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被引量:161
1
作者 陈忠 +1 位作者 王深明 姚陈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9期3047-3061,共15页
一、发病情况慢性静脉疾病(CVD)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发病率(67.5%)高于男性。CVD是指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 一、发病情况慢性静脉疾病(CVD)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发病率(67.5%)高于男性。CVD是指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静脉疾病约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2011年,由国际静脉联盟(UIP)组织的迄今为止静脉领域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左右的下肢不适人群中,CVD的发生率为63.9%。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有近1亿的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发病率 静脉血回流 静脉疾病 静脉溃疡 静脉性溃疡 流行病学调查 功能异常 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血管疾病中叶酸和B族维生素的使用不能降低高半胱氨酸浓度 被引量:136
2
作者 Lonn E Yusuf S +1 位作者 Arnold MJ 菅鑫妍 《中国处方药》 2006年第6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血管疾病 酸浓度 B族维生素 叶酸 维生素B6 血管事件 疾病患者 发病率 冠心病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技巧 被引量:125
3
作者 杨星 马彪 +2 位作者 苏勤 王小玲 崔进国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92-49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方法选择成功地进行了三维重建的200例骨和血管病变。扫描层厚3~5mm,重建间隔2~3mm,螺距05~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遮盖表面显示法进行处理。结果全部病例的三维立体显...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方法选择成功地进行了三维重建的200例骨和血管病变。扫描层厚3~5mm,重建间隔2~3mm,螺距05~1,数据输入工作站,用遮盖表面显示法进行处理。结果全部病例的三维立体显示良好,病变整体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从不同位置和角度得以观察。结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依赖于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匹配,以及医技人员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以及扫描机器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三维重建 疾病 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9
4
作者 潘长玉 陆菊明 +13 位作者 田慧 姚晨 蒋赐恩 邓新心 刘艳芳 何守志 尹玲 孔祥涛 陆小平 王淑玉 朱燕 高玉琴 韩松 崔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1-205,共5页
按WHO多国家血管研究方案,对1993年患病率调查所筛选出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了前瞻性的调查分析。DM966例和正常糖耐量29960例(均经75gOGTT诊断)。并发症判定标准:①高血压(HT):收缩压(... 按WHO多国家血管研究方案,对1993年患病率调查所筛选出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了前瞻性的调查分析。DM966例和正常糖耐量29960例(均经75gOGTT诊断)。并发症判定标准:①高血压(HT):收缩压(SBP)≥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DBP)≥12kPa(90mmHg);②冠心病(CHD):临床症状及明尼苏达编码的心电图诊断;③微量白蛋白尿(MAU):尿白蛋白排出量(UAE)20~200μg/min;④脑血管病(CVD):采用问卷和查体调查,有阳性征象者行CT证实;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散瞳检查或眼底荧光造影确定。结果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HT、CHD、CI和MAU的患病率分别为37.37%,9.32%,5.53%和21.05%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患病率(14.4%,2.46%,1.19%和4.32%)。DR的患病率为16.6%,对照组未进行荧光造影。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FBS、MBP和BMI升高以及血脂紊乱为其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并发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控制血糖和血压、保持理想体重、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血管疾病 患病率
原文传递
提高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水平的对策 被引量:46
5
作者 李俊来 宋阳光 唐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5期3-5,共3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诊断水平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临床症状 肺动脉栓塞 血管疾病 肢体肿胀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MRA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杨军 周康荣 +4 位作者 陈祖望 杨培强 陈财忠 沈继章 施伟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8-401,共4页
目的与常规MRA比较,并以手术或DSA作为金标准,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的图像质量和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共132条体部血管同时作了常规MRA和DCEMRA检查,前者以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M... 目的与常规MRA比较,并以手术或DSA作为金标准,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的图像质量和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共132条体部血管同时作了常规MRA和DCEMRA检查,前者以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MRA为主,后者以三维(3D)DCEMRA为主,部分病例屏气扫描(20~30秒),快速注射GdDTPA20ml(0.15~0.2mmol/kg),造影剂注射速度和扫描时间依据靶血管的性质、部位、范围而定。结果40例中35例发现有血管病变,与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方法检查结果一致。30例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腹主动脉、腔静脉及门静脉的显示满意率,2DTOFMRA为40%,DCEMRA为96%,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则分别为90%、70%。利用配对计数资料χ2检验,前者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χ2=16.65,P<0.001),后者无显著性差异(精确卡方检验:χ2=0.58,P>0.05)。结论DCEMRA为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常规MRA的许多缺点,尤其对胸腹部血管,两种方法血管显示满意率有极显著性差异。屏气薄层3DDCEMRA技术,几乎达到与DSA相仿的结果,其临床应用潜能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血管造影术 图像增强 造影剂 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疾病危险因子重要概念回顾(一) 被引量:46
7
作者 杨水祥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5期317-319,共3页
在美国,为了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负担,要求临床医生超出单纯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范围,去评价患者的整体危险性和寻找新的危险因子。本文进行回顾性分析,强调在处理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危险因子方面的五个重要概念... 在美国,为了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负担,要求临床医生超出单纯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范围,去评价患者的整体危险性和寻找新的危险因子。本文进行回顾性分析,强调在处理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危险因子方面的五个重要概念:收缩压和脉压,微量蛋白尿,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疾病 危险因子 CHD 冠心病 AS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60例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1
8
作者 宋金松 刘玉清 +4 位作者 朱杰敏 俞肖一 凌坚 严洪珍 蒋世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02-605,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 3D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 3DDCEMRA包括 4 4例病变血管和 16例正常血管。选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 ( 3DFFE)序列 ,行3DDCEMRA检查 ,主要参数为TR 9毫秒 ,TE 3毫秒 ,翻转角 3 0° ...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 3D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 3DDCEMRA包括 4 4例病变血管和 16例正常血管。选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 ( 3DFFE)序列 ,行3DDCEMRA检查 ,主要参数为TR 9毫秒 ,TE 3毫秒 ,翻转角 3 0° ,矩阵 12 8× 2 5 6,快速注射 0 2mmol/kg钆 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注射速度 1 5~ 2 0ml/s ,延迟时间依据病情而定 ,其中 3 6例 (病变组 3 4例和正常组 2例 )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 (IADSA)或 (和 )手术证实 ;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 3级评价 ,并计算出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60例 3DDCEMRA图像质量优良者 5 7例 ,占 95 %。5 0例 ( 16例正常组与经手术、IADSA证实的 3 4例病变组 ) 3DDCE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4 1%、87 5 %和 92 0 % ;假阳性 ,假阴性各 2例 ,病变程度高估 3例。 3 4例各类血管和相关病变的 3DDCEMRA结果与IADSA或 (和 )手术符合率为 85 3 % ,主动脉及其主支病变则分别为 10 0 0 %和77 3 %。结论  3DDCEMRA是一种有效、微创技术 ,评价主动脉病变可与IADSA媲美 ,对主动脉主支病变与IADSA尚有一定差距 ,通过提高扫描速度和改善重建技术 ,有望能逐步替代IA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图像增强 临床应用 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中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烟草危害(一):100万死亡人群的回顾性比例死亡率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伯齐 RichardPeto +6 位作者 陈铮鸣 JillianBoreham 吴燕萍 黎均耀 TCollinCampbell 陈君石 乌正赉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1999年第1期18-27,共10页
目的 :评估在中国由烟草所致的死亡增长早期阶段的危害状况。设计 :对死于肿瘤、呼吸道疾病和 (或 )血管疾病的 70万成年人和死于其他疾病的 2 0万参照人群的 80年代前的吸烟习惯进行分析比较。地区 :中国的 2 4个大城市和 74个农村县... 目的 :评估在中国由烟草所致的死亡增长早期阶段的危害状况。设计 :对死于肿瘤、呼吸道疾病和 (或 )血管疾病的 70万成年人和死于其他疾病的 2 0万参照人群的 80年代前的吸烟习惯进行分析比较。地区 :中国的 2 4个大城市和 74个农村县。对象 :对 1986~ 1988年间死亡的 10 0万例死者家属进行家访调查。主要结果测定 :中老年期因烟草所致的肿瘤、呼吸道疾病和血管疾病死亡率。结果 :在 3 5~ 69岁的男性吸烟者中 ,肿瘤超额死亡为 5 1% (标准误为 2 ) ,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 3 1% ( 2 ) ,血管疾病超额死亡 15 % ( 2 )。这三者的超额死亡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1)。在 70岁及以上的吸烟男性 ,肿瘤超额死亡为 5 4 % ( 2 ) ,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 15 % ( 2 ) ,血管疾病超额死亡 6% ( 2 )。虽然女性吸烟者较少 ,但吸烟女性肺癌和呼吸道疾病的归因危险性与男性相似。虽然 ,3 5~ 69岁吸烟男女的肺癌死亡率均约为不吸烟者的 3倍 ,但由于不同地区非吸烟者中的肺癌死亡率差异较大 ,因此 ,中国各地区吸烟所致肺癌的超额死亡绝对数差异很大 ,由烟草所致的死亡中 ,慢性阻塞性肺病占 4 5 % ,肺癌占 15 % ,食管癌、胃癌、肝癌、结核、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各占 5 %~ 8%。 1990年在中国烟草造成约 60万人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吸烟者 呼吸道疾病 危险度 比例死亡率 吸烟率 血管疾病 烟草危害 肺癌死亡率 缺血性心脏病 超额死亡
原文传递
不同时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行为学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会珍 梁玉磊 +6 位作者 张雪静 张闯 孙彦辉 张秀景 许晓康 贾睿帼 王鑫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VD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批,每批各设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VD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批,每批各设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颈总动脉结扎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复制VD模型。第1批于造模后苏醒当日开始电针干预,第2批于造模第3天开始进行电针干预。电针组针刺"百会""大椎"及双侧"足三里""膈俞",每次10min,治疗15d。观察各组小鼠跳台学习成绩及跳台记忆成绩,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海马NE、DA、5-HT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明显下降(P<0.01),海马NE、DA、5-H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均明显提高(P<0.01),海马NE、DA、5-H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且造模第3天电针组优于造模当天电针组(P<0.05,P<0.01)。结论:电针能够改善VD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改善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有关,并初步发现介入干预时间不同,其治疗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血管疾病 学习记忆能力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5-羟色胺 海马
原文传递
动脉弹性功能检测的理论与实践(下)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维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年第5期3-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弹性功能 检测 大动脉弹性指数 小动脉弹性指数 血管疾病
下载PDF
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一项新的动脉硬化评价指标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宏宇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21期929-930,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指数 心脑血管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病变 突发事件 血管疾病 动脉结构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新重点 被引量:30
13
作者 孙宁玲 范芳芳 赵连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8-22,共5页
2011年5月15日,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北京联合举行'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0年更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指南).2010版指南是在卫生... 2011年5月15日,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北京联合举行'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0年更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指南).2010版指南是在卫生部疾控局的领导下,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中心组织全国近百位知名专家参与完成的,新的指南在结合国内外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发展趋势和疾病特点,对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血管 观察性研究 动脉中膜 全因死亡 更新版 缺血性心脏病 基因多态性 平均血压 临床证据
下载PDF
腔内支架技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南 陆清声 景在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58-59,68,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技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IDSM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16例接受血管腔内支架治疗的SIDSMA的临床...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技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IDSM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16例接受血管腔内支架治疗的SIDSMA的临床资料。结果均手术顺利,12例行单层裸支架释放,4例行双层裸支架释放。术后腹痛症状改善15例,无变化1例。术后6个月CTA复查,16例均支架通畅,14例假腔消失,2例支架外造影剂显影。结论对于未合并夹层破裂出血、肠坏死的症状性SIDSMA,腔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肠系膜上动脉 腔内治疗 支架 血管疾病
下载PDF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的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大血管病危险性 被引量:30
15
作者 王爱红 许樟荣 +6 位作者 王玉珍 敬华 刘彦君 余红亚 焦凯 赵德明 倪彩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了解足背动脉触诊的意义,并分析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6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进行触诊检查,以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为异常.结果:4675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者为1164例,占24.9%.下肢动脉... 目的:了解足背动脉触诊的意义,并分析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6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动脉进行触诊检查,以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为异常.结果:4675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者为1164例,占24.9%.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组与搏动正常组比较,两组在年龄(58.4±11.4vs54.3±11.0岁),病程(mo,67.2±73.2vs44.5±58.8),腰围(cm,88.2±10.2vs87.5±9.5),腰臀(cm,0.93±0.29vs0.90±0.07),收缩压(kPa,18.14±3.18vs17.72±2.90)、尿素氮(mmol/L,6.0±3.4vs5.7±1.9)、肌酐(μmol/L,84.8±31.3vs82.0±25.6)、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对数值(1.40±0.50vs1.21±0.52),吸烟率(59.2%vs36.7%),合并冠心病(13.4%vs9.6%),脑血管病(5.2%vs2.5%)事件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足背动脉触诊检查不仅能够发现下肢动脉病变,而且能够反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背动脉 血管疾病
下载PDF
《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脏血管病》摘译 被引量:30
16
作者 高帆 胡凤蓉 祁兴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肝脏血管病患病率约为5/10 000,可导致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增加病死率。另外,肝脏血管病患者通常很年轻,如不及时采取充分的治疗措施,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均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肝脏血管病患病率低且研究数量少,相关知识更新较慢。近年... 肝脏血管病患病率约为5/10 000,可导致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增加病死率。另外,肝脏血管病患者通常很年轻,如不及时采取充分的治疗措施,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均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肝脏血管病患病率低且研究数量少,相关知识更新较慢。近年来,该病已逐渐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血管疾病 欧洲 诊疗准则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梁晨 陈文权 高社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及PSD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4月兵团七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2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分为PSD组(83例)和非...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及PSD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4月兵团七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2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分为PSD组(83例)和非PSD组(243例),出院随访至2014年7月,分析老年PSD发病相关因素及其与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PSD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高于非PSD组(χ2=6.374、6.481、7.096,P<0.05),PSD组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u=3 724,P<0.001)。PSD组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9%(14/83),高于非PSD组的8.2%(20/243)(χ2=4.3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961,95%CI(1.192,7.358),P<0.05〕、血脂〔OR=2.383,95%CI(1.134,5.007),P<0.05〕和PSD〔OR=4.592,95%CI(1.823,11.567),P<0.05〕是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易并发PSD,糖尿病、血脂、PSD是随访期发生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症 血管疾病 老年人
下载PDF
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陈黎红 傅祖植 《糖尿病新世界》 2005年第4期12-13,共2页
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进行综合治疗,会给肾脏带来康复的机会。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如此,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是血管损伤的早期标志,也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1... 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进行综合治疗,会给肾脏带来康复的机会。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如此,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是血管损伤的早期标志,也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预后均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肾病 诊断依据 尿微量白蛋白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综合治疗 早期标志 血管损伤 危险因素 血管疾病 密切关系
下载PDF
中国糖尿病研究进展专辑简介 被引量:28
19
作者 母义明 贾伟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7-809,共3页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心脑大血管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等也已成为非肿瘤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肥胖和超重人群的明显增加和老龄化等多种因素是导...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心脑大血管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等也已成为非肿瘤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肥胖和超重人群的明显增加和老龄化等多种因素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近20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4.25亿成人(20-79岁)糖尿病患者,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14亿,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4以上,而且这一数据仍在继续增长.糖尿病的流行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期专辑汇集了我国目前在糖尿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的来自于16家医院的18位专家及其团队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专辑 中国 居民健康 肾功能不全 肿瘤疾病 血管疾病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动脉血管早期病变的检测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继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917-1919,共3页
乳腺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并且居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病因的第2位。自1894年美国医生Halsted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开展第1例乳腺癌根治术至今,乳腺癌的治疗已有110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Fisher教授就提出了"... 乳腺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并且居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病因的第2位。自1894年美国医生Halsted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开展第1例乳腺癌根治术至今,乳腺癌的治疗已有110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Fisher教授就提出了"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理念,随着近十几年来乳腺癌大宗病例的随访和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这种理念才真正达成共识。尽管近年来,早期诊断、手术后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的应用,使乳腺癌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但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尤其是远处转移仍然是困扰临床医生的最大难题。本期专门邀请了国内多位乳腺癌治疗专家,对乳腺癌的内科诊治进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