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的近期临床结局 被引量:13
1
作者 封云 赵莉 程锐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和深度水解乳蛋白奶粉喂养对超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近期临床结局,以制定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入院日龄<6 h、胎龄≤32周的超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母乳喂养与深...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和深度水解乳蛋白奶粉喂养对超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近期临床结局,以制定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入院日龄<6 h、胎龄≤32周的超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母乳喂养与深度水解奶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住院时间小于28 d者,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生后第一天前白蛋白,生后第四周末前白蛋白和尿素氮的水平。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母乳喂养组30例,深度水解奶组45例。母乳喂养组病儿喂养不耐受时间、达TEN时间和感染比例均明显低于深度水解奶组(P<0.05)。两组病儿体重下降最大程度、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出生体质量时间、出院时EUGR、肠外营养热卡、肠内营养热卡、静脉营养AA总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后4周母乳喂养组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深度水解奶组,母乳喂养组生后4周前白蛋白水平较出生时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4周母乳喂养组尿素氮水平和深度水解奶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母乳喂养降低喂养不耐受率﹑缩短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减少感染方面优于深度水解蛋白奶,生后4周末的母乳喂养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深度水解蛋白奶,在进行喂养时应针对不同情况制订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超低/低出生体重儿 近期临床结局
下载PDF
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及肺外合并症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耿化晓 常艳华 +1 位作者 王亚燕 王瑜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ELBWI和VLBWI病例资料,按照临床症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采用独立样本t/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P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40例病例资料纳入研究,ELBWI 10例、VLBWI 130例,非BPD组71例,BPD组69例。两组在胎龄、出生体重、产前足量激素保胎、Apgar评分≤3分、吸氧浓度>30%、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吸氧浓度>30%、机械通气是ELBWI和VLBWI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PD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输血、重度贫血、水肿、PNAC、EUGR、甲功异常发生率高(P<0.05)。结论ELBWI和VLBWI发生BPD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早产、产前予足量激素保胎、降低吸氧浓度、减少机械通气、预防重度窒息、积极的营养管理是预防BPD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超低/低出生体重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在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全静脉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海燕 何海英 +5 位作者 刘利军 李艳辉 张萍 赵常亮 杜风华 于晓萍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全静脉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3日至2017年12月31日间我院NICU收治的体重<1500 g的早产儿302例,根据输液治疗途径不同,分为研究组(脐静脉置管组)200例和对照组(外周静脉留置针...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全静脉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3日至2017年12月31日间我院NICU收治的体重<1500 g的早产儿302例,根据输液治疗途径不同,分为研究组(脐静脉置管组)200例和对照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组)102例。比较两组的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导管合并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VC合并症中腹胀发生率最高,导管感染菌以大肠埃希菌感染占比例最高。结论 UVC可解决超未成熟儿、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输液困难、反复穿刺、静脉营养用药等问题,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促进疾病康复,但行UVC同时导管感染问题不能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超未成熟 超低/低出生体重儿 全静脉营养
原文传递
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热卡摄入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詹兴星 李禄全 包蕾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研究围生期各种因素对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热卡摄入的影响,以及早期摄入高热卡与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2月该院住院治疗并好转出院的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122例的临床资料,出生后第7... 目的研究围生期各种因素对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热卡摄入的影响,以及早期摄入高热卡与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12月该院住院治疗并好转出院的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122例的临床资料,出生后第7天热卡(肠内+肠外营养)摄入大于或等于120 kcal/(kg·d)者纳入高热卡组,其余病例纳入低热卡组。结果与低热卡组比较,高热卡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更低、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更短。2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小于胎龄儿、自然分娩、单胎、产前使用足疗程激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各种因素可影响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热卡的摄入。早期保证高热卡摄入,有益于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尽早达到全肠内营养,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低出生体重儿 热卡 并发症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