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IL-1RA、CTRP13和CK-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洋 张静 卢宣霖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和细胞角蛋白18(CK-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NAFLD患者和55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和细胞角蛋白18(CK-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NAFLD患者和55例健康体检者,经肝活检诊断肝脏脂肪变性分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RA、CTRP13和CK-18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NAFLD组血清IL-1RA和CTRP13水平分别为(328.6±54.3)pg/ml和(2634.2±397.5)pg/ml,显著低于健康人组【分别为(673.1±125.4)pg/ml和(3425.7±423.8)pg/ml,P<0.05】,而血清CK-18水平为(15.2±3.1)ng/ml,显著高于健康人组【(3.9±0.7)ng/ml,P<0.05】;17例F3级肝脂肪变性患者血清IL-1RA和CTRP13水平分别为(256.3±47.6)pg/ml和(2056.3±308.4)pg/ml,显著低于29例F1级患者【分别为(388.3±59.4)pg/ml和(3071.5±409.3)pg/ml,P<0.05】或21例F2级患者【分别为(304.7±50.1)pg/ml和(2498.1±374.2)pg/ml,P<0.05】,而血清CK-18水平为(23.4±4.7)ng/ml,显著高于F1级患者【(8.1±1.3)ng/ml,P<0.05】或F2级患者【(18.5±2.9)ng/ml,P<0.05】;F3级肝脂肪变性患者肥胖、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有代谢综合征家族史、血清IL-1RA≥256.5pg/ml、CTRP13≥2056.5pg/ml和CK-18≥21.6 ng/ml占比分别为70.6%、76.5%、88.2%、70.6%、35.3%、35.3%和70.6%,与50例F1/F2级的38.0%、42.0%、40.0%、30.0%、92.0%、80.0%和10.0%比,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OR(95%)为2.0(1.1~3.6)】、合并糖尿病【OR(95%)为2.1(1.1~4.1)】、合并高脂血症【OR(95%)为1.6(1.0~2.6)】、IL-1RA【OR(95%)为0.5(0.3~0.9)】、CTRP13【OR(95%)为0.5(0.3~0.9)】和CK-18【OR(95%)为1.7(1.2~2.5)】为影响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IL-1RA、CTRP13和CK-18水平异常变化可能为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 细胞角蛋白18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幼儿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雨东 王美霞 +4 位作者 邓跃林 罗建峰 柴华 李杨柳 孙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40-343,349,共5页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幼儿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儿童肥胖症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采集正常和肥胖儿童脂肪,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脂肪组织中BDNF、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和IL-6...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幼儿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儿童肥胖症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采集正常和肥胖儿童脂肪,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脂肪组织中BDNF、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和IL-6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分离培养原代前体脂肪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BDNF和BDNF siRNA分别处理细胞,MTT和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分化,甘油三酯(TG)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成脂情况,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PARγ、aP2、CTRP13和IL-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脂肪组织中IL-6的表达较高,而CTRP13和BDNF的表达较低;BDNF对脂肪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BDNF促进CTRP13的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IL-6的表达,而BDNF siRNA则作用相反。结论肥胖儿童脂肪组织中IL-6表达增高,CTRP13和BDNF表达降低,BDNF可抑制幼儿原代脂肪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肥胖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脂肪细胞分化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血清CTRP13和UAC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青联 王瑞旭 +2 位作者 金凤表 高宇 侯瑞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150例患者,根据是...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150例患者,根据是否诊断UAP和T2DM分为UAP+T2DM组(n=50)、UAP组(n=50)和T2DM组(n=50),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n=50)。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清CTRP13浓度和晨尿UACR水平。比较各组间的一般资料及CTRP13和UACR水平的差异,分析UAP+T2DM组CTRP13和UAC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使用倒数f[CTRP13(ng/L)]=1/[CTRP13(ng/L)]转换CTRP13(ng/L),用ROC曲线分析f(CTRP13)和UACR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UAP+T2DM的预测效能。结果血清CTRP13水平在UAP+T2DM组最低,T2DM组和UAP组次之,对照组水平最高(P<0.05);UACR水平在UAP+T2DM组最高,UAP组和T2DM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UAP+T2DM组Gensini评分高于UAP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UAP+T2DM组,血清CTRP13水平与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均P<0.05);UACR与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显示,f(CTRP13)、UACR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预测UAP合并T2D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95%CI:0.759~0.882)、0.846(95%CI:0.786~0.905)和0.876(95%CI:0.820~0.931),其灵敏度分别为88%、82%和86%,其特异度分别为64%、80%和77.3%。结论CTRP13和UACR不仅可作为UAP合并T2DM患者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还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二者联合检测对UAP合并T2DM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不稳定型心绞痛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通过盐诱导激酶1/环磷酸腺苷调节转录共激活因子2通路参与高糖诱导的人肝窦内皮细胞滤过功能障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娜 刘静 +9 位作者 田利民 余静 王志宏 张雅娟 司惠玲 段奇党 汪霞 刘亚倩 张延燕 张琦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2-648,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参与高糖诱导的人肝窦内皮细胞(HLSEC)滤过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LSEC,构建慢病毒CTRP13过表达载体(LV-CTRP13)并感染HLSEC,依据不同处理条件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5.5 mm...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参与高糖诱导的人肝窦内皮细胞(HLSEC)滤过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LSEC,构建慢病毒CTRP13过表达载体(LV-CTRP13)并感染HLSEC,依据不同处理条件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5.5 mmol/L葡萄糖,NC)组、高糖(25 mmol/L,HG)组、NC+LV-CTRP13组、HG+LV-CTRP13组、NC+空载对照(LV-CON)组、HG+LV-CON组、HG+LV-CTRP13+盐诱导激酶1(SIK1)抑制剂(HG-9-91-01)组、HG+LV-CON+HG-9-91-01组、HG+LV-CTRP13+环磷酸腺苷调节转录共激活因子2(CRTC2)抑制剂(GW4064)组、HG+LV-CON+GW4064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TRP13、SIK1、CRTC2、P130 Crk相关底物(P130Ca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NC组相比,HG组CTRP13、SIK1、P130Cas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CRTC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G+LV-CON组相比,HG+LV-CTRP13组CTRP13、SIK1、P130Cas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CRTC2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HG+LV-CTRP13组相比,HG+LV-CTRP13+HG-9-91-01组CRTC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而SIK1、P130Cas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HG+LV-CTRP13组相比,HG+LV-CTRP13+GW4064组CRTC2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130Cas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CTRP13、SIK1、CRTC2、P130Cas参与了高糖诱导的HLSEC滤过功能障碍,CTRP13过表达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HLSEC滤过功能障碍,这一机制是通过SIK1/CRTC2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 盐诱导激酶1 P130crk相关底物 肝窦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牛想娥 张琦 +2 位作者 余静 蔺文燕 刘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8-1192,共5页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是CTRP家族成员中一个新发现的脂肪因子,主要表达于大脑和脂肪组织,以三聚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发挥生物学功能。CTRP13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其基因表达和血清水平受饮食、代谢状况以及激素的调节...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是CTRP家族成员中一个新发现的脂肪因子,主要表达于大脑和脂肪组织,以三聚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发挥生物学功能。CTRP13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其基因表达和血清水平受饮食、代谢状况以及激素的调节,参与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糖脂代谢。此外,CTRP13可作为一种新型厌食信号调节食物摄取和体质量。CTRP13在代谢紊乱(糖尿病、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对CTRP13的分子结构与聚合形式、组织分布与表达调控、主要生物学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大脑 脂肪组织
下载PDF
血清IL-34及CTRP13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关系探讨
6
作者 刘慧卿 金凤表 +2 位作者 吕苗苗 高宇 侯瑞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87-9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34、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UA合并糖尿病(UA+T2DM)组50例、单纯UA...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34、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CTRP13)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UA合并糖尿病(UA+T2DM)组50例、单纯UA(UA)组50例、单纯T2DM(T2DM)组5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4和CTRP13水平。分析各组临床指标差异,相关性分析探究UA+T2DM组IL-34、CTRP13与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34、CTRP13及两者联合对UA合并T2DM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IL-34水平在对照组、T2DM组、UA组、UA+T2DM组依次升高,血清CTRP13水平在对照组、UA组、T2DM组、UA+T2DM组依次降低,UA+T2DM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UA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UA+T2DM组,IL-34与WC、FPG、hs-CRP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与CTRP13呈负相关;CTRP13与hs-CRP、FPG及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34、CTRP13及两者联合诊断UA合并T2D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16~0.852)、0.820(0.759~0.882)和0.847(0.787~0.906)。结论UA合并T2DM患者血清IL-34水平较高、CTRP13水平较低,IL-34和CTRP13对UA合并T2DM及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糖尿病 2型 炎症 白细胞介素34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3 糖脂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