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温”、“补”调气针法治疗寒凝脉络型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马政涛 何显峰 +2 位作者 刘芷妤 尹继芳 史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70-0173,共4页
研究在下肢静脉曲张(寒凝脉络型)病人运用“通”、“温”、“补”针刺治疗方案进行调气的效果。方法 80例下肢静脉曲张(寒凝脉络型)病人,研究组运用“通”、“温”、“补”针刺治疗方案进行调气,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 研究在下肢静脉曲张(寒凝脉络型)病人运用“通”、“温”、“补”针刺治疗方案进行调气的效果。方法 80例下肢静脉曲张(寒凝脉络型)病人,研究组运用“通”、“温”、“补”针刺治疗方案进行调气,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组提升总有效率,降低VCSS、中医证候积分、VDS、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缩短改善疾病症状以及体征的消耗时间,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肢静脉曲张(寒凝脉络型)病人运用“通”、“温”、“补”针刺治疗方案进行调气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脉络型 下肢静脉曲张 “通” “温” “补” 针法
下载PDF
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失眠的效果
2
作者 郭林生 邱晓虎 刘雅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5月101例于龙岩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行常规针刺治疗)与研究组(n=51,行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5月101例于龙岩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行常规针刺治疗)与研究组(n=51,行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慢波睡眠时间与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心理状态[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 anxiety disorder-7,GAD-7)]。结果:治疗前两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S_(3)、慢波睡眠时间S_(4)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S_(3)、慢波睡眠时间S_(4)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PHQ-9、GAD-7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PHQ-9、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调气针法”可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其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董氏奇穴 针法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调气针法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宜勤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8-59,共2页
总结了促使“气至病所”的 12种调气针法 ,并扼要论述了每一种方法的渊源、操作与应用 ,分析了调气针法的机理 ,对提高针刺临床疗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刺行 针法
下载PDF
三焦调气针法对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彭艳霞 卢霞 +1 位作者 唐明 黄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132-2138,共7页
【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脑卒中二级预防、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以及配合肢体功能... 【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脑卒中二级预防、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以及配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和基础疾病的治疗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取穴: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膻中、中脘、天枢、阴交、气海等),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百会、上星、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内关、公孙等),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基于PSQI评分的睡眠改善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睡眠改善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34/34)和88.2%(30/34),对照组分别为88.2%(30/34)和64.7%(22/34),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睡眠改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对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BI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针法 脑卒中后失眠 心脾两虚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肺俞 心俞
原文传递
冯军枢机针法临床运用发微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剑浩 谢宇锋 +6 位作者 杨锦兰 余云进 魏谷行 裴梦然 刘嘉咏 刘谷柳 冯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866-875,882,共11页
[目的]介绍冯军教授创立的枢机针法的基本理论内容、临床应用法则及技术操作规范,探讨天人相应视角下躯体"三阴三阳"横向分域与针灸效应的关联性规律。[方法]从《伤寒论》的六经针灸学思想入手,以阴阳脉之海——任督二脉为中... [目的]介绍冯军教授创立的枢机针法的基本理论内容、临床应用法则及技术操作规范,探讨天人相应视角下躯体"三阴三阳"横向分域与针灸效应的关联性规律。[方法]从《伤寒论》的六经针灸学思想入手,以阴阳脉之海——任督二脉为中心,基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的六气太极时相图模型,并根据《黄帝内经》"气位相关"理论,立足于临床实践,对躯体进行"三阴三阳"横向的空间区域划分,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人体太极图模型构建了人体前后方向气机运行与六部气化相对应的关系,枢机针法是针刺颈项区域少阳枢机和腰臀区域少阴枢机的穴结,以斡旋人体阴阳之气化的新针刺疗法,其临床运用法则主要包括通痹开结,调和枢机,燮理阴阳;审守颈项少阳之枢,主风,知调四海和脏腑精气;温扶腰臀少阴之枢,主寒,尽消阴翳。其技术操作特点是运用系统化的针刺手法体系——通痹开结调气针法和开结烧山火热补手法,辨结开结,以调枢机。所举验案属素体阳虚、复感寒邪,邪犯少阴、少阳所致,故用枢机针法温扶少阴、通达少阳,以复阴阳之气化,遂三刺而愈。[结论]人体六气(六经)太极运行模型图作为探索躯体"三阴三阳"横向分域的研究先导,为针灸理论与六经辨证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据此提出的枢机针法不仅突破了经络理论作为针灸主体理论的局限性,而且弥补了全息、解剖、体表投影等针法治疗和调节之力偏弱的问题,使人体六气的运行和气化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机针法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 六经 太极图 伤寒论 针刺疗法 通痹开结针法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血流动力学原理运用“通”、“温”、“补”调气针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马政涛 刘芷妤 +2 位作者 尹继芳 金颖 崔舒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2-0025,共4页
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病情改善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运用“通”、“温”、“补”调气针法的效果。方法 纳入80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进行数据研究,各40例,对照组为普通针刺办法,研究组为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运用“通”、“温”、“补”调气... 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病情改善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运用“通”、“温”、“补”调气针法的效果。方法 纳入80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进行数据研究,各40例,对照组为普通针刺办法,研究组为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运用“通”、“温”、“补”调气针法。结果 较治疗后VCSS分值为研究组更低,较治疗后VAS分值为研究组更低,较主要症状以及体征得出治疗后研究组更低,较总有效率得出研究组更高,较踝关节的周围长得出治疗后更少,较溃疡面积的大小发现研究组治疗后更小,较患侧下肢静脉反流时间得出研究组更短,P<0.05;对比治疗前数据为P>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病情改善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运用“通”、“温”、“补”调气针法的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原理 “通” “温” “补”针法 下肢静脉曲张 疗效
下载PDF
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叶涵 唐明 +4 位作者 黄凡 蔡科达 黄晓珊 陆彦青 陈天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焦调气针法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2... 【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焦调气针法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膈肌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WBC、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WBC、CR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CPI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CPI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膈肌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膈肌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33/36),对照组为75.00%(27/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能明显促进患者炎症因子的吸收,改善膈肌活动度,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针法 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 炎症因子 膈肌活动度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血痹汤联合通脉调气针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证的疗效研究
8
作者 苗恩武 郑小乐 彭程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痹汤联合通脉调气针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泗县人医院重症康复科就诊的IS病例共80例,将全部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入选40例)。两组病例根据相关指南常规治... 目的:探讨血痹汤联合通脉调气针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泗县人医院重症康复科就诊的IS病例共80例,将全部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入选40例)。两组病例根据相关指南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病例予通脉调气针法;治疗组病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血痹汤。两组病例观察4周。比较两组效果、神经功能受损NIHSS、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脑血流动力学。结果:4周疗程后,治疗组病例(90.00%)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病例(67.50%)增加更显著(P<0.05);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病例NIHSS评分下降,且治疗组病例同时间点减少更显著(P<0.05);4周疗程后,两组病例上下肢Fugl-Meyer功能(FMA)量表评分上调,同时治疗组病例上调更显著(P<0.05);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病例MBI评分上调,且治疗组病例同时点上调更显著(P<0.05);4周疗程后,两组病例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上调,血管阻力指数(RI)明显下调,且治疗组病例以上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血痹汤联合通脉调气针法治疗中风偏瘫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调节脑血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痹汤 通脉针法 中风 血流动力学 偏瘫
下载PDF
三焦调气针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谢紫仪 黄凡 +3 位作者 陈天龙 张叶涵 谢尹阳 林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79-384,共6页
【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焦调气针法针刺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EV1、FEV1/FVC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IL-10、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L-10、CR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1%(31/36),对照组为72.22%(26/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调气针法治疗稳定期慢阻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CRP水平,提高患者血清IL-10水平,改善FEV1、FEV1/FVC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针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功能 炎症指标
原文传递
冯军运用颅项针“通调肝气”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剑浩 谢宇锋 +1 位作者 冯军 魏林林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9期190-192,共3页
冯军根据"少阳生长升发"的气化特点,提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不外乎肝虚或肝郁,肝为万病之贼,若失治误治易延及他脏,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故提倡早期治疗,既病防变。治疗上以颅项针通调肝气、濡养经筋,所用通痹开结调... 冯军根据"少阳生长升发"的气化特点,提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不外乎肝虚或肝郁,肝为万病之贼,若失治误治易延及他脏,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故提倡早期治疗,既病防变。治疗上以颅项针通调肝气、濡养经筋,所用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注重整体辨识、从结立论、以通为法,最大限度发挥针刺的疏通作用。通痹开结调气针法施于颈项则通调少阳之力宏,肝气调达则痿废自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通痹开结针法 颅项针 名医经验 冯军
下载PDF
陈以国采用四相调气针法治疗冠心病经验
11
作者 汪廿一 成泽东 《湖北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归于中医“胸痹”范畴,由于脂质代谢的异常,造成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冠心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并且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具有年轻化趋势。虽然对该病的研究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归于中医“胸痹”范畴,由于脂质代谢的异常,造成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目前,冠心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并且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具有年轻化趋势。虽然对该病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但发病机制并未明确。陈以国教授为沈阳市优秀名中医,辽宁省名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导师,曾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从医30余载,独创眠三针、锁骨针等疗法。笔者有幸跟随陈以国教授学习,收获颇丰,现将陈以国教授采用四相调气针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四相针法 冠心病 名老中医经验
原文传递
穴结理论——基于“神客共会”思想的腧穴形态学模型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剑浩 谢宇锋 +1 位作者 冯军 魏林林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68-2771,共4页
结的中医学内涵是指邪气与物相结聚的病理过程,在经络系统中多以结节、斑疹、条索等病症反应点的形式出现,准确的审、循、切、按是经络辨证的核心要求,亦是提高针灸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手段,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共识,亦未上升至相应的理... 结的中医学内涵是指邪气与物相结聚的病理过程,在经络系统中多以结节、斑疹、条索等病症反应点的形式出现,准确的审、循、切、按是经络辨证的核心要求,亦是提高针灸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手段,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共识,亦未上升至相应的理论高度。文章以《黄帝内经》所载"神客共会"的动态腧穴观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试从溯源、释义、分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构建腧穴病态视域下的形态学模型——穴结理论,以期更直接地从宏观角度辨析疾病的病变层次,为针刺临床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内涵 神客共会 穴结理论 解结法 通痹开结针法
原文传递
疏肝调气针法配合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2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煜昊 王淞漫 +1 位作者 冯嘉蕾 郭太品 《中医研究》 2019年第10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调气针法配合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在不改变临床原有干预方案情况下,采取针灸配合治疗,即原有口服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不改变,未用药的也不再用药。每次治疗均采用交谈... 目的:观察疏肝调气针法配合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在不改变临床原有干预方案情况下,采取针灸配合治疗,即原有口服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不改变,未用药的也不再用药。每次治疗均采用交谈、心理疏导,并嘱咐患者家属予以鼓励开导,再配合疏肝调气针法治疗。疏肝调气针法包括灵龟八法、调脏腑之气、调元气、疏肝调神。①灵龟八法。择时选取八脉交会穴中的2个穴位,左右两侧,共4个穴位。依据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中奇经八脉交会穴中公孙配内关、申脉配后溪、足临泣配外关、列缺配照海,按照昆明地区就诊真太阳时辰取穴。考虑到北京位于东经116°24′,昆明位于东经102°43′,时差约56 min,故将北京时间向前调整1 h。时间推算法依据《针灸学》方法[5]。②调脏腑之气。取穴心俞、肝俞、肾俞。③调元气。取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太溪。④疏肝调神:取穴神门、太冲。治疗3个月,共44次,前1个月5次/周,共治疗20次;后2个月3次/周,共24次。观察总有效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Beck自杀意愿评分情况。结果: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48%。治疗1个月后,有2名患者无自杀意愿;治疗3个月后,无自杀意愿患者增加至7名。与治疗前对比,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汉密尔顿评分、Beck自杀意愿评分均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1个月对比,治疗3个月的汉密尔顿评分虽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3个月的Beck自杀意愿评分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肝调气针法配合治疗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意愿 疏肝针法 灵龟八法 汉密尔顿评分 Beck自杀意愿评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疏肝调气针法治疗功能性便秘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珍 张红星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9期101-103,共3页
功能性便秘是在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情况下,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不尽感,伴或不伴有腹痛、腹胀、恶心等临床症状的疾病。随着当今社会人们饮食结构和心理因素的变化,本病的发病逐年递增,症状困难者排便频率为1周甚... 功能性便秘是在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情况下,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不尽感,伴或不伴有腹痛、腹胀、恶心等临床症状的疾病。随着当今社会人们饮食结构和心理因素的变化,本病的发病逐年递增,症状困难者排便频率为1周甚至半个月1次,更甚者长期无便意,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泻剂、胃促动力药、手术治疗等,各种疗法均有其局限性和毒副作用,且疗效不太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针法 功能性便秘 验案
原文传递
补肾调气针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1例报道 被引量:2
15
作者 毛珍 张红星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6期2419-242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气针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穴天枢(双侧)、子宫(双侧)、三阴交(双侧)、关元,穴位旁0.5cm增刺一针。用烘热日记卡及症候积分表记录患者症状情况,观察到典型病例1例。结果本例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症状完全... 目的观察补肾调气针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穴天枢(双侧)、子宫(双侧)、三阴交(双侧)、关元,穴位旁0.5cm增刺一针。用烘热日记卡及症候积分表记录患者症状情况,观察到典型病例1例。结果本例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症状完全消除。结论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针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 电针
下载PDF
刍议“针方”之临证要略
16
作者 黄剑浩 陈娇凤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6期5-7,共3页
针之有道,方于精术。该文基于临床实践结合文献解读,总结出针方整合模式之一隅,并枚举验案1则,以阐述其优势所在。
关键词 针方 针法 通痹开结针法 穴结 方结辨证
下载PDF
健脾调气针法联合中药代茶饮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唐念珍 杨俊荣 +1 位作者 文雯 蔡小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8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调气针法联合中药代茶饮在单纯性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观察组采用健脾调气针法联合中药代茶饮... 目的探讨健脾调气针法联合中药代茶饮在单纯性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观察组采用健脾调气针法联合中药代茶饮,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体重、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内脏脂肪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体重、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内脏脂肪率、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体重、脂肪含量、内脏脂肪率、BMI均低于对照组,肌肉含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调气针法联合中药代茶在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体重、脂肪含量、内脏脂肪率、BMI等,并提升肌肉含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健脾针法 中药代茶 体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论调气导引针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湘珍 周恒立 +3 位作者 李建强 陈楚杰 杨良俊 潘华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46-5149,共4页
调气导引针法是医者针刺得气后,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部位以治病的方法。该法发源于《黄帝内经》时期,由九针和导引结合发展而来。目前学界虽对其命名有异,但临证应用时均需把握针刺和运动两大要素,注意准确定穴是基础、合理运动是关... 调气导引针法是医者针刺得气后,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部位以治病的方法。该法发源于《黄帝内经》时期,由九针和导引结合发展而来。目前学界虽对其命名有异,但临证应用时均需把握针刺和运动两大要素,注意准确定穴是基础、合理运动是关键、即时疗效断正误。基于中医学调气思想,文章首次提出调气导引针法中运动的作用在于调气,一是作为针刺手法,催气行气,实现"气至有效";二是平衡阴阳,注重整体性、双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导引针法 命名 应用 针刺 导引 运动
原文传递
调气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研究
19
作者 高垣 童秋瑜 +6 位作者 马文 魏翔宇 陈慧 蔡娲 张堃 刘冉 沈卫东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9期198-204,共7页
目的:观察调气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临床疗效及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TRD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调气解郁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 目的:观察调气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临床疗效及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TRD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调气解郁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及试验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差异结果。提取差异脑区低频振幅(ALFF)值与HAMD24评分差值、VAS评分差值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MD2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VA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HAMD2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主要正激活的脑区有左侧小脑脚、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尾状核,负激活的脑区有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尾状核、右侧丘脑;对照组主要正激活的脑区有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右侧眶部额上回、左侧额中回,负激活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左侧楔前叶、右侧额中回。试验组左侧尾状核及左侧颞中回的ALFF值与HAMD24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619,P<0.05;r=0.662,P<0.05);左侧尾状核的ALFF值与VAS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513,P<0.05);HAMD24评分差值与VAS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567,P<0.05)。对照组未发现相关性。结论:调气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TRD疗效确切,能够激活患者左侧尾状核的ALFF信号强度,提高疼痛感知阈值,修正异常的认知和情感控制过程,增强与其他脑区的连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解郁针法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法
原文传递
长春西汀结合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文凭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957-958,共2页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结合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的效果。方法:72例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用长春西汀单药治疗,观察组用长春西汀及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结果: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耳鸣、眩晕、恶...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结合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的效果。方法:72例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用长春西汀单药治疗,观察组用长春西汀及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结果: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耳鸣、眩晕、恶心呕吐、耳胀闷感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行血针法辅治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可改善听力,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滞血瘀型 行血针法 长春西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