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谈重译──兼评许钧 |
许渊冲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3
|
|
2
|
文化误读与误译 |
白立平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6
|
|
3
|
重新认识钱钟书的“化境”理论 |
陈大亮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6 |
36
|
|
4
|
风格、夸张及其他 |
罗新璋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2
|
|
5
|
论马君武译《哀希腊歌》中的“讹” |
廖七一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6
|
“化”与“讹”──读许渊冲译《红与黑》有感 |
许钧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1
|
|
7
|
翻译中的语境重构——从“讹”说起 |
夏天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8
|
钱钟书论翻译修辞 |
杨林成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98 |
4
|
|
9
|
鲁迅书信笔误简析 |
张礼智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10
|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林纾的“讹”谈起 |
杨一秋
朱峰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1
|
主客观因素驱动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马君武、苏曼殊《哀希腊》译本对比分析 |
李红梅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12
|
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评马君武、苏曼殊译《哀希腊》的“讹”与“晦” |
邹海晶
|
《华中人文论丛》
|
2012 |
3
|
|
13
|
超越“化境”,一分为三——对钱锺书翻译思想的再思考 |
施佳胜
王心洁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4
|
译诗之“讹”与革命救国——马君武的拜伦《哀希腊》翻译研究 |
王毅
洪庆福
李静
|
《东吴学术》
CSSCI
|
2018 |
3
|
|
15
|
“化境”=解构?——比较钱钟书“化境”说与解构主义翻译观 |
高佳艳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7 |
3
|
|
16
|
“打讹”说略 |
张本一
|
《艺海》
|
2013 |
0 |
|
17
|
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
薛蓉蓉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8
|
改写与“讹”——重读《林纾的翻译》 |
戴若愚
罗素常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19
|
解读钱钟书的《林纾的翻译》 |
覃晓琪
|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3 |
2
|
|
20
|
简论钱钟书与翻译 |
季进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