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活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血瘀证的关系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可冀 薛梅 殷惠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66-269,共4页
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研究证实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别是CD62P、CD63和PAC-1的活性检测可较为灵敏且特异地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且... 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研究证实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别是CD62P、CD63和PAC-1的活性检测可较为灵敏且特异地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上述糖蛋白的表达也相应增强。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证候之一,研究证实多种疾病的血瘀证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现象,而不同病种之间的血小板活化表达量则无明显差异。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不仅可以对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病程进展判断等起辅助作用,还可作为血瘀证的微观辨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冠心病 瘀证 血小板糖蛋白
下载PDF
剪切力作用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绵洋 丛玉隆 +2 位作者 邓新立 胡金麟 秦小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 探讨剪切力活化血小板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改制的锥板黏度计对健康人的全血标本分别施加 10 0、15 0、10 0 0、30 0 0s-1的剪切力作用后 ,以血小板膜糖蛋白 (GP)的荧光标记抗体、单色或三色荧光法染色血小板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 探讨剪切力活化血小板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改制的锥板黏度计对健康人的全血标本分别施加 10 0、15 0、10 0 0、30 0 0s-1的剪切力作用后 ,以血小板膜糖蛋白 (GP)的荧光标记抗体、单色或三色荧光法染色血小板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PAC 1(活化的GPIIb/IIIa)、CD6 2P(P 选择素 )、GPIb/IX和GPIIb/IIIa的水平。结果 PAC 1、CD6 2P在静止的血小板表面表达很低 ,阳性率分别为 1 7%± 1 1% (n =5 )和 0 9%± 0 5 % (n =5 ) ;受到高剪切力作用后表达水平增加 ,以PAC 1增加更为迅速、明显 ,于 30 0 0s-1剪切力作用 0 5min时达峰值 (73 6 %± 7 4 % ) ,之后很快开始下降 ,CD6 2P的表达相对较缓慢 ,但在观察时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 ,30 0 0s-1剪切力作用 7min时 ,阳性率为2 6 4 %± 3 5 %。GPIb/IX、GPIIb/IIIa存在于 96 5 %~ 99 4 %的静止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GPIb/IX水平在低剪切力作用下无明显变化 ,高剪切力作用 1min内有不同程度增加 ,但随后开始下降 ,30 0 0s-1作用 7min时 ,平均荧光强度由静止时的 72 4± 6 7降低到 4 4 9± 4 9(n =5 )。GPIIb/IIIa水平在高剪切力作用下迅速增加 ,30 0 0s-1作用 7min时 ,平均荧光强度由静止时的 98 5± 12 1增高到 15 9 5±2 3 6 (n =5 )。结论 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剪切力 动脉 控制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雁娟 李小雯 +1 位作者 王军 骆英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3,共2页
血小板活化在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梗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患者的血小板粘附性、聚集性和反应性增高,常处于易被激活状态[1].
关键词 老年人 麻醉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 血小板糖蛋白
原文传递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庞毅 梁河涛 +5 位作者 余世禄 刘晓平 王荃 唐芳 柳宇红 蒋履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了解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程度。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多种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单抗 ) ,测定 2 0例川崎病患儿发病1周 (治疗前 )、2周、3周、4周时血小板膜CD4 1、CD4 2a、C... 目的 通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了解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程度。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多种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单抗 ) ,测定 2 0例川崎病患儿发病1周 (治疗前 )、2周、3周、4周时血小板膜CD4 1、CD4 2a、CD61、CD62p、CD63 的表达及阿司匹林、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 ,1~ 2g/kg)对其表达的影响 ,观察活化血小板膜CD62p与冠状动脉损伤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 川崎病患儿发病 4周内血小板膜糖蛋白CD4 1、CD4 2a、CD61、CD62p、CD63 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阿司匹林、大剂量IVIG不能抑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的高表达 ;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结论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高度活化 ,血液呈高凝状态 ,血小板活化是川崎病病理生理的重要表现 ;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明显增高可以作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血小板糖蛋白 阿司匹林 血小板活化 儿童
原文传递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CD62P表达及阿斯匹林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加俊 孙景春 韩雪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 观察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 1、CD6 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并探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用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测定 2 0例TIA患者的CD6 1、CD6 2P的分子表达 ... 目的 观察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6 1、CD6 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并探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用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测定 2 0例TIA患者的CD6 1、CD6 2P的分子表达 ,包括进展及未进展为脑梗塞的病人 ,并依其是否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将其分两组 ,患者组内及患者与 18例健康成年人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TIA组血小板CD6 2P阳性表达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0 0 1;(2 )进展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与未进展为脑血栓形成的患者比较P <0 0 1;(3)TIA组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患者与未常规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P <0 0 1;(4)TIA组男性与女性血小板CD6 2P阳性表达率相比P >0 0 5。结论 血小板活化是短暂脑缺血发生的重要因素 ,且活化程度越高 ,越容易形成血栓 ,而CD6 1、CD6 2P能较好反映血小板活化 ,故可较早预测TIA并估计其演变趋势 ;同时 ,阿司匹林对CD6 1、CD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发作 血小板糖蛋白 CD61 CD62P 阿斯匹林 TIA 基因表达 流式细胞术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毛达勇 周有利 李德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 ,同时用自动血细...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 ,同时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进行血小板四参数的测定 ,并与 50例糖尿病不伴血管病变组和 4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CD62p (11 64± 3 79) %、CD63 (15 73± 4 2 2 ) %的表达和血小板平均体积 (11 85± 2 3 1)fl等 3指标与正常对照组CD62p (2 2 7± 2 11) % ,CD63 (6 83± 2 85) % ,血小板平均体积 (10 72± 1 63 )fl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和 <0 0 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不伴血管病变组比较 ,CD62p (10 0 1± 3 65) %和CD63 (14 0 2± 3 87) %也显著性增高 (P <0 0 5)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 并发症 管病变 血小板糖蛋白 CD62P CD63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变化及血必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郑贵军 武子霞 +1 位作者 李银平 姚咏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共3页
凝血系统功能的改变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脓毒症时凝血系统活化,并促进炎症进一步发展;炎症也可引起凝血系统活化,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脓毒症的恶化.抑制凝血系统活化则可抑制失控性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本... 凝血系统功能的改变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脓毒症时凝血系统活化,并促进炎症进一步发展;炎症也可引起凝血系统活化,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脓毒症的恶化.抑制凝血系统活化则可抑制失控性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已经发现,血必净注射液在改善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异常方面有显著作用,该作用与蛋白C系统活化有关[1-2].血小板是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脓毒症早期就有细菌毒素和炎症介质通过多种途径激活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血小板糖蛋白 大鼠
原文传递
SIRS MODS患者活化血小板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向红 孙仁华 +1 位作者 徐云翔 李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活化血小板、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SIRS、MODS患者的CD6 2P、CD6 3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 ,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TNF -...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活化血小板、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SIRS、MODS患者的CD6 2P、CD6 3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 ,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 ,同时对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IRS、MODS患者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1) ;MODS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均高于SIRS组 (P <0 0 1或P <0 0 5 ) ;死亡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均高于存活组 (P <0 0 1或P <0 0 5 ) ;相关性分析显示 ,CD6 2P、CD6 3与TNF -α、IL - 6、IL - 8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SIRS、MODS患者血小板活化明显 ,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 ,血小板活化与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正相关 ,两者均与病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小板糖蛋白 流支细胞术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高压氧对SARS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血小板活性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武连华 高春锦 +3 位作者 王国忠 葛环 夏成青 齐曼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CD63和PAC 1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26例SARS后股骨头坏死患者HBO治疗前后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CD63和PAC ...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CD63和PAC 1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26例SARS后股骨头坏死患者HBO治疗前后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CD63和PAC 1的表达并分别与17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CD63和PAC 1HBO治疗前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 (P<0. 01 ),HBO治疗后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或P<0. 05),而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HBO治疗可以使SARS后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CD62p,CD63和PAC 1的表达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坏死 血小板活性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患者 血小板糖蛋白 关指标 CD62p 高压氧(HbO) PAC-1 CD31 CD61 CD63 股骨头坏死 差异显著性 对照组 治疗前后 治疗组 治疗后 统计学 静脉 正常人
原文传递
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抗体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宋一芳 谢毅 陈彤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 初步建立一种以全血为标本的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方法 FCM多参数分析全血中的CD6 1标记的血小板群。结果 每次检测需血以微升为数量级单位 ,所用时间 2h。能从正常的血小板中检出 3%含有CD6 1抗体的血小板 ... 目的 初步建立一种以全血为标本的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方法 FCM多参数分析全血中的CD6 1标记的血小板群。结果 每次检测需血以微升为数量级单位 ,所用时间 2h。能从正常的血小板中检出 3%含有CD6 1抗体的血小板 ,阳性率与理论值呈明显相关 (r >0 .9,P <0 .0 0 1) ;可检测血小板计数低达 10× 10 9/L的标本。结论 本法具有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 ,需血量少 ,病人易接受 ,并且更接近生理状态 ;多参数检测 ,快速省时 ,更适用于血小板极低或抗体量少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流式细胞术 检测 血小板抗体 流式细胞仪 血小板糖蛋白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Ib的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彤 徐成斌 王申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 评价我国人群心肌梗塞的发生与血小板膜糖蛋白 (glycoprotein,GP)I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 10 0例确诊心肌梗塞的患者 (急性或陈旧性 )和 10 4例无心脏病史者作对照 ,用PCR SSP的方法进行血小板GPIbα... 目的 评价我国人群心肌梗塞的发生与血小板膜糖蛋白 (glycoprotein,GP)I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 10 0例确诊心肌梗塞的患者 (急性或陈旧性 )和 10 4例无心脏病史者作对照 ,用PCR SSP的方法进行血小板GPIbα链的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对照组无Met/Met纯合子 ,Thr/Met占 16.3 % ;心肌梗塞组Thr/Met+Met/Met共占 3 0 %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2 ,比数比 (oddsratio,OR)为 2 .2 (95 %可信区间 1.1~4 .3 )。在≤60岁发生心肌梗塞的患者Thr/Met+Met/Met之和的频率(42 .2 % )更明显高于≤ 60岁的对照组 (14 .5 % ) (P =0 .0 0 2 ,OR =4 .3 ,95 %可信区间1.7~10 .8)。结论 血小板GPIb中Met等位基因与心肌梗塞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 ,在≤60岁的人中 ,此种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小板糖蛋白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急性脑缺血时内皮素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金升 高福兴 +1 位作者 张如富 韩筱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66-268,共3页
采用Pulsineli方法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实验,用放免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素(ET)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变化。结果:缺血组实验前ET平均值为47.17ng/L,实验后1小时增高至94.20ng/L,1... 采用Pulsineli方法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实验,用放免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素(ET)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变化。结果:缺血组实验前ET平均值为47.17ng/L,实验后1小时增高至94.20ng/L,1小时后呈持续性增高(149.38~149.42ng/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5和0.01);缺血组GMP140实验前平均值为55.6ng/L,实验后4小时增高至131.3ng/L以后逐渐下降,至24小时时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ET与GMP140的变化呈直线正相关(r=0.9976,P<0.01)。表明:ET的双峰变化与缺血再灌注时的血管内皮、神经组织受损有关;GMP140的增高有一定的时间性。作者认为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粒细胞的激活环路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 再灌注 内皮素 血小板糖蛋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微粒CD62p、CD40L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燕 杨明 +5 位作者 崔建英 李颖 孙一光 朱小刚 王平 马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CD40L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单克隆抗体标记法,检测7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2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以20μmol/LADP为激活剂激活...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CD40L与高血压的关系,以及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及单克隆抗体标记法,检测7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2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以20μmol/LADP为激活剂激活血小板,35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QD,35例同时服用阿司匹林100mgQD和阿托伐他汀20mgQN,检测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CD40L水平及药物对其作用。结果:高血压组CD62p、CD40L的百分率(85.3%±11.8%、69.2%±8.6%)比对照组(52.8%±7.6%、35.2%±5.4%)高(P<0.01),服用阿司匹林组CD62p、CD40L的百分率降至(64.2%±9.3%、47.7%±7.4%)与服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组CD62p、CD40L的百分率降至(49.7%±9.8%、36.2%±5.1%)与服药前及只服用阿司匹林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微粒CD62p、CD40L的表达存在一定的联系,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小板微粒CD62p、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CD62P CD40L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永龙 雷美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9期1220-1221,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血小板膜糖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所有患者均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方案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血小板膜糖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所有患者均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方案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每晚睡前口服,连用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脂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检测,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患者TC、TG及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斑块大小、厚度和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具有降脂、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从而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大小和厚度,推测阿托伐他汀可阻断和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糖蛋白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秀国 方国安 +3 位作者 刘波 刘晓光 庄晓玲 方汉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5例择期CPB下行心脏手术的病人,在全身肝素化前、肝素化后10min、转流30min、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10min及术后24h分别检测血小板数(PLT)、血小...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5例择期CPB下行心脏手术的病人,在全身肝素化前、肝素化后10min、转流30min、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10min及术后24h分别检测血小板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GM)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42a、CD61、CD62p)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fluorescenceintension,MFI)的变化。结果肝素化后10minPLT及PAGM明显下降,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10min为最低,术后24h渐趋恢复;CD41a、CD42a、CD61的阳性表达率各时段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CD41a、CD61的MFI明显增强,CD42a的MFI明显减弱,与转流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P<0.01);CD62p的阳性表达率及MFI在各时段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CPB过程中,血小板数量急剧下降,聚集功能受损;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受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糖蛋白 CD42a 阳性表达率 血小板聚集功能 CD41a 血小板聚集率 CD61 平均荧光强度 血小板计数 全身肝素化 CD62p 血小板数量 心脏手术 0.05 0.05 功能受损 CPb 24h 转流 PLT MFT 术后 中和
下载PDF
菊花煎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同亭 赵立群 +1 位作者 孙自勤 王要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菊花煎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测定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的含量,并... 目的:观察菊花煎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测定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的含量,并观察菊花煎灌肠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上述指标在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缓解期较活动期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中药菊花煎灌肠治疗,治愈率为6563%,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菊花煎灌肠可抑制其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血小板糖蛋白 灌肠治疗 观察 治疗后 CD41 治疗前 结论 重要作用 目的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63及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虞冬晴 车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9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CD62p、CD63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表达水平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ICI患者200例为观察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75例与预后不良组25例。根据出院后90 d内存活情况,将...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CD62p、CD63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表达水平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ICI患者200例为观察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75例与预后不良组25例。根据出院后90 d内存活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死亡组32例与存活组168例。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CD62p、CD63及PAF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CD62p、CD63及PA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脑梗死患者血清CD62p、CD63及PAF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脑梗死患者血清CD62p、CD63及PAF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CI患者的CD62p、CD63及PAF表达水平升高,检测这3项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临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活化因子 急性缺性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及其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江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4期281-283,共3页
血小板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参与者 ,其功能是通过其表面的受体糖蛋白来实现的 ,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基因多态性能够改变其抗原性 ,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活化反应。本文将对目前进行深入研究的几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 血小板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参与者 ,其功能是通过其表面的受体糖蛋白来实现的 ,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基因多态性能够改变其抗原性 ,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活化反应。本文将对目前进行深入研究的几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多态性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 多态性 研究 抗原性
下载PDF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及其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利娟 周晓恒 +1 位作者 宾琼 罗建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6-329,共4页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是表达于不同血小板膜糖蛋白(GP)上的抗原表位,是血小板外膜上特有的抗原决定簇。HPA的种族差异性可导致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是表达于不同血小板膜糖蛋白(GP)上的抗原表位,是血小板外膜上特有的抗原决定簇。HPA的种族差异性可导致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同种免疫反应有关。本文介绍了HPA的命名、定位、分子学生物特征,与之相关的血小板膜糖蛋白,综述了国内外HPA基因多态性与ITP发病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A 血小板糖蛋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沈薇薇 王宁 +2 位作者 李刚 张文静 刘彦虹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3期137-138,共2页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当血管损伤、血流改变或受到化学物质刺激时,血小板内的颗粒膜糖蛋白迅速发生数量和构型变化,血小板被激活成为活化的血小板。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在血栓形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血...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当血管损伤、血流改变或受到化学物质刺激时,血小板内的颗粒膜糖蛋白迅速发生数量和构型变化,血小板被激活成为活化的血小板。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在血栓形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血小板活化时表达和释放的分子标志物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生物学标志物 血小板糖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