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是介词还是动词——试论表“率领”诸义“以”字的词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智荣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29-36,共8页
上古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表“率领”、“携将”、“携带”义的“以”字,以往都释为介词。本文从“以”字表示明显而具体的动作、位置的分布、与动词互为异文、训诂学家把它解为动词,后世取代它的词的词性,“以”字古字形所示本义及词义引... 上古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表“率领”、“携将”、“携带”义的“以”字,以往都释为介词。本文从“以”字表示明显而具体的动作、位置的分布、与动词互为异文、训诂学家把它解为动词,后世取代它的词的词性,“以”字古字形所示本义及词义引申等几个方面,论证了它的动词性,否定了以往的介词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词义引申 训诂学家 宫之奇 常用义 直接引申 高等国文法 解释 搜神记 释义用语
下载PDF
《香菱学诗》课内检测与课外迁移
2
《文教资料》 2004年第3期46-49,共4页
课内检测一、加点字注音1.仄声( ) 2.揣摩( ) 3.胡诌( ) 4.三昧( ) 5.蘅芜苑( ) 6.藕香榭( ) 7.一颦一笑( ) 8.鳏寡孤独( ) 二、根据文意,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 课内检测一、加点字注音1.仄声( ) 2.揣摩( ) 3.胡诌( ) 4.三昧( ) 5.蘅芜苑( ) 6.藕香榭( ) 7.一颦一笑( ) 8.鳏寡孤独( ) 二、根据文意,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2</sub>.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 </sub>3.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颦一笑 蘅芜苑 解释 藕香榭 香菱 黛玉 夏金桂 甄士隐 薛蟠
下载PDF
《桃花源记》课内检测与课外迁移
3
《文教资料》 2004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桃花源记》 解释 舒元舆 华鬓 古义 数日 屋舍俨然 画记 导之 魁奇
下载PDF
《察今》注解辨正二则
4
作者 丁昌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2年第4期25-26,共2页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此句中的“要”,一般的选本均不作注,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则认为:“要,要求,这里用作名词,意指‘符合……的要求’”。而中学语文教材的注解又为:“要,适应。”并进一步解释句意为:“是适应当时的...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此句中的“要”,一般的选本均不作注,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则认为:“要,要求,这里用作名词,意指‘符合……的要求’”。而中学语文教材的注解又为:“要,适应。”并进一步解释句意为:“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上述两种观点有明显的分歧,我的意见是,句中的“要”不能释为名词“要求”。因为“要”的后面跟有“于时”二词,考查“于时”的语法作用,要么作宾语,要么作状语或补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作用 解释 《古代汉语》 郭锡良 有要于时 中学语文教材 先王 文变染乎世情 要囚 百世可知
下载PDF
追求真正的诗歌欣赏
5
作者 刘生权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4年第10期19-21,共3页
诗歌考题,无论像全国卷那样称为"古代诗歌阅读",还是像江苏卷那样称为"古诗词鉴赏",都属于诗歌欣赏。尽管这已经形成一种共识,然而多年来的高考诗歌欣赏题还停留在一般的"解释"阶段。殊不知—— 一、"解释"不是欣赏,"再创造... 诗歌考题,无论像全国卷那样称为"古代诗歌阅读",还是像江苏卷那样称为"古诗词鉴赏",都属于诗歌欣赏。尽管这已经形成一种共识,然而多年来的高考诗歌欣赏题还停留在一般的"解释"阶段。殊不知—— 一、"解释"不是欣赏,"再创造"才是欣赏近些年的高考诗歌"解释"类的题目,主要包括如下六类:1.解释句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欣赏 解释 古代诗歌 诗歌流派 诗词鉴赏 望江怨 味外之旨 首词 全国卷 象外之象
下载PDF
根据语境释义的四种常见方法
6
作者 何方红 《初中生辅导》 2016年第17期18-20,共3页
汉语成语丰富,表现力强。如不能准确理解词义,就谈不上运用自如。学习成语,不仅要注意积累,牢固记忆,也应该注意结合阅读对词语进行理解,特别是多义词,则需根据语境理解词义。这往往是各种语文考试中点击率最高,学生又难以正确回答的题... 汉语成语丰富,表现力强。如不能准确理解词义,就谈不上运用自如。学习成语,不仅要注意积累,牢固记忆,也应该注意结合阅读对词语进行理解,特别是多义词,则需根据语境理解词义。这往往是各种语文考试中点击率最高,学生又难以正确回答的题型。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把握好语境,同学们不妨利用如下方法试一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语文考试 羚羊木雕 阅读题 解释 修辞方法 比喻意义 千门万户 人事科 贬义褒用
原文传递
《旧清语》研究(三)
7
作者 赵志强 《满语研究》 1992年第1期53-60,32,共9页
32查《实录》原文为:汉译文为:“是时,明沿边之民每岁越境,窃采我国(人)参、(银)矿……”在此,系名词与助词之合写体,意为“边界的”。
关键词 清语 合写 解释 命令式 附加成分 五体清文鉴 清文 笔帖式 成衰扎布 愚者
下载PDF
《故乡》课内检测与课外迁移
8
《文教资料》 2004年第3期18-20,共3页
课内检测一、加点字注音1.阴晦( ) 2.装弶( ) 3.五行( )缺土4.惊愕不已( ) 5.浑身瑟缩( ) 6.辛苦恣睢( ) 7.水声潺潺( ) 8.惘然若失( ) 二、根据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 课内检测一、加点字注音1.阴晦( ) 2.装弶( ) 3.五行( )缺土4.惊愕不已( ) 5.浑身瑟缩( ) 6.辛苦恣睢( ) 7.水声潺潺( ) 8.惘然若失( ) 二、根据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 《故乡》 一丛丛 大树下 不知道 子民 南行 饮禁 梳妆打扮 性格特征
下载PDF
巧解词,晓含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9
作者 罗化清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2年第10X期20-21,共2页
考纲须知: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说明"对此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常见实词",即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在文中",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常考题型1.直接释义型:即直接... 考纲须知: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说明"对此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常见实词",即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在文中",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常考题型1.直接释义型:即直接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此种题型出现频率最高。例1:(2009贵州黔东南州中考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sub><</sub>sub><</sub>sub><</sub>sub>2</sub>不能·名其一处也名:_____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词 文中 邹忌讽齐王纳谏 曹刿论战 现代汉语 推断法 综合考查 解释 答题技巧 排比
下载PDF
从wonder的两个句型的辨异说起
10
作者 毛国魁 《语言教育》 1991年第5期13-13,9,共2页
先让我们看两个句子: I wonder whether she will come this afternoon. I wonder whether she will not come this afternoon. 以上两个句子都带有一个由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但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多一个否定词not,而这个否定词... 先让我们看两个句子: I wonder whether she will come this afternoon. I wonder whether she will not come this afternoon. 以上两个句子都带有一个由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但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多一个否定词not,而这个否定词not在句中似乎是“多余”的,因为去掉它句子的意思不变,仍然表示肯定的意思。既然两个句子都有肯定意义,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首先从wonder的词义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NDER AFTERNOON 宾语从 辨异 TROUBLE interpretation 解释 说话人 我不知道 asked
下载PDF
五年级阅读材料
11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5年第11期16-17,F0003,共3页
在船上,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那时天还没有亮,周围是很寂静的,只有机器房的声音。 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阳要从那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 在船上,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那时天还没有亮,周围是很寂静的,只有机器房的声音。 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阳要从那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级 浅蓝色 船上 解释 我自己 说明理由 云片 文中
下载PDF
《旧清语》研究(一)
12
作者 赵志强 《满语研究》 1990年第2期51-57,共7页
《旧清语》是清朝乾隆年问“御制”的一部研究满语的著作。该书无汉名,满文称为(?)汉译为“从实录中摘出的旧满语书”。全书共一函十四册,摘录“旧清语”词、词组和句子八百二十一个,并以乾隆时期通行的满语逐一作了解释。所摘词语,分... 《旧清语》是清朝乾隆年问“御制”的一部研究满语的著作。该书无汉名,满文称为(?)汉译为“从实录中摘出的旧满语书”。全书共一函十四册,摘录“旧清语”词、词组和句子八百二十一个,并以乾隆时期通行的满语逐一作了解释。所摘词语,分别出自天命、天聪、崇德、顺治朝实录和《满文老档》。毫无疑问,在满语研究领域,《旧清语》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失误。如所摘词语详略不一,有的过于简略,令人难以理解其义,有的虽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语 清朝乾隆 满文老档 乾隆时期 解释 汉名 清文 额亦都 语书 军机大臣
下载PDF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文教资料》 2004年第12期22-24,132,共5页
课内检测一、根据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清(che)<sub><</sub>sub><</sub>sub><</sub>sub> </sub>2.和(xu)<sub><</sub>sub><</sub>sub><... 课内检测一、根据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清(che)<sub><</sub>sub><</sub>sub><</sub>sub> </sub>2.和(xu)<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 </sub>3.水(beng)<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 </sub>4.萧(se) 5.<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b>wei</sub>缩6.干(he) 7.繁(yan) 8.吞(shi)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然一体。2.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咫尺的罗布泊。3.看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茂的痛苦与无奈。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 广阔无垠 不知道 张赛 塔里木河流域 人口激增 抽水泵站 引用数 个人安危 数字说明
下载PDF
第五单元测试卷
14
《文教资料》 2004年第3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单元测试 宋哲元 范进 文学常识 生辰纲 课内阅读 解释 课文内容 吴用 提辖
下载PDF
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古代汉语考试漫谈
15
作者 郦亭山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47-52,共6页
今年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古代汉语考试,总的说来成绩并不太理想。此次我省有120多人参加古汉语考试,及格率仅14%。最高分为75分,最低分只有15分。70分以上寥寥无几。考生是在职中学语文教师,一边忙于紧张的工作,一边准备应试,
关键词 专业合格证书 古代汉语 中学教师 语法作用 双宾语结构 解释 君赐 今字 及格率 题目要求
下载PDF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九种技巧
16
作者 王德华 《博客族》 2004年第3期57-59,共3页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把握文章大意,准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常见的实词出现在试卷上,需要考生根据语境确认其词义;非常见的实词出现在试卷上。
关键词 文章大意 通假字 阅读实践 六国论 伶官传序 解释 高考题 《过秦论》 《孔雀东南飞》 李若水
原文传递
以读促写的微操作举隅
17
作者 程继红 《教育科学论坛》 2017年第25期56-57,共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言文字运用的听说读写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言文字运用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说明了"读写结合"是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语言学习 读写结合 微操作 下笔如有神 实践性课程 角度变换 语言教学 解释 语言实践
下载PDF
《芦花荡》课内检测与课外迁移
18
《文教资料》 2004年第5期4-7,共4页
关键词 芦花荡 白洋淀纪事 青年妇女 解释 孙犁文集 一只手 五排枪 子潮 课内阅读 子弹带
下载PDF
《旧清语》研究(二)
19
作者 赵志强 《满语研究》 1991年第2期72-78,54,共8页
15.※查《实录》原文为:……汉译文为:“(上有族弟王善者,敌掷之仆地,踞其身欲刺时),上未甲,奋身直入,发矢中敌人额,应弦而踣,救王善”。按此句中,系动词的副动词形态。一词,表示衣着单薄之意,见《五体清文(钅监)》。解释句中的,又作,... 15.※查《实录》原文为:……汉译文为:“(上有族弟王善者,敌掷之仆地,踞其身欲刺时),上未甲,奋身直入,发矢中敌人额,应弦而踣,救王善”。按此句中,系动词的副动词形态。一词,表示衣着单薄之意,见《五体清文(钅监)》。解释句中的,又作,意为“上阵不穿盔甲”。据此,作为军事用语,意为轻装而进。作为副动词,表示轻装之意,沿用于后世满语。如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初六日,乾隆帝在成衮扎布奏折内批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 副动词 系动词 清语 衮扎布 乾隆时期 清文 五体 复数形式 汉语动词
下载PDF
怎样抓住小学语文中的重点词句?
20
作者 李民浩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7年第2期15-16,共2页
在小学语文中,每篇都有不少重点词句。这些重点词句意义深刻,描写生动,在整篇课文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果在课堂上讲解好这些词句,就能抓住要害,突出重点。
关键词 学语文 猴子爬竿 葡萄沟 解释 教学目的 心领神悟 八角楼 主题服务 海防前哨 修辞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