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间投入品进口、产品转换与企业要素禀赋结构升级 被引量:32
1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71,共14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用要大于集约边际。因此,通过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减少企业中间投入品进口及其进行产品转换的外部政策约束,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并进而改善整个经济体的生产与贸易结构,最终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 中间投入品 产品转换 要素密度
原文传递
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的结构分析——基于工业品要素密度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0,共8页
本文把635个贸易行业SITC 4位分类数据转换成27个工业行业ISIC 3位分类数据,利用工业品外部金融依赖度、实物资本密度、人力资本密度和自然资源密度4个行业特征指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和贸易不平衡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 本文把635个贸易行业SITC 4位分类数据转换成27个工业行业ISIC 3位分类数据,利用工业品外部金融依赖度、实物资本密度、人力资本密度和自然资源密度4个行业特征指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和贸易不平衡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在这27个行业中大部分是贸易顺差,这种顺差的变化趋势是向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实物资本密度低的行业、自然资源密度低的行业转移。根据贸易整体要素密度指数可以看出,中国四个维度表示的贸易结构中,多年来都是进口要素密度指数高于出口要素密度指数,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出口贸易结构升级更为显著。本文还分析了中国与9个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净要素密度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结构 贸易不平衡 要素密度
原文传递
基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丽岗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8,共5页
本文以1995—2011年的中国城市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用就业密度反应要素集聚水平。空间距离反映集聚溢出形成的技术梯度,考察了两者与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与就业密度显著正相关;沿距离呈现出“U... 本文以1995—2011年的中国城市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用就业密度反应要素集聚水平。空间距离反映集聚溢出形成的技术梯度,考察了两者与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与就业密度显著正相关;沿距离呈现出“U型”特征,属于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城市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技术交流的增加正在逐步降低距离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距离 要素密度 技术梯度
原文传递
相对要素密度、生产率与企业比较优势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敏 黄玖立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本文借助企业要素密度异质性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的相对要素密度能否构成企业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地区层面的比较优势能够传导给企业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具体地,对于处在不同的地区-产业组但具有... 本文借助企业要素密度异质性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的相对要素密度能否构成企业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地区层面的比较优势能够传导给企业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具体地,对于处在不同的地区-产业组但具有相同的相对要素密度的两个企业,处在要素丰裕地区-要素密集型产业组中的企业具有更高的销售产值,即具有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相对要素密度 制造业 生产率 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中国出口存在“Rodrik悖论”么?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琳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共14页
对Hausmann et al.(2007)文献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予以改进,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测度我国出口的真实技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与中国... 对Hausmann et al.(2007)文献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予以改进,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测度我国出口的真实技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吻合,不存在"Rodrik悖论";进一步测算中国出口的显性物质资本密度指数和显性人力资本密度指数,结果显示中国出口中具有较大出口值的出口项目所包含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含量均位于国家禀赋点周围或偏下的位置,这说明中国仍是按照国内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进行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drik悖论 国内技术复杂度 显性要素密度指数
原文传递
县、地土地系列图地理要素密度的研究
6
作者 张友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5-338,共4页
在分析已出版的县、地土地系列图的基础上,探讨地理要素密度计算方法;并利用开方规律和辨认系数概念,推算出县地两级不同地区、不同比例尺土地系列图地理要素的极限密度和适宜密度。
关键词 土地 地图 极限密度 地理要素密度 制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