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缄默知识与数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晓学 李彭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缄默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缄默知识的动员和转换,没有植根于缄默知识的明言知识是苍白无力的.该理论对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启示:缄默地获得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 缄默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缄默知识的动员和转换,没有植根于缄默知识的明言知识是苍白无力的.该理论对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启示:缄默地获得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在对话的情景中展现师生的缄默知识和本真的思想;重视缄默知识在数学问题提出和解决中的作用;通过内隐学习和明言知识的融会贯通获得缄默的数学知识;追求教学变革的高境界———“行不言之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缄默知识 数学学改革 学变革 不言 符号感 融会贯通 数感 知识创造 理论 启示
下载PDF
试论隐性德育的艺术性——基于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思想 被引量:7
2
作者 邓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66-68,共3页
老子提出的"行不言之教"是其德育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不言之教"就是要"遵道而行,无为而教",即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实施道德教育。"行不言之教&q... 老子提出的"行不言之教"是其德育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不言之教"就是要"遵道而行,无为而教",即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实施道德教育。"行不言之教"作为隐性德育的代名词,将教育意图寓于友好而自然的关系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并淡化教育痕迹,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言 隐性德育 育艺术
下载PDF
行不言之教——做智慧的幼儿家庭教育
3
作者 秦涛 《江西教育》 2024年第42期74-75,共2页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句话的本意是希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能保持一种开放、虚心的态度,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偏执任性、不自以为是。然而,在国家大力倡导注重家教、家风的背景下,一些社会上的家庭教育机构却把这句话...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句话的本意是希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能保持一种开放、虚心的态度,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偏执任性、不自以为是。然而,在国家大力倡导注重家教、家风的背景下,一些社会上的家庭教育机构却把这句话当成营销的噱头,过分强调父母必须好好学习,否则孩子就无法“天天向上”。这让当下许多年轻父母倍感焦虑,他们生怕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影响孩子的前程,于是报名参加各种家长培训班,学习管控情绪、学习完全接纳孩子、学习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等,完全忽略了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是“行不言之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学习动力 家风 不言 接纳孩子 自以为是 任性 天天向上
原文传递
老子“行不言之教”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
作者 魏微 李林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老子“行不言之教”思想看重“不言”的教育方式,主张通过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引导与影响,帮助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提升认知、涵养德性。它要求教育过程遵循自然之道,强调教育者的“身教”,注重受教育者的自我体悟。老子“行不言之教”思想... 老子“行不言之教”思想看重“不言”的教育方式,主张通过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引导与影响,帮助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提升认知、涵养德性。它要求教育过程遵循自然之道,强调教育者的“身教”,注重受教育者的自我体悟。老子“行不言之教”思想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转变上,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走出功利主义误区;在方法优化上,重视隐性教育,发挥“身教”与“言传”的互补作用,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在主体间关系上,维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不言 高校思想政治 隐性
下载PDF
试析“行不言之教”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1-23,共3页
“行不言之教”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 ,有其深刻的内涵。从“道”的运动特征及运动规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行不之言教”就是要因道而行 ,顺儿童的自然本性 ,促其发展 ,排除背离道的强作妄为的教育活动。它具体体现在教育的目的及一些教... “行不言之教”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 ,有其深刻的内涵。从“道”的运动特征及运动规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行不之言教”就是要因道而行 ,顺儿童的自然本性 ,促其发展 ,排除背离道的强作妄为的教育活动。它具体体现在教育的目的及一些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上 ,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言 启示
下载PDF
论庄子“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顾明 《现代教育论丛》 2008年第11期53-56,共4页
庄子"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意指教师以身作则,教学在自由的情境中进行,强调了学习者的自觉领悟,他反对过多的说教,主张一切要顺应自然。"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发颇多: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尊重学... 庄子"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意指教师以身作则,教学在自由的情境中进行,强调了学习者的自觉领悟,他反对过多的说教,主张一切要顺应自然。"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发颇多: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树立"交往"的师生观、教师以身作则和提倡生成性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不言
下载PDF
“行不言之教”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然而,在面对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法中出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然而,在面对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法中出现了矛盾和困惑,原来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通过阅读老子的相关书籍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老子思想中的"行不言之教"可以为我们找到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新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言 思想政治育方法 思想政治育者
下载PDF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寒芳 《福建高教研究》 2003年第5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不言 德育思想 主体性 育理念
下载PDF
道家修身教育观简述
9
作者 戴胜利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5年第12期15-16,共2页
在我国古代的修身教育方面,道家以“真人”为目标,提出“抱朴守真?、“柔弱不争”、崇俭寡欲的修身原则,倡导“行不言之教”与“以养生促育德”的教育方法以及“致虚守静”和“绝圣弃智”的修身之道。这些主张包含着不少合理的成分... 在我国古代的修身教育方面,道家以“真人”为目标,提出“抱朴守真?、“柔弱不争”、崇俭寡欲的修身原则,倡导“行不言之教”与“以养生促育德”的教育方法以及“致虚守静”和“绝圣弃智”的修身之道。这些主张包含着不少合理的成分,对我国修身教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 道家 育观 不言 “真人” 修身 育方法
下载PDF
成才视角下道德经思想对班级管理的意义研究
10
作者 任勤 《成才之路》 2015年第1期44-45,共2页
汲取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从班级管理的角度,主要阐述以下的观点:教师当具备“上善若水的胸怀,防微杜渐的眼光”,以“曲则全”为教育手段,辅之以各种相对完备的制度,来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 道德经 班级管理 上善若水 不言
下载PDF
班级管理中“行不言之教”的教学智慧
11
作者 吴亮奎 《中国德育》 2021年第22期24-27,共4页
“行不言之教”是一种教学智慧。这种教学智慧用之于班级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认同学生成长的自为性。班级管理是为了帮助学生自由健康地成长,班级管理的规则和程序需要通过学生个体生命的自为性实现。第二,发现学习本能的潜... “行不言之教”是一种教学智慧。这种教学智慧用之于班级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认同学生成长的自为性。班级管理是为了帮助学生自由健康地成长,班级管理的规则和程序需要通过学生个体生命的自为性实现。第二,发现学习本能的潜在性。人作为生命个体具有学习的本能,班级管理要尊重个体的学习本能。第三,重视生命的自组织能力。“行不言之教”是智慧的“常道”,蕴含着后现代“自组织”理论的萌芽。班级管理要善于发现、认同并保护生命本身的能量,抓住集体形成过程中的“混沌”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管理 不言 学智慧
原文传递
“此时无声胜有声”——副语言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12
作者 孙明沁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7年第11A期58-59,共2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对于与学生保持最近交际距离的班主任的语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行不言之教”(老子)一说,包括孔子在内,许多教育家都反对以抽象的说教直露地阐释微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对于与学生保持最近交际距离的班主任的语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行不言之教”(老子)一说,包括孔子在内,许多教育家都反对以抽象的说教直露地阐释微言大义。班主任如何运用副语言呢?我在工作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副语言 不言 社会心理学 语言结构 交际距离 中国古代 微言大义
下载PDF
老子智慧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13
作者 陶然 《学园》 2010年第3期11-13,共3页
面对发展的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正处求学阶段的莘莘学子如何明辨是非而独善其身呢?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了大量如何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具体方法,以老子的教育智慧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是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道... 面对发展的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正处求学阶段的莘莘学子如何明辨是非而独善其身呢?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了大量如何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具体方法,以老子的教育智慧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是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正确面对社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 老子 道德经 不言 上善若水
原文传递
老子《道德经》中“行不言之教”的德育意蕴探究与践行
14
作者 余盛祥 王慧英 《汉字文化》 2022年第S02期328-329,335,共3页
老子《道德经》中“行不言之教”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与德育思想精华。文章先分析“行不言之教”的内涵,然后从重视德育教育主体、“致虚守静”德育教育、“因材施教”德育教育、重视隐性德育教育与“无为自化”德育教育这五方... 老子《道德经》中“行不言之教”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与德育思想精华。文章先分析“行不言之教”的内涵,然后从重视德育教育主体、“致虚守静”德育教育、“因材施教”德育教育、重视隐性德育教育与“无为自化”德育教育这五方面阐析“行不言之教”的德育教育实践模式。希冀对当代高校德育教育实践起到一定借鉴价值和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不言 德育意蕴
原文传递
老子的“教育箴言”——重读《老子》
15
作者 李亮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3年第7期105-106,共2页
老子不是教育家.尽管有研究者言之凿凿地说,中国私学的创始人是老子而非孔子:尽管你也可以说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演绎过一段中国文化史上,抑或更是中国教育史上两位巨人的经典对话。但这些还远不足以证实老子是教育家。他老人家除... 老子不是教育家.尽管有研究者言之凿凿地说,中国私学的创始人是老子而非孔子:尽管你也可以说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演绎过一段中国文化史上,抑或更是中国教育史上两位巨人的经典对话。但这些还远不足以证实老子是教育家。他老人家除了说过“行不言之教”的话外,我们似乎再也找不出半句他与教育有关的言辞!然而,或许是职业惯性的缘故,每当我重温《老子》时,总能隐约窥见一位具有非凡智慧的教育者的身影,也总能听到他说出些振聋发聩的教育箴言。面对当下令人困窘不安的教育现状,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位先圣大哲的旷世奇书中找寻些许灵感和帮助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育家 箴言 不言 中国文化史 重读 中国育史 育现状
下载PDF
教师“灌输”与学生“自化”——老子“行不言之教”德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16
作者 张凌梓 王婷婷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6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灌输是传统的知性德育的主要方法,是指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德育内容单方面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它在传授道德性知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这种单一的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缺少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共鸣的灌输法导致了学校德... 灌输是传统的知性德育的主要方法,是指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德育内容单方面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它在传授道德性知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这种单一的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缺少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共鸣的灌输法导致了学校德育实效性不佳的后果.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魂宝,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丰富的德育思想,其中“行不言之教”可谓是与灌输法完全对立的经典表述.本文通过探究老子“行不言之教”以使民“自化”的德育思想内涵,试图对其进行去粗取精的批判继承,以探寻其对我国当下学校德育方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灌输 自化 不言
下载PDF
副语言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17
作者 孙明沁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7年第12期11-12,共2页
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对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的语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行不言之教”(老子语)一说,包括孔子在内,许多教育家都反对以抽象的说教直露地阐释微言大义。班主任在工作... 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对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的语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行不言之教”(老子语)一说,包括孔子在内,许多教育家都反对以抽象的说教直露地阐释微言大义。班主任在工作中该如何运用副语言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副语言 不言 社会心理学 语言结构 中国古代 微言大义 育家
下载PDF
“行不言之教”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18
作者 王文慧 李蕾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95-97,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然而,在面对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法中出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然而,在面对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复杂的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法中出现了矛盾和困惑,原来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人们试图寻找到一些这样的教育方法,哪怕是能够在这一道路上开拓出新的思维方式也深感荣幸。通过阅读老子的相关书籍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老子思想中的"行不言之教"可以为我们找到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新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言 思想政治育方法 思想政治育者
下载PDF
老子背上历史的烂账
19
作者 南怀瑾 《书摘》 2022年第12期52-57,共6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关。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特,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被错误解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关。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特,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被错误解读:《老子》首章既提出“道”与“名”的涵义,但同时又相同于“因明”的法则,能建能破,自说了一个道,自又推翻了道的名相。也如同正反合的“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的肯定与否定形态。如珠走盘,无有方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易相成 有无相生 《老子》首章 因明 老子 不言 肯定与否定 正反合
原文传递
《道德经》中的教育思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0
作者 赵建青 《中华少年(下)》 2015年第10期7-7,9,共2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关键词 处无为 不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