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西音乐结构的审美异同散论 |
刘正维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2
|
我国民歌调式分布的统计与阐释 |
周青青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3
|
无调性与曲作的个性及其他──我在台湾“省交”’95“作曲研习营”讲了些什么 |
黄安伦
|
《人民音乐》
|
1995 |
16
|
|
4
|
平武白马藏人民间音乐考察录 |
肖常纬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5
|
“调式交替”理论之比较研究 |
刘永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6
|
民族音乐形态学建设 |
刘正维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7
|
“花儿”音乐调式初探 |
冯锐翔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3
|
|
8
|
增减调式的理论与应用 |
马东风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4 |
1
|
|
9
|
透过中西调式的相似性看世界音乐文化的渊源 |
刘延泽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0
|
五声调式体系中的阴阳对置与转换 |
丁承策
|
《民族艺术》
|
1993 |
0 |
|
11
|
中国古代音阶的变迁和乐律理论的演进 |
夏野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2
|
论五度相生“均”“调”关系的弹性机制——一个与中西调式特征相关的理论探讨 |
蒲亨建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3
|
我国民间音乐调式的研究方法 |
李作方
|
《艺苑》
|
2006 |
1
|
|
14
|
论五度相生“均”、“调”关系的弹性机制─—一个与中、西调式相关的理论探讨 |
蒲亨建
|
《艺术探索》
|
1996 |
1
|
|
15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小提琴上现所需的特殊技术手段及其训练(续三) |
杨宝智
|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6
|
笔耕不辍 硕果累累——吕宏久先生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成果述评 |
好必斯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7
|
那不勒斯六和弦的本质求证 |
宋京
|
《音乐研究》
|
1985 |
2
|
|
18
|
岭南土著音乐的“越徵”调式体系及其文化积淀 |
冯明洋
|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9
|
从巴托克《小宇宙》中看钢琴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韩冬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8 |
2
|
|
20
|
探析五声调式的本源及创作特点 |
高一峰
|
《北方音乐》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