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意义 被引量:77
1
作者 焦彩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4,共9页
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隐喻映射等概念是具身认知理论用以解释认知发生与过程的基本概念范畴。哲学与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为当代教学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得教学中师生生命主体存在的意义、身体本体经验、教学的隐喻映射... 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隐喻映射等概念是具身认知理论用以解释认知发生与过程的基本概念范畴。哲学与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为当代教学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得教学中师生生命主体存在的意义、身体本体经验、教学的隐喻映射性、教学过程的场域情境性、动态性与多样性及其各种身心交互成为教学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论话语,丰富并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身心一体 教学论
下载PDF
论儿童教育中“身体”的缺位及其复归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乐乐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5,共6页
身体在儿童教育中的长期缺位,根源于身心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儿童的认识发生于身体与世界的直接相遇与建构过程中。在前逻辑世界,儿童的身体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因此,客观主义知识不是儿童认识的第一规定。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 身体在儿童教育中的长期缺位,根源于身心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儿童的认识发生于身体与世界的直接相遇与建构过程中。在前逻辑世界,儿童的身体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因此,客观主义知识不是儿童认识的第一规定。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理论研究,现代儿童教育质疑和批判了传统儿童教育的"扬心抑身"性教育实践和对象性身体观,并认为身体实践是教育场域意义发生的根本前提。构建身心一体的儿童教育发展模式,其内涵主要关涉三个方面:儿童的发展是身体、大脑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身体与心灵的统一是儿童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复归身心一体的儿童教育或儿童教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教育 身体现象学 身心一体 扬心抑身
下载PDF
走向具身教学:学业负担问题消解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1
3
作者 孟宪云 刘馥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9,共7页
由于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抽象主义的学习观、传递主义的教学观充斥于教育进程之中,三者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生成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一体性、知行合... 由于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抽象主义的学习观、传递主义的教学观充斥于教育进程之中,三者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生成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一体性、知行合一性与人境相融性,其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与应用,为学业负担问题的研判与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需要转变离身理念凸显教学人性价值、解放主体身体提升教学实践价值、营造具身环境实现教学对话价值,以期通过教学的身体转向实现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教学 具身认知 学业负担 身心一体 离身认知
下载PDF
中国武术美育的本体意涵、价值旨趣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3
4
作者 金玉柱 李丽 董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武术美育问题。研究指出,中国武术深蕴中华美育精神,在本体意涵上注重“合内外之道、达形神之备”的美育关照,强调“心灵乎其身,身妙乎其心”的美育实践,追求“立象以尽意,变通以尽神”的...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武术美育问题。研究指出,中国武术深蕴中华美育精神,在本体意涵上注重“合内外之道、达形神之备”的美育关照,强调“心灵乎其身,身妙乎其心”的美育实践,追求“立象以尽意,变通以尽神”的美育理想。武术美育“反身而诚与感而遂通”的审美化身体,“理求尽性与生生不息”的情本化身体,“天人合一与内在超越”的自然化身体等价值旨趣彰显了一种殊于西方传统美育的中国式气象。这种气象的突显,需要进一步激发武术美育的身体化经验,激活武术美育的节奏感凭借,开显武术美育的精神化赋能,体现武术美育的体系化引领。以此体验美的身体感知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促进美育工作在武术教育实践中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美育 身心一体 整全性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身心一体论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再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9-154,共6页
中国古代哲学中主导性的身心关系理论,与其说是一种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分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梅洛-庞蒂式的身心一体理论。该理论在把心视为是"生命意向"的同时,把身视为是这种"生命意向"的具体体现,从而最终把身心视... 中国古代哲学中主导性的身心关系理论,与其说是一种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分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梅洛-庞蒂式的身心一体理论。该理论在把心视为是"生命意向"的同时,把身视为是这种"生命意向"的具体体现,从而最终把身心视为是显微无间、能受不二的活生生的生命整体,而为古人倍为推崇的所谓"情",则是这种生命整体的集中体现。因此,唯有从这种身心观出发,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国古代根深蒂固的"惟情主义"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唯有从这种身心观出发,我们才能认识到中国古代的种种"修身"理论和工夫的宗旨所在,以及这种"修身"与礼乐诗书教化之间的必然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一体 生命意向 修身
下载PDF
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与解构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保学 胡昌领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4,共8页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在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在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解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武术文化 以身为美 身心一体 太极拳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中的幼儿体育活动阐论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哲 王莹莹 杨光 《体育教育学刊》 2022年第1期74-78,共5页
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基于具身认知的理论内涵,诠释了幼儿体育活动的具身性意蕴在于将感知经验生动化,将信息生成丰富化,将身心认知整体化,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将身体对话鲜活化等维度。据此认为:幼儿体育活动应突出身体的重要性,注重育体... 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基于具身认知的理论内涵,诠释了幼儿体育活动的具身性意蕴在于将感知经验生动化,将信息生成丰富化,将身心认知整体化,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将身体对话鲜活化等维度。据此认为:幼儿体育活动应突出身体的重要性,注重育体与育德相融合,强调体育与智育相促进,创设更具多元和可感的体育情境,关注幼儿真实和直观的身体体验,让幼儿在身体运动中成长,在与周遭人事物的互动中认识世界、建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体育活动 身体运动 具身认知 身心一体 运动情境
下载PDF
身心一体与性命论主体的确立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飞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85,205,206,共17页
建立在心物二元论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相较于存在论传统的西方哲学,以儒家为主的中国哲学是性命论传统,民国以来易于接受唯物论,是因为其固有的气论传统。但气论唯物论并非心物二元的,因而其唯物论亦非机械唯物... 建立在心物二元论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相较于存在论传统的西方哲学,以儒家为主的中国哲学是性命论传统,民国以来易于接受唯物论,是因为其固有的气论传统。但气论唯物论并非心物二元的,因而其唯物论亦非机械唯物主义。性命论主体在身心一体的传统中被建构,并与两个哲学命题密切相关:气论宇宙观和人为天地心,以展现性命论哲学的初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 性命论 身心一体 气论 天地之心
原文传递
离身到具身:劳动教育的应然走向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枬 朱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9,共9页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劳动教育的具身耦合体现在身心的一体性、成长的连续性、发生的综合性、体验的情境性。但在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目标“离本”,内容“离序”,过程“离我”,场域“...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劳动教育的具身耦合体现在身心的一体性、成长的连续性、发生的综合性、体验的情境性。但在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目标“离本”,内容“离序”,过程“离我”,场域“离境”等问题。劳动教育的“具身走向”应从注重身心整全性,遵循发展有序性,关注个体体验性,强调情境真实性四方面着手,助力学生身心一致、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具身认知 身心一体 应然走向
下载PDF
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意涵、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盛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4,206,共10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社区不仅仅是供人居住的物理空间,还是人们生活交往的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是人的身体、生命和情感栖息与寄托之地。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在地性、便捷性、邻里性是积极老龄化的最佳场域。社区老...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社区不仅仅是供人居住的物理空间,还是人们生活交往的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是人的身体、生命和情感栖息与寄托之地。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的在地性、便捷性、邻里性是积极老龄化的最佳场域。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是指社区时空中各类养教主体充分利用养教资源、协同合作,促进老人身心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老人生命质量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以主体协同为核心、制度协同为基础、资源协同和评价协同一体化的,促进老人健康、参与、保障等各种资本获得的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框架,具有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人的整体发展和满足老人现实需求的价值意蕴。当前社区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存在主体分割、内容分离、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需要从法制与自治融合的顶层上、利益与责任融合的机制上、身体与生命融合的内容上、多样化与数字化融合的方法上构建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教育 养教结合 生命发展 身心一体
下载PDF
勇德:中国武术“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玉柱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1,131,共10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要守正创新、夯基固本立德树人的中国话语。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武术教育的时代契合为出发点,以德性条目中勇德的内在维度为切入点。研究指出:武术勇德作为一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要守正创新、夯基固本立德树人的中国话语。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武术教育的时代契合为出发点,以德性条目中勇德的内在维度为切入点。研究指出:武术勇德作为一种生命能,它不是特定条目的形式之勇,而是由之形成的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的主体德性的表现,它始终被限定为完成智、仁而生发出“依自不依他”的顽强意志品质。经历了性格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的自然之勇,在注入“仁”“义”“礼”等伦理内涵后,逐渐走向道德德性,它趋于终极存在的生命精神。勇德作为武术教育的根本指向,其思想意蕴主要体现在,心性之勇为“敢直其身,敢行其意”的德性之维;气力之勇为“浩然之气,勇武之魂”的生命之维;仁义之勇为“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君子之维。武术勇德的当代启示在于要重塑“身体作为成长的教育起点”的武术本体认知;夯实“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武术教育理念;厚植“英雄形象与日常生活交织”的武术育人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教育 勇德 立德树人 生命能 身心一体
下载PDF
劳动教育中身体的价值意蕴与回归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微微 王晓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共7页
强调身体回归是劳动教育化育价值的彰显。身体归向何处决定了劳动教育能否培养具有整全身体的人,达到身心合一的育人效果。受“重心抑身”传统认知哲学的影响,劳动教育中的“离身”现象仍然显著,劳动教育面临身体之困,劳动教育中的身体... 强调身体回归是劳动教育化育价值的彰显。身体归向何处决定了劳动教育能否培养具有整全身体的人,达到身心合一的育人效果。受“重心抑身”传统认知哲学的影响,劳动教育中的“离身”现象仍然显著,劳动教育面临身体之困,劳动教育中的身体常常被误解、被隐匿、被规训。强调劳动教育回归身体本真,应从身体的认知性、情境性、生成性出发,走向育人,回归“身心一体”“心智合一”的劳动教育真实样态,使劳动教育从“离身”转向“具身”、由“心智”转向“身体”、由“规训”转向“解放”,从而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劳动教育 身心一体 心智合一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13
作者 叶浩生 苏佳佳 《中国德育》 2024年第16期15-25,共11页
传统的认知主义视角将心理健康视为纯粹的精神活动,主要关注通过认知重构改善情绪和行为。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心智活动不仅是大脑中的符号处理过程,还深深植根于身体的动作和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探讨具身认知的核心观点,提出通过正念练... 传统的认知主义视角将心理健康视为纯粹的精神活动,主要关注通过认知重构改善情绪和行为。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心智活动不仅是大脑中的符号处理过程,还深深植根于身体的动作和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探讨具身认知的核心观点,提出通过正念练习、体态训练和集体活动等身体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并强调多模态评估与动态反馈机制在这一模式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具身认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为实现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心理健康教育 身心一体
原文传递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劳动教育的价值、实施困境及对策
14
作者 雷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9期0131-0133,共3页
劳动教育是一门必修课,但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并不乐观。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审视劳动教育的价值,发现其价值在于促进认知的生成、深化劳动者的情感体验、促进身心的完全发展。然而,现实的劳动教育呈现出“离身”趋势:劳动教育的认知偏... 劳动教育是一门必修课,但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并不乐观。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审视劳动教育的价值,发现其价值在于促进认知的生成、深化劳动者的情感体验、促进身心的完全发展。然而,现实的劳动教育呈现出“离身”趋势:劳动教育的认知偏差导致劳动者的身心分离、劳动教育开展脱离情境、轻视情感体验。为了实现劳动教育的具身回归,应该正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打破劳动教育实施场域的空间限制、关注劳动者的情感体验。本文将对劳动教育的具身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审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纾解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具身认知 身心一体
下载PDF
具身认知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发
15
作者 赵建康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具身认知”主张认知是身体、心智与环境三者的有机耦合,强调身心一体,特别关注身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对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它源于对身心关系的探讨,具有涉身性、体验性、嵌入性等特征。它对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目标层面的)重要启... “具身认知”主张认知是身体、心智与环境三者的有机耦合,强调身心一体,特别关注身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对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它源于对身心关系的探讨,具有涉身性、体验性、嵌入性等特征。它对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目标层面的)重要启示:教学即育人,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学即益智,注重人脑的塑造与开发;教学即生活,注重回归学生的现实世界。它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关注如下策略:营造情绪氛围,协同多种感官,突出情境体验,倡导从做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具身认知 身心一体
下载PDF
生命的身心一体及其通达之途——心理的“正念疗法”的哲学启示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再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43,共8页
源自亚洲古老的正念禅修的心理的"正念疗法"在今天的隆重推出,既是人类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场根本变革,又为我们自身生命的哲学思考提供了难得的理论启示。它不仅使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把握从唯心主义一统回归于身心一体,不仅使我... 源自亚洲古老的正念禅修的心理的"正念疗法"在今天的隆重推出,既是人类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场根本变革,又为我们自身生命的哲学思考提供了难得的理论启示。它不仅使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把握从唯心主义一统回归于身心一体,不仅使我们重新认识到生命意向的"意"作为身心之桥梁的中枢性地位,还使我们在其之于"意"的训练的强调中,再次发现了为今天西方生命哲学所忽略的生命之"修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把身心一体更多理解为一种个体式的身心一体,其又导致了"正念疗法"之于心理的"社会治疗"方面的罔视和缺失。因此,这意味着,一种更为健全的人类心理治疗理论的确立,除了有赖于禅宗禅修精神的深入发掘外,还必须把那种在礼乐教化名下的儒家互主体式的"修身"思想同样纳入自己的理论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疗法 身心一体 修行
下载PDF
转向身心一体:乡村学校乡土课程的具身回归
17
作者 周晔 董慧 欧阳小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9-57,共9页
植根于乡土空间和乡村沃土的乡土课程,既承载着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任务,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并丰富其精神世界的使命。具身认知理论主张构建“认... 植根于乡土空间和乡村沃土的乡土课程,既承载着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任务,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乡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并丰富其精神世界的使命。具身认知理论主张构建“认知-身体-环境”的耦合关系,强调认知、身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关系,认为认知是在身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具身认知下的乡村学校乡土课程基于乡土教育环境,通过个体的身体行动来实现全面发展。然而,乡村学校乡土课程存在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性、规限个体的身体行动和弱化乡土文化功能的离身之困。为了实现乡村学校乡土课程的具身回归,应做到:强调身心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注身体体验,加强乡土课程的建设;激活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乡土课程 身心一体 身体体验 乡土文化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角下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回归身心一体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欣 蒋艳菊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5,共9页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与网络成瘾低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可以揭示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身心分离导致自我的失控感,身体缺失引发自我的空虚感。具身认知理论将认知系统视为身体与环境互相作用所生成的整体系统;它不是大脑...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与网络成瘾低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可以揭示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身心分离导致自我的失控感,身体缺失引发自我的空虚感。具身认知理论将认知系统视为身体与环境互相作用所生成的整体系统;它不是大脑内部的被动信息加工,而是生命体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具身和嵌入活动。由此提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思路: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身心一体”感。青少年通过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文艺活动可预防网络成瘾,学校可采取的心理干预策略主要有运动疗法、表达性艺术治疗和正念冥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网络成瘾 心理干预 身心一体 青少年
下载PDF
工作场所职工身心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师宁 刘龙飞 +2 位作者 王朋洁 董静 闫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4期34-41,共8页
目的以2019年1—12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与某单位工会合作开展的职工身心一体化体质量管理项目为例,探索工作场所职工身心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单位所属20家下级单位的500名职工开展体质量管... 目的以2019年1—12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与某单位工会合作开展的职工身心一体化体质量管理项目为例,探索工作场所职工身心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单位所属20家下级单位的500名职工开展体质量管理项目,采取群体与个体、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中健康讲座、微信干预管理、现场访谈和随访干预指导,干预时间12周,评估管理对象干预前后人体成分分析结果。结果500名管理对象基础代谢率、体质量、内脏脂肪面积、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右下肢肌肉力量、左下肢肌肉力量等8个指标上在干预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身心一体化的理念开展工作场所的职工健康管理,职工、企业、社会均可受益,效果显著。打造工作场所健康管理和促进的典型案例,将对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健康管理 身心一体 职业人群 健康促进 健康干预
下载PDF
“通国身”:“具身化”理论的本土想象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碧莹 宣朝庆 《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71,共32页
“具身化”是近年来身体研究的重要议题,它以超越身心二元论为立论前提,但在推理方向上却又难以消解二元论的痕迹,因而构成该理论的一种内在困境。本文借助汉儒“通国身”思想深入发掘本土“身心一体”观念中的身体理论资源,可以拓宽该... “具身化”是近年来身体研究的重要议题,它以超越身心二元论为立论前提,但在推理方向上却又难以消解二元论的痕迹,因而构成该理论的一种内在困境。本文借助汉儒“通国身”思想深入发掘本土“身心一体”观念中的身体理论资源,可以拓宽该理论的发展空间。其中,“通国身”蕴含着“治身”与“治国”之间相通的义理,具有以下两点重要参考价值:就突破理论困境而言,中国文化将“身”作为一个生命体验式的交感系统,能够进一步消解二元论中原本具有的身心界限以及心相对于身的优先性;就开拓本土研究而言,生物—社会融合的本土身体观构成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基底,它能够从生物演化与社会存在的角度考察生物性的“人”与社会性的“人”,以此丰富“社会”的基本理解方式,是一种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的重要资源,值得被重新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化 通国身 身心一体 生物—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