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厚” 被引量:7
1
作者 蒋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71,共12页
"厚"作为古典诗美学中不多的绝对正价概念之一,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厚"的意识虽然很早就出现在诗歌创作中,但作为观念要到明清时期才见于诗论。竟陵派论诗尤其重视"厚"的趣味... "厚"作为古典诗美学中不多的绝对正价概念之一,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厚"的意识虽然很早就出现在诗歌创作中,但作为观念要到明清时期才见于诗论。竟陵派论诗尤其重视"厚"的趣味,清初贺贻孙《诗筏》对"厚"的诗学意义做了最集中的阐发,加上此后论者的多方发挥,从内容上的意义丰富、表现上的含蓄蕴藉、结构上的稳妥浑成等方面揭示了"厚"的理论内涵,同时也说明了真、清、流易等品质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能妨碍"厚"的道理。梳理历来对"厚"的阐述,可知其美学意蕴触及古典美学的核心价值,其理论内涵与很多诗学概念、命题产生交集与沟通,形成一个覆盖面甚广的概念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学 概念
原文传递
论魏禧与贺贻孙的“若不相知”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华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119,共5页
魏禧和贺贻孙同是明末清初文学名家,同在江西,易代之后均隐居不仕,两人有彭士望、方以智、萧伯升等共同的朋友,魏禧还多次出游,寻访天下奇士,但两人却始终未能相见,甚至在诗文中从无只语片言提及对方。此现象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极可能与... 魏禧和贺贻孙同是明末清初文学名家,同在江西,易代之后均隐居不仕,两人有彭士望、方以智、萧伯升等共同的朋友,魏禧还多次出游,寻访天下奇士,但两人却始终未能相见,甚至在诗文中从无只语片言提及对方。此现象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极可能与他们的思想与学术的不同趋向有关。贺、魏两位名家的失之交臂,可视为节士与豪杰、才子与志士的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魏禧
下载PDF
中西方崇高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珺平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33-39,共7页
近几年中西方比较美学和比较文论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一些成果,但是唯独对崇高理论进行全画系统的比较研究却似乎还是空白。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中国有关崇高理论虽然杂多,但大都是零散篇页,没有专门著作,也无人搜集整理,故而难窥全... 近几年中西方比较美学和比较文论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一些成果,但是唯独对崇高理论进行全画系统的比较研究却似乎还是空白。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中国有关崇高理论虽然杂多,但大都是零散篇页,没有专门著作,也无人搜集整理,故而难窥全豹。二是中国美学家对崇高看法虽有相同点但又有不同处,而且他们使用妁概念也完全相异,例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称“大”,《易》称“刚”,南北朝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研究 朗吉弩斯 专门著作 比较美学 崇高感 飘如游云 天地之间 杂多 斯托洛维奇
下载PDF
读贺贻孙《诗筏》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宗海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4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竟陵派 《诗经》 含蓄蕴藉 中国诗歌史 诗歌理论 汉乐府 清诗话 陶渊明
下载PDF
论清初诗经学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国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5,共5页
本文对清初诗经学作总体论述,然后,选择清初诗经学名家之著述逐一述论,在诗经学史的背景中对其进行宏观和微观评价。
关键词 诗经学 诗经清学 惠周惕 陆奎勋
下载PDF
贺贻孙与《激书》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德清 《九江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激书》 文学家 散文集 明末清初
下载PDF
贺贻孙对《诗经》抒情主体的彰显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兆禄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9-32,共4页
明清之际贺贻孙诠释《诗经》重视抒情主体的作用。结合具体作品,贺贻孙从"情"着眼揭示诗人的创作心态与动机;强调主体构思在诗歌创作中的积极作用,突出主体的移情作用,指出不同主体面对相同现象产生、抒发的情感不同;诠释《... 明清之际贺贻孙诠释《诗经》重视抒情主体的作用。结合具体作品,贺贻孙从"情"着眼揭示诗人的创作心态与动机;强调主体构思在诗歌创作中的积极作用,突出主体的移情作用,指出不同主体面对相同现象产生、抒发的情感不同;诠释《诗经》中的代拟抒情方式。贺贻孙对文学4要素中主体(作者)的突出与强调,丰富与发展了《诗经》的文学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触》 抒情主体 代拟抒情 文学诠释
下载PDF
论贺贻孙《骚筏》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志嘨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贺贻孙虽然生在明代,但他的主要学术活动乃是在清代,故学术上应定其为清代人。他的《骚筏》篇幅不大,却甚有特色,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见解,对人们认识屈原、宋玉和理解楚辞作品,颇有启发,是一部不容忽视的诗话类楚辞研究著作。
关键词 清代 《骚筏》
下载PDF
贺贻孙文学思想探析
9
作者 李园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43-50,共8页
客观、全面地了解作家的文学思想有利于对其文学作品理解和研究。贺贻孙作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与评论家,在文学思想上,主张“性灵”“学古而不拟古”“提倡民歌”“文学要表达悲愤之情”以及“强调文学对自我生命之重要”等。将贺贻孙的... 客观、全面地了解作家的文学思想有利于对其文学作品理解和研究。贺贻孙作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与评论家,在文学思想上,主张“性灵”“学古而不拟古”“提倡民歌”“文学要表达悲愤之情”以及“强调文学对自我生命之重要”等。将贺贻孙的文学思想放置于明代文论的脉络之中,不难发现他的“主性灵”“学古而不拟古”“提倡民歌”等主张虽受到晚明公安派与竟陵派的影响,但独树一帜。同时在明代结社运动风起云涌时,同社中人与贺贻孙的文学思想亦有相互渗透与交融,从而形成了贺贻孙独特的文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主张 文学思想
下载PDF
从《诗筏》看贺贻孙的“化境”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顺贵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6-130,共5页
贺贻孙是明末清初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具有十分丰富的诗歌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贺贻孙对独标的“化境”说所包含的审美意蕴作了深入地发掘与丰富,成为其诗歌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的诗歌作者将其奉为... 贺贻孙是明末清初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具有十分丰富的诗歌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贺贻孙对独标的“化境”说所包含的审美意蕴作了深入地发掘与丰富,成为其诗歌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的诗歌作者将其奉为诗歌创作的圭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境 神厚 气厚 味厚 厚养
下载PDF
贺贻孙诗学批评中的诗“厚”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美琼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3-148,共6页
贺贻孙与竟陵派有着深厚渊源,他沿竟陵派的思路将诗"厚"之说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了以"厚"为中心的诗歌理论体系——诗"厚"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神厚、气厚、味厚是诗"厚"的具体组成,三者有着极... 贺贻孙与竟陵派有着深厚渊源,他沿竟陵派的思路将诗"厚"之说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了以"厚"为中心的诗歌理论体系——诗"厚"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神厚、气厚、味厚是诗"厚"的具体组成,三者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富、肥、蛮、淡、薄则是与诗"厚"相关联的五个审美范畴,它们与"厚"或类而不同,或对立却内通;内养作为创作主体的修为,是达到诗"厚"的基础;蕴藉作为表达方式,是诗作通向"厚"的路径;无厚之厚,是诗"厚"的最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厚”论 渊源 组成 关联范畴 基础 路径 最高境界
下载PDF
“寒鸦万点”之阵——从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说起
12
作者 于翠玲 《文史知识》 2017年第9期124-127,共4页
北宋词人秦观(1049-1100)有一首《满庭芳》词,其中描写景物不仅有"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的对句为人称道,还有"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三句广为传诵。清代贺贻孙《诗筏》有详细评点:"秦少游‘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北宋词人秦观(1049-1100)有一首《满庭芳》词,其中描写景物不仅有"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的对句为人称道,还有"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三句广为传诵。清代贺贻孙《诗筏》有详细评点:"秦少游‘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晁无咎云:‘此语虽不识字者,亦知是天生好言语。’渔隐云:‘无咎不见炀帝诗耳。’盖以隋炀帝有‘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也。余谓此语在炀帝诗中,只属平常,入少游词,特为妙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庭芳》 秦观 北宋词人 流水 秦少游 隋炀帝 景物
原文传递
《诗筏》作者辨正
13
作者 刘善良 《文学遗产》 1987年第6期112-113,共2页
在众多的清人诗话著作中,《诗筏》是具有独特见解的一部,得到学术界人士的好评。清末叶德辉就这样评论道:"独抒己见,不蹈明人气习,可谓能自树立者矣。"至于《诗筏》的作者,或署永新贺贻孙,或署归安吴大受,人们通常把它看成名同实异... 在众多的清人诗话著作中,《诗筏》是具有独特见解的一部,得到学术界人士的好评。清末叶德辉就这样评论道:"独抒己见,不蹈明人气习,可谓能自树立者矣。"至于《诗筏》的作者,或署永新贺贻孙,或署归安吴大受,人们通常把它看成名同实异的两部著作,杜信孚等同志编著的《同名异书通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就是这样。郭绍虞先生编选《清诗话续编》时,收录了贺贻孙《诗筏》,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里又称引吴大受《诗筏》,郭先生事实上也是把它看作两部书。专家专书尚且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话 作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 辨正 学术界 叶德辉
原文传递
气势·厚·化境──贺贻孙诗歌美学述评
14
作者 李舜臣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41-47,共7页
贺贻孙是明末清初爱国诗文家,诗歌美学十分丰富。一方面,他从诗歌所肩负的社会道义和时代使命出发,认为诗歌是源于一种“不平之气”,应当陶写“哀怨”之情,进而主张在诗歌中呈现出“吹沙崩石,掣雷走电”的气势美,使“不平之气”... 贺贻孙是明末清初爱国诗文家,诗歌美学十分丰富。一方面,他从诗歌所肩负的社会道义和时代使命出发,认为诗歌是源于一种“不平之气”,应当陶写“哀怨”之情,进而主张在诗歌中呈现出“吹沙崩石,掣雷走电”的气势美,使“不平之气”一吐而后快;另一方面,贺贻孙又能自觉从诗之本体出发,主张诗歌的“神厚”、“气厚”,高扬主体之神,使诗歌呈现出浓郁、深远、蕴藉美感。同时,贻孙还承续了庄子的“神化”思想,结合自唐以来的境界理论,用“化境”这一范畴标示他心目中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贺贻孙是诗学史上丰富论述“化境”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势 蕴藉 化境
下载PDF
诗艺的辩证法
15
作者 厉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79-82,共4页
辩证的法则,是艺术的根本法则.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动与静、多与少、大与小、虚与实、正与反、形与神、曲与直、巧与拙……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对立和相互转化.诗人应该用艺术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使... 辩证的法则,是艺术的根本法则.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动与静、多与少、大与小、虚与实、正与反、形与神、曲与直、巧与拙……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对立和相互转化.诗人应该用艺术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使之和谐地统一在诗的艺术体中.新时期的诗人们,要自觉地学习唯物辩证法,用马列主义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借鉴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吟颂出我们时代的新诗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艺 诗歌创作 情与景 根本法则 形与神 虚与实 古代文论 诗眼 逢入京使
下载PDF
贺贻孙生卒年小考
16
作者 刘浏 《中国韵文学刊》 2010年第4期97-98,共2页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贺贻孙的生卒年未详,可通过其《水田居文集》中若干文献考得其确切生年及大致卒年,为1603至1685后不久。
关键词 《水田居文集》 生年 卒年
下载PDF
本文的具体化及其他——略谈文学阅读和文学本文的若干问题
17
作者 张必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32-40,58,共10页
一把文学的审美阅读过程看做一个使文学本文“具体化”的过程,这是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的一个有关文学接受问题的重要观点.“具体化”概念又是和他对于文学作品本体结构的看法密切联系的。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首先是一种语言... 一把文学的审美阅读过程看做一个使文学本文“具体化”的过程,这是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的一个有关文学接受问题的重要观点.“具体化”概念又是和他对于文学作品本体结构的看法密切联系的。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首先是一种语言构成物”,它所提供的只是一个“图式化结构”,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空白”或“未定点”。在阅读活动中,读者通过积极地想象和理解,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填补,把作品中的未定点加以确定化,把作品中的各种潜在因素加以现实化,从而使作品的表现对象(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加登 阅读过程 确定化 图式化 本体结构 审美意象 访隐者不遇 渡桑干 造访者
下载PDF
论贺贻孙的诗学主张与审美理想
18
作者 蓝青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5-52,共8页
贺贻孙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人与诗学家,他对明代复古派、公安派和竟陵派的诗学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分析批判的同时兼取其长,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诗学体系。贺贻孙吸取公安派、竟陵派对性灵的追求,提倡诗写本色,反对字模句拟;同时强调师... 贺贻孙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人与诗学家,他对明代复古派、公安派和竟陵派的诗学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分析批判的同时兼取其长,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诗学体系。贺贻孙吸取公安派、竟陵派对性灵的追求,提倡诗写本色,反对字模句拟;同时强调师法古人,主张在熟参古人的基础上抒写情思,以避免公安派俚俗之弊。由于身经丧乱,贺贻孙尤其注重变风变雅,强调梗概多气的激越情怀,这就与公安派关注自我、竟陵派幽深孤峭拉开了距离。贺贻孙还提出了“化境”这一审美理想,以避免复古派之赝古、公安派之纤佻以及竟陵派之僻涩,彰显出卓越的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诗筏 化境
下载PDF
灼灼其华一现之,硕硕其实遗真味——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讨源”与“振叶”
19
作者 刘亚凤 《群文天地》 2012年第A11期117-120,共4页
口中之言,心中之意,意生而发乎言,记之以成文,然言意之辩尔然于古。意非言不昌,言非意不立。孔子之"辞欲巧",老庄之"言不尽意",而后论文质,而后论意境。然意之于言,犹为根本,言以载文,因情而造文也。司空含蓄之法&q... 口中之言,心中之意,意生而发乎言,记之以成文,然言意之辩尔然于古。意非言不昌,言非意不立。孔子之"辞欲巧",老庄之"言不尽意",而后论文质,而后论意境。然意之于言,犹为根本,言以载文,因情而造文也。司空含蓄之法"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上有源头活水,下有细流涓涓,然后以之观文,知意为硕果真实,言犹一现灼花。意虽为载意之器,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幽深之意,难以言状。意之无尽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灼其华 言意之辩 尽意 文质 难以言状 妙悟 味外之旨 言以足志 理不胜辞
原文传递
“血痕”与“墨痕”
20
作者 万仕同 《中国记者》 1985年第6期34-35,共2页
新闻写作正在越来越多地借鉴文学表现手法,不少作者刻意追求新闻写作的形式美,这无疑是件好事。新闻跟文学一样,包括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段等要素的形式愈完美,就愈能更好地表现内容。但追求表现形式美有一个度,就是运用诸多表现... 新闻写作正在越来越多地借鉴文学表现手法,不少作者刻意追求新闻写作的形式美,这无疑是件好事。新闻跟文学一样,包括体裁、结构、语言、表现手段等要素的形式愈完美,就愈能更好地表现内容。但追求表现形式美有一个度,就是运用诸多表现形式的结果,不应是突出表现形式本身的美,而应借助于形式把内容恰当地、充分地、完善地表现出来,从而使读者为整个内容所吸引,不再去注意形式本身。技巧和手法是要的,但如果让读者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种技巧和手法,这文字便很难算是一流的了。杜甫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写作 文学表现 形式美 诗歌成就 《艺概》 散文大家 文益 气骨 学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