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学生管理中的惩罚行为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惠珍 《江西教育科研》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惩罚行为 认知协调理论 教师心理
原文传递
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朱芸 张锋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1998年第6期27-31,共5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列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19——)于1957年创立的。这一理论的研究主题是社会认知过程的动力问题和态度改变的心理机制问题。它的核心观点是:认知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常常存在着"不...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列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19——)于1957年创立的。这一理论的研究主题是社会认知过程的动力问题和态度改变的心理机制问题。它的核心观点是:认知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常常存在着"不一致"(non-fitting)的关系;这种关系引起认知不协调——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不协调产生减弱或解除不协调的压力;压力驱动个人通过某种方式而减弱或解除不协调,从而实现认知系统的协调化状态。将近四十年来,认知不协调理论在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1957)一书的出版被视为西方社会心理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Deaux & Wrightzman,1984,第6页),费斯汀格因此而于1959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和心理学基金会设立的最高奖励——心理科学杰出贡献奖(Sahaian,1970,第423页),并被尊为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界的领袖人物(Joens,1985,第68页)。认知不协调理论推动了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协调关系 认知动力 认知系统 西方社会心理学 元素 认知 吸烟行为 美国心理学 态度改变
原文传递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差生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曾英 杨明均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研究态度转变问题时于195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则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认知因素之间呈协调关...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研究态度转变问题时于195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则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认知因素之间呈协调关系,二是呈不协调关系。在对待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各种认知协调的倾向,保持自身态度与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一旦认知不协调,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就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驱力。当个体认知失调后,减少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减弱不协调要素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差生教育 社会心理学 应用 矛盾心理 奖励教育 惩罚教育 群体压力
下载PDF
态度改变理论在侦查讯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景升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66-69,共4页
侦查讯问工作的重点是促使犯罪嫌疑人改变拒供态度,形成良好的供述态度,使不愿供述的犯罪嫌疑人态度发生改变,作出供述,从而获取口供。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态度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态度改变理论为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的改变提供了理论... 侦查讯问工作的重点是促使犯罪嫌疑人改变拒供态度,形成良好的供述态度,使不愿供述的犯罪嫌疑人态度发生改变,作出供述,从而获取口供。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态度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态度改变理论为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的改变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态度改变理论,说服教育的讯问方法从侦查讯问人员自身素质、说服的方式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体特征三方面促使犯罪嫌疑人改变拒供态度,形成良好的供述态度,最终作出自愿供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改变 认知平衡理论 认知协调理论 侦查讯问 说服教育
下载PDF
认知不协调理论与态度改变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兆春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3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态度改变 认知 改变态度 协调程度 方法和途径 重要性 个体心理 新评价 协调关系
下载PDF
角色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在转变学生思想行为中的运用成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厚勇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1-12,共2页
一、研究目的 针对目前普通中学中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面较广、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较多的现状,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为切入点,运用角色理论与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学校、家长的配合下,讨论学困生心理、行为和转变过... 一、研究目的 针对目前普通中学中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面较广、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较多的现状,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为切入点,运用角色理论与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学校、家长的配合下,讨论学困生心理、行为和转变过程,探索普通高中阶段学校、班级、教师、家长对这类学生转变的实施方式、作用以及策略的研究最终到转变他们的行为,改变学生的现状,达到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普通中学 角色理论 思想行为 学习困难学生 学生心理 教育方式
下载PDF
激发学习兴趣 消除学习认知的不协调感 被引量:2
7
作者 罗雪莉 张卫平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70-72,90,共4页
认知不协调产生后,个体在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及紧张感。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但又模糊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对学习无兴趣"的认知元素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认知元素产生矛盾,便产生了认知的不协调感,这种不... 认知不协调产生后,个体在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及紧张感。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不了兴趣,但又模糊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对学习无兴趣"的认知元素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认知元素产生矛盾,便产生了认知的不协调感,这种不协调感会使学生产生不愉快、紧张的感觉。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用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来消除学习认知的不协调感,并详细介绍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诸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改变认知元素 认识认知元素 强调认知元素 培养兴趣 享受成功 创设问题情景
下载PDF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G.G.Anthony L.R.David 殷培桂 《心理科学进展》 1988年第3期61-64,共4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经过几次修正,已超出了费斯廷格(Festinger)原来的主要例证,资料和假说了。而且现今的论述把改变认知的动机解释为是自尊的需要,而不是逻辑上前后一致的需要。这些变化使人不得不认为它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理论——实际上... 认知不协调理论经过几次修正,已超出了费斯廷格(Festinger)原来的主要例证,资料和假说了。而且现今的论述把改变认知的动机解释为是自尊的需要,而不是逻辑上前后一致的需要。这些变化使人不得不认为它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在认知不协调理论形成之前早已有了的理论。假如原来的不协调理论面临某些不同的观点就放弃它的名称,就正确了么?还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自我观念 二十年 认知过程 自我理论 修正 自我防卫 动机 个人责任 良后果
下载PDF
惩罚的有效性与学生“态度改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湘祁 冯海平 易敏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第10期61-62,共2页
菲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假设个体的认知有寻求一致的倾向[1],如果个体的认知元素间出现不协调状态,会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感受而构成一种压力,驱使个体想方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感,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有效性 态度 学生 惩罚 个体 性感受 元素
下载PDF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锋 朱芸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95-99,共5页
本文讨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认为该理论对实现社会心理学中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对实现心理学中的认知观与动力观的融合、对推动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所发现的一些重要心理学规... 本文讨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认为该理论对实现社会心理学中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对实现心理学中的认知观与动力观的融合、对推动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所发现的一些重要心理学规律,对于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社会心理学 动机 态度改变 强化 人际沟通
下载PDF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艺豪 《西部学刊》 2019年第4期104-107,共4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人们为改变认知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性而为之努力的心理学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预防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及改善大学生的认知结构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意义。高校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应...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人们为改变认知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性而为之努力的心理学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预防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及改善大学生的认知结构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意义。高校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认知不协调理论的作用,应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出发,完成角色轮换,改变旧认知,创设问题情境、产生新认知,从而培养正确的认知理念,营造和谐氛围,培养积极意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协调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跨越式发展
下载PDF
利用态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
12
作者 赵庆杰 刘曙辉 《经济师》 2007年第8期132-133,共2页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态度心理。社会心理学中对态度的形成与变化的三种经典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认知不协调理论告诉我们营造和谐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刺激—学习...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态度心理。社会心理学中对态度的形成与变化的三种经典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认知不协调理论告诉我们营造和谐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刺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实现教育中的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平衡理论告诉我们树立全员德育理念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认知协调理论 刺激一学习理论 平衡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
下载PDF
角色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对转变社区青少年角色认知的启示
13
作者 公雯雯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有保持协调一致的倾向。当认知不协调发生时,人们会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推动人们努力减少或消除不协调。本文基于对社区青少年角色认知的表征和解读,尝试运用该理论对转变他们的角色...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有保持协调一致的倾向。当认知不协调发生时,人们会感到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推动人们努力减少或消除不协调。本文基于对社区青少年角色认知的表征和解读,尝试运用该理论对转变他们的角色认知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理论 认知协调理论 社区青少年 认知改变
下载PDF
贯穿古今,圆通中西——论斯林哲兰德的《论语》英译本与认知不协调理论
14
作者 陈亚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从认知不协调理论出发,分析了汉学家斯林哲兰德《论语》英译本的翻译特色。斯林哲兰德熟读大量中国古代相关典籍,并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到译本中,完整地补充了《论语》中语句的认知语境,并对句义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说明,... 从认知不协调理论出发,分析了汉学家斯林哲兰德《论语》英译本的翻译特色。斯林哲兰德熟读大量中国古代相关典籍,并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到译本中,完整地补充了《论语》中语句的认知语境,并对句义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说明,帮助西方人重新构建认知,使他们完整、全面、深入地了解孔子的真实形象。他的译著使我们的儒学西传工作获得较为满意的传播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斯林哲兰德 认知协调理论
下载PDF
基于“认知不协调”理论看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以及启示——以陕西部分高校数据为例
15
作者 刘思雨 《新闻文化建设》 2021年第12期86-88,共3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以及教育部门对媒体融合战略的推进,传统媒体加速延伸的“两微一抖”已经成为各高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各高校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从陕西的公办院校到民办高校,由于政策以及导向不同,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以及教育部门对媒体融合战略的推进,传统媒体加速延伸的“两微一抖”已经成为各高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各高校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从陕西的公办院校到民办高校,由于政策以及导向不同,所产生的运营现状不同。基于“认知不协调”理论,本文采用内容分析以及数据展示的方式对陕西部分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现状做出了调查以及说明,并于此得到了相应的运营策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认知协调理论 新媒体时代 高校
下载PDF
从认知不协调理论看惩罚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16
作者 易敏 《科教文汇》 2008年第18期63-63,共1页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被惩罚主体的态度发生改变,菲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据此,发生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协调感,从而改变态度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行为。
关键词 惩罚 认知协调理论 教育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