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徐新荣 蔡丰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7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的影响。方法:用2%甲基纤维素多次前房注射造成慢性高眼压兔眼模型。对高眼压兔眼分别用0.5%喀吗心安滴眼和静脉注射葛根素以及两者并用进行治疗,并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作为对...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的影响。方法:用2%甲基纤维素多次前房注射造成慢性高眼压兔眼模型。对高眼压兔眼分别用0.5%喀吗心安滴眼和静脉注射葛根素以及两者并用进行治疗,并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作为对照。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葛根素能改善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和视盘微循环状况。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以作为抗青光眼的辅助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视神经 轴浆流 中医药疗法 青光眼
下载PDF
头颈部CT、MR扫描规范指南(修改稿) 被引量:41
2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6-999,共4页
CT扫描规范指南 一、眼眶 适用于眼部各类病变。 1.基本要求:扫描或重组体位及基线。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斜矢状面:重组基线平行于视神经。
关键词 MR扫描 CT扫描 指南 头颈部 扫描基线 横断面 冠状面 视神经
原文传递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廖华萍 王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37-542,共6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常因严重的并发症致视力下降甚至盲目,到目前尚无针对病因的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眼科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致力研究的方法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网膜静脉阻塞 网膜疾病 RVO 视神经
下载PDF
负压吸引对兔眼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叶阿里 庞国祥 韩晔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中眼压急剧升高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方法 将LASIK术中使用的巩膜负压环置于兔眼 ,瞬时压力达到 6 5mmHg( 1mmHg =0 133kPa) ,分别持续 30s、1min及 3min ...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中眼压急剧升高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方法 将LASIK术中使用的巩膜负压环置于兔眼 ,瞬时压力达到 6 5mmHg( 1mmHg =0 133kPa) ,分别持续 30s、1min及 3min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负压吸引后即刻摘除的 (即刻组 )和 2周后摘除的 (修复组 )兔眼视神经和视网膜组织 ,并与正常兔眼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负压吸引 30s,视神经和视网膜细胞改变轻微 ;负压吸引 1min ,部分视神经纤维改变 ,视网膜视细胞出现异常 ;负压吸引 3min ,神经纤维和视网膜视细胞结构明显异常。即刻组和修复组组织改变基本相同。结论 LASIK术中眼压急剧升高 ,可导致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的亚细胞结构改变 ,且持续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网膜 视神经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注射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祝枚东 蔡丰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关键词 复方丹参 高眼压 视神经 注射液
原文传递
青光眼快速筛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徐亮 杨桦 +4 位作者 赵秀军 马科 张荣秀 林丁 刘磊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为了有效地进行青光眼筛查 ,对用于检测眼压、前房、视神经、视野 4个方面的简易、快速方法 ,进行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利用 4个周末 ,每日筛查约 2 0 0人次。眼压检测使用笔式眼压计 ,前房深度测定采用VanHerick法 ,视... 目的 为了有效地进行青光眼筛查 ,对用于检测眼压、前房、视神经、视野 4个方面的简易、快速方法 ,进行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利用 4个周末 ,每日筛查约 2 0 0人次。眼压检测使用笔式眼压计 ,前房深度测定采用VanHerick法 ,视神经检查采用非散瞳眼底照像 ,由专家阅片 ;视野检查采用阈上值定性筛查程序 ,采用倍频视野计 (frequencydoublingperimeter,FDP)、Octopus12 3及Humphery6 0 5自动视野计。筛查阳性者需进行青光眼的全面检查 ,如自动视野的阈值检查、立体眼底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照像。结果 在 734位被筛查者中 ,开角型青光眼5 5例 (占 7 5 % ) ,闭角型青光眼 5 9例 (占 8 4% ) ,可疑青光眼 98例 (占 13 4% )。青光眼患者中 ,眼压>2 1mmHg(1mmHg=0 133kPa)者 34例 (占 2 9 8% )。其中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神经、视野异常率分别为 94 5 %、6 7 3 % ;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视野、视神经异常率分别为 89 8%、72 9%、45 8%。结论眼底照像并由专家评估是开角型青光眼筛查的最有效方法。前房检查在我国青光眼筛查中必不可少。自动视野阈上值筛查特异性低 ,FDP可能是快速筛查特异性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筛查 眼压 视神经 前房
原文传递
葛根素治疗青光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跃侠 吴惠群 雷嘉启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近年来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葛根素具有 β受体阻滞作用和改善微循环作用。这一作用在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面已得到证实。
关键词 葛根素 治疗 青光眼 研究现状 视神经
下载PDF
甲钴胺对钳夹伤大鼠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孔祥梅 孙兴怀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57-160,164,共5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视神经钳夹伤后甲钴胺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成年S D大鼠 38只 ,均成功制成视神经钳夹伤的模型 ,随机将其分为 7组 :损伤后 1个月对照组、损伤后 2个月对照组各 6只 ;VitB12 组、甲钴胺组、甲钴胺加倍剂量组...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视神经钳夹伤后甲钴胺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成年S D大鼠 38只 ,均成功制成视神经钳夹伤的模型 ,随机将其分为 7组 :损伤后 1个月对照组、损伤后 2个月对照组各 6只 ;VitB12 组、甲钴胺组、甲钴胺加倍剂量组各 6只 ,分别采用VitB12 0 .0 2ml(10 μg)、甲钴胺 0 .0 2ml(10 μg)、甲钴胺 0 .0 4ml(2 0 μg)于损伤当时及以后隔日行臀大肌注射 ,1个月后取材 ;甲钴胺 2个月组、甲钴胺加倍剂量 2个月组各 4只 ,治疗至 2个月后取材。观察大鼠视神经轴突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的形态及数目变化。收稿日期 :2 0 0 3 -12 -0 6;修回日期 :2 0 0 4-0 4-0 3作者简介 :孔祥梅 ( 1978-) ,女 ,医学硕士 ,研究方向 :青光眼。通信作者 :孙兴怀 (E -mail:xhsun @shmu .edu .cn)结果 :从轴突、RGC形态看 ,VitB12 组较损伤对照组形态变化不大 ,而甲钴胺各治疗组异形改变较少。VitB12 组轴突及RGC数目分别为 35 4 .6 7± 4 4 .72和 4 4 .0 0± 8.12 ,与损伤后 1个月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增多 (P分别为 0 .2 32、0 .170 ) ;甲钴胺组轴突及RGC数目分别为 4 5 2 .17± 83.5 8和 5 8.0 0± 6 .38,与损伤后 1个月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 (P分别为 0 .0 10、0 .0 0 3) ,与VitB12 组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视神经 RGC 对照组 轴突 大鼠 钳夹 加倍 取材 绝对值
下载PDF
正常及视神经损伤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爱莲 孙葆忱 +1 位作者 董东生 刘守彬 《眼科》 CAS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索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大鼠视功能状态客观反映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美国Nicolet多功能电生理诊断仪 ,检测正常和视神经损伤大鼠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结果 :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 ,每只大鼠均可引出典型的和重复性好的NPN... 目的 :探索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大鼠视功能状态客观反映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美国Nicolet多功能电生理诊断仪 ,检测正常和视神经损伤大鼠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结果 :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 ,每只大鼠均可引出典型的和重复性好的NPN波形 ,测出了正常大鼠F VEP峰潜时和振幅值的均值、95%可信区间 ;检测了视神经损伤大鼠的F VEP ,其特点为峰潜时值延迟 ,振幅值降低 ,与正常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视神经 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灯盏细辛对大鼠视神经压榨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江冰 蒋幼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1-48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草药灯盏细辛对大鼠标定性视神经压榨伤所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损伤的防护和修复作用。方法  4 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用特制微型视神经夹直接夹持视神经 ,制作成单眼视神经部分压榨伤模型后 ,A组... 目的 探讨中草药灯盏细辛对大鼠标定性视神经压榨伤所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损伤的防护和修复作用。方法  4 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用特制微型视神经夹直接夹持视神经 ,制作成单眼视神经部分压榨伤模型后 ,A组不予任何治疗 ,B组予以灯盏细辛治疗 ,直至处死动物。以上两组按致伤日至处死日动物的存活时间又分为 :A1组和B1组 (损伤后 4d) ,A2 组和B2 组 (损伤后 14d) ,A3 组和B3 组 (损伤后 2 1d) ,每组各 7只大鼠。于处死前 3d双上丘直接注射 3%快蓝标记双眼RGC。处死日行眼球摘除术后 ,将双眼全视网膜组织铺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 ,在距视乳头 1mm处的颞上、颞下、鼻下及鼻上 4处作荧光摄影 ,并输入计算机经图像分析仪计数RGC。计算RGC标识率 ,即 (损伤眼RGC数 /未损伤眼RGC数 )× 10 0 %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大鼠中 ,A1、A2 及A3 组的RGC标识率分别为 (77 79± 7 11) %、(6 3 76± 3 79) %、(5 4 6 6±4 75 ) % ;B组大鼠中 ,B1、B2 及B3 组的RGC标识率分别为 (80 13± 12 0 3) %、(78 17± 9 19) %及(83 5 9± 12 6 1) %。A2 和A3 组分别与B2 和B3 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t=14 10 8,36 2 0 3;P<0 0 1)。结论 大鼠标定性视神经压榨伤后用灯盏细辛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大鼠 视神经 压榨伤 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 治疗
原文传递
青光眼筛查是否必要和可行? 被引量:23
11
作者 徐亮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 青光眼 诊断 眼病 治疗 视神经
原文传递
视神经鞘脑膜瘤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鲜军舫 王振常 +5 位作者 安裕志 于文玲 满凤媛 张天明 史季桐 李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2-956,共5页
目的 研究视神经鞘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 ,并探讨双轨征的显示情况及其价值。方法  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神经鞘脑膜瘤患者 ,年龄 6~ 71岁 ,女 2 0例 ,男 15例。 2 8例行CT扫描 ,其中 2 5例行增强扫描 ;2 7例行MR扫描 ,其中 2 5例... 目的 研究视神经鞘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 ,并探讨双轨征的显示情况及其价值。方法  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神经鞘脑膜瘤患者 ,年龄 6~ 71岁 ,女 2 0例 ,男 15例。 2 8例行CT扫描 ,其中 2 5例行增强扫描 ;2 7例行MR扫描 ,其中 2 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35例视神经鞘脑膜瘤中 12例呈梭形 ,7例呈管形增粗 ,1例呈椭圆形 ,8例为偏心性生长的肿块 ,7例弥漫累及整个眼眶。35例均累及眶内段 ,其中 2 2例同时累及管内段 ,13例同时累及颅内段 ,4例同时累及视交叉 ,1例同时累及视束。行CT扫描的 2 8例中 ,2 0例呈等密度 ,8例为含有钙化的肿块。行CT增强扫描的 2 5例全部强化 ,其中 6例清楚显示双轨征。行MR扫描的 2 7例中 ,16例T1WI和T2 WI均为低信号 ,3例呈长T1、长T2 信号 ,8例呈等T1、等T2 信号。行MR增强扫描的 2 5例均呈明显强化 ,17例清楚显示双轨征。经统计学处理 ,MRI显示双轨征明显优于CT(P =0 0 0 1)。结论 CT和MRI都可显示视神经鞘脑膜瘤的部位、形态和内部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脑膜瘤 增强扫描 CT 影像学研究 MR扫描 肿块 显示 形态和 信号
原文传递
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量化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21
13
作者 黄厚斌 张卯年 马志中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750,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标准化的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部分损伤动物模型 ,对致伤强度和损伤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方法 用压力为 1 4 8.0g的反向镊夹持大鼠视神经3,6 ,1 2 ,30 ,6 0s,或用压力为 32 .4g的微型动脉夹夹持大鼠视神... 目的 建立一种标准化的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部分损伤动物模型 ,对致伤强度和损伤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方法 用压力为 1 4 8.0g的反向镊夹持大鼠视神经3,6 ,1 2 ,30 ,6 0s,或用压力为 32 .4g的微型动脉夹夹持大鼠视神经 5 ,1 0 ,1 5s,建立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 ,用经颅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的方法 ,观察损伤后 1个月RGC的变化 ,以RGC数目的变化衡量损伤程度 ,并用坚牢蓝经心脏灌注的方法 ,评价该致伤模型中眼部血供的变化。 结果 用致伤冲量和平均冲量能全面地反映致伤强度 ,荧光金逆行标记RGC计数是衡量损伤程度的良好指标。微型动脉夹夹持大鼠视神经 1 5s与反向镊夹持3s的平均致伤冲量相等 ,引起的RGC数目的变化也相似。随着致伤强度的增加 ,RGC数目减少 ,RGC的数目与致伤冲量之间呈幂函数曲线关系。短时间的视神经夹持不会引起视网膜的缺血损伤。 结论 利用反向镊夹持的方法可以很简便地建立一种易于标准化的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 ,该模型可以用冲量、平均冲量和RGC计数的方法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C 视神经 大鼠 荧光金 逆行标记 动脉 动物模型 冲量 目的 结论
原文传递
神经眼科学范畴和中国神经眼科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14
作者 童绎 金崇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366,共4页
关键词 视神经 预测 综述文献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处方思路 被引量:20
15
作者 夏燕婷 孙艳红 韦企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05,共3页
"韦氏三联九针"是韦氏眼科学术流派治疗眼科疾病的重要针灸处方。"韦氏三联九针"包括一联近眼三针、二联眼周透三针、三联全身辨证取穴。本文介绍"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选穴、配穴思路,并详细... "韦氏三联九针"是韦氏眼科学术流派治疗眼科疾病的重要针灸处方。"韦氏三联九针"包括一联近眼三针、二联眼周透三针、三联全身辨证取穴。本文介绍"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选穴、配穴思路,并详细阐述了三联不同部位的针刺手法操作要领。提出根据病情及证候特点合理的处方配穴、正确的手法操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韦氏三联九针"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氏三联九针 视神经 视神经萎缩 针灸处方
原文传递
正确认识O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敏 周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OCT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的血流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成像。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并... OCT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的血流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成像。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并且能够分层观察和判断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改变情况,因此OCTA比传统的眼底血管造影技术提供的血流信息更多、更准确。OCTA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在眼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血流改变有关眼病的发病机制探讨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任何新技术的临床应用都有其限制性和局限性,如OCTA观察的眼底范围并不如FFA和ICGA大,且检查和读图过程中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充分了解OCTA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有助于眼科医师更好地了解视网膜脉络膜疾病、青光眼和神经眼科疾病的血流改变,并加深对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利用该技术对相关眼病进行有效监测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摄影/方法 生物技术评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网膜血管/生理病理 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 视神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琳琳 吕瀛娟 +4 位作者 于荣国 王兴 申战省 张蔚 颜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3-917,共5页
目的建立标准化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分别以(6.9±0.6)atm和(2.4±0.2)atm的冲击力打击Wister大鼠右、左眼眶内贴近眼球部的视神经,建立两组程度不同的视神经损伤模型。通过闪光视觉诱发... 目的建立标准化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分别以(6.9±0.6)atm和(2.4±0.2)atm的冲击力打击Wister大鼠右、左眼眶内贴近眼球部的视神经,建立两组程度不同的视神经损伤模型。通过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眼眶磁共振成像(MRI)、视网膜病理、视神经电镜等方法对正常及损伤后1、3d,1、2、4、6、8周大鼠的双眼进行检测。结果(1)损伤后大鼠F-VEP与伤前相比,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此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程度越重,伤后主波潜伏期延迟及振幅降低越明显,波形变化趋于稳定所需时间也越长。(2)伤后1 d眼眶MRI显示视神经受损部位信号增高、眶内结构紊乱;伤后8周视神经受损部位的高信号仍较明显、损伤部位靠近眼球侧视神经信号不均匀。轻、重两组差别不明显。(3)光镜下伤后1 d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出血,伤后4周视网膜各层细胞稀疏、排列欠整齐,GCL散在核染色质浓集、边聚的节细胞,伤后8周视网膜各层细胞明显减少,GCL内大量空化节细胞。(4)电镜下损伤后4周视神经轴索萎缩变性,髓鞘肿胀、板层松解分离,伤后8周在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附近有新生轴突,呈簇分布、生长良好。重伤组新生轴突枝芽少于轻伤组。结论应用FPI可以成功建立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损伤 模型
下载PDF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5 位作者 章翔 张发惠 郑和平 谢汉国 张锡增 荆俊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交叉后缘位于鞍背后方。视神经主要由垂体上前动脉供血 ,半数有分支沿视神经前行。视交叉的上面多由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供血 ,下面的内侧部多为垂体上动脉供血 ,外侧部多为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分支供血。视神经上面覆有一层蛛网膜 ,再上面为直回下面的软脑膜 ,二膜间多数分开。结论 :国人鞍结节边界不易确定 ,按传统方法将视交叉分型有困难 ,所以宜按蝶棱与视交叉前缘间距判断前置或后置。手术中易损伤沿视神经行走的小动脉 ,电凝须特别小心。贴视神经上抬直回 ,实际上是沿粘着较少的界面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交叉 镰状皱襞 局部解剖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现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伟综述 张秀兰 魏世辉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7-1192,共6页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50岁以上人群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病变,以突发、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为特征。多种治疗方法被尝试用于治疗NAION,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治疗方案被证实明确有效。近年...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50岁以上人群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病变,以突发、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为特征。多种治疗方法被尝试用于治疗NAION,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治疗方案被证实明确有效。近年的一项非随机前瞻性研究显示,患者急性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视力和视野,减轻视盘水肿,然而其确切疗效仍待证实。对于NAION患者进行的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试验结果令人鼓舞,然而其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NAION的治疗尚缺乏有力的证据,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尤其要加强临床前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颅内压增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郑媛媛 杜朝晖 +2 位作者 甘泉 孙晓晨 王志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3-996,105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对诊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试验,选取2014-09~2015-11在本院行去颅骨瓣减压手术并在术中植入有...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对诊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试验,选取2014-09~2015-11在本院行去颅骨瓣减压手术并在术中植入有创 ICP 监测装置的患者60例,术后回到重症监护室(ICU)后行床旁超声经眼眶检测眼球后3 mm处ONSD。通过直接监测到的ICP与超声测得的视神经鞘直径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其相关性,并利用ROC曲线探究诊断ICP增高的最佳阈值。结果超声测量ONSD与ICP有显著相关性,R=0.778(95%CI 0.57~0.87,P<0.0001),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95% CI 0.923~1.000)。当取ONSD为4.8 mm作为诊断ICP增高的临界值时,其诊断的敏感度为91%(30/33),特异度为89%(24/27),阳性预测值为91%(30/33),阴性预测值为89%(24/27);当取ONSD为5.0 mm作为诊断ICP增高的临界值时,其诊断的敏感度为79%(26/33),特异度为96%(26/27),阳性预测值为96%(26/27),阴性预测值为79%(26/33)。结论 ONSD随着颅内压增高而增大,但ONSD与ICP之间并非呈线性关系。当ONSD ≥4.8 mm时可以诊断ICP增高。ONSD能够较好地反映ICP增高水平,是一种方便、快捷、无创的新的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视神经鞘直径(ONSD) 超声检测 颅内压(IC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