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魏禧与贺贻孙的“若不相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魏禧和贺贻孙同是明末清初文学名家,同在江西,易代之后均隐居不仕,两人有彭士望、方以智、萧伯升等共同的朋友,魏禧还多次出游,寻访天下奇士,但两人却始终未能相见,甚至在诗文中从无只语片言提及对方。此现象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极可能与他们的思想与学术的不同趋向有关。贺、魏两位名家的失之交臂,可视为节士与豪杰、才子与志士的分野。
作者
杜华平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119,共5页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贺贻孙
魏禧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7
1
《续修四库全书》第16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58页.
被引量:1
2
魏禧着,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魏叔子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08、27、183、377页.
被引量:1
3
贺贻孙.《水田居文集》,道光至同治间敕书楼刊,卷三.
被引量:1
4
贺贻孙.《水田居文集》,道光至同治间敕书楼刊,卷五.
被引量:1
5
罗天祥编著..贺贻孙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203.
6
彭士望.《与贺子翼书》,《耻躬堂文集》卷二,道光四年家刻本.
被引量:1
7
魏礼.《魏季子文集》,《宁都三魏全集》本,道光二十五年刊.
被引量:1
8
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9页.
被引量:1
9
余英时著..方以智晚节考 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79.
10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2册,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824页.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清)王夫之著,《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船山全书[M]岳麓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8
1
杨义.
李杜诗学:原理与方法论[J]
.中国文化研究,2000(4):52-69.
被引量:4
2
饶道庆,管见.
《红楼梦》脂评中的画论术语探源[J]
.红楼梦学刊,2002(4):179-191.
被引量:1
3
王文生.
从《春江花月夜》的解读论中西美学[J]
.文学遗产,2007(2):22-29.
被引量:9
4
康怀远.
李白诗歌的征服精神[J]
.当代文坛,2007(3):175-176.
5
罗书华.
志与事:中国诗学与叙事学比较论[J]
.文学评论,2008(1):113-119.
被引量:2
6
马大康.
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征及其现代转变[J]
.文艺理论研究,2007(6):102-106.
被引量:3
7
易闻晓.
诗道高雅的语用阐述[J]
.文学评论,2008(2):19-24.
被引量:10
8
戴建业.
论元嘉七言古诗诗体的成熟——兼论七古艺术形式的演进[J]
.文艺研究,2008(8):61-70.
被引量:3
9
蒋寅.
中国古代文体互参中“以高行卑”的体位定势[J]
.中国社会科学,2008(5):149-167.
被引量:69
10
俞国林.
宫词的产生及其流变[J]
.文学遗产,2009(3):131-13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7
1
李联.
魏禧卒年及字号考[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7-10.
被引量:1
2
戴存仁,邱国坤.
任天下于一身 托一身于天下——魏禧爱国思想述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7(1):81-86.
被引量:2
3
肖烽.
易堂九子中的另类隐士——略论魏祥的游幕与隐逸心态[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6(3):88-91.
被引量:2
4
[5]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被引量:1
5
武海军.
论魏禧的诗学观及诗歌创作[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3):47-51.
被引量:2
6
吴中胜.
一个客家隐者的心灵境界——论魏礼的诗学思想[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62-65.
被引量:1
7
马将伟.
《清史稿·曾灿传》及《魏礼传》史实考误[J]
.兰州学刊,2009(3):212-214.
被引量:2
8
马将伟.
以文存史观念与清初“传”体文——以魏禧为考察中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5):107-111.
被引量:3
9
萧宿荣.
“轻风扬波,细瀫微澜”——论魏禧杂记小品的艺术风格[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0(1):29-35.
被引量:2
10
马将伟.
“出”“隐”之间:从魏际瑞游幕看清初士人的悖论性生存[J]
.清史研究,2013(1):13-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杜华平,朱倩.
论贺贻孙学术著作的文章家习气[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95-98.
2
王利民,陈丽娟.
宁都三魏研究综述[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2):48-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方健霖.
易堂九子文学创作之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18(5):11-12.
1
陈丽丽.
中国古代作品论中的“狂”范畴[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2):84-85.
2
刘亚凤.
灼灼其华一现之,硕硕其实遗真味——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讨源”与“振叶”[J]
.群文天地,2012(A11):117-120.
3
吴宗海.
读贺贻孙《诗筏》[J]
.高校教育管理,1996(4):46-50.
被引量:2
4
文化辞典[J]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2014,0(7):41-41.
5
亦愚.
诗学随笔(二则)[J]
.求索,1994(6):105-105.
6
徐志嘨.
论贺贻孙《骚筏》[J]
.晋阳学刊,2010(3):119-123.
被引量:1
7
王顺贵.
从《诗筏》看贺贻孙的“化境”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26-130.
被引量:1
8
季红真.
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谢冕先生的人格、思想与学术活动的点滴印象[J]
.厦门文学,2004(2):13-14.
9
刘浏.
贺贻孙生卒年小考[J]
.中国韵文学刊,2010,24(4):97-98.
10
刘德清.
贺贻孙与《激书》[J]
.九江师专学报,2002,21(3):85-86.
被引量:2
江汉论坛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