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写分流”的编排策略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霍生玉
-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7-50,共4页
-
文摘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首倡"识写分流"策略安排生字教学,是该教材一大亮点。但在字种的选择、识写生字的确定及如何实现识写同步几个方面仍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统一明确的识字教学用字标准,选字受教材"随课文识字"一以贯之编排体例的制约,未能及时关注和采用最新汉语研究成果等,因此,编制统一的基础教育识字教学用字标准,分学段构建教材体例,加强教材编写与汉语研究之间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苏教版教材
识写分流
生字
教学
-
Keywords
the elementary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by Jiangsu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the shunt between literacy andwriting
new words
teaching
-
分类号
G62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识写分流”识字教学流程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静
-
机构
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
-
出处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8-71,共4页
-
文摘
目前常见的识字教学流程大多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保证学生达到课标的识字要求。一线教学中完成得最好的是认读任务,无论在时间、练习次数、练习方式上都有保障。其余任务则较为欠缺,尤其是书面"会用"目标相对悬置。这些因素导致了识字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成效。
-
关键词
识写分流
教学流程
字形教学
问题分析
-
Keywords
literacy and writing shunt
teaching process
literacy teaching
problem analysis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上海市小学语文“识写分流”课改实验综述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黄小燕
-
机构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
-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69,共3页
-
文摘
1998年,上海市结束了受国家教育部委托所进行的自1988年以来的第一期课程教材改革工程,进入二期课改。
语文学科继学科行动纲领完成后,在二期语文课程标准和试验教材推出之前,在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市教研室)组织下,...
-
关键词
上海
小学
语文
“识写分流”
课改实验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核心素养视域下低年级写字教学的“三趣”
- 4
-
-
作者
徐华军
周佳丹
-
机构
浙江余姚市梨洲小学
-
出处
《小学语文教学》
2022年第11期40-41,共2页
-
文摘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模式从注重学科知识的讲授转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材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在编排上遵循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突出字理,由易到难等原则,为写字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更好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对图形、动作声音较为敏感。
-
关键词
写字教学
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字
“三趣”
识写分流
形象思维
多认少写
低年级学生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语文教材“识写分流”的编排策略研究
- 5
-
-
作者
魏生辉
-
机构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大南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2期40-40,共1页
-
文摘
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是首次提出"识写分流"的概念来进行生字的教学。但在选择字种、确定识写生字及识写同步等几个方面有一定不足。所以,需要对基础教育识字教学用字标准进行统一的编制,分学段建设教材体例,在教材编写与汉语研究之间的搭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
关键词
教材
识写分流
编排
教学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识写分流实现识字教学“会用”目标刍探
- 6
-
-
作者
王寿婷
-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小学
-
出处
《成才之路》
2018年第11期88-88,共1页
-
文摘
识写分流指的是将识字和写字分开,通过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促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组织词串学习、看图识字理解字义,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形成汉字体系等方式促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并逐步学会使用汉字。这种识写分流的方式,能有效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
-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写分流
识字教学
识字兴趣
-
分类号
G623.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