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你”关系中的人:“超越的存在”——20世纪西方“人学”的宗教观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素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8-42,共5页
西方宗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礼仪向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地,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人本主义的演进过程,人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理性原则成为20世纪西方神学或宗教哲学的主导原则,"... 西方宗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礼仪向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地,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人本主义的演进过程,人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理性原则成为20世纪西方神学或宗教哲学的主导原则,"人学"研究进路成为20世纪宗教观理论思考的共同取向。上帝的问题与人的问题彼此关联、彼此定义,上帝与宗教贯穿于世界与人生之中。以马丁·布伯与雅斯贝尔斯的思想为代表的"人学"的宗教观本质昭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文化危机,即个体性的失落和主体间的疏离,因而成为主体反省意义上的哲学对于宗教深刻反省之后的理性表达,并传达出人作为"超越的存在"是指向上帝的"存在"、与上帝"对话"关系的"存在"——"人学"和宗教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契合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你 超越存在 人学宗教观
下载PDF
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 被引量:196
2
作者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1,29,共7页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作出反应。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作出超乎现实的追求,正是人的特性。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存在是:把超越和创...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作出反应。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作出超乎现实的追求,正是人的特性。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存在是:把超越和创造作为生活取向、能对现存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具有自我超越意识和能力的人。当今的教育是一种病态性适应的教育,它背离了超越性的期待,把学生紧紧捆绑在应试等不合理教育体制之中。面对这种病态的教育,我们每个当事者都不能违避道德上的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性 超越存在 教育期待 病态适应 道德问责
下载PDF
胡塞尔的“哥白尼式转向”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105,共14页
从笛卡尔以来,西方哲学常常陷入两难困境:如果它坚持以自我为世界的本原,那么它在获得开端上的明见性的同时又会面临唯我论的指责;如果它承认在开端处就有诸多主体,那么其他主体的存在又无法像自我那样明见无疑,哲学又会因此陷入独断的... 从笛卡尔以来,西方哲学常常陷入两难困境:如果它坚持以自我为世界的本原,那么它在获得开端上的明见性的同时又会面临唯我论的指责;如果它承认在开端处就有诸多主体,那么其他主体的存在又无法像自我那样明见无疑,哲学又会因此陷入独断的神学—形而上学。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为走出上述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首先,它认为主体性只有在交互主体性中才是其所是,交互主体性相对于主体性而言是更本原的存在,这样它就避免了唯我论。其次,它对交互主体性的本原性的肯定是通过对我思所具有的陌生经验的反思与解释而揭示出来,这样它就克服了形而上学的独断性而具有从我思出发的明见性。最后,它把交互主体性作为"超越论的存在领域"加以揭示,认为构造自然和世界的本原是交互主体性而非单个主体,这就保证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世界的认同是先天可能的。所以,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是对近代三大理性主义哲学家笛卡尔、莱布尼茨和康德的哲学思想的综合与超越:它是方法论上的笛卡尔主义,存在论上的莱布尼茨主义,而其所要完成的使命则是真正实现康德的哥白尼式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胡塞尔 交互主体性 哥白尼式转向 超越存在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