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血液流变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6
1
作者 董为人 王铁丹 +4 位作者 王东海 肖应庆 林意群 肖利 程洁銮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作者观察了低能量He-Ne激光静脉内照射健康犬循环血液时对细胞压积、血流、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等血液流变学性质指标的影响,发现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可使血沉、血浆纤维蛋自原水平、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下降。本文为其临... 作者观察了低能量He-Ne激光静脉内照射健康犬循环血液时对细胞压积、血流、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等血液流变学性质指标的影响,发现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可使血沉、血浆纤维蛋自原水平、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下降。本文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血管内照射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 被引量:186
2
作者 吕红星 刘鸿雁 +2 位作者 张国莉 王晓华 张丽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方法:奥扎格雷组54例(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45a±s19a)用奥扎格雷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bid。对照组54例(男性36例,女性18例...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方法:奥扎格雷组54例(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45a±s19a)用奥扎格雷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bid。对照组54例(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47a±18a)用0.4g曲克芦丁加入右旋糖酐_40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qd。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奥扎格雷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和69%(P<0.01)。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总胆固醇的下降,2组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其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也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 血液流变学 脑血栓形成 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的临床观测 被引量:144
3
作者 王虹 张京岚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研究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心病急性期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采用发色底物法、双缩脲法等分别检测两组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纤溶酶原(PLg)... 目的研究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心病急性期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采用发色底物法、双缩脲法等分别检测两组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纤溶酶原(PLg)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检测两组全血高切粘度(ηbHr)、全血低切粘度(ηbLr)、血浆粘度(ηPr)、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及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TL)、湿重(TW)。结果肺心病患者ATⅢ、PLg、tPA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Fib含量、PAgT、ηbL(r)、ηbH(r)及TL、T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液为血栓前状态,具有高粘滞、高凝固、低抗凝、低纤溶性特点,成为肺内广泛微小动脉血栓形成的基础。认识并纠正上述变化有助于提高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血液流变学 抗凝功能 纤溶功能
原文传递
肝郁证的动物实验研究——激怒刺激对大白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15
4
作者 须惠仁 傅湘琦 +3 位作者 向丽华 陈燕萍 刘金红 逯波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4-47,共4页
肝郁证的产生,主要是由情志不遂所致。情绪的变化,反复或强烈的精神刺激,超越了肝的调节限度,就会导致气机失常,而首先是肝的气机运行失常则成气郁,进而可致血行不畅而成血瘀。肝郁与血瘀是郁证中二个紧密相关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 肝郁证 激怒刺激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活血止痛汤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5
5
作者 黄涛 徐传毅 +1 位作者 邹季 许申明 《中医正骨》 1999年第5期3-5,共3页
实验从骨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活血止痛汤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的机理。通过手术结扎股静脉的方法造成兔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模型。造模5周后,使用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用药5周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活血止痛汤能显著降... 实验从骨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活血止痛汤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的机理。通过手术结扎股静脉的方法造成兔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模型。造模5周后,使用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用药5周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活血止痛汤能显著降低骨内高压,降低骨髓血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和造模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1)。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中药组的关节软骨和正常组相比无明显退变,而造模组的关节软骨则出现明显退行性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活血止痛汤能通过活血化瘀,改善骨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活血止痛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研究 被引量:107
6
作者 王琦 叶加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2-54,共3页
检测肥胖人痰湿型体质、非痰湿型体质和正常人三组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指标,结果表明痰湿体质组高于正常组(P<0.05),痰湿体质组与非痰湿体质组比较,全血粘度的低切率值和红细胞电泳时间高于非痰湿体质组(P<0.05... 检测肥胖人痰湿型体质、非痰湿型体质和正常人三组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指标,结果表明痰湿体质组高于正常组(P<0.05),痰湿体质组与非痰湿体质组比较,全血粘度的低切率值和红细胞电泳时间高于非痰湿体质组(P<0.05)及流态异常增多(P<0;01);管拌周围渗出增多(P<0。05),甲皱微循环研究提示痰湿体质者存在微循环障碍,与非痰湿体质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佐证了“痰可挟瘀”、“痰可致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人 痰湿型体质 血液流变学 甲皱微循环
下载PDF
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92
7
作者 李薇 王远亮 +4 位作者 蔡绍皙 张海雁 施红艳 黄凤玲 曹雪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实验选取了能够反映血液流变性特征的各种参数 ,对丹皮酚和阿司匹林两个药物改变血液流变性的能力进行了比较 ,以期为临床开发和应用这两个药物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 :丹皮酚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 本实验选取了能够反映血液流变性特征的各种参数 ,对丹皮酚和阿司匹林两个药物改变血液流变性的能力进行了比较 ,以期为临床开发和应用这两个药物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 :丹皮酚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降低全血表观粘度、使红细胞压积降低 ,同时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和血小板粘附性 ,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显著增强。而阿司匹林改变血液流变性的能力则较为局限 ,除了能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阿司匹林 血液流变学 参数 大鼠
下载PDF
痰证的血液循环特征初探 被引量:107
8
作者 方永奇 黄可儿 李小兵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3-34,共2页
我们曾报道痰证的临床流行病学情况、痰证血液流变学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特点,本文以此为基础,拟从血液、血管及心脑功能等方面探讨痰证的血液循环特征。
关键词 痰证 血液循环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化痰药半夏、瓜蒌、浙贝母、石菖蒲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03
9
作者 蒋文跃 杨宇 李燕燕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16,225,共3页
目的:探讨“痰瘀同源”理论及研究化痰药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观察半夏、瓜篓、浙贝母、石菖蒲对正常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结果:化痰药有降低全血粘度、明显抑制红细胞的聚集(除瓜蒌外)和提... 目的:探讨“痰瘀同源”理论及研究化痰药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观察半夏、瓜篓、浙贝母、石菖蒲对正常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结果:化痰药有降低全血粘度、明显抑制红细胞的聚集(除瓜蒌外)和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等作用。在高切变率时,石菖蒲和浙贝轻度增加全血粘度。石菖蒲有轻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趋势。结论:提示化痰亦能祛瘀,化痰药降低血粘度的机理与降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药 药理 血液流变学 半夏 瓜蒌 浙贝母 石菖蒲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1
10
作者 高丽 马燕兰 +3 位作者 苗军 张明学 黄敏 王蔚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前 1d ,术后 1,3,7d晨测量下肢髌上、髌下、踝上各 10cm周径 ,空腹静脉穿...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前 1d ,术后 1,3,7d晨测量下肢髌上、髌下、踝上各 10cm周径 ,空腹静脉穿刺采取血样 ,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术后 1d下肢周径明显增加 (P <0 .0 5 ) ,7d时逐渐缓解与术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术后 1d明显下降 (P <0 .0 5 ) ,术后 3、7d逐渐上升超过术前水平 (P <0 .0 5 ) ;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术后逐渐增高 ,于 3、7d时明显 (P <0 .0 5 ) ;红细胞变形能力 (TK值 )术后 7d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表明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下降 ;下肢周径与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THA术后早期下肢肿胀不能作为DVT形成的依据 ,但因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 ,仍应做好下肢肿胀的观察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肿胀 血液流变学 THA 关节成形术 血栓形成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牛膝总皂苷抗炎、镇痛和活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98
11
作者 高昌琨 高建 +3 位作者 马如龙 徐先祥 黄鹏 倪受东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目的 观察牛膝总皂苷的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制作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大鼠蛋清足肿胀、大鼠琼脂肉芽肿等炎症模型 ,研究牛膝总皂苷三种剂量 30、10 0、30 0mg·kg-1的抗炎作用 ,运用热板法观察牛膝总皂苷的镇痛作用 ,另... 目的 观察牛膝总皂苷的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制作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大鼠蛋清足肿胀、大鼠琼脂肉芽肿等炎症模型 ,研究牛膝总皂苷三种剂量 30、10 0、30 0mg·kg-1的抗炎作用 ,运用热板法观察牛膝总皂苷的镇痛作用 ,另外还观察了牛膝总皂苷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下的牛膝总皂苷能减轻大鼠和小鼠急性炎症反应 ,降低大鼠琼脂肉芽肿重量 ,延长热板上小鼠舔足时间 ,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总皂苷 抗炎 镇痛 活血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葛根素抗心肌缺血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4
12
作者 刘启功 王琳 +3 位作者 陆再英 苟志平 蒋学俊 杨汉东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2-295,共4页
自的:探讨葛根素对心肌梗死(MI)犬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12只犬随机分成葛根素处理组(G组)和对照组(C组),建立急性MI模型,分别给予葛根素和生理盐水,共21d,冠状动脉(冠脉)结扎前、后不同时间点行冠脉造影,术前及... 自的:探讨葛根素对心肌梗死(MI)犬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12只犬随机分成葛根素处理组(G组)和对照组(C组),建立急性MI模型,分别给予葛根素和生理盐水,共21d,冠状动脉(冠脉)结扎前、后不同时间点行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第22天查11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量梗死面积及心肌血管面密度。结果:①G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C组。②冠脉结扎后2h和22dG组侧支血管明显多于C组。③在MI急性期,血小板聚集性和血粘度较梗死前明显塔高,而葛根素能阻止上述改变。④G组缺血区和梗死区心肌毛细血管和供血血管面密度较C组明显增加。结论:葛根素能促进大冠脉侧支循环的开放和形成,抑制MI后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心肌梗塞 心肌保护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艾灸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8
13
作者 唐照亮 宋小鸽 +3 位作者 王宁新 章复清 陈全珠 侯正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艾灸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风寒湿环境及持续低温受冻的方法 ,复制基本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的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 ,观察艾灸大鼠“肾俞”穴对其血液流变、氧自由基、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细胞因子和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等方... 目的 :探讨艾灸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风寒湿环境及持续低温受冻的方法 ,复制基本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的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 ,观察艾灸大鼠“肾俞”穴对其血液流变、氧自由基、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细胞因子和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灸治能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血瘀症状 ;降低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RI)、红细胞比容 (Ht) ;提高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 ,减少丙二醛 (MDA)含量 ;降低内皮素 (ET)含量 ,提升一氧化氮 (NO)含量 ,使ET/NO下降 ;使白介素 1 (IL 1 )、肿瘤坏死因子 (TNF)减少 ,白介素 2 (IL 2 )增多 ;减少中枢去肾上腺素 (NE)、多巴胺 (DA)的含量。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灸疗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 ,其作用途径与改善血液循环状态 ,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7
14
作者 韩岚 许钒 +4 位作者 章小兵 史俊 戴敏 彭代银 刘青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电刺激血栓形成法测定体内血栓形成时间(occlusive thrombus formation time,OT);采用毛细血管法和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建立血瘀模型,测...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电刺激血栓形成法测定体内血栓形成时间(occlusive thrombus formation time,OT);采用毛细血管法和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建立血瘀模型,测定血瘀大鼠全血、血浆和血清比黏度。结果:TSD能显著延长大鼠OT及CT,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清比黏度。结论:TSD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活血化瘀 血栓 凝血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82
15
作者 赵俊娟 裴颖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8-128,140,共2页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对 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及 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与...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对 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及 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 ,可引起机体代谢和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血液流变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瘀证本质及活血化瘀疗效机理探讨 被引量:72
16
作者 司徒仪 沈碧琼 +2 位作者 梁雪芳 张茂威 莫莉莉 《北京中医》 1998年第3期11-13,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属中医痛经、瘕、不孕范畴。血瘀是其本质[1],基于此种理论指导,我们从活血化瘀立论组方治疗该症,获得满意疗效[2]。本文试就内异症瘀症本质及活血化瘀疗效机理作一步初步探讨。一、资料与...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属中医痛经、瘕、不孕范畴。血瘀是其本质[1],基于此种理论指导,我们从活血化瘀立论组方治疗该症,获得满意疗效[2]。本文试就内异症瘀症本质及活血化瘀疗效机理作一步初步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91年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活血化瘀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0
17
作者 王长海 王中欧 +4 位作者 冯文 李锋 石少平 杨兰文 王宏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突发性耳聋症状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手法,针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三阴交、太溪,每天1次,每次30分钟,6天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血... 目的:观察针刺对突发性耳聋症状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手法,针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三阴交、太溪,每天1次,每次30分钟,6天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资料。结果:经针刺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针刺前下降明显(P<0.05,P<0.01),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提高(P<0.01),症状得到改善,听力有一定提高。结论:针刺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听力,改变高粘血状态,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提示降低血粘度可能是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治疗 突发性耳聋 血液流变学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及对患者IL-6、TNF-α、IL-1β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3
18
作者 潘胜莲 郑士立 +1 位作者 周夏慧 王庆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采用牵引治疗。对照组口服颈痛颗粒,每次4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穴取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穴、曲池、合谷、外关,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simplified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颈部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麻木评分,血清IL-6、TNF-α、IL-1β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52/57),高于对照组的71.9%(41/57,P<0.05)。两组治疗后MPQ、NDI和麻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PQ、NDI和麻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和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颈痛颗粒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对血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0
19
作者 李凤文 张立石 +4 位作者 刘红 蔡永春 潘静华 贾晓元 丁家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作用 ,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 ,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注射肾上腺素 ,并附加冰浴的方法 ,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 ,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和血液流变学 ,并...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作用 ,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 ,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注射肾上腺素 ,并附加冰浴的方法 ,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 ,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和血液流变学 ,并观察灌服大鼠水蛭或丹参及其复方 5d或 10d后的变化。结果 :该血瘀模型 ,具有高度重复性的CEC数增加 ,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增加相并行。服中药的各组 ,CEC数明显减少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结论 :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 ,水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循环内皮细胞 血液流变学 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作用 水蛭 丹参 研究
下载PDF
低温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8
20
作者 蔡文训 董振明 +3 位作者 康荣田 韩建民 曹阳 刘金凤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6-289,共4页
目的 研究浅低温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影响。方法 杂种犬 10只 ,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腹腔大网膜及颈部、四肢大血管处用冰袋冷敷 ) ,使其直肠温度降至 35℃ ,然后复温 ,用日本光电RM 6 0 0 0八导生理记录仪分别测定降温及复温后... 目的 研究浅低温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影响。方法 杂种犬 10只 ,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腹腔大网膜及颈部、四肢大血管处用冰袋冷敷 ) ,使其直肠温度降至 35℃ ,然后复温 ,用日本光电RM 6 0 0 0八导生理记录仪分别测定降温及复温后血流动力学指标 :心输出量 (CO)、左室压(LVP)、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室收缩舒张最大速率 (±dp/dtmax)、心指数 (CI)、每搏量 (SV)、每搏量指数 (SVI)、左室每搏功指数 (LVSWI)、右室每搏功指数 (RVSWI)、肺循环阻力 (PVR)及体循环阻力 (SVR) ,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沉、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 (高切、低切 )值。结果 降温后HR、BP、MAP、CO、±dp/dtmax、CI、LVSWI、RVSWI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SVR、血粘度 (高切、低切 )则明显升高 (P <0 .0 5 )。复温后 ,上述各项指标除血粘度仍升高 (P<0 .0 5 )外 ,均恢复至基础值 ;其它指标在实验过程中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浅低温可引起心脏收缩功能下降 ,体肺循环血管阻力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血液动力 麻醉 血液流变学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