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曲流派和唱腔一家言——《越剧流派唱腔讲座》(第一讲) 被引量:3
1
作者 袁雪芬 《上海戏剧》 1987年第1期45-47,共3页
时下对戏曲的流派言人人殊。流派即唱腔,唱腔即流派便是一说。此种说法不仅见诸于口头,而且在报刊、广播、电视中屡见不鲜。例如,讲某个流派就只讲它的唱腔怎么样,甚至津津乐道于几句独到的唱腔。又如,对比较知名的演员,因其唱腔有某些... 时下对戏曲的流派言人人殊。流派即唱腔,唱腔即流派便是一说。此种说法不仅见诸于口头,而且在报刊、广播、电视中屡见不鲜。例如,讲某个流派就只讲它的唱腔怎么样,甚至津津乐道于几句独到的唱腔。又如,对比较知名的演员,因其唱腔有某些特点而称为某派。还有,年轻的演员学他老师的唱腔,只要音色接近,模仿得象,就冠以某派弟子、某派传人等等。它给人一种印象,流派的标志就是唱腔。或者,唱腔与流派划等号。这种说法和看法,是不是接触到流派的精神内涵?大家来研究。我认为,这是有偏颇的。关于流派的界说尽可以从容地去展开讨论。我只是从人们熟知的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诸多流派艺术来看,流派应该是在剧目、唱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流派 程砚秋 周信芳 盖叫天 唱念 创腔 梁祝哀史 板腔体 舞台艺术
下载PDF
哀戏喜作的表演特征——《贩马记·写状》的表演心得
2
作者 林雨佳 《剧影月报》 2020年第2期48-49,共2页
《贩马记》又名《奇双会》,以《哭监》《写状》《三拉团圆》几折串演成小全本常演于舞台,有时也单演《写状》一折。全剧讲李桂枝全家受害,后在丈夫赵宠帮助下,为其父雪冤,最终全家团圆之事。《写状》一折,以李桂枝向丈夫诉说其生父含冤... 《贩马记》又名《奇双会》,以《哭监》《写状》《三拉团圆》几折串演成小全本常演于舞台,有时也单演《写状》一折。全剧讲李桂枝全家受害,后在丈夫赵宠帮助下,为其父雪冤,最终全家团圆之事。《写状》一折,以李桂枝向丈夫诉说其生父含冤入狱一家失散之事,请求丈夫代写状词为父鸣冤昭雪为主要情节,李桂枝在《哭监》中得知父亲含冤入狱之事,心中焦急悲痛而不知所措,恰恰丈夫也被继母所害,共同的遭遇使他俩之间的感情更加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双会 李桂枝 团圆 表演特征 鸣冤 全本
下载PDF
从徽池雅调到吹腔——兼析《贩马记》的唱腔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文娟 《咸宁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42-145,150,共5页
吹腔是徽调的主要声腔之一。文章从历史渊源、地缘关系、形态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它形成的三个阶段,并以吹腔传统戏《贩马记》为例,分析其音乐特点以及与其他声腔的传承关系。
关键词 徽池雅调 昆弋腔 吹腔
下载PDF
江南何处听俞腔——关于俞振飞先生的几件轶事 被引量:1
4
作者 沈祖安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1-32,共2页
橄榄滋味最难忘,酣畅清醇宁有双? 一自谪仙憔悴后,江南何处听俞腔? 这是我在数年前在杭洲和赵朴初先生谈昆曲时怀念俞振飞先生,步韵口占的绝句。于今真成了“绝句”,俞先生终于故去了。关于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为艺术作出的巨大贡献,已... 橄榄滋味最难忘,酣畅清醇宁有双? 一自谪仙憔悴后,江南何处听俞腔? 这是我在数年前在杭洲和赵朴初先生谈昆曲时怀念俞振飞先生,步韵口占的绝句。于今真成了“绝句”,俞先生终于故去了。关于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为艺术作出的巨大贡献,已载入史册。作为他的一个从事京昆艺术研究的晚辈,我说几件亲身经历的往事。一、“文人相亲”的力行者记得50年代中期,他从香港回来不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振飞 文人相亲 赵朴初 艺术成就 彦祥 京昆 俞派 张君秋 盖叫天
下载PDF
振兴昆剧断想
5
作者 蔡正仁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7-39,共3页
自从《人民日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以后,短短的30多年间,昆剧不仅已被救活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的前半期,全国先后恢复和重建了6个昆剧院团,从事昆剧的专业人员有近千人。昆剧界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大... 自从《人民日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以后,短短的30多年间,昆剧不仅已被救活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的前半期,全国先后恢复和重建了6个昆剧院团,从事昆剧的专业人员有近千人。昆剧界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大奖的演员有18位之多。更可喜的是昆剧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原先处在奄奄一息的昆剧,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必须看到昆剧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昆剧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巨大而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出戏 中国戏剧 上海昆剧团 两代人 小宴 徽班 剧团工作 《十五贯》 曲界
原文传递
“晋商”文艺的现代范式——李健吾《贩马记》阐释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勇强 宁辰 《吕梁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3-16,共4页
从历时性的角度观测,"晋商"题材的文艺创作在晚清、民国时期已经开始了,但这种文艺资源并未得到重视,李健吾的戏剧《贩马记》即为一例。《贩马记》将辛亥革命与晋商文化的双重属性凝结在一起,刻印了晋地生存的历史真相,也凸... 从历时性的角度观测,"晋商"题材的文艺创作在晚清、民国时期已经开始了,但这种文艺资源并未得到重视,李健吾的戏剧《贩马记》即为一例。《贩马记》将辛亥革命与晋商文化的双重属性凝结在一起,刻印了晋地生存的历史真相,也凸显了中华民族寻求独立、自强不息的近代集体无意识,堪为晋商文艺的现代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辛亥革命 晋商文艺
下载PDF
吴春燕和越剧老生
7
作者 潇潇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戏剧节 花团 二堂放子 上海越剧院 《琵琶 碧玉簪 唐琬 小周后 篮球比赛
下载PDF
谈阿甲的表演艺术
8
作者 张琪瑶 《戏曲艺术》 1987年第1期62-65,共4页
阿甲不仅是位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导演家,还是位非常出色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阿甲早年境遇相当清苦,然而他却未被困境所迥。从青年时代起便潜心好学,兴致广泛,涉猎百家,谙研四声,晓以韵律,并且十分雅好戏曲。一度暇游禅宇,向空门习练达... 阿甲不仅是位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导演家,还是位非常出色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阿甲早年境遇相当清苦,然而他却未被困境所迥。从青年时代起便潜心好学,兴致广泛,涉猎百家,谙研四声,晓以韵律,并且十分雅好戏曲。一度暇游禅宇,向空门习练达摩拳术,并有幸向怀舟高僧学习书画,潜研京剧“谭派”艺术。他曾多次以“学友”身分参加演出活动。在《击鼓骂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派 击鼓骂曹 西皮原板 扫松下书 问樵闹府 坐楼杀惜 甩发 文昭关 洪羊洞
原文传递
化作春泥更护花——祝贺邢晏春、邢晏芝评弹传承名师工作室成立
9
作者 姚萌 《曲艺》 2017年第12期38-39,共2页
邢晏春、邢晏芝是享誉评弹界的兄妹档,他们的代表作有长篇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贩马记》及"密室相会""杜十娘""林黛玉"等唱段开篇,经金庸先生首肯改编并录播的苏州弹词《雪山飞狐》。主要著作成果有:整理出版长篇弹词《杨乃... 邢晏春、邢晏芝是享誉评弹界的兄妹档,他们的代表作有长篇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贩马记》及"密室相会""杜十娘""林黛玉"等唱段开篇,经金庸先生首肯改编并录播的苏州弹词《雪山飞狐》。主要著作成果有:整理出版长篇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邢晏春、邢晏芝演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晏芝 徐云志 金庸先生 评弹 杜十娘 雪山飞狐 苏州弹词 林黛玉 录播
原文传递
南花北移也生香──越剧表演艺术家筱少卿同志简介
10
作者 柏邨 《文化艺术研究》 1994年第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少卿 尹桂芳 袁雪芬 贾宝玉 著名艺人 男主角 地方戏剧 傅全香 玄霜
下载PDF
一代宗师俞振飞
11
作者 赵兰英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8期26-27,共2页
掌声如潮,一浪胜一浪。走上摆满鲜花的舞台,他不能自制,急忙摘下帽子,向着观众不停地挥手。祝贺他——俞振飞舞台生活70周年活动,在这般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 一枚红花佩在他的胸前。“艺术精湛”。
关键词 俞振飞 一代宗师 梅先生 俞派 周传瑛 金少山 奚啸伯 戏曲学校 周信芳
原文传递
导师·楷模——纪念俞振飞老师舞台生活六十年
12
作者 张继青 《上海戏剧》 1980年第3期14-15,共2页
今年,是表演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俞振飞老师舞台生活六十年。六十年来,他对我国的戏曲艺术事业,尤其是昆剧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获得了广大戏曲工作者的极大尊敬。
关键词 俞振飞 艺术教育家 艺术事业 十年 许仙 同台演出 李桂枝 梅兰芳先生 周传瑛
下载PDF
如诗能歌 似画起舞——观摩俞振飞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演出
13
作者 之江 《上海戏剧》 1980年第3期16-18,23,共4页
俞振飞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会以及为期五天的纪念演出,从四月十五日至十九日止在上海举行。
关键词 俞振飞 戏曲学校 梅先生 奇双会 合作演出 太白醉写 玄宗 李太白 张君秋
下载PDF
蒋能德的婺剧情结
14
作者 啸马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戏剧节 古装剧 《秦香莲》 专业剧团 台下观众 业余剧团 志高 易水寒 五十年代
下载PDF
艺苑新花──衢州市婺剧团青年演员
15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辕门斩子 薛刚反唐 戏剧节 薛丁山 李慧娘 白素贞 杨延昭 穆桂英 玉堂春
下载PDF
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
16
作者 陈朗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41-43,共3页
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陈朗本文图片摄影:俞成夫今年夏热,各地皆然,而杭州为甚。客居"天堂".日炙霞蒸.况味可知。8同中旬.雪雯忽来相告:杭州将举行"金秋曲会",有几个专场,内9月12日晚为张世铮昆曲老生专场,剧目为《烷沙... 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陈朗本文图片摄影:俞成夫今年夏热,各地皆然,而杭州为甚。客居"天堂".日炙霞蒸.况味可知。8同中旬.雪雯忽来相告:杭州将举行"金秋曲会",有几个专场,内9月12日晚为张世铮昆曲老生专场,剧目为《烷沙记·寄子》、《贩马记·哭监》和《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世铮 书感 专场演出 国风昆苏剧团 龚祥甫 《十五贯》 陈朗 一出戏 成夫
原文传递
蓦然回首:化作春泥更护花——记昆曲名家管际安先生
17
作者 张万良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23,共2页
管际安先生谢世将近二十三年了! 际安先生前默默地沥尽了自己最后一滴心血,为振兴昆曲事业和培育新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由于昆曲事业本身的衰弱,因此,歌者虽苦而知音却稀。除了圈子内,际安先生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苦不甚高,这也许... 管际安先生谢世将近二十三年了! 际安先生前默默地沥尽了自己最后一滴心血,为振兴昆曲事业和培育新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由于昆曲事业本身的衰弱,因此,歌者虽苦而知音却稀。除了圈子内,际安先生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苦不甚高,这也许是使人们至今还没有记起他的原因。 一九六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先生 胡山 春泥 九六 蓦然回首 赵景深 十三年 曲社 昆剧演出史稿
下载PDF
传奇剧《贩马记》:南戏与话剧融合的果实——试论李健吾的话剧民族化改革
18
作者 姜洪伟 《阴山学刊》 2005年第6期22-25,42,共5页
《贩马记》是李健吾进行话剧民族化改革的一个成功尝试,它巧妙地将南戏的一些重要特征吸收进话剧,创造出传奇剧这种新类型。李健吾在使用“南戏”与“传奇”两个概念时,并不严格加以区分。他把自己的戏叫作“传奇”,并试图吸取南戏的精... 《贩马记》是李健吾进行话剧民族化改革的一个成功尝试,它巧妙地将南戏的一些重要特征吸收进话剧,创造出传奇剧这种新类型。李健吾在使用“南戏”与“传奇”两个概念时,并不严格加以区分。他把自己的戏叫作“传奇”,并试图吸取南戏的精神:在形式、时空背景、人物设置、情节构造、意境以及语言等方面继承南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剧 南戏 话剧 李健吾
下载PDF
含泪缅思任桂林
19
作者 侯玉山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8,共2页
惊闻任桂林同志谢世,不禁惘然若失,悲痛之余尤为感怀。想起六十多年前我与他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想起数十年来他与我频繁交往的经过,虽似瓦沟一瞥,却又历历在目。喟叹之下泣笔成文,以寄托我桑榆残年的沉痛哀思与深切缅怀。
关键词 任桂林 初次见面 荣庆社 韩世昌 白玉田 陶显庭 王益友 革命干部 第一次直奉战争
原文传递
汤兰香与“十八兰”
20
作者 赵榕 《妇女生活》 2013年第1期32-33,共2页
很多人认为汤兰香是著名的"豫剧十八兰"之首,其实这是误会,汤兰香不在"十八兰"之列,却与"十八兰"的得名有重大关系。1928年,豫西调著名须生周海水自筹资金,在郑州成立了泰乙班。起初,周海水只培养男弟子... 很多人认为汤兰香是著名的"豫剧十八兰"之首,其实这是误会,汤兰香不在"十八兰"之列,却与"十八兰"的得名有重大关系。1928年,豫西调著名须生周海水自筹资金,在郑州成立了泰乙班。起初,周海水只培养男弟子,有数十人之多,1933年才开始招收3名女弟子,其中就有汤兰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海水 豫西调 常香玉 毛兰花 陈素真 凤仪亭 豫东调 帅旦 五大流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