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酷吏的职能及命运 被引量:6
1
作者 史建群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86-89,85,共5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西汉的酷吏是十分著名的。近年曾有人撰文指出西汉酷吏是加强专制皇权的工具。可惜语焉不详,诸多问题未曾论及。故为此文,以就教于大家。一西汉的酷吏之所以被司马迁和班固冠以“酷”的恶谥,是因为他们“皆以酷...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西汉的酷吏是十分著名的。近年曾有人撰文指出西汉酷吏是加强专制皇权的工具。可惜语焉不详,诸多问题未曾论及。故为此文,以就教于大家。一西汉的酷吏之所以被司马迁和班固冠以“酷”的恶谥,是因为他们“皆以酷烈为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谥 诸侯王 义纵 景帝 严延年 西汉王朝 太子家令 王温舒 二千石
下载PDF
刚正不阿的张释之和汲黯
2
作者 陈正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第7X期51-52,共2页
张释之、汲黯是西汉著名的执法不阿、直言切谏的大臣。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东)人。文帝年间,职务只是个小小的骑郎。十年之后,官职依然如故,释之十分灰心,准备辞官回家。中郎将袁盎很了解他,知道他是一位颇有才干的人,遂... 张释之、汲黯是西汉著名的执法不阿、直言切谏的大臣。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东)人。文帝年间,职务只是个小小的骑郎。十年之后,官职依然如故,释之十分灰心,准备辞官回家。中郎将袁盎很了解他,知道他是一位颇有才干的人,遂向天子推荐,受到文帝召见。他向文帝大谈秦汉年间的吏事和政治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汲黯 张释之 执法不阿 骑郎 中郎将 切谏 辞官 薄太后 虎圈
下载PDF
封建社会初期的“官场现形记”——论析司马迁对秦汉官场的批判
3
作者 朱枝富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0-36,共7页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发展期。官吏考核有制,官场风气有其好的一面。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局限,在官场上必然存在着种种腐败现象。司马迁继父职为大史令,“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①涉足了官场;...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发展期。官吏考核有制,官场风气有其好的一面。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局限,在官场上必然存在着种种腐败现象。司马迁继父职为大史令,“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①涉足了官场;继父志撰史书,虽然是为了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大夫 窦婴 官场现形记 汉匈战争 魏其武安侯列传 外廷 封建统治者 李广利 秦王朝
下载PDF
法有限而情无穷——中国情境下事实与规范的冲突
4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0年第4期16-37,共22页
上半场徐然:各位师兄、学志同仁、同学们晚上好,很高兴大家能来参加本期《学志》的研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法有限而情无穷——中国情境下的事实与规范的冲突"。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主题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法治化的过程中,出现... 上半场徐然:各位师兄、学志同仁、同学们晚上好,很高兴大家能来参加本期《学志》的研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法有限而情无穷——中国情境下的事实与规范的冲突"。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主题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法治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与西方法治迥异的诸多现象,无怪乎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中国文化真厉害,西洋的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这些迥异的现象背后是法律文化的差异,在西方语境下的规范与内部事实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狱 机会成本 波斯纳 话本小说 儒家思想 性贿赂 亲亲相隐 “三言” 法律与文学
原文传递
《读通鉴论》所论史事举误
5
作者 宋小庄 《船山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125-126,共2页
《读通鉴论》主要以《通鉴》所载史事发论,部分针对“臣光曰”和司马光所引史家论赞评议。上自秦始皇,下迄五代,偶兼论三代、春秋战国及宋元明史事。王船山对于朝代兴衰、历史事件和人物作用,力求探索其规律,辨析其因果,评价其功过,论... 《读通鉴论》主要以《通鉴》所载史事发论,部分针对“臣光曰”和司马光所引史家论赞评议。上自秦始皇,下迄五代,偶兼论三代、春秋战国及宋元明史事。王船山对于朝代兴衰、历史事件和人物作用,力求探索其规律,辨析其因果,评价其功过,论断其是非,给予理论性概括。在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的领域内,充分展现其极其活跃的思维和卓越的才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通鉴论 《通鉴》 论赞 王船山 宋元明 历史事件 通鉴 周亚夫 诸侯王
下载PDF
略论张释之
6
作者 郝建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0-52,23,共4页
张释之是西汉文帝时的著名大臣,曾为当时安定局面的维护出过不少力,特别是在法制建设方面颇有建树。 提起“文景之治”,稍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其时“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风流笃厚,禁网疏阔”,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第一... 张释之是西汉文帝时的著名大臣,曾为当时安定局面的维护出过不少力,特别是在法制建设方面颇有建树。 提起“文景之治”,稍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其时“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风流笃厚,禁网疏阔”,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经济繁荣,政治较为清明的时期。这种局面的出现,固然有诸多原因,其中一大批有作为官吏的积极努力与辅助即为重要因素之一。张释之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释之 禁网疏阔 薄太后 法制建设 汉高祖刘邦 公车令 与民休息 司马门 西汉王朝
下载PDF
袁盎人品新论
7
作者 刘周堂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62-64,共3页
袁盎是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历来对他褒贬不一,或褒为君子,或贬为小人。本文认为袁盎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而是一个有着任侠特性的人。
关键词 任侠 辨析
下载PDF
执法不阿的张释之
8
作者 华世銧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89-92,共4页
西汉前期出现的“文景之治”的兴盛景象,除了文帝、景帝在经济方而,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的政策外,而在政治方面,实行“约法省禁”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汉文帝废除一些严刑苛法,“平狱缓刑”,是由一批执... 西汉前期出现的“文景之治”的兴盛景象,除了文帝、景帝在经济方而,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的政策外,而在政治方面,实行“约法省禁”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汉文帝废除一些严刑苛法,“平狱缓刑”,是由一批执法官吏来执行的,张释之便是他们之中突出的一个人物。本文试图对张释之的生平和政绩作一粗浅的论述,以起到了解“文景之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作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释之 执法不阿 西汉前期 景帝 轻徭薄赋 张相如 薄太后 司马门 西汉王朝
下载PDF
刘恒:时知畏惧 励精图治
9
作者 宋志坚 《海峡通讯》 2016年第6期56-57,共2页
文景之治在中国历史上相当耀眼,备受称道。汉文帝刘恒,便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他的政治智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善于自省严于自律刘恒临终之时,留有遗诏:"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其中"畏"与"惧... 文景之治在中国历史上相当耀眼,备受称道。汉文帝刘恒,便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他的政治智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善于自省严于自律刘恒临终之时,留有遗诏:"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其中"畏"与"惧"二字,最是醒目——不是"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是"畏"他自己会犯错误,"惧"他自己不能善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恒 周亚夫 二字 薄昭 从谏如流 贾山 薄太后 灌婴 颍阴
原文传递
一个“万元洪”
10
作者 万元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1996年,我上大一。《现代汉语》的卢卓群老师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出了一个题目,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题目是这样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作为人名的诸葛亮可以用"一个"来修饰,而同样是人名的"万元洪"却不能用"... 1996年,我上大一。《现代汉语》的卢卓群老师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出了一个题目,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题目是这样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作为人名的诸葛亮可以用"一个"来修饰,而同样是人名的"万元洪"却不能用"一个"来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伯峻 《现代汉语》 中国文法 集合名词 单位名词 期末考试 工作状态 滕文公 物质名词
下载PDF
景帝不如文帝
11
作者 宋志坚 《政协天地》 2016年第8期57-58,共2页
汉文帝是文景之治的开启者。《资治通鉴》评说汉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汉景帝继承了汉文帝的不少善政,比如说,在他执政之时,皇帝亲身从事农耕,皇后亲自种桑养蚕,以其收获作为供奉宗庙的粮食和祭... 汉文帝是文景之治的开启者。《资治通鉴》评说汉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汉景帝继承了汉文帝的不少善政,比如说,在他执政之时,皇帝亲身从事农耕,皇后亲自种桑养蚕,以其收获作为供奉宗庙的粮食和祭服,以为天下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帝 开启者 种桑 周亚夫 《资治通鉴》 祭服 善政 吴楚七国之乱 与民休息
原文传递
秦、漢初“士”與“吏”的性質——以《為吏之道》和《為吏治官及黔首》為中心
12
作者 金慶浩 《简帛》 2013年第1期309-331,579,共24页
序言眾所周知,在自古至今兩干多年的中國歷史上,士的傳統的發展變化與各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思想等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①觀察士的發展演變過程和特點,可以發現先秦時期士多被稱為遊士,②而秦漢時期其多... 序言眾所周知,在自古至今兩干多年的中國歷史上,士的傳統的發展變化與各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思想等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①觀察士的發展演變過程和特點,可以發現先秦時期士多被稱為遊士,②而秦漢時期其多以士大夫的"形態"出現。③但是,每個時期對"士"的稱呼都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思想 儒家思想 諸子百家 法吏 春秋戰國 廉絜 坑儒 武安侯 内容整理
下载PDF
晁错之死——以君臣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张凯宁 《秦汉研究》 2019年第1期286-296,共11页
汉景帝三年(前154),晁错被斩于东市。晁错之死的直接原因在于七国之乱的爆发与袁盎向景帝的提议,使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对于历史事件本身而言,这样的解释过于简单而片面,历史事件随着历史人物而复杂化,从人物关系入手或许更能全... 汉景帝三年(前154),晁错被斩于东市。晁错之死的直接原因在于七国之乱的爆发与袁盎向景帝的提议,使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对于历史事件本身而言,这样的解释过于简单而片面,历史事件随着历史人物而复杂化,从人物关系入手或许更能全面地还原事件本身。在晁错之死事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景帝与晁错之关系,即君臣关系的发展轨迹,由宠至失宠、由亲近至疏远,直至破裂。随着这条轨迹或许能够解释晁错之死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其中更多的是包含着皇权的取舍与信臣的无奈。晁错之死又是西汉前期中央与地方对立局面的转折点,由君臣关系的发展轨迹与展开,或许能够一窥汉初政治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晁错之死 汉景帝 七国之乱 君臣关系
原文传递
吴楚七国之乱
14
作者 唐赞功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22-28,共7页
西汉景帝三年(前154),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一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可以举出种种。但其根本的起因只有一个。
关键词 吴楚七国之乱 诸侯王 吴王 刘濞 周亚夫 异姓王 三年 胶西 盐铁
原文传递
张释之仕宦行迹考
15
作者 李兵飞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张释之任廷尉的时间为汉孝文帝三年,但诸多疑点又令古今诸家提出了“十三年”与“后三年”两种观点。宋代吴仁杰与清代梁玉绳以文帝前九年“始修霸陵”一事坚实的否定了《公卿表》的记载,但其论述却无法支... 《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张释之任廷尉的时间为汉孝文帝三年,但诸多疑点又令古今诸家提出了“十三年”与“后三年”两种观点。宋代吴仁杰与清代梁玉绳以文帝前九年“始修霸陵”一事坚实的否定了《公卿表》的记载,但其论述却无法支撑其“后三年”的说法。然细考《张释之传》中涉及到的诸多事件,可逐步厘清张释之任官的完整轨迹,并可确定张释之声名卓著的廷尉任期实仅四年有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释之 廷尉 霸陵 梁王
下载PDF
谋国与修身:晁错的故事
16
作者 郝帅斌 《秘书工作》 2015年第6期73-75,共3页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景帝刘启做太子时就习惯和老师晁错堂上堂下亲密无间。即位后,帝国的诸多政策法令不经过最高决策机构的集体讨论,而是由师徒二人以说悄悄话的方式敲定。但公元前154年,刘启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景帝刘启做太子时就习惯和老师晁错堂上堂下亲密无间。即位后,帝国的诸多政策法令不经过最高决策机构的集体讨论,而是由师徒二人以说悄悄话的方式敲定。但公元前154年,刘启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么诛杀忠心耿耿的老师晁错,要么自己就得被势如洪水猛兽的七国盟军宰割,对他来说,似乎已找不出第三条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帝 政策法令 三条 窦婴 众建诸侯 刘启 集体讨论 会稽 白马之盟
原文传递
汉文帝治国之道:克己欲抑己恶 旧兼新尽臣才
17
作者 赵彩花 《决策探索》 2016年第10期41-42,共2页
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文帝时期更是备受称颂,司马迁曾描绘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社会安宁,政治清简,人民安... 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文帝时期更是备受称颂,司马迁曾描绘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社会安宁,政治清简,人民安乐,生活幸福,俨然一幅盛世图。它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帝 仁德 郎中令 贾谊 老臣 周勃 张释之
下载PDF
试论汉文帝朝三大政治势力及其权力互动
18
作者 邓骏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8-196,共9页
汉文帝是西汉早期的重要皇帝,与景帝共同缔造了“文景之治”。然而,在“清静无为”的治理方式和崇尚节俭的道德垂范下,文帝朝的政治局势却是暗潮涌动,各方势力博弈不断。当时中央权力结构大体可分为文帝集团、权臣集团和文官群体三部分... 汉文帝是西汉早期的重要皇帝,与景帝共同缔造了“文景之治”。然而,在“清静无为”的治理方式和崇尚节俭的道德垂范下,文帝朝的政治局势却是暗潮涌动,各方势力博弈不断。当时中央权力结构大体可分为文帝集团、权臣集团和文官群体三部分。文帝集团与权臣集团间的权力博弈比较明显,斗争相对激烈。文官群体由汉朝中下层官僚发展而来,相对比较松散,且他们效忠的终极对象是汉朝而非汉帝,所以在文帝与权臣博弈的过程中,常常起一种微妙的平衡作用。文帝因个人集团力量薄弱,所以有意招揽和拉拢文官群体,以抗衡权臣集团,稳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这三大政治势力的纠缠与博弈,构成了文帝朝中央政治权力行使的重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帝 政治势力 张释之 薄昭
原文传递
留有余地
19
作者 邓长春 《初中生辅导》 2017年第14期9-10,共2页
袁盎是西汉时的大人物,为人正直,讲究原则。但如果事非重大,他也会灵活处置,留有余地,终于因此而得到意外的福报。汉景帝时,汉朝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内乱——“七国之乱”。吴国和楚国作为当时最有权势的封国,对朝廷中央积极推行的“削藩... 袁盎是西汉时的大人物,为人正直,讲究原则。但如果事非重大,他也会灵活处置,留有余地,终于因此而得到意外的福报。汉景帝时,汉朝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内乱——“七国之乱”。吴国和楚国作为当时最有权势的封国,对朝廷中央积极推行的“削藩”政策极为不满。经过一番周密的筹划之后,吴王、楚王联合其它五个国家起兵造反,兵锋甚盛,直指长安。年轻的汉景帝一时间乱了阵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六朝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