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梦溪笔谈》探北宋唱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琚清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45-47,共3页
我国唱论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可上朔到唐宋。古代没有记录声音的手段,有些文字记述又没流传下来。所以使得民族唱论,特别是唱法方面记载甚微。只能从古籍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和分析。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歌唱家,有关他(她)们的唱法及声音... 我国唱论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可上朔到唐宋。古代没有记录声音的手段,有些文字记述又没流传下来。所以使得民族唱论,特别是唱法方面记载甚微。只能从古籍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和分析。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歌唱家,有关他(她)们的唱法及声音描绘不少,唐宋之后这方面的论述就更多了。如:“一遏行云不流,木叶皆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论 《梦溪笔谈》 北宋 发声方法 调气 发声法 歌唱方法 字声结合 行云
下载PDF
试论《乐府传声》的声乐美学原则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洛 《艺术探索》 1988年第2期16-18,共3页
我国的民族声乐理论早已形成体系,在先秦时期,就有人总结出较完整的歌唱理论,更兼精确的审美原则。《礼记·乐记》云:“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可以说,先秦的歌唱理论,是我国声乐... 我国的民族声乐理论早已形成体系,在先秦时期,就有人总结出较完整的歌唱理论,更兼精确的审美原则。《礼记·乐记》云:“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可以说,先秦的歌唱理论,是我国声乐美学原则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元、明、清时期,我国的声乐理论进入高峰期,燕南芝庵的《唱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传声 声乐理论 美学原则 审美原则 《唱论》 归韵 《礼记·乐记》 声乐技巧 曲情
下载PDF
贯珠萦纡醉中原——试论周玉珍的表演定位及唱风、唱派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紫晨 《东方艺术》 1998年第6期72-73,共2页
周玉珍是河南曲剧中年表演艺术家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为了曲剧事业的振兴,为了青年演员的学习、成长,也为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觉得有必要从理论高度上对周玉珍的表演定位及唱风、唱派给以科学的解析和阐释。周玉珍... 周玉珍是河南曲剧中年表演艺术家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为了曲剧事业的振兴,为了青年演员的学习、成长,也为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觉得有必要从理论高度上对周玉珍的表演定位及唱风、唱派给以科学的解析和阐释。周玉珍在接受某一个角色时,从不孤立地琢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萦纡 《西厢记》 大调曲 唱腔 呼吸方法 以情带声 人物塑造 声乐艺术 巧姐
原文传递
连珠溯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启智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50-53,共4页
何谓“连珠?历代多有所论.《艺文类聚·五十七》傅玄连珠序曰:“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微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欲使历历如贯珠,易睹而可悦,故谓之连珠也.”同页又载沈约注制旨连珠表曰:“连珠者,盖所... 何谓“连珠?历代多有所论.《艺文类聚·五十七》傅玄连珠序曰:“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微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欲使历历如贯珠,易睹而可悦,故谓之连珠也.”同页又载沈约注制旨连珠表曰:“连珠者,盖所谓词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文心雕龙·杂文》云陆士衡连珠“文小易周,思闲可瞻,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明代吴讷《文章辨体》云:“大抵连珠之文,穿贯事理,如珠在贯……其体则四六对偶而有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士衡 吴讷 假喻 内外储说 辨体 文章缘起 艺文类聚 邓析子 贤者
下载PDF
能原镈铭试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人聪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能原镈传世两件,均铸有铭文,分别为48字及60字,为便于称述,现将铸有48字铭文的称为甲镈,60字铭的称为乙镈。甲镈传于光绪庚寅年(1890年)为渔人得之于江西瑞州(今高安县)东廓外锦江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乙镈土于江西临江县,今藏台北... 能原镈传世两件,均铸有铭文,分别为48字及60字,为便于称述,现将铸有48字铭文的称为甲镈,60字铭的称为乙镈。甲镈传于光绪庚寅年(1890年)为渔人得之于江西瑞州(今高安县)东廓外锦江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乙镈土于江西临江县,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两件镈的年代,《殷周金文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王 残片 奇字 字模 古口 心源 古字 饰笔 文字体
原文传递
夏后氏人诗词选
6
作者 夏后氏人 《扬子江(诗刊)》 2022年第4期67-68,共2页
有隔十首(选三)予马齿已长,隔感渐生。往仗性灵颖悟而骤得者,今觉疏其不亲耳。因择生平有隔感者十事咏之。既咏之后,所愿无隔。隔种类琉璃白璧不坚完,堕地天星竟化山。见说无情鱼与兽,贯珠成佩草如环。隔语言议多警语益增烦,辞任清空不... 有隔十首(选三)予马齿已长,隔感渐生。往仗性灵颖悟而骤得者,今觉疏其不亲耳。因择生平有隔感者十事咏之。既咏之后,所愿无隔。隔种类琉璃白璧不坚完,堕地天星竟化山。见说无情鱼与兽,贯珠成佩草如环。隔语言议多警语益增烦,辞任清空不避喧。重译未还博望老,汉书终是一家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后氏 性灵
原文传递
李柏朝《老子道德经贯珠解》的特色与成就
7
作者 谢清果 王婕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9,共8页
《老子道德经贯珠解》成书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共76页,作者为李柏朝。书籍发行当年,李柏朝自杀身亡。其知己王沧萍感慨李柏朝著书既不为沽名钓誉,也非生计所迫,而是想以老子之道启迪人心、净化浊世,"李君虽死而李君之精神则不死... 《老子道德经贯珠解》成书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共76页,作者为李柏朝。书籍发行当年,李柏朝自杀身亡。其知己王沧萍感慨李柏朝著书既不为沽名钓誉,也非生计所迫,而是想以老子之道启迪人心、净化浊世,"李君虽死而李君之精神则不死矣"~1。正是有感于人们"于老子之说,非但不知敬懔奉持,抑且视为蛇蝎"~2的社会现实,李柏朝心怀"一扫神秘欺人之谈,而以科学的哲学的最新学理出之"~3之志,以贯释之法注解《道德经》。李柏朝的《老子道德经贯珠解》~4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对老子《道德经》思想的阐发散发着浓浓的救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 自杀身亡 李柏 老子《道德经》 沽名钓誉 李君 老子之道
原文传递
声情激荡溢纯青——看张宝英演出《寻儿记》
8
作者 杨奇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4-55,共2页
被誉为“豫剧第一大青衣”的河南省安阳市豫剧团的张宝英,在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中以一出改编传统戏《寻儿记》,荣获了优秀表演奖,看了她的演出,不由人不想到俄国的勃留洛夫的一句名言:“艺术起于至微”。即艺术常常是从最... 被誉为“豫剧第一大青衣”的河南省安阳市豫剧团的张宝英,在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中以一出改编传统戏《寻儿记》,荣获了优秀表演奖,看了她的演出,不由人不想到俄国的勃留洛夫的一句名言:“艺术起于至微”。即艺术常常是从最微细的地方显示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宝英 勃留洛夫 中国戏曲 按情行腔 甩腔 高音区 河南省安阳市 生活感受 个性魅力
原文传递
谈歌唱艺术中的连音和断音
9
作者 王玉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52-53,共2页
作为一门艺术,歌唱不仅需要有一副好嗓子,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各种熟练的歌唱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连音和断音就是这诸多的方法和技巧中非常重要的技巧要素之一。一、连音:它是各种唱法中用得最多的歌唱技巧。意大利人有一句传... 作为一门艺术,歌唱不仅需要有一副好嗓子,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各种熟练的歌唱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连音和断音就是这诸多的方法和技巧中非常重要的技巧要素之一。一、连音:它是各种唱法中用得最多的歌唱技巧。意大利人有一句传统的格言:“谁不懂得怎样歌唱音的连接,他就不懂得把歌唱好。”中国古人在形容歌声的连贯流畅时曰:“累累如贯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技巧 发声方法 横隔膜 练声 头腔共鸣 一线到底 内象 咽腔 额窦
下载PDF
通感描写的条件和技巧
10
作者 周观武 《中州学刊》 198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是指语言描写中的“感觉挪移’现象(详1962年第1期《文学评论》)。这是一种修辞格式,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得巧,可以造成特殊的文学效果,给人以新鲜感,朦胧美,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属于描写听觉感受... 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是指语言描写中的“感觉挪移’现象(详1962年第1期《文学评论》)。这是一种修辞格式,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得巧,可以造成特殊的文学效果,给人以新鲜感,朦胧美,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属于描写听觉感受的“闹”字,以形容视觉中的感受——红杏花的繁盛,按常理,是说不通的,因为人的感觉分析器的“单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描写 联觉 百合花 两个条件 杏花 云雀 两个基本 宋祁 文学效果
下载PDF
试谈俄语诗歌中声音的表意作用
11
作者 郑福和 《山东外语教学》 1988年第1期42-46,共5页
诗歌的语言,与一般的语言不同,特别讲究声音。诗人对声音精炼加工,巧妙地调配声韵和节奏,使诗歌产生“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的优美的音乐效果。俄语丰富的语音,赋予俄国诗人以创造优美悦耳的诗歌的广阔天地。本文... 诗歌的语言,与一般的语言不同,特别讲究声音。诗人对声音精炼加工,巧妙地调配声韵和节奏,使诗歌产生“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的优美的音乐效果。俄语丰富的语音,赋予俄国诗人以创造优美悦耳的诗歌的广阔天地。本文试就俄语语音在诗歌中的表意作用谈点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效果 短辅音 首韵 杳杳寒山道 振玉 兵车行 诗行 如闻其声 使人
下载PDF
当朗诵遇上音乐——用唱法指导诗歌读法举隅
12
作者 黄京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年第6期110-111,共2页
文学与音乐渊源已久,诗和歌更是水乳交融。古代,诗就是歌,歌也是诗。《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是先民的歌唱。所以,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音乐美。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写到:“声传于吻,泠泠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 文学与音乐渊源已久,诗和歌更是水乳交融。古代,诗就是歌,歌也是诗。《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是先民的歌唱。所以,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音乐美。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写到:“声传于吻,泠泠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玉 一唱三叹 金声玉振 悦耳动听 发音器 《春江花月夜》 科学发声 张若虚 发声练习
下载PDF
诗句反进一层见妙
13
作者 张炼强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4年第3期43-44,共2页
诗贵意若贯珠。《诗眼》说:“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闻官军收河北》诗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夫人感极则悲,悲定而后喜,忽闻大盗之平,喜唐室复见太平,顾视妻子,知免流离,故曰:“却看妻... 诗贵意若贯珠。《诗眼》说:“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闻官军收河北》诗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夫人感极则悲,悲定而后喜,忽闻大盗之平,喜唐室复见太平,顾视妻子,知免流离,故曰:“却看妻子愁何在。’其喜之至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曰:‘漫展诗书喜欲狂。’从此有乐生之心,故曰:“白日放歌须纵酒。’于是率中原流寓之人同归,以青春和暖之时即路,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言其道途,则曰:‘欲从巴峡穿巫峡。’言其所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修辞 反接法 逻辑思维规律 巴峡 道途 诗眼 《四溟诗话》 唐室 巫峡
下载PDF
看戏随想三则
14
作者 王继山 《大舞台》 1999年第1期80-81,共2页
把林冲诗化了 《林冲夜奔》难演。 “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遥瞻残月,暗度重关,我急、急走荒郊……”剧作家是以蘸满激情的诗笔来为我们讲述林冲夜奔的。 作为京城军官,林冲为皇室效力,尽职尽责。造反本不是情愿。上梁山... 把林冲诗化了 《林冲夜奔》难演。 “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遥瞻残月,暗度重关,我急、急走荒郊……”剧作家是以蘸满激情的诗笔来为我们讲述林冲夜奔的。 作为京城军官,林冲为皇室效力,尽职尽责。造反本不是情愿。上梁山是逼出来的。《夜奔》对林冲这种矛盾心态把握得很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冲夜奔 秦琼 暗度 上梁山 急走 大英雄 矛盾心态 声腔 淮河
下载PDF
迎春乐
15
作者 陈昌俊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78-82,共2页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阳、染芳草。被啼茑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 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①紫陌:帝都郊野的道路。 ②亸(duo):下垂之意。 ③青楼:此指显贵家之闺阁。 ④琲(bei):贯珠。
关键词 春归 吴都 此际 用韵 文艺作品 少年得志 花落知多少 上片 夜来风雨
下载PDF
浅释“移觉”
16
作者 禾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89年第8期34-35,共2页
“移觉”就是把人们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使人们获得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移觉”现象。我国珍贵的音乐文献《礼记·乐记》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如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 “移觉”就是把人们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使人们获得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移觉”现象。我国珍贵的音乐文献《礼记·乐记》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如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曲如折,止如稿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音乐本是诉诸听觉,但在这里音乐不仅变化无穷,使人感到悦耳,而且从听觉引起人的视觉、触觉,进入了“声人心通”的境地。美术上,人们把红、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觉 音乐文献 《礼记·乐记》 变化无穷 曲如 中钩 使人 浅释 通感
下载PDF
贯珠振玉 锦绣成文——近体诗格律形式美浅谈
17
作者 支菊生 李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4-20,共7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出现了被称为“近体”的新兴诗体.所谓“近体”,包括五言或七言的律诗、绝句和长律这几种体式.此后,凡不属上述几种体式的诗,则被称为“古体”.近体与古体的分界点在哪里呢?从字面上看,“近”与“古”是时代的概...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出现了被称为“近体”的新兴诗体.所谓“近体”,包括五言或七言的律诗、绝句和长律这几种体式.此后,凡不属上述几种体式的诗,则被称为“古体”.近体与古体的分界点在哪里呢?从字面上看,“近”与“古”是时代的概念,但却不是两类诗体的分界所在.近体与古体的区分,主要表现为诗歌体制上的明显差异:近体是格律严密的诗体,古体是不讲究严密格律的诗体.近体诗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体诗 格律形式 诗体 诗歌形式 中国古代诗歌 形式美 古体 节奏与韵律 节奏美
下载PDF
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从《师乙篇》到明清“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承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4,161,共8页
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是古代音乐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的开端是《乐记·师乙篇》,其中几个重要命题在后来不断发展,成为明清"唱论"的主体。一是由"抗坠"说发展出气本体论,二是由"贯珠"说... 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是古代音乐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的开端是《乐记·师乙篇》,其中几个重要命题在后来不断发展,成为明清"唱论"的主体。一是由"抗坠"说发展出气本体论,二是由"贯珠"说生发出声音形态论,三是由"折槁"说催化出声音张力论,四是由"动己"说孕育出声情美感论。文章还考察了古代声乐演唱理论轴心的演变,分析了演唱本体和表现内容从"情志"转到"情节"的过程和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论 师乙篇 抗坠说 折槁说 动己说 声乐演唱美学
下载PDF
尤怡《伤寒贯珠集》厥阴病实质与治法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新悦 周永学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90-92,共3页
厥阴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虚实夹杂,被认为是《伤寒论》学习中的难点。清代医家尤怡在其著作《伤寒贯珠集》中对厥阴病的本质,厥阴病的治法、方药,厥阴病治法禁忌,以及瘥后劳复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尤怡认为"阴尽阳生"... 厥阴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虚实夹杂,被认为是《伤寒论》学习中的难点。清代医家尤怡在其著作《伤寒贯珠集》中对厥阴病的本质,厥阴病的治法、方药,厥阴病治法禁忌,以及瘥后劳复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尤怡认为"阴尽阳生"是厥阴病发展的生理基础,阳生则热,阳退则寒;厥阴的脉证当以"厥热之进退"为主,厥热进则热,厥热退则寒;厥阴病的治疗围绕厥热的进退,尤怡将其归纳为"热进则清,热退则温"。尤怡化繁为简,从厥阴病的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等方面将《伤寒论》中关于厥阴的相关条文从新分类,编排次序,并加以个人的见解,为后世学习厥阴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怡 伤寒 厥阴病 治法
下载PDF
尤在泾与《伤寒贯珠集》 被引量:4
20
作者 伊广谦 张慧芳 《江西中医药》 2004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伤寒 尤在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