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词之失与现实之累:奥登《战时组诗》读札——以《中国兵》的修改为线索
1
作者 李倩冉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96-110,共15页
'奥登风'是1940年代中国诗坛的创作现象。在此风潮之下,对其接受难免存有遮蔽之处,主要体现在功利化因素的强调;忽略了抒情主体本身的矛盾与裂隙;缺乏对其创作褒扬背后的反思。因此,由《中国兵》这一具体文本,切入奥登的创作,... '奥登风'是1940年代中国诗坛的创作现象。在此风潮之下,对其接受难免存有遮蔽之处,主要体现在功利化因素的强调;忽略了抒情主体本身的矛盾与裂隙;缺乏对其创作褒扬背后的反思。因此,由《中国兵》这一具体文本,切入奥登的创作,通过史料查证和细读,将其阐释纳入《战时组诗》的整体意蕴下,揭开一些被中国译者误读已久的'赞颂',并勾勒出奥登对其诗歌修改过程中抒情声音的变化趋势,从而反映其可能的修改动因、声音的制约力量和诗歌的美学得失,以便对现代汉语诗歌的创作可能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登 《战时组诗》 主体声音 言说姿态 诗学逻辑
下载PDF
从“文体”到“主体”——章太炎《文学总略》中的述学文体和言说姿态
2
作者 李雨轩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第4期231-240,共10页
该文从述学文体和言说姿态的角度观照章太炎的《文学总略》,亦由此窥探章氏述学文的整体样貌。章氏在此文中借由“以文字为准”,规定了“文”的体系结构、判断标准、主体诉求等,完成了对“文”的总览和建构。从文体角度看,章氏的述学文... 该文从述学文体和言说姿态的角度观照章太炎的《文学总略》,亦由此窥探章氏述学文的整体样貌。章氏在此文中借由“以文字为准”,规定了“文”的体系结构、判断标准、主体诉求等,完成了对“文”的总览和建构。从文体角度看,章氏的述学文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兼有质实和韵味;二是将各种材料与自家论述有机结合,使之融贯成一整体。从言说姿态的角度看,《文学总略》显示了章氏的“大主体性”,这种大主体性又有现代性、民族性和历史性等内在属性;此外,《文学总略》还暗含一种审美性,指向章氏对传统文人士大夫表述方式的隐性追怀,构成对大主体性的参差比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文学总略》 述学文体 言说姿态 大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