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MRA与 脑梗死再发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刘娜 彭爱妮 +2 位作者 吴晶 徐寿成 于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作用。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测定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MRA评估血管... 目的探讨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作用。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测定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MRA评估血管狭窄评分、侧支循环充盈评分,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其中34例脑梗死再发患者作为脑梗死再发组,107例脑梗死未再发患者作为脑梗死未再发组,排除其他各种原因失访12例患者,并绘制各指标用于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脑梗死再发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高于脑梗死未再发组(P<0.05);脑梗死再发组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均低于脑梗死未再发组(P<0.05)。患者脑梗死再发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均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血管狭窄评分、侧枝循环充盈评分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5、0.889、0.935,三者联合预测患者脑梗死再发的AUC为0.994,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AUC。结论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结合MRA血管狭窄评分、侧支循环充盈评分诊断脑梗死再发效能较高,对脑梗死再发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 磁共振血管造影 血管狭窄评分 侧支循环充盈评分 脑梗死再发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糖尿病、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韩凌辉 孙琳 朱德清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4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组、5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组、5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两组患者CT灌注参数、血管狭窄评分、血管分支分级情况。结果研究组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高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血流量(blood flow,B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钙化斑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狭窄程度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优势显著,在糖尿病、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科学指导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多层螺旋CT CT灌注参数 血管狭窄评分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狭窄评分在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诊断及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金亚东 王俊青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狭窄评分(CCTA-SS)在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诊断及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从疑似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后均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综合斑块特征、管腔狭窄程度、心肌早...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狭窄评分(CCTA-SS)在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诊断及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从疑似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后均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综合斑块特征、管腔狭窄程度、心肌早期灌注及心肌功能计算CCTA-SS,同时采用导管法测量血流储备分数(FFR),以FFR作为“金标准”,评估分析CCTA-SS在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另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估,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CTA-SS与缺血性相关疾病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TA-SS在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中FFR<0.75者37例,0.75≤FFR≤0.80者29例,FFR>0.80者34例。CCTA-SS随FFR值的增大逐渐降低,Kappa值为0.81(P<0.05)。经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1例,Ⅱ级32例,Ⅲ级48例,Ⅳ级9例。所有患者CCTA-SS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CTA-SS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TA-SS诊断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5(95%CI:0.633~0.81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80%、88.00%。结论 CCTA-SS在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及特异度,且能同时评估患者心功能变化,可作为早期患者病情的评估方式,为临床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狭窄评分 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 心功能评价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狭窄评分在心肌缺血相关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分析
4
作者 杨娴 杨军发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825-1827,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狭窄评分(CCTA-SS)在心肌缺血相关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狭窄评分(CCTA-SS)在心肌缺血相关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分析影像特征并计算CCTA-SS。依据FFR值统计CCTA与CCTA-SS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绘制CCTA-SS诊断心肌缺血相关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CCTA-SS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5.00%,灵敏度为95.41%,特异度为90.91%,阳性预测值为99.05%,阴性预测值为66.67%均高于CCTA检查结果80.00%、80.73%、72.73%、96.70%、27.59%。绘制CCTA-SS诊断心肌缺血相关病变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31(P<0.05)。结论:CCTA-SS对心肌缺血相关病变进行诊断时,诊断效能较好,有利于筛选心肌缺血相关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狭窄评分 心肌缺血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