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杜甫与柳宗元诗歌对社会现实的呈现——以“三吏”与《田家三首》为例
1
作者 师子康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杜甫的“三吏”系列和柳宗元的《田家三首》均展现了两人对官民冲突及农民困苦的深刻洞察,尽管他们都关注社会问题,但在创作视野、风格和哲学理念上却存在显著差异。杜甫的诗歌以情感色彩浓烈,风格沉郁顿挫著称,倾向于国家宏观视角,强... 杜甫的“三吏”系列和柳宗元的《田家三首》均展现了两人对官民冲突及农民困苦的深刻洞察,尽管他们都关注社会问题,但在创作视野、风格和哲学理念上却存在显著差异。杜甫的诗歌以情感色彩浓烈,风格沉郁顿挫著称,倾向于国家宏观视角,强调“小我”服从“大我”;而柳宗元的诗歌则情感克制,风格中庸清淡,更多地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在社会不公面前的尊严与抗议。杜甫对儒家理论的内化使其作品自然流露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柳宗元则系统提出“辅时及物”理论并以之为创作原则之一,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现实并促进社会进步。两人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同时也揭示了“小我”与“大我”之间的伦理张力,共同构建了唐代社会历史的文学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柳宗元 经世致用 大中 沉郁顿挫 诗歌转型
下载PDF
月泉吟社的诗学思想及其对宋元诗歌转型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邹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91,共6页
元至元二十三年,月泉吟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诗四方。吟社征诗要求竞赛诗作注重"杂兴",传达遗民心声,追求中和之美,讲究格调、入题以及起承转合等。吟社的《诗评》和评诗准则与吟社核心人物方凤"崇尚风雅"、... 元至元二十三年,月泉吟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诗四方。吟社征诗要求竞赛诗作注重"杂兴",传达遗民心声,追求中和之美,讲究格调、入题以及起承转合等。吟社的《诗评》和评诗准则与吟社核心人物方凤"崇尚风雅"、追求真实中正"自成一家"的诗歌主张一致,均反映月泉吟社对有宋一代诗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南宋遗民在易代之际对诗歌发展的总结与展望,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泉吟社 宋元诗歌 诗歌转型
原文传递
从春到夏:何其芳的成都体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锋 《现代中文学刊》 2012年第4期62-67,共6页
1938年2月至8月,何其芳在成都。在何其芳的成都体验里,成都处在沉睡与苏醒之间,处在循旧与趋新之间,处在"休闲"与"工作"之间。外在的两极对立与内在的心理动因合力将何其芳引向了苏醒、趋新和"工作"。如... 1938年2月至8月,何其芳在成都。在何其芳的成都体验里,成都处在沉睡与苏醒之间,处在循旧与趋新之间,处在"休闲"与"工作"之间。外在的两极对立与内在的心理动因合力将何其芳引向了苏醒、趋新和"工作"。如果说在山东莱阳,何其芳思想发生了初步的变化,那么从春到夏的成都体验,则让何其芳开始以行动去追寻自己理想,从而完成了诗歌与人生的双重"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成都体验 诗歌转型 人生转型
下载PDF
从皎然诗学理论看“中唐-北宋”诗歌转型 被引量:1
4
作者 丁玲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0-43,共4页
"诗至于中唐,变之始也。"诗歌发展史上有唐型诗和宋型诗之分,而唐宋诗歌的转型并非以朝代划分,中唐文人在盛唐诗歌发展到顶峰后已开始另辟新境的探索,从皎然诗学理论中蕴含的"宋型诗"的特质及中唐至北宋代表性诗人... "诗至于中唐,变之始也。"诗歌发展史上有唐型诗和宋型诗之分,而唐宋诗歌的转型并非以朝代划分,中唐文人在盛唐诗歌发展到顶峰后已开始另辟新境的探索,从皎然诗学理论中蕴含的"宋型诗"的特质及中唐至北宋代表性诗人对其理论的接受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唐诗僧皎然的诗学理论对"中唐——北宋"诗歌转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皎然 《诗式》 诗歌转型
下载PDF
左翼都市体验、事件与“陶派诗”——重审1940年代袁水拍的诗歌转型
5
作者 洪文豪 《都市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222-234,共13页
诗人袁水拍早期以抒情诗写作登上诗坛,而在1940年代中后期,他又以创作系列讽刺歌谣体“马凡陀山歌”而闻名。大致而言,1940年代中期袁水拍经历了从一个抒情诗人到“讽刺歌人”的诗学转型。这一时期袁水拍往返于重庆、香港地区、上海等地... 诗人袁水拍早期以抒情诗写作登上诗坛,而在1940年代中后期,他又以创作系列讽刺歌谣体“马凡陀山歌”而闻名。大致而言,1940年代中期袁水拍经历了从一个抒情诗人到“讽刺歌人”的诗学转型。这一时期袁水拍往返于重庆、香港地区、上海等地,独特的左翼都市体验重塑了他的诗歌主题与感受力,对他的诗歌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他对诗歌大众化理念的逐步接受,特别是陶行知等人诗歌及诗歌观念的影响,使他自觉在新闻事件与戏仿的基础上创作讽刺歌谣体,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1940年代袁水拍的诗歌转型,是经验、观念与诗学综合构造的结果。重审这一转型的诗学内涵,对理解1940年代新诗的整体转型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体验 事件 “陶派诗” 讽刺 诗歌转型
原文传递
论底层写作新变的可能性——以郑小琼的诗歌转型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凯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3,共6页
郑小琼凭借着对底层打工群体的执着关注与身份抒写逐渐确立了底层写作的身份,得因于写作语境的变迁,其诗歌写作发生了由底层写作向个人化智性写作的转型。同时,从语词运用、表达方式的变化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写作风格所发生的嬗变,诗人... 郑小琼凭借着对底层打工群体的执着关注与身份抒写逐渐确立了底层写作的身份,得因于写作语境的变迁,其诗歌写作发生了由底层写作向个人化智性写作的转型。同时,从语词运用、表达方式的变化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写作风格所发生的嬗变,诗人逐步摆脱了早期的粗狂豪放而走向多元化的精敏细腻。可以说,郑小琼的诗歌在身份建构、客体选择与风格表现等层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其诗歌写作的转型正反映出了底层写作新变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写作 郑小琼 诗歌转型
下载PDF
从“田园牧歌”到“都市悲歌”——论寇宗鄂的诗歌转型
7
作者 吴昊 《诗探索》 2019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如果从1962年算起,寇宗鄂从事诗歌写作已经有近60年的时间了。这期间诗人的写作是不连续的:“文革”使诗人的学习与工作都受到影响,并且禁锢了诗人自由创作的权利,直到“文革”结束之后,寇宗鄂才重新释放出创作热情。寇宗鄂在“文革”... 如果从1962年算起,寇宗鄂从事诗歌写作已经有近60年的时间了。这期间诗人的写作是不连续的:“文革”使诗人的学习与工作都受到影响,并且禁锢了诗人自由创作的权利,直到“文革”结束之后,寇宗鄂才重新释放出创作热情。寇宗鄂在“文革”后最早写下的一批诗歌大多都是“田园诗”,浸透了乡村的淳朴、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他也为乡村的变革而感到欢欣鼓舞。但这些“田园牧歌”,从艺术角度来说还属于“半成品”,缺乏语言的锤炼与打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牧歌 自由创作 创作热情 诗歌写作 诗歌转型 文革 艺术角度 田园诗
原文传递
论同光体诗歌创作的求新自变
8
作者 侯运华 《天中学刊》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中国近代诗歌的变革,既有"诗界革命"的外在促动,也有传统诗歌内部的求新、自变。就同光体而言,无论是抒情主体独立意识的凸显,还是诗歌内蕴的变化、诗歌语言的俗化等,均成为催发文学变革的新特质。其独立意识一方面表现为自... 中国近代诗歌的变革,既有"诗界革命"的外在促动,也有传统诗歌内部的求新、自变。就同光体而言,无论是抒情主体独立意识的凸显,还是诗歌内蕴的变化、诗歌语言的俗化等,均成为催发文学变革的新特质。其独立意识一方面表现为自主意识、开放意识、批判意识和民间意识,一方面表现为诗人对现实问题理解的独特性。诗歌内蕴方面,无论是吟咏新学、新知、新事物,还是描述刚刚发生的历史事件,抑或是记录与外国人的交往等,均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色彩。正是传统文学内部的求新、自变,与呼啸而至的"诗界革命"形成呼应,才推动中国诗歌实现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光体 独立意识 诗歌内蕴 诗歌转型
下载PDF
1989~1992:中国当代诗歌转型与青年精神裂变——以戈麦《誓言》为个案
9
作者 吴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5-28,44,共5页
戈麦作为一名青年诗人与时代转型的见证者,其诗作可视为转型期青年精神裂变的记录。以戈麦《誓言》这首诗为个案进行细读,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论述了1989-1992年间中国社会转型与青年精神裂变在诗歌创作中的影响,并证明这种影响以语言... 戈麦作为一名青年诗人与时代转型的见证者,其诗作可视为转型期青年精神裂变的记录。以戈麦《誓言》这首诗为个案进行细读,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论述了1989-1992年间中国社会转型与青年精神裂变在诗歌创作中的影响,并证明这种影响以语言张力的形式凸显出来,在具体词语的选用和组合中透露出戈麦作为社会转型的经历者所承受的心灵压力和精神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转型 青年精神裂变 戈麦 《誓言》
下载PDF
宿命的下降或艰难的飞翔——论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诗歌转型
10
作者 王士强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4-148,共5页
1990年代以来,在现代化、全球化以及消费化、资本化的时代条件下,诗歌的被冷落与"不景气"是不可避免而且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某些人所断言的那样,是诗歌的"衰落"或"死亡",相反,在新的时代... 1990年代以来,在现代化、全球化以及消费化、资本化的时代条件下,诗歌的被冷落与"不景气"是不可避免而且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某些人所断言的那样,是诗歌的"衰落"或"死亡",相反,在新的时代精神氛围下,它不但在健康生长着,而且在增加着新质,发生着意义重大的变化和转型。这种转型,其中当然也包含着对"传统"的继承和接续,但更重要的是对于此前规则和禁区的突破,是以异端和叛逆姿态出现的对诗歌的新的探索。这一时期,人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清晰地投映在诗歌当中,我们看到,虽然这种变化"浮出地表"并形成比较明显特征的时间并不长,但诗歌在其价值指向、艺术构成、功能等各方面的变化不可谓不大,有比较明显的转向或者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转型 世俗化 后抒情 口语化 娱乐化
下载PDF
唐宋诗歌转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琰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8-205,共8页
唐宋诗歌转型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意义深远。它是史学界"唐宋转型研究"的子论题,又是文学界"唐宋诗之争"、"宋诗特征研究"的衍生论题。在20世纪,学界充分利用三大论题的相关成果去研究唐宋诗歌转型的... 唐宋诗歌转型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意义深远。它是史学界"唐宋转型研究"的子论题,又是文学界"唐宋诗之争"、"宋诗特征研究"的衍生论题。在20世纪,学界充分利用三大论题的相关成果去研究唐宋诗歌转型的背景与过程,功在宏观,而弊在微观。从20世纪末开始,微观研究逐渐兴起,到本世纪蔚为大观,功在微观,却又弊在宏观。宏观、微观两种写作方式的此消彼长与彼此融会,构成了20世纪至今唐宋诗歌转型研究的基本发展轨迹。此外,无论是宏观写作还是微观写作,都习惯于采用范式研究的模式,此模式优势与局限并具。因此,如何进一步融会宏观与微观这两种写作方式,如何在范式研究之外开辟新的研究模式,成为唐宋诗歌转型研究乃至整个唐宋诗歌研究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歌转型 研究综述 宏观 微观 范式
原文传递
浅论诗歌的灵魂及身体——以语言哲学为视角
12
作者 张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8-22,共5页
在语言哲学(及存在哲学)的分析帮助下,诗歌理论使用"诗歌的身体"与"诗歌的灵魂"相结合的创作、研究思路对于解决目前诗歌创作领域节奏、韵律以及"口语化"过多、过滥的问题有其独特的视野。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诗歌转型 诗歌的身体 诗歌的灵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