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陈丹 李永忠 +1 位作者 于沛泽 邵长斌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0年第10期20-28,共9页
行人重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热门研究方向,其对智能安防、视频监控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大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基于可见光的行人重识别,然而可见光摄像头无法在光线不足的黑夜中正常使用,而新型摄像头能够随机切换红外模式进行24小... 行人重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的热门研究方向,其对智能安防、视频监控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大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基于可见光的行人重识别,然而可见光摄像头无法在光线不足的黑夜中正常使用,而新型摄像头能够随机切换红外模式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因此最近有一些工作对RGB-IR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别从定义、研究难点和发展现状介绍了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问题,并根据不同的技术类型将目前存在的方法分为三类,即基于统一特征模型的方法;基于度量学习的方法;基于模态转换的方法.本文也详细介绍了该任务的数据集和评价准则,并对现有算法的性能进行分析与归纳.最后,总结了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红外图像 统一特征模型 度量学习 模态转换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特征融合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2
作者 邓淑雅 李浩源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9期269-275,共7页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旨在匹配同一行人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在智能安全监控系统中广泛应用.由于可见光模态和红外模态存在固有的模态差异,给跨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缓解模态差异,研究人员提出...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旨在匹配同一行人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在智能安全监控系统中广泛应用.由于可见光模态和红外模态存在固有的模态差异,给跨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缓解模态差异,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由于这些方法提取的是不同模态之间的特征,彼此缺少对应的模态信息,导致特征缺少充分的鉴别性.为了提高模型提取特征的鉴别性,本文提出基于注意力特征融合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通过设计高效的特征提取网络和注意力融合模块,并在多种损失函数的优化下,实现不同模态信息的融合和模态对齐,从而促进模型匹配行人准确度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模态差异 模态对齐
下载PDF
多模态特征融合和自蒸馏的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
3
作者 万磊 李华锋 张亚飞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5-1076,共12页
现有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大多挖掘模态不变的特征,忽略了不同模态内的具有判别性的自有特征.为了充分地利用不同模态内的自有特征,提出一种多模态特征融合和自蒸馏的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双分类器的注意力融合机... 现有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大多挖掘模态不变的特征,忽略了不同模态内的具有判别性的自有特征.为了充分地利用不同模态内的自有特征,提出一种多模态特征融合和自蒸馏的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双分类器的注意力融合机制,为各模态的自有特征赋予较大的融合权重,共有特征赋予较小的融合权重,得到含有各模态判别性自有特征的多模态融合特征;为了提升网络特征的鲁棒性以适应行人外观的变化,构建一个记忆存储器来存储行人的多视角特征;还设计了一种自蒸馏无参数动态引导策略,在多模态融合特征和多视角特征的引导下,利用该策略动态强化网络的多模态推理和多视角推理能力;最后网络能够从一个行人的单模态图像推理出另一模态不同视角行人特征,提升模型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性能.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在公开数据集SYSU-MM01和RegDB上与当前主流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Rank-1分别达到63.12%和92.55%, mAP分别达到61.51%和89.55%,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记忆存储机制 自蒸馏
下载PDF
模态不变性特征学习和一致性细粒度信息挖掘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被引量:3
4
作者 石林波 李华锋 +1 位作者 张亚飞 谢明鸿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4-1077,共14页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主要通过对齐不同模态的像素分布或特征分布以缓解模态差异,却忽略具有判别性的行人细粒度信息.为了获取不受模态差异影响且更具判别性的行人特征,文中提出模态不变性特征学习和一致性细粒度信息挖掘的跨模态行人...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主要通过对齐不同模态的像素分布或特征分布以缓解模态差异,却忽略具有判别性的行人细粒度信息.为了获取不受模态差异影响且更具判别性的行人特征,文中提出模态不变性特征学习和一致性细粒度信息挖掘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方法主要包括模态不变性特征学习模块和语义一致的细粒度信息挖掘模块,联合两个模块,使特征提取网络获取具有判别性的特征.具体地,首先利用模态不变性特征学习模块去除特征图中的模态信息,缓解模态差异.然后,使用语义一致的细粒度信息挖掘模块,对特征图分别进行通道分组和水平分块,在充分挖掘具有判别性的细粒度信息的同时实现语义对齐.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模态差异 细粒度信息 语义一致性
下载PDF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玉林 《电视技术》 2022年第5期9-11,共3页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又称可见光-红外行人重识别,是一项在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间进行行人识别与检索的技术。该技术作为视频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在安防监控和疑犯追踪等领域被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新型摄像头(可在弱光...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又称可见光-红外行人重识别,是一项在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间进行行人识别与检索的技术。该技术作为视频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在安防监控和疑犯追踪等领域被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新型摄像头(可在弱光环境下自动切换到红外模式,拍摄红外图像)逐渐代替可见光摄像头并普及起来,跨模态行人重识别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显著的发展。对此,本文分别对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概念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介绍与分析,并对目前相关研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双流网络 生成对抗网络 模态差异
下载PDF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天瑜 刘正熙 《现代计算机》 2021年第7期135-139,共5页
传统的行人重识别主要工作集中在同一模态下的行人重识别上,大部分应用于光源充足的场景。随着视频安防监控要求的不断提升,为了克服可见光摄像头无法全天候进行使用的缺点,能够切换红外模式的摄像头正在普及。针对昼夜光照条件不同的问... 传统的行人重识别主要工作集中在同一模态下的行人重识别上,大部分应用于光源充足的场景。随着视频安防监控要求的不断提升,为了克服可见光摄像头无法全天候进行使用的缺点,能够切换红外模式的摄像头正在普及。针对昼夜光照条件不同的问题,跨模态行人重识别被提出。本文从问题定义、研究现状和性能评价等方面出发,对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问题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红外图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图像和特征联合优化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研究
7
作者 张辉 刘世洪 钟武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17,共9页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VI-ReID)旨在匹配可见光和红外摄像头下捕获的行人图像,十分具有挑战性。为减小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之间的模态差异,本文提出了异质图像增广方法和跨模态特征对齐方法来优化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网络,利用轻量级异质图像...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VI-ReID)旨在匹配可见光和红外摄像头下捕获的行人图像,十分具有挑战性。为减小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之间的模态差异,本文提出了异质图像增广方法和跨模态特征对齐方法来优化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网络,利用轻量级异质图像卷积生成器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增广,采用色彩抖动方式对红外图像进行增广,并使用正样本优化轻量级异构图像卷积生成器来约束损失。在此基础上,使用两个模态分类器和跨模态特征对齐损失作为指导,不断学习获得模态共享的特征。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我们的方法具有优异的性能,在SYSU-MM01和RegDB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rank1/mAP 57.82%/54.35%和80.39%/75.05%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模态差异 异质图像增广 模态特征对齐
下载PDF
利用局部监督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研究
8
作者 江锴威 王进 +2 位作者 张琳钰 芦欣 刘国庆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6-1232,共7页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技术旨在从非重叠视域不同模态的摄像头捕获的行人图像中,识别出特定行人,行人图像间存在巨大的跨模态差异以及模态内部差异,导致识别率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局部监督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LSN)。首先将可见光...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技术旨在从非重叠视域不同模态的摄像头捕获的行人图像中,识别出特定行人,行人图像间存在巨大的跨模态差异以及模态内部差异,导致识别率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局部监督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LSN)。首先将可见光图像转换成与红外图像更为接近的灰度图像,在图像层面缓解跨模态的差异,并使用共享参数的双流网络,提取具有判别性的共享特征,在特征层面缓解跨模态差异;其次,设计了局部监督网络,增强了对背景、遮挡等噪声的鲁棒性,缓解了模态内部差异;最后,设计了跨模态分组损失、联合身份损失对网络进行约束。实验结果显示,在SYSU-MM01数据集上,评价指标rank-1和mAP分别达到了53.31%、50.88%;在RegDB数据集上,达到了73.51%、68.55%,实验结果优于同类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智能安防 双流网络 局部监督 模态分组损失
下载PDF
基于边缘智能终端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及应用
9
作者 卞紫阳 许廷发 +1 位作者 马亮 李佳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31-2638,共8页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技术旨在可见光、红外等不同模态图像中识别出同一个人,其在人机协同、万物互联、跨界融合、万物智能的智能系统与装备中具有重要应用。提出一种数据增强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在波长域进行数据增强的同时保留可见图...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技术旨在可见光、红外等不同模态图像中识别出同一个人,其在人机协同、万物互联、跨界融合、万物智能的智能系统与装备中具有重要应用。提出一种数据增强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在波长域进行数据增强的同时保留可见图像的结构信息,以弥合不同模态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基于瑞芯微的RK3588芯片设计实现了一套边缘智能终端,并部署了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算法。在边缘计算部署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中,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层级配置的方案,实现了系统弹性可扩展,降低了数据集中处理的计算压力。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两个基准数据集SYSU-MM01和RegDB上取得了较好的性能,并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进行应用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数据增强 边缘智能终端
下载PDF
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和多损失联合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传华 周东东 +1 位作者 夏徐东 周子涵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2年第6期22-30,共9页
红外光和可见光(RGB-IR)下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Re-id)对于现代视频监控,尤其是夜间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单模态行人重识别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达到较高水平.然而,除了光照条件、人体姿势、摄像机角度等常见问题外,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问题... 红外光和可见光(RGB-IR)下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Re-id)对于现代视频监控,尤其是夜间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单模态行人重识别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达到较高水平.然而,除了光照条件、人体姿势、摄像机角度等常见问题外,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问题难点主要在于同时存在模态间的巨大差异和模态内的类内变化,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和多损失联合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此方法基于双流网络结构,首先在双流网络的两支路中使用Resnet50网络前三层卷积层分别提取行人图片的浅层特征,然后嵌入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以抑制颜色等无关信息的提取,并融合中层特征和支路骨干网络获取的最终特征提升获取特征的辨别力,最后采用双向跨模态三元组损失和身份损失联合约束双流网络,加快网络模型收敛,有效应对模态间的差异以及类内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使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问题的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注意力机制 多损失联合
下载PDF
基于语义耦合和身份一致性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春萍 杨庆元 +1 位作者 黄美艳 王致芃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54-2963,共10页
针对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面临的较大跨模态差异和类内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耦合和身份一致性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在语义层面,通过双向耦合不同模态的语义特征,实现不同模态间语义的交互融合,有效缓解了跨模态差异;在行人身... 针对跨模态行人重识别面临的较大跨模态差异和类内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耦合和身份一致性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在语义层面,通过双向耦合不同模态的语义特征,实现不同模态间语义的交互融合,有效缓解了跨模态差异;在行人身份层面,通过优化跨模态三元组损失和身份损失,实现类内身份信息一致性,有效缓解了类内变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提升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精度,与基线方法相比,Top-1和mAP指标精度提升了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模态行人识别 深度学习 语义耦合 身份一致性约束
原文传递
基于多粒度注意力的可见光–红外行人重识别模态特异性算法
12
作者 王娅迪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23年第1期83-92,共10页
可见光–红外行人重识别(Visible-infrar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VI Re-ID)旨在根据裁剪后的查询行人样本,检索另一模态的画廊集中相同身份的行人样本。现有基于特征融合的方法主要采用双流特征提取模型来解决此任务,但由于两种... 可见光–红外行人重识别(Visible-infrar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VI Re-ID)旨在根据裁剪后的查询行人样本,检索另一模态的画廊集中相同身份的行人样本。现有基于特征融合的方法主要采用双流特征提取模型来解决此任务,但由于两种模态的数据来源存在差异,不同模态特征提取分支存在特征粒度不一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粒度空间注意力模块,并进一步提出模态特异性双注意力模块,使用分散的细粒度注意力提取包含更多细节信息的可见光样本注意力描述符,使用集中的粗粒度注意力提取包含更多模糊信息的红外样本注意力描述符。实验证明融入多粒度方法的注意力模块有效的提高了双流特征提取模型在SYSU-MM01和RegDB数据集上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多粒度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基于多维互信息特征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
13
作者 吴林涛 王文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2-91,共10页
针对如何缓解跨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中行人模态之间的差异性问题,提出一种随机通道邻近数据增强方法RCNA和一种结合多维互信息的U型网络UMME。RCNA通过选取同类别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数据增强生成新的行人图像,既满足了真实数据分... 针对如何缓解跨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中行人模态之间的差异性问题,提出一种随机通道邻近数据增强方法RCNA和一种结合多维互信息的U型网络UMME。RCNA通过选取同类别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数据增强生成新的行人图像,既满足了真实数据分布,又融合了可见光图像的形状和结构信息以及红外图像的语义信息,缓解了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之间的模态差异性。UMME通过互信息提取模块UMI提取同类别行人之间的互信息特征,再经过特征整合模块MSIF将互信息特征嵌入语义特征,增强了同类别行人之间语义特征的一致性。所提出的方法在数据集SYSU-MM01和RegDB上的Rank-1和mAP分别达到70.48%、68.34%和91.70%、88.42%,与现有研究方法相比,取得了优异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行人识别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互信息
下载PDF
互惠双向生成对抗网络用于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14
作者 魏梓钰 杨曦 +2 位作者 王楠楠 杨东 高新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为提高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互惠双向生成对抗网络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两个生成对抗网络以生成跨模态异质图像;其次,设计一种联合损失在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相互转换过程中拉近隐藏空间特征的分布,促使网... 为提高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互惠双向生成对抗网络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两个生成对抗网络以生成跨模态异质图像;其次,设计一种联合损失在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相互转换过程中拉近隐藏空间特征的分布,促使网络生成更接近真实图像的伪异质图像;最后,通过将原始图像与生成的异质行人图像相结合并输入至区别性特征提取网络中,使得不同模态的图像统一至相同模态,消减了跨模态差异。利用表征学习与度量学习,使网络提取出更具有判别性的行人特征。通过在跨模态数据集SYSU-MM01和RegDB上做对比实验,分析了该方法在不同损失函数下的识别效果。对比于其他前沿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更高准确率和更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转换 特征提取 模态行人识别
下载PDF
基于语义伪标签和双重特征存储库的无监督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15
作者 孙锐 余益衡 +1 位作者 张磊 张旭东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4-914,共11页
现有的有监督可见光-近红外行人重识别方法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去除手工标注数据,容易受到标注数据场景的限制,难以满足真实多变应用场景的泛化性。因此,文中提出基于语义伪标签和双重特征存储库的无监督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提出... 现有的有监督可见光-近红外行人重识别方法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去除手工标注数据,容易受到标注数据场景的限制,难以满足真实多变应用场景的泛化性。因此,文中提出基于语义伪标签和双重特征存储库的无监督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对比学习框架的预训练方法,利用可见光行人图像和其生成的辅助灰度图像进行训练。利用该预训练方法获取对颜色变化具有鲁棒性的语义特征提取网络。然后,使用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方法生成语义伪标签。相比现有的伪标签生成方法,文中提出的语义伪标签在生成过程中充分利用跨模态数据之间的结构信息,减少跨模态数据颜色变化带来的模态差异。此外,文中还构建实例级困难样本特征存储库和中心级聚类特征存储库,充分利用困难样本特征和聚类特征,让模型对噪声伪标签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在SYSU-MM01、RegDB两个跨模态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模态行人识别 语义伪标签 特征存储库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