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管理生态圈的建设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丽军 桑璐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共3页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管理也是教育生态、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生态圈的要素分布和资源供给直接关系到教育管理的质效。从群落组织角度加强高等教育管理生态圈的建设,不仅要明确生态圈的建设方向,打造自然成熟的系...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管理也是教育生态、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生态圈的要素分布和资源供给直接关系到教育管理的质效。从群落组织角度加强高等教育管理生态圈的建设,不仅要明确生态圈的建设方向,打造自然成熟的系统,形成充分组合的完整主体,实现周期相对一致的结构,也要以组成要素的有效集聚、群落架构的完善、动态运行中的平衡为主要抓手,加快生态圈的主体层级化设置、资源空间布局设计、品质不同导向研究,从而真正构建要素完备、结构合理、良性运转的高等教育管理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管理生态圈 层级化设置 资源空间布局
下载PDF
京津冀科技资源空间布局与研发成果转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桂荣 杨亚军 《决策与信息》 2018年第3期49-58,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分布不均,三地产业群凝聚力不足,产业梯度明显,链接融合不够,协同能力不强,这些已经成为阻碍京津冀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的突出问题。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分布不均,三地产业群凝聚力不足,产业梯度明显,链接融合不够,协同能力不强,这些已经成为阻碍京津冀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的突出问题。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强京津冀区域产业互补,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带动产业整体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这是解决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难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技资源空间布局 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 产业梯度 产业集群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空间布局的河南省平原林业改革发展研究
3
作者 唐卫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3期84-88,93,共6页
河南省平原绿化到平原林业的转变过程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林业产权的变更相应经历了林业"三定"阶段、四荒拍卖阶段、市场化探索阶段和完善深化阶段.原创性、伴生性、兼容性、流动性是平原林改的主要特点,其核心内涵是真正让农... 河南省平原绿化到平原林业的转变过程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林业产权的变更相应经历了林业"三定"阶段、四荒拍卖阶段、市场化探索阶段和完善深化阶段.原创性、伴生性、兼容性、流动性是平原林改的主要特点,其核心内涵是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愿参与,自发实行,自主决策,自我完善.河南省对平原林业改革发展机制进行了创新探索,提出了积极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办法,促进林业的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放活商品林采伐管理,推动林业的产业化进程;鼓励组建林农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林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平原林业改革发展的财政支持等平原林业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林业改革 森林资源空间布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