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表面修饰增强氧化镁CO_(2)中温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景玉 郭小惠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7-111,122,共6页
利用球磨-水热方法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镁材料.经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后,氧化镁的比表面积增加,表面疏水性变强.特别是经0.2 mL硅烷修饰后的氧化镁比表面积高达210.1 m^(2)/g.硅烷对氧化镁表面的修饰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CO_(2... 利用球磨-水热方法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镁材料.经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后,氧化镁的比表面积增加,表面疏水性变强.特别是经0.2 mL硅烷修饰后的氧化镁比表面积高达210.1 m^(2)/g.硅烷对氧化镁表面的修饰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在200℃下,经0.1 mL硅烷修饰后氧化镁的CO_(2)吸附量达到69 mg_(CO_(2))/g,是纯氧化镁的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表面修饰 CO_(2)中温吸附 表面疏水
下载PDF
含氟聚合物/聚醚砜复合膜的制备及乙酸渗透汽化脱水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艳 孙俊涛 +2 位作者 李毅 张豪益 肖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制备高性能耐酸性渗透汽化脱水膜是膜分离领域的一个挑战.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PFHI),通过溶液浇铸的方式将其涂覆在聚醚砜(PES)基膜上首次得到含氟聚合物复合膜(PFHI/PES).以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 制备高性能耐酸性渗透汽化脱水膜是膜分离领域的一个挑战.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PFHI),通过溶液浇铸的方式将其涂覆在聚醚砜(PES)基膜上首次得到含氟聚合物复合膜(PFHI/PES).以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热重分析仪(TG)等表征技术探讨了复合膜的官能团、微观形貌、表面元素组成及热稳定性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PFHI的丙烯酸酯主链间通过氨基甲酸酯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在PES基膜上可形成厚度均匀的膜层,通过调节PFHI的用量可容易地控制膜厚度.PFHI中的含氟侧链向膜表面迁移形成富氟层,增加了膜的表面疏水性并提高了膜的稳定性.将制备的PFHI/PES用于乙酸渗透汽化脱水,考察了膜厚度、操作温度和进料液浓度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发现该膜具备较好的优先透水性,在20℃,质量分数98%乙酸水溶液中的分离因子可达194.19,渗透总通量为58.95 g/(m^(2)·h).此外,由于PFHI中含氟侧链以及氨基甲酸酯交联结构的存在,该膜在乙酸质量分数为98%的溶液中至少可以稳定运行96 h,在乙酸脱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含氟聚合物膜 渗透汽化 乙酸脱水 表面疏水
下载PDF
表面疏水型海藻酸钠微球保水剂缓释性能调控机制
3
作者 柳佳利 白波 孙钰琨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5,共6页
释水速度快与机械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在保水方面的应用,表面疏水改性是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以SA(海藻酸钠)和PVA(聚乙烯醇)组成的载水微球为基质,通过BW(蜂蜡)表面修饰,制备具有疏水缓释性能的环境友好型BW@SA/PV... 释水速度快与机械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在保水方面的应用,表面疏水改性是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以SA(海藻酸钠)和PVA(聚乙烯醇)组成的载水微球为基质,通过BW(蜂蜡)表面修饰,制备具有疏水缓释性能的环境友好型BW@SA/PVA复合微球。研究复合微球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溶胀性能和土壤保水性能,探讨BW@SA/PVA复合微球的保水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复合微球表面的BW修饰层可有效地降低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孔隙度并提高微球的机械强度,从而使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内外水分的传质阻力得到显著增强。其中SA与BW质量比为1∶1的BW@SA/PVA复合微球具有最好的形貌结构和保水性能,相比于SA/PVA复合微球,BW@SA/PVA复合微球(1∶1)的机械性能提高了13.18%,土壤保水性能提高了26.11%,且在水中的溶胀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凝胶微球 蜂蜡 表面疏水 保水剂 传质阻力
下载PDF
棉短绒天然有机纤维吸油材料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峰 段黎娜 +3 位作者 栾国华 储胜利 张超 李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以棉短绒为基材,实验11组不同体积密度样本的吸油倍率、吸水率等指标,发现随体积密度的增加,吸油倍率先增加后减小,重复使用性能变好。以吸油倍率15g/g、重复使用比率90%为参考值,最佳体积密度范围在0.5~0.9g/cm3之间。实验发现天然棉... 以棉短绒为基材,实验11组不同体积密度样本的吸油倍率、吸水率等指标,发现随体积密度的增加,吸油倍率先增加后减小,重复使用性能变好。以吸油倍率15g/g、重复使用比率90%为参考值,最佳体积密度范围在0.5~0.9g/cm3之间。实验发现天然棉短绒吸水的弱点比较突出,吸水率受体积密度的影响,最小吸水率在43%左右。使用10#硅油表面疏水处理后,吸油倍率变化不明显,吸水率大幅下降。以吸水率10%为参考值,棉短绒纤维最佳疏水剂增重率范围在0.26~0.40g/d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短绒 吸油材料 表面疏水 天然有机纤维
下载PDF
辉锑矿表面疏水产物——丁基双黄药的电化学还原行为
5
作者 冯其明 欧乐明 陈荩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电化学研究表明,丁基双黄药在铂电极上还原时,其还原电位为-300mV左右,存在近350mV的还原过电位;而在辉锑矿表面还原时,还原电位为-150mV左右,其还原过电位只有200mV。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丁基双黄药在不同的载体表面还原时,有不同的电化... 电化学研究表明,丁基双黄药在铂电极上还原时,其还原电位为-300mV左右,存在近350mV的还原过电位;而在辉锑矿表面还原时,还原电位为-150mV左右,其还原过电位只有200mV。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丁基双黄药在不同的载体表面还原时,有不同的电化学还原行为,即在不同的矿物表面,被还原的电位是不同的。据此,可控制矿物的浮选过程,为混合精矿体系中矿物的浮选分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双黄药 电化学 表面疏水 辉锑矿 浮选
下载PDF
pH诱导牛血清白蛋白芳香氨基酸残基微环境变化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54
6
作者 魏晓芳 丁西明 刘会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pH =2 3~ 1 1 3范围内牛血清白蛋白 (BSA)芳香氨基酸残基微环境的变化 ,以此推断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并讨论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变化的趋势。与中性环境相比 ,pH为 2 3时 ,色氨酸微环境的疏水性增强 ,蛋...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pH =2 3~ 1 1 3范围内牛血清白蛋白 (BSA)芳香氨基酸残基微环境的变化 ,以此推断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并讨论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变化的趋势。与中性环境相比 ,pH为 2 3时 ,色氨酸微环境的疏水性增强 ,蛋白质局部表面疏水降低 ;pH为 1 1 3时 ,部分Phe残基微环境的极性增强 ,表明碱诱导蛋白质分子变性使蛋白质分子充分伸展 ,将更多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暴露于溶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构象 表面疏水 光谱分析
下载PDF
pH值对大豆分离蛋白构象及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68
7
作者 王中江 江连洲 +3 位作者 魏冬旭 李杨 王辰 李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7-51,共5页
采用Lowery法、ANS荧光探针法、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方法分别对不同pH值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表面疏水性、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由β-折叠结构向α-螺旋结构的转变,其Tr... 采用Lowery法、ANS荧光探针法、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方法分别对不同pH值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表面疏水性、蛋白质二级、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由β-折叠结构向α-螺旋结构的转变,其Trp残基所处微环境极性增强。大豆分离蛋白表面疏水性与溶解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大豆分离蛋白表面疏水性也与α-螺旋结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PH值 表面疏水 构象
下载PDF
理化因子对大豆蛋白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黄曼 卞科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处理大豆分离蛋白 ,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大豆蛋白的疏水性 ,采用化学变性剂SDS、脲处理大豆分离蛋白 ,探索理化因子对大豆蛋白质疏水性的影响 ,为大豆蛋白质的改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 理化因子 大豆分离蛋白 表面疏水 ANS荧光探针法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与表面疏水性的关系 被引量:41
9
作者 齐宝坤 李杨 +2 位作者 王中江 隋晓楠 江连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表面疏水性、氨基酸组成及溶液的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进行分析,探讨蛋白质溶液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与表面疏水性的关系。不同品种SPI的表面疏水性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为:东农46>... 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表面疏水性、氨基酸组成及溶液的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进行分析,探讨蛋白质溶液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与表面疏水性的关系。不同品种SPI的表面疏水性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为:东农46>皖豆24>黑农46>五星4>中黄13>冀NF58,品种差异对SPI的Zeta电位及粒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SPI表面疏水性与氨基酸组成无显著相关性,表面疏水性与Zeta电位绝对值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粒径大小呈显著的负相关。当蛋白溶液Zeta电位绝对值较大时,蛋白表面更多同性电荷间的排斥作用会减少蛋白分子的相互聚集,使蛋白溶液趋于稳定,同时降低蛋白质粒径大小。此时,蛋白质疏水基团的内卷程度降低,并更多暴露在分子表面,导致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ZETA电位 粒径分布 表面疏水
下载PDF
鹰嘴豆分离蛋白质的特性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涛 江波 王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71,共6页
研究了鹰嘴豆分离蛋白质质量、功能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氨基酸分析表明,鹰嘴豆蛋白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与FAO/WHO模式相比,色氨酸是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化学评分为71分.表面荧光探针ANS法测得的表面疏水性为94.3.DSC... 研究了鹰嘴豆分离蛋白质质量、功能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及结构特征.氨基酸分析表明,鹰嘴豆蛋白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与FAO/WHO模式相比,色氨酸是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的化学评分为71分.表面荧光探针ANS法测得的表面疏水性为94.3.DSC热分析显示该蛋白质含有两个热变性温度,分别为83.7℃和95.7℃.圆二色谱(CD)分析了鹰嘴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α-螺旋36.2%,β-折叠28.4%,转角10.3%,无规卷曲25.2%.经凝胶过滤色谱SephacrylS-200分离纯化得到7个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组分,其中两个主要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0及11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分离蛋白 功能性质 表面疏水 DSC 圆二色谱
下载PDF
热处理强度对猪肉肌球蛋白结构及风味成分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吕彤 林俊杰 +3 位作者 周昌瑜 王颖 曹锦轩 潘道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5-291,共7页
为了探究热处理强度对肌球蛋白结构及风味吸附特性的影响,该文选取猪肉中肌球蛋白,采用拉曼光谱等技术,分析了不同温度(45、55、65、75、85℃)对肌球蛋白巯基总量、二级结构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然后选取8种典型肉品风味成分,建立肌球蛋... 为了探究热处理强度对肌球蛋白结构及风味吸附特性的影响,该文选取猪肉中肌球蛋白,采用拉曼光谱等技术,分析了不同温度(45、55、65、75、85℃)对肌球蛋白巯基总量、二级结构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然后选取8种典型肉品风味成分,建立肌球蛋白-风味化合物作用体系,以同一顶空内不同风味化合物浓度自由比例为指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探究不同热处理强度对肌球蛋白风味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热处理强度增加的过程中肌球蛋白巯基基团含量显著降低(P<0.01);温度升至55℃蛋白分子展开,α-螺旋和β-折叠转换成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结构;温度升至75℃蛋白分子变性,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转换成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在温度升高至65℃的过程中蛋白表面疏水性持续增加,温度继续升高略有降低;蛋白对4种醛(3-甲基丁醛、戊醛、庚醛、辛醛)的吸附性在展开过程中增强,聚合过程中减弱;蛋白对2-戊酮的吸附性先降低后升高,45℃处理组最低,85℃处理组最高,对3种酮(2-庚酮、2-辛酮、2-壬酮)的吸附性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蛋白变性时(75℃)显著低于其余温度条件(P<0.01),85℃处理时显著高于其余温度条件(P<0.01);研究结果为今后关于肉品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蛋白 风味 热处理 肌球蛋白 巯基总量 二级结构 表面疏水
下载PDF
大豆蛋白热变性程度对豆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李里特 汪立君 +1 位作者 李再贵 辰巳英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豆腐加工过程中 ,生豆浆在不同加热处理条件下对豆腐强度和失水率的影响 ,得出豆浆在 95℃ ,保温 10min的加热条件下 ,豆腐的强度最大 ,失水率最低。分析了不同加热条件下 ,豆浆中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巯基含量 ,得出豆浆... 本文主要研究了豆腐加工过程中 ,生豆浆在不同加热处理条件下对豆腐强度和失水率的影响 ,得出豆浆在 95℃ ,保温 10min的加热条件下 ,豆腐的强度最大 ,失水率最低。分析了不同加热条件下 ,豆浆中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巯基含量 ,得出豆浆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增加和巯基含量的增多 ,可以使豆腐强度增大 ,失水率降低。本文为豆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强度 失水率 表面疏水 巯基 大豆蛋白 热变性 豆浆
下载PDF
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精华 刘伟区 +1 位作者 宣宜宁 张斌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氨基硅油改性聚氨酯,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疏水性及微观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氨酯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及表面疏水性,且材料呈微观相分离形态。
关键词 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改性聚氨酯 力学性能 耐热性 表面疏水 微观相分离形态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结构与表面疏水性的关系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辰 江连洲 +4 位作者 魏冬旭 李杨 隋晓楠 王中江 李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7,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与表面疏水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在酰胺Ⅰ带位置中各个特征峰相互叠加,采用Gauss峰型进行拟合、解析,判断其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与表面疏水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在酰胺Ⅰ带位置中各个特征峰相互叠加,采用Gauss峰型进行拟合、解析,判断其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的相对含量,对其含量与表面疏水性数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结构与表面疏水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表面疏水性与α-螺旋含量呈负相关(r=-0.945,P=0.004),与β-折叠(r=0.904,P=0.013)及无规则卷曲(r=0.866,P=0.026)的含量呈正相关,与β-转角线性关系不明显(r=-0.698,P=0.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FTIR 表面疏水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特性与表面疏水性的关系 被引量:30
15
作者 许晶 齐宝坤 +3 位作者 赵青山 金花 张晓松 江连洲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2-36,41,共6页
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拉曼光谱法对蛋白质二级结构及氨基酸侧链进行分析,探讨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特性与表面疏水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表面疏水性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东... 对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拉曼光谱法对蛋白质二级结构及氨基酸侧链进行分析,探讨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特性与表面疏水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表面疏水性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东农46(743.87)>皖豆24(730.14)>黑农46(717.54)>五星4(625.22)>中黄13(613.38)>冀NF58(600.61),并与溶解性呈负相关,与巯基含量呈正相关。不同品种大豆分离蛋白具有不同的二级结构,当α-螺旋含量降低、无规卷曲含量升高时,蛋白分子结构变的松散,使包埋在分子内部的疏水性残基更多的暴露出来,导致表面疏水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结构特性 表面疏水
下载PDF
没食子酸诱导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变化对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贾娜 林世文 +1 位作者 王乐田 刘登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7,共7页
将没食子酸(0、10、50、100、200μmol/g)添加到肌原纤维蛋白中,测定蛋白质的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度、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流变特性,并对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没食子酸诱导的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和表面疏水性变化对蛋白凝胶... 将没食子酸(0、10、50、100、200μmol/g)添加到肌原纤维蛋白中,测定蛋白质的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度、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流变特性,并对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没食子酸诱导的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和表面疏水性变化对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没食子酸使肌原纤维蛋白的巯基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不同添加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没食子酸使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加(P<0.05);没食子酸添加量为50、100、200μmol/g时,溶解度显著增加(P<0.05);没食子酸添加量为10μmol/g时,凝胶强度和保水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流变曲线与对照相似,当添加量增加至50、100、200μmol/g时,凝胶强度与保水性显著降低(P<0.05),流变曲线趋于平坦;微观结构显示没食子酸添加量增大,凝胶网络结构逐渐松散,孔隙变大。因此,低添加量没食子酸(10μmol/g)对蛋白凝胶特性无不利影响,而中、高添加量没食子酸(50、100、200μmol/g)可能通过促使蛋白质发生疏水性聚集或生成巯基-醌加成物而削弱蛋白凝胶化程度,降低蛋白凝胶强度与持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肌原纤维蛋白 巯基 表面疏水 凝胶特性
下载PDF
鹰嘴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及结构关系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涛 江波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14,共5页
研究了蛋白质浓度、加油量、pH及离子强度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活力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在蛋白质的等电点pH50时,乳化活力最小,乳化稳定性最高;离子强度增加,乳化活力呈现先降后升,而乳化稳定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离子强度为02... 研究了蛋白质浓度、加油量、pH及离子强度对鹰嘴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活力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在蛋白质的等电点pH50时,乳化活力最小,乳化稳定性最高;离子强度增加,乳化活力呈现先降后升,而乳化稳定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离子强度为02时,乳化活力最低而乳化稳定性最高。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研究了pH及离子强度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表面疏水性随溶液的pH及离子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蛋白质的等电点或离子强度较低(如01)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形式存在,且当离子强度为01时,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稳定性 乳化性 表面疏水 离子强度 鹰嘴豆 蛋白质 等电点 活力 分离 影响
下载PDF
超声波对大豆分离蛋白物理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杨会丽 马海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7,共4页
研究了超声循环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起泡性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1600 mL浓度为1%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时,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超声功率320W,超声时间15m in,乳化能力提高了17%,乳化稳定性提高了49%;在超声时... 研究了超声循环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起泡性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1600 mL浓度为1%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时,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超声功率320W,超声时间15m in,乳化能力提高了17%,乳化稳定性提高了49%;在超声时间15m in、超声功率为960W、800W时,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分别达到最大,比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分别提高了70%和7%;当超声功率640W时,大豆分离蛋白的疏水性达到最大,与未经超声处理相比提高了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大豆分离蛋白 乳化性 起泡性 表面疏水
下载PDF
pH值处理对黑豆分离蛋白结构、流变特性及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曾琪 胡淼 +3 位作者 王欢 钟明明 齐宝坤 江连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5-21,共7页
以黑豆为原料,将碱溶酸沉得到的黑豆分离蛋白(black bean protein isolate,BBPI)用不同pH值条件(2.0~11.0)处理2 h,然后恢复到中性条件,测定处理后BBPI的表面疏水性、溶解度、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乳化稳定性及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pH ... 以黑豆为原料,将碱溶酸沉得到的黑豆分离蛋白(black bean protein isolate,BBPI)用不同pH值条件(2.0~11.0)处理2 h,然后恢复到中性条件,测定处理后BBPI的表面疏水性、溶解度、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乳化稳定性及流变学性质。结果表明:pH 5.0处理的蛋白质具有最低的溶解度和乳化稳定性,远离pH 5.0处理的样品溶解度、乳化稳定性均呈现上升趋势且碱性处理条件下溶解度、乳化稳定性更好;随酸碱度的增加,蛋白质三级结构展开程度加大,二级结构发生β-折叠向α-螺旋的转变,高溶解性的蛋白质表面疏水性低且表面疏水性与β-折叠含量正相关,与β-转角负相关。在剪切速率0.1~100 s^-1的范围内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下降,乳液呈剪切稀释,随着pH值的增加,表观黏度先减少后增大;动态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值处理的BBPI乳液在角频率为0~70 rad/s时,弹性模量G’随角频率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pH 3.0时蛋白质具有更强的界面黏弹性,形成的乳液界面流变学性质更好,pH 11.0时蛋白质有利于更好的与油水界面结合,乳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分离蛋白 PH值 表面疏水 流变特性 乳化性能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大豆蛋白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建华 杨晓泉 熊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20,共5页
研究了超声对大豆蛋白表面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超声处理时间和增加超声功率均可降低大豆分离蛋白(SPI)表面张力和显著提高表面疏水性。超声处理后乳化性能,起泡性能显著得到改善,大豆粗7S蛋白和11S粗蛋白的乳化稳定性随时间... 研究了超声对大豆蛋白表面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超声处理时间和增加超声功率均可降低大豆分离蛋白(SPI)表面张力和显著提高表面疏水性。超声处理后乳化性能,起泡性能显著得到改善,大豆粗7S蛋白和11S粗蛋白的乳化稳定性随时间延长均呈增加趋势。不同离子强度和pH条件下与对照相比,超声处理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表面性质 大豆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表面疏水 乳化稳定性 试验结果 表面张力 超声功率 处理时间 乳化性能 起泡性能 离子强度 乳化能力 粗蛋白 11S S蛋白 延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