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语话语适切性培养途径探析 |
刘美
牟爱鹏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2
|
对“大N的”短语的语义特征和语法语用规律的研究 |
霍东阳
|
《快乐阅读》
|
2023 |
0 |
|
3
|
关于广东潮汕方言中程度副词的研究 |
王玟
|
《汉字文化》
|
2023 |
0 |
|
4
|
天水方言人称代词述略 |
张惠强
|
《甘肃高师学报》
|
2012 |
5
|
|
5
|
汉语抽象句体认语言学探讨 |
廖光蓉
周瑜焜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谈是非疑问句句末的语气词“啊”和“吧” |
王英宪
|
《国际汉语学报》
|
2018 |
2
|
|
7
|
浅析英语中表动作和表状态结构 |
舒惕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8
|
“可惜”和“遗憾”语法语用辨析 |
钟梅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6 |
0 |
|
9
|
关联理论对语法语用过程的阐释力 |
赵万长
|
《台州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0
|
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研究 |
李民
陈新仁
肖雁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1
|
|
11
|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渊源及其语法、语用特征 |
陶岳炼
顾明华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1 |
27
|
|
12
|
话语识解的认知机制:语法-语用互动视角 |
张绍杰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6
|
|
13
|
语法和语用:基于语言使用的互动视角 |
张绍杰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14
|
话语标记语的语法—语用研究 |
杨国萍
向明友
李潇辰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5
|
强发问和弱发问 |
许小纯
徐盛桓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16
|
时态与时间的语法—语用互动关系研究:以英语将来时为例 |
薛兵
张绍杰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7
|
默认语义学模式下的句法限制问题:诠释与批判 |
薛兵
张绍杰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8
|
语法与语用界面研究的新路径——以语态构式为例 |
张绍杰
|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9
|
“都”的程度加强功能:语法与语用的互动视角 |
周永
吴义诚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20
|
空语类研究中语法与语用的分工──论新格赖斯语用机制对空语类解读的介入 |
胡建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