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_(945)A、W_(948)A的选育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磊 戴瓯和 张丽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用大豆W202(中油89B)作母本,分别与W210、W212二个品种杂交的F1 发现不育株,通过正反交测定属质核互作型不育,通过连续四代核置换回交,获雌雄育性较稳定的二个不育系W945A和W948A。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系 选育方法
下载PDF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保持系NJCMS1B的选育与验证 被引量:18
2
作者 丁德荣 盖钧镒 +2 位作者 崔章林 杨守萍 邱家驯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7期1901-1902,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NJCMS1A NJCMS1B 选育 雄性不育
原文传递
水稻异交性状的质核互作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文明 周开达 +1 位作者 文宏灿 罗文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51-455,共5页
利用三套同核异质系分析了影响水稻异交性能的九项性状质、核、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柱头总外露率、双外露率主要受核背景控制,也受质的影响;总外露率还有质该互作效应.包粒率、株高、穗颈节长和倒一节长主要受质背景控制;其中包粒... 利用三套同核异质系分析了影响水稻异交性能的九项性状质、核、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柱头总外露率、双外露率主要受核背景控制,也受质的影响;总外露率还有质该互作效应.包粒率、株高、穗颈节长和倒一节长主要受质背景控制;其中包粒率还受质核互作和核的影响;株高和穗颈节长也有核的作用.住头单外露率以核质工作效应为主,同时也有质的作用.闭颖率和倒二节长则主要受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与正常胞质相比,不育胞质具有提高柱头外露率和包粒率,降低株高、穗颈节长和倒一节长的作用.K型胞质和D型胞质对提高柱头外露率的作用明显优于W型胞质.讨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改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异交 细胞雄性不育
下载PDF
大豆百粒重QTL定位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霞 徐宇 +3 位作者 李广军 李河南 艮文全 章元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74-1682,共9页
大豆百粒重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产量呈正相关。本研究以溧水中子黄豆和南农493-1的504个F2正反交单株及其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150个SSR标记信息构建连锁图谱,2008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山东临沂两地种植其衍生的正反交F2:4家系,鉴... 大豆百粒重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产量呈正相关。本研究以溧水中子黄豆和南农493-1的504个F2正反交单株及其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150个SSR标记信息构建连锁图谱,2008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山东临沂两地种植其衍生的正反交F2:4家系,鉴定其百粒重,应用Win QTL CartographerV2.5复合区间作图法和两地正反交联合分析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16个主效QTL,联合分析检测到24个主效QTL、环境效应与细胞质效应、1个环境×QTL互作和12个细胞质×QTL互作。其中,两方法共同检测到10个主效QTL,正反交群体在两地中共同检测到3个主效QTL;Meta分析发现与其他研究一致的4个QTL。这些结果为大豆产量遗传与标记辅助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百粒重 数量性状基因座 多标记联合分析 META分析
下载PDF
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三系配套及强优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磊 戴瓯和 +2 位作者 黄志平 李杰坤 张丽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16-17,22,共3页
通过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育成的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 ,雌雄育性稳定 ,农艺性状优良 ,可在黄淮地区直接使用。W931A的雄性不育是属配子体不育类型 ,用它作亲本育成 3个增产幅度达 2 9%~ 46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 三系配套 强优组合
下载PDF
水稻花时的质核效应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文明 周开达 +1 位作者 文宏灿 袁国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利用包括三种不育胞质和正常胞质的三套近等基因系对花时进行了质核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峰前花主要受核和质核互作的控制,峰后花主要受质的控制.在不育系中出现的两个开花高峰既有质和核的作用,又有质核相互作用.开花累积率主要是... 利用包括三种不育胞质和正常胞质的三套近等基因系对花时进行了质核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峰前花主要受核和质核互作的控制,峰后花主要受质的控制.在不育系中出现的两个开花高峰既有质和核的作用,又有质核相互作用.开花累积率主要是质的作用.K-cms、K17R和K青B均可作为高开花累积率的资源,应用于不育系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时 细胞雄性不育
下载PDF
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反向杂交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新奇 袁隆平 +1 位作者 颜应成 肖金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6,9,共5页
不同的部分保持系可能存在不同的微效恢复基因 ,通过有性杂交 ,产生基因重组 ,能够获得完全保持系类型 ,但只有在不育细胞质中才能观察得到微效恢复基因是否存在以及它们的作用大小。反向杂交法以不育细胞质为选择背景 ,在杂交后代植株... 不同的部分保持系可能存在不同的微效恢复基因 ,通过有性杂交 ,产生基因重组 ,能够获得完全保持系类型 ,但只有在不育细胞质中才能观察得到微效恢复基因是否存在以及它们的作用大小。反向杂交法以不育细胞质为选择背景 ,在杂交后代植株中直接观察到微效恢复基因的表达 ,获得的完全不育株 ,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微效恢复基因 ,不育株再通过高温处理转换为可育后自交 ,来自不育株的微效恢复基因可以进一步排除掉 ,从而产生出没有 (或很少 )微效恢复基因的“亲本”,利用该“亲本”高温处理后仍可转换为可育的特性 ,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或回交育种 ,在其后代中获得没有微效恢复基因的完全保持系。该研究为 Cp2 6不育细胞质源创造出了完全保持系。如果在田间鉴定出优异的完全不育株 ,对其进行单倍体育种 (诱导孤雌生殖或花培 ) ,选择到没有 (或很少 )微效恢复基因的纯合不育株。再对其进行花培 ,筛选可育的突变体 ;或者利用纯合不育株的原生质体与一个已破坏细胞核的可育系原生质体融合 ,都可能得到具有纯合不育株细胞核和可育细胞质的保持系 ,而能够完善和改进反向杂交法。反向杂交法不但能够为所谓不能保持的不育细胞质源创造出保持系 ,而且有利于加强新不育系选育的目标性和预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系 选育 反向杂交法
下载PDF
辣(甜)椒雄性不育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阎启云 桂发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537-539,共3页
介绍了辣 (甜 )椒雄性不育 (核雄性不育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在获得、保存、花器形态学、细胞学、遗传机制以及生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 甜椒
下载PDF
植物质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钦美 张志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3-520,共8页
质体是植物细胞合成代谢中最主要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质体中含有独立于细胞核的质体基因组。质体基因组是植物三大遗传系统之一。质体基因组具备一些不同于核基因组的特性,如无5-甲基胞嘧啶、基因组成和结构保守、经... 质体是植物细胞合成代谢中最主要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质体中含有独立于细胞核的质体基因组。质体基因组是植物三大遗传系统之一。质体基因组具备一些不同于核基因组的特性,如无5-甲基胞嘧啶、基因组成和结构保守、经常发生基因转移事件等。对质体基因组的遗传方式、质核互作、保守性、不稳定性、系统进化进行简要总结,重点综述植物质体基因转移现象。本研究认为质体基因组遵循"用进废退"规律,植物体的折衷法则和(或)冗余机制使质体基因组的容错性增强,细胞核基因(与质体基因相比)能够赋予植物更强的适应性和表型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系统进化 体基因转移
下载PDF
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形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福青 曲咏梅 +2 位作者 姜玉敏 滕吉梅 王彩兰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76-178,共3页
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169A花器结构与保持系169B相同,但花丝短,子房粗壮、柱头肥大、蜜腺丰富;败育发生在孢原细胞前后的约占95%;花药的某一室局部发育,而在单核花粉粒之前败育的约占5%;幼龄花药表皮细胞直到... 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169A花器结构与保持系169B相同,但花丝短,子房粗壮、柱头肥大、蜜腺丰富;败育发生在孢原细胞前后的约占95%;花药的某一室局部发育,而在单核花粉粒之前败育的约占5%;幼龄花药表皮细胞直到开花仍具有生活力;开花时,花药表皮内侧是一群具有生活力的薄壁细胞;雄性败育对药隔维管束的发育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形态解剖 三系配套
下载PDF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恢复源与保持源的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羊年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1998和 1999年夏选用 5 1份大豆材料对NJCMS1A进行测验性交配。在花期治虫预防昆虫传粉的基础上 ,通过成熟期的植株结实性辅以花粉发芽试验来判断F1雄性育性的恢复性。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出了NJCMS1A的恢复源 2 1个以及保持源 17个 ,其... 1998和 1999年夏选用 5 1份大豆材料对NJCMS1A进行测验性交配。在花期治虫预防昆虫传粉的基础上 ,通过成熟期的植株结实性辅以花粉发芽试验来判断F1雄性育性的恢复性。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出了NJCMS1A的恢复源 2 1个以及保持源 17个 ,其中不育细胞质的提供者N885 5是不育系的恢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系 NJCMSlA 测验性交配 恢复源 保持源 杂种优势
下载PDF
玉米CMS–C型雄性不育系C543恢复基因的初定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伟华 罗红兵 邱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玉米恢复系614、B137分别与CMS–C型雄性不育系C543组配的F2代(614群体和B317群体)为试材,进行花粉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花粉育性镜检发现,C543花药内没有花粉,属于无花粉型雄性不育;遗传分析表明,C543的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以玉米恢复系614、B137分别与CMS–C型雄性不育系C543组配的F2代(614群体和B317群体)为试材,进行花粉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花粉育性镜检发现,C543花药内没有花粉,属于无花粉型雄性不育;遗传分析表明,C543的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恢复系614和B137各有1对核恢复基因;SSR标记连锁分析结果将恢复基因定位在玉米8号染色体短臂上,位于标记umc1483附近,两者距离约16.9 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系 连锁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基因互作型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现状
13
作者 沙学延 周傲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39,共3页
植物雄性不育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引起不育的原因有遗传、环境以及遗传与环境互作的。遗传的雄性不育性依基因载体又有“三型学说”、“二型学说”和“一型学说”之分。目前普遍为接受的是“二型学说”。
关键词 基因 植物雄性不育性 研究现状 上位基因 遗传与环境 显性不育基因 隐性遗传 甘蓝型油菜 基因载体
下载PDF
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蕊红 叶景秀 +5 位作者 张改生 王俊生 牛娜 马守才 赵继新 朱建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在分子质量9.0~100.0ku、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可识别约610个蛋白质点,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分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搜索,鉴定出12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分别是泛素结合酶E2、甘氨酸富集蛋白、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假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小链克隆512,它们参与了物质能量代谢、细胞程序化死亡及花发育调控等过程,推测不育系(S)-1376A雄性不育性可能与这些生理生化代谢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型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
下载PDF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及其保持系的花药蛋白质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曾维英 杨守萍 +1 位作者 喻德跃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37-1643,共7页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是以栽培大豆组合(N8855×N1628)F2不育株为母本,以N1628为父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N1628(或NJCMS2B)为其同型保持系。对NJCMS2A和NJCMS2B的二胞花粉期花药进行蛋白质组比较分析,获得重复性好的...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是以栽培大豆组合(N8855×N1628)F2不育株为母本,以N1628为父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N1628(或NJCMS2B)为其同型保持系。对NJCMS2A和NJCMS2B的二胞花粉期花药进行蛋白质组比较分析,获得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在分子量18.4~116.0kD、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检测到约217个蛋白点,其中差异表达蛋白点25个,包括在NJCMS2A中出现而在NJCMS2B中缺失的蛋白点13个,在NJCMS2A中缺失而在NJCMS2B中出现的蛋白点10个,另有2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在NJCMS2B中比在NJCMS2A中明显增强。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鉴定出14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0个在NJCMS2A中出现而在NJCMS2B中缺失和4个在NJCMS2A中缺失而在NJCMS2B中出现。对热激蛋白22kD、半胱氨酸蛋白酶、V型H+-ATP酶A亚基、MADS盒蛋白和淀粉分支酶等主要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推测不育系NJCMS2A雄性不育性可能与能量代谢紊乱、细胞程序化死亡(PCD)、淀粉合成受抑制和花器官发育调节基因作用失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 花药 蛋白 双向凝胶电泳 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
下载PDF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保持系的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曾维英 杨守萍 +1 位作者 盖钧镒 喻德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79-2687,共9页
【目的】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同型保持系NJCMS1B的二胞花粉期花药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进行分离,凝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使用PDQuest软... 【目的】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同型保持系NJCMS1B的二胞花粉期花药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进行分离,凝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使用PDQuest软件分析蛋白质图谱,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Profound和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初步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其功能。【结果】在分子量18.4~116.0kD、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检测到约212个蛋白点,差异表达蛋白点24个。其中10个在NJCMS1A中出现而在NJCMS1B中缺失,12个在NJCMS1A中缺失而在NJCMS1B中出现,2个表达量在NJCMS1B中比在NJCMS1A中明显增强。鉴定出11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个在NJCMS1A中出现而在NJCMS1B中缺失,4个在NJCMS1A中缺失而在NJCMS1B中出现。【结论】对主要差异表达蛋白如ACC氧化酶、半胱氨酸蛋白酶、V型H+-ATP酶A亚基、MADS盒蛋白、淀粉分枝酶和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等进行功能分析,推测不育系NJCMS1A雄性不育性可能与能量代谢紊乱、细胞程序化死亡(PCD)、乙烯过度合成、淀粉合成受抑制和花器官发育调节基因作用失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
下载PDF
双向同步选育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7103A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程辉 王友华 +4 位作者 刘祥臣 卢兆成 胡建涛 柳世君 蓝黎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利用自育的质不育系104A及对应的保持系104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7103C作轮回亲本,采用双向同步(杂交、5次测交与3次回交2次自交双向同步)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 利用自育的质不育系104A及对应的保持系104B分别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不育系的恢复系自7103C作轮回亲本,采用双向同步(杂交、5次测交与3次回交2次自交双向同步)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早熟的质核互作不育系7103A及其对应的保持系7103B。7103A具有低芥酸0.20%、低硫甙17.60μmol/g、高含油量44.42%、高配合力、早熟等优良性状,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双向同步 型不育系
下载PDF
粳稻三系亲本的性状特征与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宏根 孔宪旺 +3 位作者 朱正斌 汤述翥 裔传灯 顾铭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1-809,共9页
收集具有代表性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共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就三系亲本的性状特征、粳稻的杂种优势、不同性状亲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恢复系和保持系的潜在库容相近,但恢复系分蘖性较弱、结实率... 收集具有代表性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共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就三系亲本的性状特征、粳稻的杂种优势、不同性状亲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恢复系和保持系的潜在库容相近,但恢复系分蘖性较弱、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单株产量显著低于保持系。恢复系的垩白度显著高于保持系,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改良外观品质和提高结实率是今后恢复系选育的主要目标。(2)杂交粳稻普遍存在较强的中亲优势,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但在生长势上则表现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杂交粳稻大穗优势突出,但结实率多表现负向优势,是目前制约杂交粳稻产量优势发挥的主要限制因素。(3)杂种的多数性状由不育系和恢复系共同决定,杂种与中亲值的相关性最好。比较而言,抽穗期、穗总粒数等性状与不育系关系较为密切,株高、穗实粒数、结实率、品质性状与恢复系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杂种优势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德荣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7-171,T001-T002,共7页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 (N885 5×N2 899)F1不育株和 (N 2 899×N885 5 )F1可育株、BC1F1不育株、质核互作不育系NJCMS1A和保持系NJCMS1B进行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同一胞质在不同的回交世代败育途径和表现相...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 (N885 5×N2 899)F1不育株和 (N 2 899×N885 5 )F1可育株、BC1F1不育株、质核互作不育系NJCMS1A和保持系NJCMS1B进行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比较观察。结果表明 ,同一胞质在不同的回交世代败育途径和表现相似 ,主要发生在单核后期到二胞花粉早期 :(N885 5×N2 899)F1与BC1F1不育花药在小孢子单核靠边期细胞质产生不正常空泡 ,至近成熟花粉时细胞质部分解体、收缩 ;NJCMS1A花粉败育发生在二胞花粉期 ,初期原生质内小液泡比保持系增多 ,原生质内未形成淀粉粒 ,在生殖细胞远离营养细胞后 ,胞质呈现紊乱 ,生殖核与营养核消失 ,外壁内层及内壁停止发育 ,液泡增大 ,原生质部分解体。分别与反交F1及保持系比较 ,处于二胞花粉时期的正交F1及不育系细胞色素氧化酶最快迁移活性带缺失 ,此特征带缺失与不育花药败育时期基本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育 细胞色素氧化酶 花粉败育 细胞学研究
下载PDF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3A双亲雄性育性基因的SSR标记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曙光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1-1066,共6页
利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MCS3A的质、核供体亲本N21566和N21249构建F_2和BC_1F_1育性分离群体进行雄性育性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结果表明,F1正反交可育,F2和BC1F1的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例经χ2测验分别符合3∶1和1∶1,表明NJCM... 利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MCS3A的质、核供体亲本N21566和N21249构建F_2和BC_1F_1育性分离群体进行雄性育性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结果表明,F1正反交可育,F2和BC1F1的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例经χ2测验分别符合3∶1和1∶1,表明NJCMS3A供体亲本雄性育性由一对基因控制,可育等位基因为显性。该基因可能是NJCMS3A的一个恢复基因。选用793对SSR引物对F_2和BC_1F_1群体分别进行育性基因定位,发现该育性基因位于O连锁群上,在Satt331和Satt477标记之间,与Satt331、CSSR133和Satt477标记距离的次序一致,分别为8.1~10.4、11.4~16.4和13.3~19.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 雄性育性遗传 基因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