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宗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礼仪向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地,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人本主义的演进过程,人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理性原则成为20世纪西方神学或宗教哲学的主导原则,"人学"研究进路成为20世纪宗教观理论思考的共同取向。上帝的问题与人的问题彼此关联、彼此定义,上帝与宗教贯穿于世界与人生之中。以马丁·布伯与雅斯贝尔斯的思想为代表的"人学"的宗教观本质昭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文化危机,即个体性的失落和主体间的疏离,因而成为主体反省意义上的哲学对于宗教深刻反省之后的理性表达,并传达出人作为"超越的存在"是指向上帝的"存在"、与上帝"对话"关系的"存在"——"人学"和宗教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契合的可能。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8-42,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世纪意志自由的神圣与世俗之境"(20060390377)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伦理学的‘人学’解读"(2006B056)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解放’视域中的理论对话--马克思主义与新托马斯主义的比较研究"(JA6006S)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