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体鲟血清卵黄蛋白原和Ca^(2+)浓度与卵巢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齐茜 曲秋芝 +2 位作者 张颖 索力 孙大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7-974,共8页
采用ELISA方法、分光光度计法和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年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血清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血清钙离子(Calcium,Ca2+)含量与卵巢发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Vg浓度、Ca2+浓度与卵巢的发育时期相关... 采用ELISA方法、分光光度计法和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年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血清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血清钙离子(Calcium,Ca2+)含量与卵巢发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Vg浓度、Ca2+浓度与卵巢的发育时期相关;在卵黄沉积期内,血清中Vg浓度与Ca2+浓度呈线性正相关(R2=0.9264);卵黄生成前期和沉积初期,血清中Vg浓度和Ca2+含量较低;卵黄沉积期内,卵母细胞由沉积初期的0.56mm增大到卵黄沉积末期的2.01mm,血清Vg质量浓度由110.65μg/mL上升到242.22μg/mL,血清Ca2+浓度由2.34mol/L增大到2.72mol/L。对同年龄的雌、雄小体鲟血清Vg浓度和Ca2+浓度测定表明,根据血清中Vg和Ca2+含量差别,可以区分出沉积期小体鲟的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体鲟 ELISA 血清卵黄蛋白 血清钙离子 卵巢发育
下载PDF
城市污水中环境雌激素的去除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好 李红萍 +2 位作者 孙志武 张震 高静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城市污水中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EEs)的去除情况,并评价其对受纳河流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郑州某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初沉池、二沉池、出水口及受纳河流上、下游1 000 m(以下简称"河上游、河下游")的水... 目的研究城市污水中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EEs)的去除情况,并评价其对受纳河流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郑州某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初沉池、二沉池、出水口及受纳河流上、下游1 000 m(以下简称"河上游、河下游")的水样,采用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检测污水厂内水样雌酮(E1)、17β-雌二醇(E2)、4-辛基酚(OP)、4-壬基酚(NP)、双酚A(BPA)5种EEs的浓度。利用固相萃取/重组基因酵母法测定各采样点E2当量值(estradiol equivalents,EEQs)。各采样点水样按照5%和10%的体积分数配制暴露溶液,并设空白对照(除氯自来水);将210尾雄性锦鲤采用半静态方式暴露,每组15尾,每天更换1/2暴露溶液,连续暴露7 d。检测其血清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并计算性腺成熟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结果所采水样均检测出EEs并诱导了雄性锦鲤血清Vtg的表达,并抑制其性腺的发育。出水口水样中雌激素活性均低于进水口和初沉池水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河下游水样中雌激素活性高于河上游水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暴露组雄性锦鲤血清Vtg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污水暴露组中,进水口和初沉池水样暴露雄性锦鲤血清Vtg的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沉池水样暴露雄性锦鲤血清Vtg浓度低于进水口、初沉池水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污水暴露组中,二沉池水样暴露雄性锦鲤血清Vtg的浓度高于进水口、初沉池水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下游河水暴露雄性锦鲤血清的Vtg浓度均高于上游水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污水暴露组与10%组暴露组雄性锦鲤的GS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和10%污水暴露组中,二沉池水样暴露雄性锦鲤的GSI高于进水口、初沉池水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沉池组和进水口水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污水处理 血清卵黄蛋白 性腺脏器比
原文传递
瓦氏黄颡鱼血清卵黄蛋白原与性腺发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友慧 李云 《饲料世界》 2003年第5期47-49,共3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瓦氏黄颡鱼在性腺发育的不同时期卵黄蛋白原、性腺成熟系数的变化规律,从性腺发育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其繁殖季节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1)瓦氏黄颡鱼血清蛋白磷(SSP)含量在第IV期末达到最大值55.255... 本文初步研究了瓦氏黄颡鱼在性腺发育的不同时期卵黄蛋白原、性腺成熟系数的变化规律,从性腺发育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其繁殖季节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1)瓦氏黄颡鱼血清蛋白磷(SSP)含量在第IV期末达到最大值55.255±12.760ug/ml,产卵后,SSP含量迅速回到产卵前第Ⅲ时期的水平;(2)随着性腺的发育,成熟系数从Ⅱ期、Ⅲ期的0—5%迅速上升到产卵前的17.5—20%(IV末期),血清中SSP的含量始终维持在52.950—59.750ug/ml之间,此时期是卵黄蛋白积累的主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血清卵黄蛋白 性腺发育 形态学 生理学 繁殖季节 营养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