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诗画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常存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1-115,共5页
诗与画的关系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诗与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本质的不同,在中国画中却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本文认为诗与画的融合从外在形式上表现为“以诗为画”、“以画为诗”和“诗画一体”三种形态... 诗与画的关系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诗与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本质的不同,在中国画中却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本文认为诗与画的融合从外在形式上表现为“以诗为画”、“以画为诗”和“诗画一体”三种形态,在内在关系上具有同一性,中国古代哲学艺术精神及文人画是这种同一性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关系 诗画一体 同一性 差异性
下载PDF
《只此青绿》中“画舞穿行”对《千里江山图》的接受透视 被引量:4
2
作者 唐铖 《艺术教育》 2022年第10期18-21,共4页
古人曾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今则有言“画中有舞,舞中有画”,画舞相融。或创作路径,或表现方式,抑或是情感精神传输,舞蹈、诗歌、绘画的联结贯通自古而然,舞与画更是如此。画笔下的舞与舞蹈中的画,以形言物,立象尽意。舞... 古人曾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今则有言“画中有舞,舞中有画”,画舞相融。或创作路径,或表现方式,抑或是情感精神传输,舞蹈、诗歌、绘画的联结贯通自古而然,舞与画更是如此。画笔下的舞与舞蹈中的画,以形言物,立象尽意。舞剧《只此青绿》以《千里江山图》作为文本,以今言述古画之意,以中国审美精神与气质为导向,在诗、画、乐、舞的关联中创造性地转化,在“画舞穿行”的实践中完成了画的文化内涵与舞的精神内核之间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象尽意 诗画一体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精神内核 创造性地转化 创作路径 情感精神
原文传递
诗画一体的观念与宋人尚意的美学追求 被引量:4
3
作者 章继光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22,共5页
宋代人文品味的提升与诗画一体的观念使尚意成为突出的美学风尚。它主要体现在重精神情趣 ;崇尚简淡 ,以少胜多。在文化背景与美学渊源上 ,尚意与佛道思想对士人的浸染。
关键词 宋代 诗画一体 美学 尚意 佛道思想 精神意趣
下载PDF
中西诗画观的异同比较——以莱辛与苏轼的诗画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吕睿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33-35,共3页
中西诗画观中的“诗画一体”和“诗画异质”向来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其实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入手角度以及文化传统的各自不同,二者均是建立在符合自己的时代风调和民族文化品格的基础之上,内容呈现出差异性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双方并... 中西诗画观中的“诗画一体”和“诗画异质”向来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其实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入手角度以及文化传统的各自不同,二者均是建立在符合自己的时代风调和民族文化品格的基础之上,内容呈现出差异性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双方并非完全对立,将两者互补方能促进诗画美学理论的更新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观 诗画一体 诗画异质 苏轼 莱辛
下载PDF
符号的写意——试论保罗·克利绘画中的东西艺术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军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5,共5页
保罗·克利在探寻摆脱物象模仿的纯粹化视觉体验的变革路径上,从中国绘画艺术中汲取养分,以反常规的图画比例、书写性、平面性、诗歌意象反叛熟练的绘画技法,以纯然的、未被教化的纯真稚拙对抗传统艺术规范,实现了西方绘画创作观念... 保罗·克利在探寻摆脱物象模仿的纯粹化视觉体验的变革路径上,从中国绘画艺术中汲取养分,以反常规的图画比例、书写性、平面性、诗歌意象反叛熟练的绘画技法,以纯然的、未被教化的纯真稚拙对抗传统艺术规范,实现了西方绘画创作观念与实践的革新,获得了与中国绘画“写意性”共同追求的超越维度。本文从“对西方绘画写实传统的颠覆”、“对诗与画的一体融贯”、“对‘心物一体’的精神追求”三个方面探寻保罗·克利绘画与中国绘画的内在契合之处,力图在平等对话的进程中对保罗·克利的绘画思想与创作路径有更为深刻、系统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克利 写意性 象征性 诗画一体 心物一体
原文传递
语图在场:晚清东亚诗歌交流的一种路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留营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3,共9页
晚清东亚各国间的文艺交往不辍,且呈现出一些典型性的新变色彩。除了政治格局的变迁外,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是交通与传媒技术的空前发展。由此引发的交往路径的嬗替,其意义不限于方式本身,更影响交往双方的文化心态乃至诗学理念的调整适... 晚清东亚各国间的文艺交往不辍,且呈现出一些典型性的新变色彩。除了政治格局的变迁外,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是交通与传媒技术的空前发展。由此引发的交往路径的嬗替,其意义不限于方式本身,更影响交往双方的文化心态乃至诗学理念的调整适会。从严辰《辑志图》到石川鸿斋《海外四图》,既是文化认同与反馈的一个完整结构,也是"非共域"各方凭借历史记忆与文学想象,以语图为中介,实现的一次精神体验式唱和。各交往主体具备的灵视显象的主观感知力,使得语图代替身体"在场"成为唱和活动的现实可能。语图耦合,互涉、互补,共同作为文学叙事的一种理想范式。唱和文人对诗画一体的艺术追求,也促进这一交往路径趋于典型化与扩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图互涉 灵视诗学 诗画一体 文学想象
原文传递
中国画的写意性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刚 《衡水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中国画从本质上看都是写意的。相对于西方写实绘画,中国画更注重“神似”,注意“象外之象”。中国画不受时空限制,大胆取舍,任意剪载,自由表现,看重事物的“常理”而不拘于“常形”,追求情感的抒发,吸收诗词歌赋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表... 中国画从本质上看都是写意的。相对于西方写实绘画,中国画更注重“神似”,注意“象外之象”。中国画不受时空限制,大胆取舍,任意剪载,自由表现,看重事物的“常理”而不拘于“常形”,追求情感的抒发,吸收诗词歌赋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将书法用笔的节奏和抽象的线条美融入写意画中,使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所描绘的客观形象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意象化 包容性 诗画一体 审美价值 写意性 表现手法
下载PDF
略論鍾惺與南宗畫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啓元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3年第2期321-341,共21页
明萬曆間,鍾惺與之所立竟陵派雖自初創即毁譽參半,然其入清後影響不降反升;竟陵餘響於清初詩壇,亦曾有震蕩。竟陵派的詩文主張、行年考訂,如今學界已有頗深入的研究,惟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聯繫,關注得還不夠。鍾氏於畫史留名,其文學主張... 明萬曆間,鍾惺與之所立竟陵派雖自初創即毁譽參半,然其入清後影響不降反升;竟陵餘響於清初詩壇,亦曾有震蕩。竟陵派的詩文主張、行年考訂,如今學界已有頗深入的研究,惟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聯繫,關注得還不夠。鍾氏於畫史留名,其文學主張亦多參東南文人畫之奧義;而明、清两代同情竟陵派者,多東南詩畫藝術界之士。本文擬從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關係,略論晚明詩畫審美趨近的一些表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锺惺 文人画 诗画一体 严羽
下载PDF
威廉·布莱克创作晚期的“诗画戏剧”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晖 《美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威廉·布菜克(WilliamBlake,1757-1827)堪称英国最特别的艺术家,他同时具备多重身份:诗人、画家和哲学家。布莱克一生以其跨领域的创作,构建了一个涵盖宗教、神话与哲学的诗画一体的艺术世界。在艺术生涯的成熟期,布莱克创... 威廉·布菜克(WilliamBlake,1757-1827)堪称英国最特别的艺术家,他同时具备多重身份:诗人、画家和哲学家。布莱克一生以其跨领域的创作,构建了一个涵盖宗教、神话与哲学的诗画一体的艺术世界。在艺术生涯的成熟期,布莱克创作了一系列“精印抄本”(IlluminatedBook):《四佐亚》、《弥尔顿》和《耶路撒冷》,它们构成了一个“布莱克式”的神话故事。艺术家运用具有多重含义的象征符号,对人类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人的个体心理等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布莱克早期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意象的雏形,最终发展成为成熟的人物形象,共同演绎了一幕“诗画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 布莱克 艺术创作 诗画一体 戏剧 晚期 《耶路撒冷》 神话故事 多重身份
原文传递
高扬冬奥保电的人文风帆
10
作者 王庆滨 蔡俊杰 +2 位作者 李榕榕 周宇翔 贾同振 《华北电业》 2022年第2期32-37,共6页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火炬塔如期点燃。开幕式诗画一体、美轮美奂,每一个细节里都浸润着中国元素,高扬着中国文化的风帆,饱含着人文之美。作为开幕式的一个环节,张家口赛区场馆群集体张开怀抱,闪靓群山之间,璀璨亮相。“雪如意...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火炬塔如期点燃。开幕式诗画一体、美轮美奂,每一个细节里都浸润着中国元素,高扬着中国文化的风帆,饱含着人文之美。作为开幕式的一个环节,张家口赛区场馆群集体张开怀抱,闪靓群山之间,璀璨亮相。“雪如意”的灯光秀如彩虹绚烂,“冰玉环”如羊脂玉带,条条雪道如流淌的银河,如飘逸的白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一体 火炬塔 羊脂玉 风帆 人文之美 张家口
下载PDF
苏轼诗画观及其艺术创作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翔宇 《品位·经典》 2021年第1期22-23,39,共3页
苏轼作为一名书画家,首先提出了"诗画一体论"观点,在他的绘画、书法作品中尽管没有系统地论述,但已成为一种影响当代和后世的美学理论。通过对苏轼诗画理论提出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对其诗画理论及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作品... 苏轼作为一名书画家,首先提出了"诗画一体论"观点,在他的绘画、书法作品中尽管没有系统地论述,但已成为一种影响当代和后世的美学理论。通过对苏轼诗画理论提出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对其诗画理论及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作品蕴含的艺术美学理论及绘画美学思想,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诗画一体 美学思想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观在纪录片中的传承和映现
12
作者 郑军 刘国强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2期55-57,共3页
传统美学观对于影视作品创作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纪录片创作同样需要汲取传统文艺思想和美学观念的有益养分,培养自己的民族化风格和气韵,做到传统美学与现代思维的双向对接,而发掘深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美学思想和观念则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纪录片 儒学 意境 诗画一体 格调 气韵
下载PDF
嘉瓠楼艺谭·画中琴与《坐上琴心》
13
作者 朱万章 《艺术品》 2022年第1期98-99,共2页
“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这是明代大学士兼诗人李东阳(1447-1516)的《题听琴图寄... “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这是明代大学士兼诗人李东阳(1447-1516)的《题听琴图寄天锡》诗。在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画一体的听琴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阳 诗画一体 画中人 听琴图
原文传递
从人文精神角度浅析席慕蓉诗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可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3-95,共3页
席慕容的诗歌广为流传,但至于她的诗歌为何如此受人追捧却鲜有人知。笔者长期研读席慕蓉诗歌,每每读她的诗歌,犹如小溪流过心田,犹如在广袤的草原仰望星空,既恬静又开阔。席慕容内外兼修,诗歌风格同时具备中国南方人、北方人的共同特点... 席慕容的诗歌广为流传,但至于她的诗歌为何如此受人追捧却鲜有人知。笔者长期研读席慕蓉诗歌,每每读她的诗歌,犹如小溪流过心田,犹如在广袤的草原仰望星空,既恬静又开阔。席慕容内外兼修,诗歌风格同时具备中国南方人、北方人的共同特点,亲切、率真、细腻、柔和。从席慕蓉诗歌的至善真情、积极情感、诗画一体等方面详细解析她受欢迎的原因,又从席慕蓉对自我的分析中总结她从容、坦然的心境。其诗歌中的时代精神也鼓舞人们畅想无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慕蓉 至善真情 诗画一体 古典情怀
下载PDF
“诗画一体”论与“诗画异体”论的媒介纷争
15
作者 吴思萌 李楠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2,5,共3页
关于诗画关系的"诗画一体"论与"诗画异体"论的纷争,古往今来一直没有停止。"诗画一体"说以诗画融合为美,而"诗画异体"说则认为诗画以分离为美,两种观点看似各守一端、相互冲突。实际上,二者之... 关于诗画关系的"诗画一体"论与"诗画异体"论的纷争,古往今来一直没有停止。"诗画一体"说以诗画融合为美,而"诗画异体"说则认为诗画以分离为美,两种观点看似各守一端、相互冲突。实际上,二者之间争论的焦点是针对诗和画的不同媒介展开的,然而无论取哪一端,都会发现它们都承认诗和画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和目的——情感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一体” “诗画异体” 媒介 情感寄托
下载PDF
艺术互动的一个范例——《诗人眼中的画家》译者序言
16
作者 马永波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8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绘画和诗歌,历来就有“姊妹艺术”之称,它们之间的密切关联和竞争,人们曾有过大量的论述。且不说中国古典文论中历来所讲究的诗画一体的同源关系,在西方,贺拉斯亦曾有名言“诗歌像一幅画”,这已经成为人们不断分析和追溯的一份遗产,它... 绘画和诗歌,历来就有“姊妹艺术”之称,它们之间的密切关联和竞争,人们曾有过大量的论述。且不说中国古典文论中历来所讲究的诗画一体的同源关系,在西方,贺拉斯亦曾有名言“诗歌像一幅画”,这已经成为人们不断分析和追溯的一份遗产,它的哲学和理论源头是把经验看作理念的“形象”,把自然看作要去解释的神圣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论 贺拉斯 姊妹艺术 诗画一体 同源关系 一幅画 理论源头 译者序言
下载PDF
“空”“留”原本俱诗眼 只缘“诗”“佛”归一人——《山居秋暝》教学一得
17
作者 徐晓华 《中学语文》 2020年第23期6-8,共3页
长久以来,王维《山居秋暝》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它既是王维五律山水诗的代表作,更体现了中国山水田园诗的高度成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对这首典范诗作的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山居秋暝》除了具备一般... 长久以来,王维《山居秋暝》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它既是王维五律山水诗的代表作,更体现了中国山水田园诗的高度成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对这首典范诗作的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山居秋暝》除了具备一般山水诗的描山绘水、情景交融、寄情山水、归隐山林等特点外,还涉及诗画一体,理想社会图景,王维独特人格、佛禅心境,禅意、诗情、画意的合一,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学 诗眼 寄情山水 山水田园诗 诗画一体 《山居秋暝》 情景交融
下载PDF
工笔人物画的诗意拓展
18
作者 张禾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7期5-6,共2页
艺术总是通过直觉整体地把握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把瞬间的真实感受升华为永具魅力的艺术图式。从写实到传神,从传神到妙悟,经由“造化”与“心源”的凝合而创造的“意境”,则是一切艺术图式的灵魂。“意境”的产生是人们对审美意象... 艺术总是通过直觉整体地把握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把瞬间的真实感受升华为永具魅力的艺术图式。从写实到传神,从传神到妙悟,经由“造化”与“心源”的凝合而创造的“意境”,则是一切艺术图式的灵魂。“意境”的产生是人们对审美意象认识的深化,亦是古代诗画美学交融互渗的结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诗画一体的创作思想来把握工笔人物画创作,从诗的角度拓展工笔人物画作品的意境,是工笔人物画拓展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艺术 画作 传神 意境 诗画一体 写实 古代诗 妙悟 诗中有画
原文传递
从构图看王维诗作
19
作者 柯卓英 《唐都学刊》 1993年第4期23-24,共2页
本文从绘画的角度分点线、明暗、色彩三方面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进行分析,探讨其诗画一体的技巧。
关键词 王维 点线 明暗 变色 情景交融 诗画一体
下载PDF
齐白石谈艺启示录(一)
20
作者 陈安钰 《今传媒》 1999年第1期19-,18,共2页
偶然得到一本《齐白石谈艺录》,出于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崇敬和热爱,在忙碌的编辑工作之余,不时地展示案头。初读,只觉他的话语同他的绘画一样,质朴天真,清新淳厚;再读,又觉语妙旨宏,意趣隽永;深读,细细品味,由此及彼,联系到... 偶然得到一本《齐白石谈艺录》,出于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崇敬和热爱,在忙碌的编辑工作之余,不时地展示案头。初读,只觉他的话语同他的绘画一样,质朴天真,清新淳厚;再读,又觉语妙旨宏,意趣隽永;深读,细细品味,由此及彼,联系到办刊做人,不觉生发出许多感事和联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示录 白石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大师 寓教于乐 编辑工作 诗画一体 “神” 不似之似 糊口度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