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学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辛亥革命已百年,对其研究,宜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开拓新视野。它"以革命求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第一次创立了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中华民族此重兴"的历史进程。孙...
辛亥革命已百年,对其研究,宜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开拓新视野。它"以革命求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第一次创立了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中华民族此重兴"的历史进程。孙中山是"新中国运动"的开创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位具有"百年发展思想"的革命实行家和思想家。他的洋溢着"实践之科学思维"的"行易知难"说,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务实进取思想,具有"学问革命"和解放思想的意义,值得当今海峡两岸中华人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新中国运动
行易知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中山《实业计划》战略构想析评
被引量:
1
2
作者
姜义华
《近代中国》
1991年第1期248-264,共17页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是《建国方略》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所受到的重视程度相比,长期来,这部著作可以说几乎完全不为研究者所注意。近十年来,由于我们实行了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
关键词
实业计划
孙文学说
析评
物质建设
行易知难
《建国方略》
心理建设
开放门户
北方大港
世界港
原文传递
试析橘朴对孙中山思想的认识
被引量:
1
3
作者
姚怡然
刁榴
《东北亚学刊》
2020年第4期79-92,149,150,共16页
橘朴的中国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但其思想却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学界对于橘朴与孙中山关系的研究,大多散见于关于橘朴的各个专题研究中,本文尝试系统阐释橘朴对孙中山思想的认识,阐明其变化过程。这一变化与橘朴从中国研究逐步走...
橘朴的中国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但其思想却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学界对于橘朴与孙中山关系的研究,大多散见于关于橘朴的各个专题研究中,本文尝试系统阐释橘朴对孙中山思想的认识,阐明其变化过程。这一变化与橘朴从中国研究逐步走向为殖民统治服务的思想历程是一致的,从中可窥见橘朴思想中浓厚的国家主义乃至帝国主义立场,从而为认识和理解橘朴的思想本质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朴
孙中山
行易知难
王道
乡土社会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风亮节 出类拔萃——试论孙中山先生的高尚品德
被引量:
1
4
作者
曾广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4,27,共5页
今年11月12日,是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忆念先生一生,高风亮节,出类拨萃,堪称一代师表.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的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标志着一个东方民族的从酣睡走向觉醒,标志着中西文化在新的...
今年11月12日,是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忆念先生一生,高风亮节,出类拨萃,堪称一代师表.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的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标志着一个东方民族的从酣睡走向觉醒,标志着中西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交流、融合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历史
东方民族
国利民福
中国民主革命
孙文学说
革命党
革命思想
革命精神
联共
行易知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孙中山“行易知难”说的历史文化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孙永岷
《文史杂志》
2016年第5期16-21,共6页
孙中山先生著有《孙文学说》(即《建国方略》第一部分《心理建设》)。《孙文学说·序》撰于上海,时在民国7年末(1918年12月)。1998年第一版的《中国百年哲学经典》称《孙文学说》作《孙文学说——行易知难》(下文或简称《学说...
孙中山先生著有《孙文学说》(即《建国方略》第一部分《心理建设》)。《孙文学说·序》撰于上海,时在民国7年末(1918年12月)。1998年第一版的《中国百年哲学经典》称《孙文学说》作《孙文学说——行易知难》(下文或简称《学说》、"知难"说)。其第一章开始说:当革命破坏告成之际,建设发端之始……乃有难予者曰:"先生之志高矣、远矣,先生之策闳矣、深矣,其奈‘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何?"……予乃废然而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文学说
行易知难
中山先生
知难行易
历史文化意义
志高
《建国方略》
心理建设
知行合一
王阳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革命到建设的思想演进: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刍议
被引量:
1
6
作者
董丛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2,共4页
所谓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是基于他明确表述和阐释的"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概念,将此两者合并概括的特指性称谓。回想1999年笔者赴台湾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提交并发表拙文《〈建国方略...
所谓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是基于他明确表述和阐释的"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概念,将此两者合并概括的特指性称谓。回想1999年笔者赴台湾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提交并发表拙文《〈建国方略〉著述时期孙中山的"革命之建设"观述论》(随后以《孙中山的"革命之建设"观》为题,辑入个人论集《晚清政事探研》,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一晃十几年过去,重新检视该文,在此基础上进而作扩展性思考,综合审视其"革命破立观",就此略陈刍荛之见,概以“四性”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演进
东方出版社
《建国方略》
海峡两岸
行易知难
革命建设
理论结晶
《鲁迅全集》
革命方略
革命党人
原文传递
孙中山贤能政治观之反思
7
作者
颜德如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28,共12页
孙中山以其笃信的"行易知难"学说来改造国民心理,进而奠定力主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心理条件。他本人亦常常以先知先觉自任。过渡之训政、组织之党魁和主义之宣传,是推行其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主要举措。然而,这些举措都面临着困境,...
孙中山以其笃信的"行易知难"学说来改造国民心理,进而奠定力主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心理条件。他本人亦常常以先知先觉自任。过渡之训政、组织之党魁和主义之宣传,是推行其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主要举措。然而,这些举措都面临着困境,致使孙中山时常纠结于贤能政治与强力政治之间。他的"愈挫愈奋",正好诠释了这种纠结:强力政治之现实使其"挫",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又使其"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易知难
先知先觉
训政
党魁
孙中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中山“行易知难”认识论之我见
8
作者
朱晓真
朱效人
《职大学报》
2013年第4期53-56,共4页
孙中山以前的知行观,使人们对"行"(即实践)产生畏惧而裹足不前,踟蹰不进。对禁锢人们的思想,为维护历代封建统治起了很大作用。孙中山提出"行易知难"认识论,强调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对人们产生认识的决定作用。"...
孙中山以前的知行观,使人们对"行"(即实践)产生畏惧而裹足不前,踟蹰不进。对禁锢人们的思想,为维护历代封建统治起了很大作用。孙中山提出"行易知难"认识论,强调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对人们产生认识的决定作用。"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事大有可为矣。"孙中山把唯物主义认识论提到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传播之前关于知行学说的最高水平。本文最后对"行易知难"认识论的种种评价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易知难
实践
心理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家赵铁山二三事
9
作者
郭齐文
《沧桑》
1993年第3期54-55,共2页
赵铁山(1877——1945)山西太谷人。一生精研书画,孜孜不倦,书法与书学之造诣和成就,三晋大地有口皆碑。关于这方面的趣闻轶事亦流传甚多,今择其一二,述之笔端。康有为赞叹民国十四年(1925),孙中山病逝。太谷铭贤学堂校长、总理奉安委员...
赵铁山(1877——1945)山西太谷人。一生精研书画,孜孜不倦,书法与书学之造诣和成就,三晋大地有口皆碑。关于这方面的趣闻轶事亦流传甚多,今择其一二,述之笔端。康有为赞叹民国十四年(1925),孙中山病逝。太谷铭贤学堂校长、总理奉安委员会成员孔祥熙除全力料理其连襟的丧事外,欲以学校的名义送花圈和挽联。花圈好办,只要肯出钱,临时订制也绝然能保证质量,唯独挽联,从拟联到书写须得合璧之作,方能显示出铭贤学堂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闻轶事
总理奉安
孔祥熙
书学
三晋大地
精研
太谷
七品
联语
行易知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中山的知行观及其演进结果
10
作者
陈尧
胡慧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9-73,共5页
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家,从民主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对知行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以开放的视角,结合自身的自然观,从广泛的认识论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阐释,第一次打破了封建时代哲学家们对于知行问题的思维定式及狭隘、片面的阐述。他...
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家,从民主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对知行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以开放的视角,结合自身的自然观,从广泛的认识论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阐释,第一次打破了封建时代哲学家们对于知行问题的思维定式及狭隘、片面的阐述。他结合进化论的思想,利用已知的自然科学,充实了知行观的内容,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他自觉地把知行观纳入了民主革命轨道之上,使知行观直接服务于现实斗争,进而显示出其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这一知行观是针对辛亥革命以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提出来的,其产生是有着历史原因的。“行易知难”作为孙中山知行观演进的结果,论述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反映论的时代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不知而行
行而后知
知而后行
行易知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屈赋词义漫谈
11
作者
郭挺之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6期55-58,62,共5页
我从离骚、九歌和九章等屈原的作品搞出下列十多组诗句;每一组包括一句、两句到四句不等。对这些诗句的解释我阐述自己的看法,是由于我对别人对诗句中某些词的解释多少不能同意。 一、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王逸针对头句注:...
我从离骚、九歌和九章等屈原的作品搞出下列十多组诗句;每一组包括一句、两句到四句不等。对这些诗句的解释我阐述自己的看法,是由于我对别人对诗句中某些词的解释多少不能同意。 一、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王逸针对头句注:言我竭忠见过,非难与君离别也。以难字注难字,今人容易误会为难易之难。头句和《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的“难”字语法功能相同。因为都以动词为宾语,所以应读去声,词义同患,也可解作惮字;而王逸在“岂余身之惮殃兮”下,便是以难字注惮,和《释名》以惮释难形成转注。不怕离开朝廷,也就是不贪恋富贵爵禄,含义自然是深刻的。而难易的难常用在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如“行易知难”、“行路难”,与此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句注
九章
行易知难
成公
终穷
动宾词组
《释名》
左徒
游国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孙文学说》看孙中山的知行观
12
作者
孙成尧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在《孙文学说》一书中,孙中山质疑了传统的"知易行难"观,认为这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心理大敌",并着重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用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论证了现实生活中"知"与"行"的切实关系。在此...
在《孙文学说》一书中,孙中山质疑了传统的"知易行难"观,认为这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心理大敌",并着重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用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论证了现实生活中"知"与"行"的切实关系。在此基础上,孙中山以树立正确的"救国之道"为出发点,提出了以"行易知难"为内涵的新的知行观,进而指出,在未来的革命和政治建设中,只有用这样的知行观为指导,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文学说
行易知难
革命
政治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论立法院质询权之行使
13
作者
胡春惠
《近代中国》
2009年第1期34-46,共13页
一、前言孙中山之《建国方略》,实包括'行易知难'即'心理建设','实业计划'即'物质建设','民权初步'即'社会建设'三部分。~①本文撰写之目的,乃在从孙中山《民权初步》之译编要旨,来讨...
一、前言孙中山之《建国方略》,实包括'行易知难'即'心理建设','实业计划'即'物质建设','民权初步'即'社会建设'三部分。~①本文撰写之目的,乃在从孙中山《民权初步》之译编要旨,来讨论孙中山五权宪法下,立法院质询权行使过程中所出现之议学问题,以见这位中华民国之缔造者,在推动中国民主共和之苦心与远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询权
行易知难
问题
中国
建设
行使
实业计划
原文传递
孙中山对中国科学本土化解释及其贡献
14
作者
刘友古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7-103,共7页
孙中山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既不是西化主义,也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本土化主义。这种本土化主义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统系与条理观念来诠释现代科学概念的形成机制;第二,他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行关系来诠释现代科学知识的...
孙中山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既不是西化主义,也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本土化主义。这种本土化主义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统系与条理观念来诠释现代科学概念的形成机制;第二,他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行关系来诠释现代科学知识的生产逻辑。其贡献是想要向中国提供一种切合传统文化又能创造性地转换传统文化的科学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科学本土化
统系与条理
行易知难
论
原文传递
《行易知难》立意崇高论证粗疏的革命哲学
15
作者
徐梁伯
《中华文化论坛》
2000年第3期67-72,共6页
关键词
孙中山
<<
行易知难
>>
哲学
书评
写作背景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学照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文摘
辛亥革命已百年,对其研究,宜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开拓新视野。它"以革命求共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第一次创立了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中华民族此重兴"的历史进程。孙中山是"新中国运动"的开创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位具有"百年发展思想"的革命实行家和思想家。他的洋溢着"实践之科学思维"的"行易知难"说,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务实进取思想,具有"学问革命"和解放思想的意义,值得当今海峡两岸中华人珍视。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新中国运动
行易知难
Keywords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New China Movement
"Easy to Do
Difficult to Know"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中山《实业计划》战略构想析评
被引量:
1
2
作者
姜义华
机构
不详
出处
《近代中国》
1991年第1期248-264,共17页
文摘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是《建国方略》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所受到的重视程度相比,长期来,这部著作可以说几乎完全不为研究者所注意。近十年来,由于我们实行了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
关键词
实业计划
孙文学说
析评
物质建设
行易知难
《建国方略》
心理建设
开放门户
北方大港
世界港
分类号
F092.7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析橘朴对孙中山思想的认识
被引量:
1
3
作者
姚怡然
刁榴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
出处
《东北亚学刊》
2020年第4期79-92,149,150,共16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近代日本知识分子与侵华思想理论”(项目批准编号SM201710005009)的研究成果。
文摘
橘朴的中国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但其思想却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学界对于橘朴与孙中山关系的研究,大多散见于关于橘朴的各个专题研究中,本文尝试系统阐释橘朴对孙中山思想的认识,阐明其变化过程。这一变化与橘朴从中国研究逐步走向为殖民统治服务的思想历程是一致的,从中可窥见橘朴思想中浓厚的国家主义乃至帝国主义立场,从而为认识和理解橘朴的思想本质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橘朴
孙中山
行易知难
王道
乡土社会建设
Keywords
Tachibana Shiraki
Sun Yat-sen
to know how is easier than to know why
kingcraft
building the rural society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风亮节 出类拔萃——试论孙中山先生的高尚品德
被引量:
1
4
作者
曾广文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4,27,共5页
文摘
今年11月12日,是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忆念先生一生,高风亮节,出类拨萃,堪称一代师表.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的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标志着一个东方民族的从酣睡走向觉醒,标志着中西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交流、融合的开始。
关键词
中国近代历史
东方民族
国利民福
中国民主革命
孙文学说
革命党
革命思想
革命精神
联共
行易知难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孙中山“行易知难”说的历史文化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孙永岷
出处
《文史杂志》
2016年第5期16-21,共6页
文摘
孙中山先生著有《孙文学说》(即《建国方略》第一部分《心理建设》)。《孙文学说·序》撰于上海,时在民国7年末(1918年12月)。1998年第一版的《中国百年哲学经典》称《孙文学说》作《孙文学说——行易知难》(下文或简称《学说》、"知难"说)。其第一章开始说:当革命破坏告成之际,建设发端之始……乃有难予者曰:"先生之志高矣、远矣,先生之策闳矣、深矣,其奈‘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何?"……予乃废然而返,
关键词
孙文学说
行易知难
中山先生
知难行易
历史文化意义
志高
《建国方略》
心理建设
知行合一
王阳明
分类号
B25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革命到建设的思想演进: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刍议
被引量:
1
6
作者
董丛林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2,共4页
文摘
所谓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是基于他明确表述和阐释的"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概念,将此两者合并概括的特指性称谓。回想1999年笔者赴台湾参加首届"海峡两岸孙中山思想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提交并发表拙文《〈建国方略〉著述时期孙中山的"革命之建设"观述论》(随后以《孙中山的"革命之建设"观》为题,辑入个人论集《晚清政事探研》,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一晃十几年过去,重新检视该文,在此基础上进而作扩展性思考,综合审视其"革命破立观",就此略陈刍荛之见,概以“四性”言之。
关键词
思想演进
东方出版社
《建国方略》
海峡两岸
行易知难
革命建设
理论结晶
《鲁迅全集》
革命方略
革命党人
分类号
D693.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孙中山贤能政治观之反思
7
作者
颜德如
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28,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孙中山构建现代国家的探索及其对毛泽东的影响研究”(11BZZ01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16ZDA104)研究成果
文摘
孙中山以其笃信的"行易知难"学说来改造国民心理,进而奠定力主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心理条件。他本人亦常常以先知先觉自任。过渡之训政、组织之党魁和主义之宣传,是推行其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的主要举措。然而,这些举措都面临着困境,致使孙中山时常纠结于贤能政治与强力政治之间。他的"愈挫愈奋",正好诠释了这种纠结:强力政治之现实使其"挫",先知先觉式贤能政治又使其"奋"。
关键词
行易知难
先知先觉
训政
党魁
孙中山
Keywords
traditional political meritocracy in China
regime relying on the people
The Despotism of the Monarchy
Huang Zongxi
theory of monarchy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中山“行易知难”认识论之我见
8
作者
朱晓真
朱效人
机构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大学报》
2013年第4期53-56,共4页
文摘
孙中山以前的知行观,使人们对"行"(即实践)产生畏惧而裹足不前,踟蹰不进。对禁锢人们的思想,为维护历代封建统治起了很大作用。孙中山提出"行易知难"认识论,强调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对人们产生认识的决定作用。"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事大有可为矣。"孙中山把唯物主义认识论提到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传播之前关于知行学说的最高水平。本文最后对"行易知难"认识论的种种评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行易知难
实践
心理建设
Keywords
difficult to know and easy to do
practic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D693.0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家赵铁山二三事
9
作者
郭齐文
出处
《沧桑》
1993年第3期54-55,共2页
文摘
赵铁山(1877——1945)山西太谷人。一生精研书画,孜孜不倦,书法与书学之造诣和成就,三晋大地有口皆碑。关于这方面的趣闻轶事亦流传甚多,今择其一二,述之笔端。康有为赞叹民国十四年(1925),孙中山病逝。太谷铭贤学堂校长、总理奉安委员会成员孔祥熙除全力料理其连襟的丧事外,欲以学校的名义送花圈和挽联。花圈好办,只要肯出钱,临时订制也绝然能保证质量,唯独挽联,从拟联到书写须得合璧之作,方能显示出铭贤学堂的水平。
关键词
趣闻轶事
总理奉安
孔祥熙
书学
三晋大地
精研
太谷
七品
联语
行易知难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中山的知行观及其演进结果
10
作者
陈尧
胡慧莲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商业经济研究院
出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9-7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CZJ008)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JD2017002)
文摘
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家,从民主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对知行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以开放的视角,结合自身的自然观,从广泛的认识论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阐释,第一次打破了封建时代哲学家们对于知行问题的思维定式及狭隘、片面的阐述。他结合进化论的思想,利用已知的自然科学,充实了知行观的内容,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他自觉地把知行观纳入了民主革命轨道之上,使知行观直接服务于现实斗争,进而显示出其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这一知行观是针对辛亥革命以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提出来的,其产生是有着历史原因的。“行易知难”作为孙中山知行观演进的结果,论述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反映论的时代表现。
关键词
孙中山
不知而行
行而后知
知而后行
行易知难
Keywords
Sun Yat-sen
practice without cognition
practice first and then cognize
practice with cognition
easier done than said
分类号
B30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屈赋词义漫谈
11
作者
郭挺之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6期55-58,62,共5页
文摘
我从离骚、九歌和九章等屈原的作品搞出下列十多组诗句;每一组包括一句、两句到四句不等。对这些诗句的解释我阐述自己的看法,是由于我对别人对诗句中某些词的解释多少不能同意。 一、余既不难乎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王逸针对头句注:言我竭忠见过,非难与君离别也。以难字注难字,今人容易误会为难易之难。头句和《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的“难”字语法功能相同。因为都以动词为宾语,所以应读去声,词义同患,也可解作惮字;而王逸在“岂余身之惮殃兮”下,便是以难字注惮,和《释名》以惮释难形成转注。不怕离开朝廷,也就是不贪恋富贵爵禄,含义自然是深刻的。而难易的难常用在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如“行易知难”、“行路难”,与此完全不同。
关键词
九歌
句注
九章
行易知难
成公
终穷
动宾词组
《释名》
左徒
游国恩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孙文学说》看孙中山的知行观
12
作者
孙成尧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2)
文摘
在《孙文学说》一书中,孙中山质疑了传统的"知易行难"观,认为这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心理大敌",并着重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用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论证了现实生活中"知"与"行"的切实关系。在此基础上,孙中山以树立正确的"救国之道"为出发点,提出了以"行易知难"为内涵的新的知行观,进而指出,在未来的革命和政治建设中,只有用这样的知行观为指导,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为"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
关键词
孙文学说
行易知难
革命
政治建设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论立法院质询权之行使
13
作者
胡春惠
机构
香港珠海学院文学院
出处
《近代中国》
2009年第1期34-46,共13页
文摘
一、前言孙中山之《建国方略》,实包括'行易知难'即'心理建设','实业计划'即'物质建设','民权初步'即'社会建设'三部分。~①本文撰写之目的,乃在从孙中山《民权初步》之译编要旨,来讨论孙中山五权宪法下,立法院质询权行使过程中所出现之议学问题,以见这位中华民国之缔造者,在推动中国民主共和之苦心与远见。
关键词
质询权
行易知难
问题
中国
建设
行使
实业计划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D9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孙中山对中国科学本土化解释及其贡献
14
作者
刘友古
机构
上海大学社科学部哲学系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7-103,共7页
文摘
孙中山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既不是西化主义,也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本土化主义。这种本土化主义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统系与条理观念来诠释现代科学概念的形成机制;第二,他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行关系来诠释现代科学知识的生产逻辑。其贡献是想要向中国提供一种切合传统文化又能创造性地转换传统文化的科学文化观。
关键词
孙中山
科学本土化
统系与条理
行易知难
论
Keywords
Sun Yat-sen
Science Localizationism
Tongxi and Tiaoli
Doctrine of Xingvi-Zhinan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行易知难》立意崇高论证粗疏的革命哲学
15
作者
徐梁伯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2000年第3期67-72,共6页
关键词
孙中山
<<
行易知难
>>
哲学
书评
写作背景
分类号
D693.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刘学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孙中山《实业计划》战略构想析评
姜义华
《近代中国》
1991
1
原文传递
3
试析橘朴对孙中山思想的认识
姚怡然
刁榴
《东北亚学刊》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风亮节 出类拔萃——试论孙中山先生的高尚品德
曾广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孙中山“行易知难”说的历史文化意义
孙永岷
《文史杂志》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革命到建设的思想演进: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刍议
董丛林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7
孙中山贤能政治观之反思
颜德如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孙中山“行易知难”认识论之我见
朱晓真
朱效人
《职大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书法家赵铁山二三事
郭齐文
《沧桑》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孙中山的知行观及其演进结果
陈尧
胡慧莲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屈赋词义漫谈
郭挺之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从《孙文学说》看孙中山的知行观
孙成尧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论立法院质询权之行使
胡春惠
《近代中国》
2009
0
原文传递
14
孙中山对中国科学本土化解释及其贡献
刘友古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15
《行易知难》立意崇高论证粗疏的革命哲学
徐梁伯
《中华文化论坛》
2000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