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射频消融术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宁婧 王海明 +3 位作者 孙晓斐 苗俊东 李彦鹏 刘思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血栓性疾病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68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在RFCA术前、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后、成功消融放电即刻、术后24h,术后第3天和第7天,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血栓性疾病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68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在RFCA术前、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后、成功消融放电即刻、术后24h,术后第3天和第7天,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凝血物质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platelet-granule membrane glucoprotein,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结果:与穿刺血管之前相比较,血浆中D-二聚体在消融放电即刻达到高峰,于第7天降至穿刺血管之前的水平。GMP-140的浓度在术后第3天增至峰值,为穿刺血管前浓度的1.8倍。TAT呈现两次高峰:术后即刻第1次高峰(42.9±15.8ng/ml),术后3d第2次高峰(20.3±19.2ng/ml)。第2次高峰与EPS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CA可以引起血浆中凝血物质水平的显著增加,直接影响血凝状态。其致血栓形成可分两阶段,术后即刻的急性阶段和术后3d的延迟阶段。术中及术后监测D-二聚体、GMP-140和TAT浓度,有利于指导抗凝药物的应用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栓形成 D-二聚体 血小板-颗粒糖蛋白 酶-抗凝酶Ⅲ复合物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 耿飞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3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醒脑静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认知功能(MOCA)量表评分,血小板a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4 d,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P均<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CD62p、血清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PT较治疗前降低(P<0.05),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APTT、TT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APTT、Fib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APTT、PT均小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抑制血小板激活,缓解炎性反应,并改善凝血功能异常,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生脉注射液 急性脑出 炎性因子 血小板a颗粒糖蛋白 功能
原文传递
高压氧辅助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曹海莲 焦富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究高压氧辅助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4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究高压氧辅助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4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再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同时,测定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及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platelet CD62P,CD62P)。结果观察组痊愈33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MMSE及Barthel指数分别为(25.83±1.73)分、(25.46±2.33)分及(76.25±4.78)分,比对照组[(23.77±1.94)分、(21.85±2.48)分及(65.36±5.12)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PAF及CD62P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PAF及CD62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PAF及CD62P水平,减少血小板活化,防止血栓形成,进而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同时有效恢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原文传递
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小板第4因子、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β-血小板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辛蓓玮 顾伟鹰 +2 位作者 时扣荣 刘娟 侯晓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8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清PF4、CD62P、β-TG水平及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评分、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大脑中动脉PSV、Vm、PI和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PSV、Vm快于对照组,PI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F4、CD62P和β-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血清PF4、CD62P和β-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6)两者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方麝香注射液 高压氧 治疗结果 血小板第4因子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β血小板蛋白
下载PDF
西洛他唑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梁海峰 刘新华 +3 位作者 雷慧 杨蕴涛 赵自刚 牛春雨 《中国微循环》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司匹林0....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司匹林0.1Qd;B组:阿司匹林0.1Qd+西洛他唑50mg,Bid;并设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二天及用药1周后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PAG变化,以及CD62p和hs-CRP水平。结果用药前A、B两组PAG(ADP、AA诱导)、CD62p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周后B组的PAG、CD62p及hs-CRP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但CD62p及hs-CRP仍高于对照组。B组用药前后hs-CRP与ADP及AA诱导的PAG、CD62p呈正相关;B组6个月临床观察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结论西洛他唑可抑制合并2-DM冠心病患者PAG,降低CD62p及hs-CRP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冠心病 2型尿病 血小板聚集率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外周血血小板膜连蛋白V及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付卫国 唐静 宗文仓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63-564,共2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心血管系统硬化病变。颈动脉接近体表,易于检测,是诊断动脉硬化的窗口。目前超声检测颈动脉为诊断动脉硬化和监测病变进展的主要方法。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由于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常出现斑块破裂、出... 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心血管系统硬化病变。颈动脉接近体表,易于检测,是诊断动脉硬化的窗口。目前超声检测颈动脉为诊断动脉硬化和监测病变进展的主要方法。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由于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常出现斑块破裂、出血、溃疡、脱落后成为不稳定斑块,进一步发展导致血栓形成、动脉破裂等严重的心血管恶性事件。因此,检测不稳定斑块的形成、研究其发生机制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预防并发症的热点。不稳定斑块形成的诱发因素是血小板活化与局部黏附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V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Crouse积分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术中术后血凝状态改变的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平 黎莉 +2 位作者 张薇 潘秀荣 梁绪国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射频消融 (RFCA)术中术后D 二聚体 (DD)浓度及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 140 )表达变化的观察 ,研究RFCA对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连续 32例接受RFCA治疗的病人 ,在插管前、电生理标测完成 ,放电前、放电后及术后 40~ 48... 目的 通过对射频消融 (RFCA)术中术后D 二聚体 (DD)浓度及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 140 )表达变化的观察 ,研究RFCA对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连续 32例接受RFCA治疗的病人 ,在插管前、电生理标测完成 ,放电前、放电后及术后 40~ 48h ,动态测定血浆DD浓度及GMP 140阳性表达活化血小板百分率。结果 平均血浆DD浓度及活化血小板百分率 ,在插管前分别为 :5 5 8±2 85 ;1 6 5 2± 0 918,电生理标测后为 :984± 5 2 6 ;3 12 1± 2 76 5 ,放电后为 :1879± 892 ;4 135± 3 6 0 9,术后40~ 48h分别为 :90 7± 491;5 2 43± 3 5 96。各组与基线值比较 ,均明显增高。结论 RFCA术中、术后血浆DD浓度增高 ;GMP 140表达增加 ,RFCA造成血凝状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D二聚体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凝状态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程保玲 李彦宏 田艳霞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41例PCI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刻血流分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41例PCI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0~Ⅱ级病人(观察组)及41例PCI即刻TIMI血流分级Ⅲ级病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病人的MPV/PC、CD62P指标水平。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预测评估PCI即刻血流分级、预后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MPV/PC 0.05±0.02、CD62P(52.26±14.47)%高于对照组的0.04±0.01、(38.87±12.76)%(P<0.05)。MPV/PC、CD62P仍是PCI即刻血流分级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0.05);预测PCI即刻血流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MPV/PC为0.78,CD62P为0.81,MPV/PC+CD62P为0.86(P<0.05);MACE病人MPV/PC 0.06±0.02、CD62P(60.19±15.02)%高于无MACE者的0.05±0.01、(41.75±11.27)%(P<0.05);预测MACE的AUC:MPV/PC为0.76,CD62P为0.80,MPV/PC+CD62P为0.84(P<0.05)。结论 MPV/PC、CD62P均与PCI即刻TIMI血流分级有关,并能相互影响,两者联合具有较高的血流分级、MACE预测价值,有望成为预测PCI病人即刻血流分级和MACE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无复流现象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流分级 主要心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症及血小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关敏 胡惠林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7天后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45)和常规治疗组(n...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7天后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5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45)和常规治疗组(n=4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每晚睡前口服,连用7天,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定hs-CRP、CD62p、CD63、血脂,并和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7天后hs-CRP、CD62p、CD63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阿托伐他汀组治疗7天前后血脂指标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ACS患者早期即予以阿托伐他汀强化干预,能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抗血小板活化,改善内皮功能,从而可以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脂类和降脂药 C反应蛋白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血小板溶酶体糖蛋白
下载PDF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纵瑞凯 刘健 +2 位作者 杨佳 汪四海 张金山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甲氨喋呤、雷公藤多苷片、新风胶囊...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甲氨喋呤、雷公藤多苷片、新风胶囊治疗组,每组12只,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0.1ml分别向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其余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诱发大鼠产生关节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观察各组大鼠血小板GMP-140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小板GMP-140及PLT、PCT、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②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均能降低GMP-140和PLT、PCT、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P<0.05或P<0.01)。③AA大鼠的血小板参数GMP-140与PLT、PCT、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AA大鼠存在血小板的活化,血小板活化标志物GMP-140与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炎症指标及反映疾病活动性指标PLT、PCT具有相关性。GMP-140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新风胶囊与甲氨喋呤、雷公藤多苷片一样能降低AA大鼠的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PLT、PCT,而且在增加大鼠体重方面优于其他两个治疗组。新风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GMP-140,抑制血小板活化引起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新风胶囊
下载PDF
探讨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对ITP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研究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水平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同期选取40例中... 目的研究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水平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同期选取40例中重度贫血患者作为贫血症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基线资料,检测三组血小板(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比容(platelet volume,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ITP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对ITP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贫血症组、ITP组生命体征、PLT、MPV、PCT、PDW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TP组患者生命体征、PLT、MPV、PCT、PDW等指标水平最低,其次是贫血症组,对照组生命体征、PLT、MPV、PCT、PDW等指标水平最高(P<0.05)。对照组、贫血症组、ITP组血清中β2M、CD62P、CD63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β2M、CD62P、CD63水平升高是ITP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与β2M、CD62P、CD63单项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对ITP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β2M、CD62P、CD63参与ITP的发生与发展,在ITP的早期诊断中,三项联合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Β2微球蛋白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140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刘宁 姜莉华 尹承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0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用于门诊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门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用于门诊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门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男30例、女31例,年龄32~81(55.67±7.21)岁,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39~76(57.36±8.8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联合组PAC-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95.08%,58/61)优于对照组(77.05%,4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两组D-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AT-Ⅲ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能提高门诊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门诊 复方丹参滴丸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 氯吡格雷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下载PDF
软肝降脂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晓丽 浦强 吕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73-78,共6页
目的:研究软肝降脂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如皋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二级预防组(60例)和联合中药组(60例)。二级预防组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 目的:研究软肝降脂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如皋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二级预防组(60例)和联合中药组(60例)。二级预防组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联合中药组在二级预防组的基础上采用软肝降脂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脂代谢指标水平、血小板功能指标及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情况,统计两组安全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均明显改善,联合中药组改善程度优于二级预防组。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小板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联合中药组治疗1、6个月后改善程度优于二级预防组。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两组血清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联合中药组治疗1、3、6个月后改善程度优于二级预防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阿司匹林抵抗率、氯吡格雷抵抗率较治疗1个月后均升高,但联合中药组治疗1、6个月后低于二级预防组。结论:软肝降脂胶囊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脂代谢,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风险,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降脂胶囊 急性冠脉综合征 管性友病因子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溶酶体颗粒糖蛋白
原文传递
舒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GMP140和PC的影响
14
作者 张继东 胡连海 甘立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 观察舒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和蛋白C(PC)的影响。方法  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2例 ,常规西药加舒脉胶囊治疗 )和对照组 (33例 ,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 目的 观察舒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和蛋白C(PC)的影响。方法  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2例 ,常规西药加舒脉胶囊治疗 )和对照组 (33例 ,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 94 .2 3% ,心绞痛总有效率 94 .2 3% ,心电图总有效率 6 1.5 4 % ,均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 81.82 % ,78.79 % ,4 5 .4 5 % ,P均 <0 .0 5 )。治疗后血浆GMP - 14 0含量由 (2 3.0 5± 5 .2 8)ng/mL降至 (11.2 0± 2 .6 4 )ng/mL ,PC活性由(5 2 .0 5± 4 .4 8) %升至 (6 6 .79± 7.12 ) % ,治疗前后GMP - 14 0和PC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舒脉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脉胶囊 心绞痛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蛋白C
下载PDF
血浆生物标志物在慢性肾脏病伴血栓栓塞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近期预后评估价值
15
作者 顾玉 梁晓艳 +3 位作者 马胜辉 佟娜 程明艳 阎泽君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浆生物标志物在慢性肾脏病(CKD)伴血栓栓塞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承德市中心医院93例CKD伴血栓栓塞患者(研究组),以93例单纯CKD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浆D-二聚体(DD... 目的分析血浆生物标志物在慢性肾脏病(CKD)伴血栓栓塞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承德市中心医院93例CKD伴血栓栓塞患者(研究组),以93例单纯CKD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随访3个月以了解患者近期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DD、GAS6、CD62P、Fib单独和联合检测判断CKD伴血栓栓塞患者近期预后的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浆DD、GAS6、CD62P、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4.73%。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23例)和预后良好组(70例),2个组血栓栓塞类型和血浆DD、GAS6、CD62P、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D、GAS6、CD62P、Fib是CKD伴血栓栓塞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D、GAS6、CD62P、Fib单项检测诊断CKD伴血栓栓塞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784(0.687~0.863)、0763(0.664~0.845)、0.824(0.731~0.895)、0.794(0.698~0.871),GAS6+CD62P+DD、GAS6+CD62P+Fib、CD62P+Fib+DD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4个危险因素建立CKD伴血栓栓塞患者近期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判断CKD伴血栓栓塞患者近期预后的AUC(95%CI)为0.866(0.812~0.945);校准度曲线显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在GiViTI校准曲线带的80%~95%CI区域均未穿过45°角平分线。结论血浆DD、GAS6、CD62P、Fib在CKD伴血栓栓塞患者中呈高表达,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近期预后评估价值,有助于指导后续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栓栓塞 D-二聚体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纤维蛋白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后心肌损伤及血凝状态影响研究
16
作者 蒋树中 李为东 +2 位作者 李先进 付强 王彦迥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3期397-399,共3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RFCA)后心肌损伤对血凝状态的影响研究。方法:105例行RFCA的病人分别测定术前,电生理检查术(EPS)后但在消融术前,消融术即刻,消融术后4、12、24小时D一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肌钙蛋白I(CTnI)...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RFCA)后心肌损伤对血凝状态的影响研究。方法:105例行RFCA的病人分别测定术前,电生理检查术(EPS)后但在消融术前,消融术即刻,消融术后4、12、24小时D一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肌钙蛋白I(CTnI)。结果血清DD,GMP—140在EPS后升高,放电后CTnI升高,血清DD, GMP—140在RFCA后进一步升高,且峰值CTnI与峰值DD, GMP-140呈直线正相关。结论RFCA可损伤心肌并改变血凝状态,同时表明:心肌损伤可诱发血小板聚集,由此促进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D-二聚体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肌钙蛋白I 心动过速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4
17
作者 叶佳媚 林青 彭飞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疗效及对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栓素B2(TXB2)、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疗效及对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栓素B2(TXB2)、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PCI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治疗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3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评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6-keto-PGF1α、CD62P、TXB2、Hcy、MCP-1、VE-cadherin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逐步降低,BI、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逐步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6-keto-PGF1α、CD62P、TXB2、Hcy、MCP-1、VE-cadherin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8.57%VS 63.54%,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PCI能够下调患者外周血6-keto-PGF1α、CD62P、TXB2、Hcy、MCP-1、VE-cadherin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保护认知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6-酮-前列腺素F1Α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栓素B2 同型半胱氨酸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亦堃 李兴 +3 位作者 赵宝珍 郗光霞 朱镭 刘秀娥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26-628,共3页
目的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b/ a复合物、GMP-1 40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 ( F CM)观察 6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血小板膜上 GP b/ a复合物及 GMP-1 40的表达阳性率 ,同时... 目的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b/ a复合物、GMP-1 40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 ( F CM)观察 6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血小板膜上 GP b/ a复合物及 GMP-1 40的表达阳性率 ,同时检测其血小板聚集率 ( PAg R)。结果 FCM测得的血小板膜上 GP b/ a表达阳性率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组为 ( 76 .2 3± 1 2 .0 4) %、无血管病变组为 ( 72 .6 8± 1 2 .6 0 ) %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49.6 4± 1 0 .1 8) % ( P<0 .0 1 )。 GMP-1 40表达阳性率合并血管病变组 ( 8.86±2 .1 7) % ,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 ( 5 .74± 2 .2 3 ) % ( P<0 .0 1 ) ,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3 .2 2± 1 .6 4) % ( P<0 .0 1 )。同时合并血管病变组的 PAg R与无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检测 GP b/ a、GMP-1 40及 PAg R能预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 ,对防治 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尿病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血小板颗粒糖蛋白-140 血小板聚集率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对凝血状态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莉 邓晓蕴 +1 位作者 尚晓明 姜玉如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术 (RFCA)对凝血物质的影响 ,以及术后的恢复时间。方法 对连续 6 0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 ,在RFCA术中穿刺血管之前、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后、成功消融放电即刻、术后第 2d和第 7d ,抽取静脉血标本 ,采用ELISA法测定... 目的 观察射频导管消融术 (RFCA)对凝血物质的影响 ,以及术后的恢复时间。方法 对连续 6 0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 ,在RFCA术中穿刺血管之前、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后、成功消融放电即刻、术后第 2d和第 7d ,抽取静脉血标本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凝血物质 :D 二聚体 (D dimer)、血小板α 颗粒膜糖蛋白 (plateletα granulemembraneglucoprotein ,GMP 14 0 )、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 (血管内假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sfactor,VWF)水平。结果 与穿刺血管之前相比较 ,血浆中D 二聚体 ,GMP 14 0和VWF浓度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后、消融放电即刻和术后第 2d均显著性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并于第 7d降至穿刺血管之前的水平 (P >0 0 5 )。其中 ,D 二聚体和VWF的浓度在消融放电即刻达到高峰 ,分别是穿刺血管前浓度的 6 0倍和 2 2倍 ;而GMP 14 0的浓度在术后第 2d增至峰值 ,为穿刺血管前浓度的 2倍。结论 RFCA术可以引起血浆中凝血物质水平的显著增加 ,直接影响血凝状态。术中及术后监测D 二聚体、GMP 14 0和VWF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 D-二聚体 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 管内假友病因子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GMP-140及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全胜麟 屈晓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1318-1319,共2页
目的了解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及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 8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控制血糖、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40 mg/d,治疗14 d。治疗前后行GM... 目的了解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及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 8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控制血糖、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40 mg/d,治疗14 d。治疗前后行GMP-140、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MP-140为(6.29±1.27)%,对照组为(8.75±1.14)%,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抑制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及血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管病变 血小板颗粒糖蛋白 液流变学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