活性有机碳分解(比连续免耕降低了2.73%)。晚稻收获时0~20cm平均碳库管理指数也表现为旋耕〉连续免耕〉翻耕,其中翻耕使碳库管理指数整体上显著降低(比连续免耕降低了21.7%);旋耕略有提高(比连续免耕提高了3.9%),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总之,与连续免耕相比,翻耕可促进土壤活性有机碳分解,进而显著降低碳库管理指数;但旋耕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轮耕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双季稻
下载PDF
渭北旱作麦田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倩 李军 +2 位作者 宁芳 孙磊 温鹏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25-2934,共10页
以渭北旱作麦田10年长期定位试验实施4种土壤物理指标和7种化学指标组成的土壤肥力性质为评价指标,研究长期6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后11种土壤指标的累积效应,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肥力的累积效果进行综合评分,以期为渭北旱... 以渭北旱作麦田10年长期定位试验实施4种土壤物理指标和7种化学指标组成的土壤肥力性质为评价指标,研究长期6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后11种土壤指标的累积效应,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肥力的累积效果进行综合评分,以期为渭北旱塬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连续翻耕(CT/CT)比较,免耕与深松轮耕(NT/、ST)、深松与翻耕轮耕(ST/CT)、翻耕与免耕轮耕(CT/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6.6%5.9%、6.6%,连续免耕(NT/NT)与连续翻耕差异不明显.>0.25 mm力稳性团聚体含量以NT/NT最高,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NT/ST最高.与传统翻耕相比,5种耕作处理力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7%~10.1%,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6%~11.2%,氮、磷、钾含量也均有提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种土壤指标分为两个主成分综合表征土壤质量,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5.5%在其上有较高载荷的指标为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容重、孔隙度,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3.2%,力稳性团聚体在其上有较高载荷,两者共解释了88.6%的原变量.长期不同耕作效果逐渐累加形成的土壤肥力水平依次表现为:NT/ST>ST/CT>CT/NT>NT/NT>ST/ST>CT/CT,NT/ST处理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和较高肥力质量的土壤状况,为渭北旱作麦田最适宜的轮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轮耕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黄细喜 刘世平 +1 位作者 陈后庆 邵达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8,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不同农区土壤耕法调查和定位试验,比较了三种不同耕法对稻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播种的条件下,少、免耕麦增产机率大,且粘壤土大于砂壤土。免耕稻在人工栽插的条件下,易造成减产,其幅度是粘壤土类大...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不同农区土壤耕法调查和定位试验,比较了三种不同耕法对稻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期播种的条件下,少、免耕麦增产机率大,且粘壤土大于砂壤土。免耕稻在人工栽插的条件下,易造成减产,其幅度是粘壤土类大于砂壤土类。两者增减产变幅,都有从南到北(N32°10′—N34°30′)逐渐增大的趋势。连续少、免耕明显地提高了土壤表层养分,但7cm以下土壤容重增大,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均有所下降,草害严重,影响作物高产。在试验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适应不同农区土壤,以少耕为主体,少、免耕交替,定期耕翻的深耕、浅耕、免耕有机结合的轮耕新体制,较好地解决了少、免耕连续应用所带来的弊端,为稻麦持续高产提供了科学耕作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 免耕 轮耕 少耕
下载PDF
有机培肥与轮耕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碳氮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凯 刘振 +5 位作者 胡恒宇 李耕 刘文涛 杨柳 宁堂原 王彦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1-410,共10页
探明不同轮耕和有机培肥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碳氮及其酶活性的影响,对提升农田土壤肥力及促进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设秸秆(P)与牛粪(F)两种有机培肥方式和小麦季旋耕-玉米季深松(RS)、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SN)、小麦季翻耕-玉米季免... 探明不同轮耕和有机培肥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碳氮及其酶活性的影响,对提升农田土壤肥力及促进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设秸秆(P)与牛粪(F)两种有机培肥方式和小麦季旋耕-玉米季深松(RS)、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SN)、小麦季翻耕-玉米季免耕(CN) 3种轮耕方式,共6个处理,于2015—2016和2016—2017玉米收获期采样测定,研究了不同有机培肥和轮耕方式对土壤碳氮及其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耕方式、有机肥及其交互效应对土壤肥力有显著影响。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与轮耕方式CN相比, RS和SN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脲酶、蔗糖酶活性。在轮耕方式RS中,与施用牛粪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0~20 cm土层的全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在轮耕方式SN中,与秸秆还田相比,施用牛粪显著提高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全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增加了各土层脲酶活性。与秸秆还田+翻耕-免耕(PCN)相比,秸秆还田+旋耕-深松(PRS)和施用牛粪+深松-免耕(FSN)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各处理中以FSN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蔗糖酶、脲酶活性最为明显。轮耕方式、有机肥及其交互效应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轮耕方式RS和SN的产量较CN分别显著提高了1.89%~10.49%、5.44%~11.99%。在轮耕方式RS中,产量表现为秸秆还田较施用牛粪显著提高了2.91%~3.11%;而在轮耕方式SN中,则表现为秸秆还田较施用牛粪显著降低了5.02%~9.07%。两年玉米产量均表现为FSN>PRS>FRS>PSN>FCN>PCN。综上所述,在6种处理中,处理FSN在提高土壤肥力和产量方面最为显著,可以作为试验及周边地区适宜的轮耕培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有机肥 土壤碳氮 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轮耕对关中一年两熟区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祝飞华 王益权 +3 位作者 石宗琳 张润霞 冉艳玲 王亚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454-7463,共10页
针对关中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研究。2009年至2012年在关中一年两熟区采用连续4a旋耕(RT)、翻耕-免耕-翻耕-免耕(PNT)和深松-免耕-深松-免耕(SNT)3种耕作处理,对土壤容重、紧实度及小麦根系生长进行... 针对关中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研究。2009年至2012年在关中一年两熟区采用连续4a旋耕(RT)、翻耕-免耕-翻耕-免耕(PNT)和深松-免耕-深松-免耕(SNT)3种耕作处理,对土壤容重、紧实度及小麦根系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夏玉米收获后(2013年10月)两种轮耕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0—10、10—20 cm土壤容重,旋耕处理在0—10 cm处差异不显著,而10—20 cm土壤容重显著增大;与旋耕处理相比,两种轮耕处理0—10、10—20 cm土壤容重在第4季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变异系数较小,土壤紧实度较低,且改善效果在冬小麦生育中后期10—20 cm土层体现更为显著;旋耕处理0—10、10—20 cm土壤紧实度与含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85,两种轮耕处理相关性不显著;0—40 cm土层根重密度和根系活力表现为:两种轮耕处理>连年旋耕。可见,长期旋耕后进行轮耕(免耕与翻耕、深松)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状况,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容重 紧实度 动态变化 根系生长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土壤团聚体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俊 李强 +5 位作者 任禾 刘春光 高洪军 张秀芝 朱平 彭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3-612,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特征,探明耕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质量指标的影响,为解决区域长期传统耕作模式所引起的土壤结构质量下降问题及构建土壤合理耕作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6年10月开始,在吉林省西部松原市...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特征,探明耕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质量指标的影响,为解决区域长期传统耕作模式所引起的土壤结构质量下降问题及构建土壤合理耕作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6年10月开始,在吉林省西部松原市宁江区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耕作结合秸秆还田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耕作(秸秆清除后进行旋耕,LR)、连续旋耕(秸秆粉碎还田后进行旋耕,SR)、翻耕–旋耕(秸秆粉碎还田后,轮流进行翻耕和旋耕,STR)、翻耕–免耕(秸秆粉碎还田后,轮流进行翻耕和免耕,STN)处理。于2018年10月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布、团聚体稳定性及团聚体各粒级有机碳含量。【结果】与LR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可明显改善土壤团聚体结构及稳定性(P <0.05)。秸秆还田条件下,STR和STN土壤中大于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比连续旋耕(SR)处理显著增加10.6%(P <0.05)。与LR处理相比,STR和STN处理耕层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明显提高,而STR和STN处理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平均降低3.9%,耕层不稳定团粒指数(Elt)也显著降低。STN处理在0—20 cm土层具有较高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论】秸秆还田下,两种轮耕模式具有更高的团聚体稳定性,且有较小的分形维数,进而具有较好的抗蚀能力,其中翻耕–免耕轮耕模式团聚体稳定性更好,耕层土壤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更高。因此,翻耕–免耕轮耕模式是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壤肥力保育的有效措施和耕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模式 轮耕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下载PDF
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唐海明 孙国峰 +4 位作者 肖小平 汤文光 陈阜 张海林 杨光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0-424,共5页
针对南方稻田连续免耕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年免耕稻田,设置免耕-免耕(NT-NT)、翻耕-翻耕(CT-CT)、翻耕-免耕(CT-NT)、旋耕-旋耕(RT-RT)和旋耕-免耕(RT-NT)5个耕作处理,以连续免耕(NT-NT)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轮耕技术对双... 针对南方稻田连续免耕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年免耕稻田,设置免耕-免耕(NT-NT)、翻耕-翻耕(CT-CT)、翻耕-免耕(CT-NT)、旋耕-旋耕(RT-RT)和旋耕-免耕(RT-NT)5个耕作处理,以连续免耕(NT-NT)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轮耕技术对双季稻田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连续免耕稻田土壤全氮、有效磷均呈现表层(0~5 cm)富集的现象;CT-CT、RT-RT处理较对照趋向于提高5~20 cm土壤全氮、有效磷质量分数。与CT-CT、RT-RT相比,CT-NT和RT-NT均有利于提高表层0~5 cm土壤全氮、速效钾质量分数,降低5~20 cm土壤全氮、有效磷质量分数。各处理早稻的有效穗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10.4×104、16.82×104、32.04×104和28.34×104 hm-2;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85%、21.58%、3.0%和19.38%。各处理晚稻的有效穗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43.46×104、9.12×104、17.13×104和27.34×104 hm-2;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98%、8.25%、4.69%和7.68%。CT-NT处理有利于增加早稻和晚稻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稻田 土壤 产量
下载PDF
轮耕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孙国峰 徐尚起 +2 位作者 张海林 陈阜 肖小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776-3783,共8页
【目的】针对南方稻田连续免耕存在的有机碳表层富集现象,进行土壤轮耕效应的初步研究。【方法】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免耕7年稻田,研究了轮耕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对等质量法计算的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结果】长期免耕后,翻... 【目的】针对南方稻田连续免耕存在的有机碳表层富集现象,进行土壤轮耕效应的初步研究。【方法】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免耕7年稻田,研究了轮耕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对等质量法计算的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结果】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降低了表层0—5cm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下层5—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而降低了耕层土壤有机碳层化率;而翻耕、旋耕后免耕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于翻耕、旋耕分别呈相反的趋势。2006—2009年表层600Mg·hm-2土壤有机碳储量均以长期免耕最高。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秸秆还田会提高下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耕层2550Mg·hm-2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而翻耕、旋耕后免耕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较翻耕、旋耕有所降低。【结论】长期免耕后,连续免耕秸秆还田会增加表层600Mg·hm-2土壤有机碳储量;而翻耕、旋耕秸秆还田会提高下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轮耕 有机碳 等质量法
下载PDF
深松轮耕模式对黄土旱塬春玉米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琦 王浩 +4 位作者 王淑兰 张元红 王瑞 王小利 李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9-466,共8页
秸秆覆盖深松耕能保护土壤并调节土壤结构,但长期连续深松并不能获得持续增产与培肥土壤效果。为实现持续培肥增产的目的,于2007-2016年在黄土旱塬区连作春玉米田进行了深松轮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翻耕/深松(NT/CT/ST)与深松/翻耕(S... 秸秆覆盖深松耕能保护土壤并调节土壤结构,但长期连续深松并不能获得持续增产与培肥土壤效果。为实现持续培肥增产的目的,于2007-2016年在黄土旱塬区连作春玉米田进行了深松轮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免耕/翻耕/深松(NT/CT/ST)与深松/翻耕(ST/CT)轮耕处理,并以连续深松(ST)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T相比,NT/CT/ST处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DR0.25)和水稳定性团聚体(WR0.25)较ST分别显著增加9.2%和21.9%,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增加;ST/CT处理WR0.25显著增加了11.9%。在0~20 cm土层,NT/CT/ST和ST/CT处理土壤容重较ST分别显著降低7.0%和11.5%,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8.4%和13.9%;在20~40 cm土层,ST/CT处理土壤容重增加了6.9%,土壤孔隙度降低了5.7%。NT/CT/ST比ST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但降低了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NT/CT/ST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多年平均值较ST/CT和ST分别提高4.8%和10.2%。DR0.25、WR0.25、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深松轮耕模式提高了DR0.25、WR0.25、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有利于玉米籽粒产量提高。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NT/CT/ST处理有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并且可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为推荐轮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黄土旱塬 深松 轮耕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