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9岁儿童在说服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健芷 李巍巍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5-377,共3页
研究对象为90名5~9岁儿童(幼儿大班、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各30名),研究者采用图片故事法和口语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儿童对说服性论据的选择,考查了儿童在说服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状况。结果显示:5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较少... 研究对象为90名5~9岁儿童(幼儿大班、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各30名),研究者采用图片故事法和口语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儿童对说服性论据的选择,考查了儿童在说服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状况。结果显示:5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较少使用心理理论能力,7岁是儿童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关键期,9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则更多地使用了心理理论这一能力;儿童在面对不同的说服对象时,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说服行为 心理理论的使用
下载PDF
3-6岁儿童的说服理解与说服行为的关系:心理理论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姜玮丽 刘若麟 苏彦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4-690,共7页
为考察儿童对说服行为的理解及其与自身作出的说服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理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72名3-6岁儿童(M=4岁10个月,SD=9.72月)对说服行为的理解、自身做出的选择性简单说服行为、互动性复杂说服行为... 为考察儿童对说服行为的理解及其与自身作出的说服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理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72名3-6岁儿童(M=4岁10个月,SD=9.72月)对说服行为的理解、自身做出的选择性简单说服行为、互动性复杂说服行为和心理理论(包括错误信念理解、情绪心理理论等)。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言语能力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心理理论能直接预测儿童的简单说服行为;而说服理解对儿童复杂说服中采用正面说服策略次数的影响则受到了心理理论的调节。结果表明,儿童对说服行为的理解和心理理论能力共同决定了其主动作出的说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说服 说服行为 说服理解 心理理论
下载PDF
驳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理论的两个假定前提 被引量:1
3
作者 叶自强 叶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134,共11页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理论是我国有影响的一种举证责任理论。该理论存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前提:一是在实现结果责任之前发生的一系列行为中,它们的性质是相同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冲突;二是所有这些行为都指向一个目标——结果责任。该理论是一... 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理论是我国有影响的一种举证责任理论。该理论存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前提:一是在实现结果责任之前发生的一系列行为中,它们的性质是相同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冲突;二是所有这些行为都指向一个目标——结果责任。该理论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假说。以普通民事诉讼为考察对象,把诉讼的全过程(从起诉、立案、到提交证据、法庭辩论和判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这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和理论工具。从起诉、提供证据到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这个时间范围内,本身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自成体系的证据行为发生系统——提供证据行为。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理论的建立者忽略了此点,以为得出最后结果之前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由"行为责任"一词中的"行为"所抽象涵盖。在举证责任领域,举证行为包含提供证据和对证据加以说明以使证据具有说服力两个行为。提供证据行为对应提供证据的责任,原被告均有提供证据的权利和责任,该责任可以在原被告双方之间转移。说服行为对应的说服责任是不可转移的,在一般的民事诉讼中它由原告负担,在特殊的民事诉讼中它由被告负担,它也是由法官或陪审团作出的对争议事实的认定与判断所形成的结果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责任 结果责任 民事诉讼 提供证据行为 说服行为 因果关系
下载PDF
聋中学生心理理论使用的发展特点
4
作者 陈友庆 杨兰香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0-76,I0002,共8页
选取300名聋中学生为被试,同时选取440名正常中学生作为对照组,利用说服任务和安慰任务考察他们心理理论使用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在说服任务中,聋初中生的总体水平最低,聋高中生与正常初中生的水平一致,水平最高的是正常高中生。其... 选取300名聋中学生为被试,同时选取440名正常中学生作为对照组,利用说服任务和安慰任务考察他们心理理论使用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在说服任务中,聋初中生的总体水平最低,聋高中生与正常初中生的水平一致,水平最高的是正常高中生。其中,在情感说服和愿望说服方面,聋中学生与正常中学生的水平相当,甚至有些方面是超出的;在信念说服和其他说服方面,聋中学生的水平要落后于正常中学生。(2)在两种情境背景(伤心情境和失望情境)的安慰任务中,聋中学生与正常中学生都较多地选择了信念安慰和支持性安慰,但正常中学生选择信念安慰的人数比例要显著多于聋中学生;在伤心情境中有25.7%的聋中学生不会对他人进行有效安慰,在失望情境中聋中学生不会安慰的比例为16.3%;聋中学生在伤心情境中使用支持性安慰的比例显著多于正常中学生,使用情感安慰的比例与正常中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聋中学生在失望情境中使用情感安慰的比例显著多于正常中学生,使用支持性安慰的比例与正常中学生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是:聋中学生心理理论使用的发展并非全面落后于正常中学生,而是在某些方面两者持平,在某些方面甚至是超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中学生 心理理论使用 说服行为 安慰行为
下载PDF
庭审事实重构中律师说服行为的功能语义构型
5
作者 吴启竞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庭审事实重构中律师经验意义的传递是律师说服行为的基础,这些意义由功能语义构型表征。本研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核心关系和律师说服行为的语境因素搭建分析框架,探讨庭审事实重构中律师说服行为的功能语义构型及其说服作用。通过... 庭审事实重构中律师经验意义的传递是律师说服行为的基础,这些意义由功能语义构型表征。本研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核心关系和律师说服行为的语境因素搭建分析框架,探讨庭审事实重构中律师说服行为的功能语义构型及其说服作用。通过对自建庭审话语语料库进行质性标注和量化分析,本研究发现了律师说服行为的六种典型功能语义构型,它们在特定庭审阶段中呈现出使用倾向。由于这些语义构型能够清晰表明律师争取审判人员认同的目的,适合所在庭审阶段且符合律师职业伦理规范,因此具有很好的说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重构 律师说服行为 功能语义构型 核心关系
原文传递
商务谈判语境下的说服言语行为礼貌策略
6
作者 林灵 《广西教育》 2012年第19期98-99,105,共3页
以商务谈判语境为例,探讨说服言语行为的礼貌表达形式及其运用策略。
关键词 商务谈判 说服言语行为 礼貌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