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水詩的發生與謝氏家族的家學家風
1
作者 張朝富 張春梅 《新国学》 2015年第2期95-112,共18页
山水詩的開創者謝混、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謝靈運、完善並發展山水詩的謝脁,均爲謝氏族人,山水詩與謝氏家族有獨特的關係。謝鯤引領曠達玄虛的時風,謝安、謝混除引領玄談時風,尚在遊集宴處時對家族子弟進行玄談和文義引導,形成產生巨大社... 山水詩的開創者謝混、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謝靈運、完善並發展山水詩的謝脁,均爲謝氏族人,山水詩與謝氏家族有獨特的關係。謝鯤引領曠達玄虛的時風,謝安、謝混除引領玄談時風,尚在遊集宴處時對家族子弟進行玄談和文義引導,形成產生巨大社會影響的重玄尚文的特色家學家風。在玄談與詩歌結合產生玄言詩、由以玄理悟道的玄言詩向以山水悟道的山水詩轉變的過程中,謝氏子弟每每引風氣之先。因謝混被殺仕路受阻,謝靈運轉而專注發揚引領社會文化風尚以獲得社會認同的家族傳統,恣情山水,大量創作山水詩。謝脁境遇與謝靈運類同,受家學家風及謝靈運山水詩傳統的影響,其山水詩創作達到一個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詩
原文传递
田園與山水的分合與陶謝的各自表現 被引量:1
2
作者 錢志熙 《传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5-17,共13页
田園與山水存在着一種分合的關係,田園及農耕内容在詩歌中的表現,比純粹描寫性的山水表現要早,但中古詩歌的發展中,田園詩風的流行整體晚於山水,這與中古士大夫文化的特點相關。田園是人類改造過的自然,依托於山水。山水詩中也常常包含... 田園與山水存在着一種分合的關係,田園及農耕内容在詩歌中的表現,比純粹描寫性的山水表現要早,但中古詩歌的發展中,田園詩風的流行整體晚於山水,這與中古士大夫文化的特點相關。田園是人類改造過的自然,依托於山水。山水詩中也常常包含着田園的内容。南朝至唐的詩史叙述,陶之田園與謝之山水這樣的認識逐漸固定,但陶淵明也書寫山水,謝靈運詩歌中也有田園的内容。陶淵明的山水表現基本上屬於傳統的行役、隱居、遊覽三種方式,其對山水不作專注的審美與專門的刻畫,與謝靈運的模山范水屬於不同的山水表現方式,對後世也有很大的影響。謝靈運好種植,並喜行田,其行田詩是另一種類型的田園詩,其《山居賦》則顯示了從田園走向山水的脉絡。但謝靈運没有足够的躬耕經歷使其在田園詩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陶、謝在田園山水的表現上,有一些共同的文化與文學的背景,但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田園 陶淵明
下载PDF
試論謝靈運《佛影銘》的經典依據與聞法因緣——兼及佛教編輯經典“前文本”的典故意義
3
作者 洪綿綿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3年第1期25-49,400,401,共27页
義熙八年,慧遠立佛影臺,次年撰《佛影銘》,謝靈運亦有同題之作。義熙十四年覺賢譯出六卷《泥洹經》,道生因説闡提成佛,後出四十卷《涅槃經》亦説闡提成佛,靈運銘文云“闡提獲自拔之路”,或謂所據即此説,但靈運撰文實在道生創説之前。事... 義熙八年,慧遠立佛影臺,次年撰《佛影銘》,謝靈運亦有同題之作。義熙十四年覺賢譯出六卷《泥洹經》,道生因説闡提成佛,後出四十卷《涅槃經》亦説闡提成佛,靈運銘文云“闡提獲自拔之路”,或謂所據即此説,但靈運撰文實在道生創説之前。事實上,銘文的經典依據爲六卷《泥洹經》“闡提”概念,般若經論、覺賢譯《觀佛三昧海經》等觀想經典關於觀想的内容。義熙九年,靈運與覺賢由荆州還建康,法顯南下向都,此即靈運關於“闡提”概念、《觀佛三昧海經》“前文本”的聞法因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遠 覺賢 《佛影銘》 《觀佛三昧海經》
下载PDF
“石華”一辨——兼論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詩之主旨
4
作者 李靜 《岭南学报》 CSSCI 2023年第2期163-188,共26页
本文擬從對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詩中的“石華”這一名物的考辨入手,重新認識謝靈運帆海之遊的目的;同時,通過對詩中典故(如“陰霞”、“窮髮”、“虚舟”等)的考證,判斷謝靈運在創作該詩的時候所聯想到的意象和文本,并試圖分析這些... 本文擬從對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詩中的“石華”這一名物的考辨入手,重新認識謝靈運帆海之遊的目的;同時,通過對詩中典故(如“陰霞”、“窮髮”、“虚舟”等)的考證,判斷謝靈運在創作該詩的時候所聯想到的意象和文本,并試圖分析這些典故在詩中重組後的意義,并藉以歸納全詩的旨趣。總的來説,謝靈運前往帆海的動機包括了三個方面:尋仙藥(石華、海月)、訪天池之仙人、探索未知的遠海。而詩的主旨則落在“至人無己”、“適己”和“終然謝先伐”之上。全詩統一於“養生”的主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華 虚舟 適己 山水詩
下载PDF
模山範水與詩賦離合——由文體視角比觀謝靈運的山水書寫
5
作者 陳特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2年第1期335-357,410,共24页
謝靈運詩文中最重要的是其山水文學,其中又以山水詩賦最爲突出。若細究之,謝最重要的賦作《山居賦》并不以寫山水之美爲主要追求,而是綜合了謝之經歷、文才、學問與思想,接近“著作”。而謝靈運的山水詩,重描寫而輕知識,重當下與眼前。... 謝靈運詩文中最重要的是其山水文學,其中又以山水詩賦最爲突出。若細究之,謝最重要的賦作《山居賦》并不以寫山水之美爲主要追求,而是綜合了謝之經歷、文才、學問與思想,接近“著作”。而謝靈運的山水詩,重描寫而輕知識,重當下與眼前。正是在與《山居賦》之重外部知識、重思想議論拉開距離後,謝氏山水詩方奠定了其詩史(文學史)地位。謝靈運之後,其山水賦之寫法無人繼承,其山水詩的特質(内容上的重内在感情,形式上的偏於短小)則在鮑照、謝朓等人處得到了進一步發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賦 山水詩 《山居賦》
下载PDF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藏宋刻本《三謝詩》的編刊、傳刻及利用
6
作者 丁延峰 王欣妮 《古典文献研究》 2022年第2期113-131,共19页
“三謝”是指南北朝時三位著名文學家謝靈運、謝惠連、謝朓。東晋初,謝氏隨元帝南渡,遷居京邑建康(今南京)烏衣巷。作爲南朝四大士族著姓之一,謝氏不但在政治上頗有影響力,而且文化名人輩出,《隋書·經籍志》即著録謝安、謝道韞、... “三謝”是指南北朝時三位著名文學家謝靈運、謝惠連、謝朓。東晋初,謝氏隨元帝南渡,遷居京邑建康(今南京)烏衣巷。作爲南朝四大士族著姓之一,謝氏不但在政治上頗有影響力,而且文化名人輩出,《隋書·經籍志》即著録謝安、謝道韞、謝靈運、謝莊、謝混、謝惠連等謝氏二十八家,詩文别集、總集多達五十餘種,“三謝”無疑是其中最爲奪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刻本 别集 文化名人
原文传递
崑山與安期: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新解——兼及謝靈運與早期上清傳記《馬君傳》之關係
7
作者 李靜 《岭南学报》 2021年第1期81-100,共20页
在謝靈運的《登江中孤嶼》一詩中,最後的四句常被詬病爲不和諧的"玄言的尾巴"。由此提出的問題是,本詩的敘事寫景和説理抒情之間有什麽邏輯關係?另外,"崑山"和"安期",從表面上看分别代表不同的神話(神仙... 在謝靈運的《登江中孤嶼》一詩中,最後的四句常被詬病爲不和諧的"玄言的尾巴"。由此提出的問題是,本詩的敘事寫景和説理抒情之間有什麽邏輯關係?另外,"崑山"和"安期",從表面上看分别代表不同的神話(神仙)系統,那麽,"想像崑山姿"二句與"始信安期術"二句之間又有什麽樣的聯繫?要解決上述問題,關鍵在於對"崑山"和"安期"的理解。這裏的崑山,指向的不是西王母,而是《馬君傳》中的太真夫人,安期也不是《史記》和《列仙傳》中的安期,而是《馬君傳》中的安期先生。謝靈運《山居賦》中有"安期先生是馬明生之師"的表述,這一情節當來自《馬君傳》。故本文試圖從該傳的知識背景出發,對此詩作一全新的解讀,並對謝靈運和《馬君傳》之間的關係作一考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崑山 安期 《馬君傳》 上清經
下载PDF
關於陸游詩與自注的構造關係
8
作者 廖嘉祈(译) 《新宋学》 2020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一、序論一般而言,文學作品的注釋是爲了幫忙讀者理解作品而存在。而作者所作的"自注",則往往因爲反映了僅作者本人所知的知識或意圖,而成爲讀者不可輕易放過的信息。謝靈運在《山居賦》等賦中所作的自注,可謂是中國文學當中... 一、序論一般而言,文學作品的注釋是爲了幫忙讀者理解作品而存在。而作者所作的"自注",則往往因爲反映了僅作者本人所知的知識或意圖,而成爲讀者不可輕易放過的信息。謝靈運在《山居賦》等賦中所作的自注,可謂是中國文學當中自注的早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注 作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